中国股市最“暴利”时代,而有的人活在15年的熊市!
巴菲特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個奇跡,中國股市還有很多的機會,同時表示其旗下公司將擴大對像中國這樣體量大、增長潛力大的經濟體的投資。對于巴菲特對中國股市的觀點,我們十分認同。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并沒有詳細說明他為什么看好中國股市,為什么認為未來中國股市蘊藏著巨大的機會。那么下面就來闡述對中國股市未來的幾點思考,談談為什么我們認為未來中國股市將是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我們將從兩個角度來討論:
第一、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債市、樓市等其他市場。
第二、為什么是中國,而不是美國或者法國等國家。
現在是牛市還是熊市?
初入股市急于求成必然追漲殺跌。細細想來,這個階段是必然要經歷的。
對股市一無所知,只是想著賺錢。看見那個股票漲得好拉得快就想買進去,一旦虧損就害怕而急于想割肉出來。周而復始惡性循環的日子就是無底洞,不斷追加資金想挽回損失卻不斷虧損。
浮躁淺薄是這一階段的特征。偶爾盈利就喜形于色,面對虧損又恐慌得麻木無助。看看現在的很多帖子和回帖,就知道很多人還是處于這個被割韭菜的階段。
經歷著這一階段的人,對股市的感受就是“股市都是騙人的”。
在股市里混得久了,就變成了老股民。老股民的膽子都特別小,眼里都是風險,每天都疑神疑鬼心神不定。發現機會來了也小心翼翼不敢重倉,疑似風險則溜得比兔子都快。牛市也賺不到大錢,但熊市也不會虧大錢。股市成了雞肋,既消磨著時光也消磨著意志,混過了牛市又混過了熊市。
你問老股民股市混得怎樣?一般的回答是馬馬虎虎,“雖然沒有賺到錢,但也沒有虧錢”。沒有虧錢已經算是拿得出手聊以自慰了。
老股民的特征是故作高深,華而不實。說理論一套一套的的,談技術更是出神入化。但說到長期收益都顧左右而言他,不愿多說。
一贏二平七虧,新股民大概多數處于七,老股民大概多數處于二。而處于一的贏錢者,是從大多數股民中蛻變出來的幸運者。
通往股市長期盈利之門有路嗎?我的感受是沒有路!人性的弱點帶給你雜草叢生的心靈;遍布股市的陷阱每天都在不停地挖掘出來;天災人禍造成的泥石流說來就來。
要達到長期盈利,你就必須清除心靈的雜草,這是最難的考驗。貪婪恐懼、急于求成、左搖右擺、意志薄弱、不勞而獲,等等,每一根雜草都是根深蒂固。
要達到長期盈利,就必須躲開引誘你的陷阱。這個技能雖然可以通過學習實踐得到,如價值投資理論就是一個很好的躲開股市陷阱的理論,但要繞開陷阱費時費力,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另外,跟在高手后面走也是一種躲開陷阱的方法,但高手的忍耐力你卻無法達到,容易半途而廢。
天災人禍我們躲不開,但可以做好防范減少損失。做防范就會損失機會成本,很多人舍不得,僥幸心理這根雜草終究無法清除。收益最大化在天災人禍面前不堪一擊,長期積累的財富灰飛煙滅。
究竟如何通往股市長期盈利之門呢?找對方向、清除雜草、避開陷阱、做好防范,走穩每一步,堅持下去不動搖,這就是我的感悟。
A股收益率被低估 長期看賺錢效應強
核心結論:
①90年12月至今上證綜指年化漲幅14%,等額買入所有個股年化收益率為28%,超越巴菲特的21%。
②00至15年上證綜指年化漲幅6.1%,每年初等額投資為24.9%,10年國債為3.5%,全國房價為5.1%,上海房價為12%。
③公募(05-15年)、社保(08-15年)、保險(10-15年)、券商(10-15年)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6.8%、6.6%、7.1%、17.3%,同期上證綜指分別為9.8%、-4.8%、1.3%、1.3%。
被掩蓋的事實:長期看A股賺錢效應強
自2015年6月15日以來,A股經歷三輪大幅下跌,期間最大跌幅達49%,目前上證綜指已在3000點附近窄幅震蕩近6個月,投資者對A股興趣大減,全A單日成交額從高峰時的2.56萬億跌至當前的3745億,融資余額口徑從高峰期的2.3萬億回落至當前的8997億。但是A股真的不具賺錢效應么?本文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對比A股、債市、房市的收益率高低,同時也分析A股機構投資者的權益投資收益率,以解A股能否賺錢之惑。
1.A股收益率被低估,傻瓜式投資收益率超巴菲特
上證綜指低估A股真實投資收益率。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開業,當時A股僅有8只股票,經過25年的發展迄今A股已有2923家上市公司,期間上證綜指漲幅高達29.0倍,年化漲幅為14.0%,同期A股(流通市值加權)漲幅為74倍,年化漲幅18.2%。
上證綜指低估A股真實投資收益率,這是因為:
其一,中小市值公司憑殼價值和并購重組優勢更易獲高漲幅(詳見《A股的“小”神話:市值越小越妖》—20151231),但上證綜指成分股多為大市值藍籌,以當前成分股為例,其總市值均值和中值分別為258和89億元,而當前A股分別為177和82億元;
其二,上證綜指在指數編制時未考慮到分紅收入,以15年末的1119只成分股為例,其中761只個股年內實施分紅,年均分紅率為43.2%。
A股傻瓜式投資收益率超巴菲特。
為進一步衡量A股真實收益率,在此以兩種口徑計算自上交所開市至今的A股收益率。
口徑一:每年年初買入等額所有A股,A股等額投資漲幅為576倍,年化漲幅為28.0%;
口徑二:每年年初買入等量所有A股,A股等量投資漲幅為256倍,年化漲幅為24.0%。
考慮最糟糕的情況,在四個歷史高點(01年的2245點、07年6124點、09年3478點、15年5178點),買入等額所有A股,持有至今收益率分別為168%、105%、128%、-22%,買入等量所有A股,持有至今收益率分別為176%、58%、98%、-35%,雖然短期A股較大跌幅將侵蝕投資收益率,但從更長期A股投資收益率相當豐厚。
此外,A股等額和等量投資收益率已超巴菲特21%的歷史年化收益率,但以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決定A股的波動性更大,從上交所開市至今上證綜指月度漲跌幅的標準差系數(標準差/均值)為8.0,同期標普500和道指分別為5.9和5.7,投資A股需要更多耐心才能獲豐厚投資回報。
2.大類資產橫向比較:A股收益率高但波動性大
上證綜指年化收益率跑贏全國房價和10年期國債。
1998年中國開始實行住房體制改革,2000年房地產全面進入商品房時代,按照商品房銷售額/銷售面積,可推算從00年至15年全國商品房房價年化漲幅為5.1%,由于一線城市房產更具投資屬性,以上海為例,同期房價年化漲幅達12.0%。
對債市而言,以銀行間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考察對象,從00年至15年年化到期收益率為3.5%,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漲幅為6.1%,A股(流通市值加權)年化漲幅為10.8%,等額投資年化漲幅為24.9%,等量投資年化漲幅為22.0%。
上證綜指和A股(流通市值加權平均)漲幅跑贏全國房價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但跑輸一線城市房價,A股等額和等量投資年化漲幅跑贏一線城市房價,從大類資產角度看A股有顯著的高收益率。
上證綜指收益率波動性比債市和房市大。雖房市和債市的年化漲幅不及A股,但前者收益率更穩定,且其高杠桿交易也縮小投資收益率差距,房市和債市對投資者而言也具吸引力。從收益率穩定性看,房市和債市更有保障,在00年至15年期間全國房價僅在08微跌1.7%,上海房價僅在08年(-2.0%)和12年(-3.7%)微跌,債市保持絕對正收益率,而在過去16年上證綜指有8年下跌,其中08年跌幅最大,曾達-65.4%。從杠桿交易看,投資者購房時一般首付三成房款,不考慮貸款費用等,從00年至15年全國房價的年化漲幅放大至17%,同期上海房價年化漲幅放大至40%。隨著債券利率持續走低,投資者一般通過分級和質押回購等實現加杠桿,目前多數機構杠桿率至少為一倍,從而放大債市投資收益率。
相較而言,A股的杠桿率并不高,去年6月18日兩融余額達到峰值2.27萬億元,占當時A股流通市值的4.3%,在場外配資清理后杠桿交易規模隨之萎縮,A股杠桿率更低,相比而言債市和房市投資者更易憑高杠桿放大投資收益率。
3.四類機構投資者年化收益率跑贏上證綜指
目前參與A股的機構投資者主要包括公募、私募、保險、社保、券商、信托等,但由于私募基金和信托產品的信息未公開,在此我們主要討論其他四類的權益投資收益率。
公募基金從05年至15年年化收益率約為16.8%,超同期上證綜指表現。目前公募基金的投資范圍較廣,包括股票、債券、權證、現金等,基金資產配置更趨均衡,配置股票超90%的基金已不多見。
為分析公募基金的權益投資收益率,我們以05年以前上市且15年末股票配置比例超60%的79只公募基金為樣本,以基金份額為權重,以每年復權單位凈值為基準計算收益率,推算得知從05至15年公募基金權益投資年化收益率約為16.8%,高于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漲幅9.8%,略低于A股(流通市值加權)年化漲幅19.3%。這是因為A股存在為數不少的殼公司,一般在實現借殼上市前后殼公司漲幅驚人,但公募基金恐無法參與其中獲益,從而收益率不及A股(流通市值加權)漲幅。另外,公募基金的收益率比A股穩定,在05至15年公募基金有8年獲絕對正收益,而A股僅有6年獲正收益。
社保基金從08年至15年年化收益率為6.6%,收益率更高更穩定。16年中報顯示社保基金所持重倉股規模為1679億元,占當時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0.9%。根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數據顯示,從08年至15年社保基金權益投資累計收益率為66.3%,年化收益率為6.6%,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漲幅為-4.8%,A股(流通市值加權)年化漲幅為2.3%。總體上社保基金收益率更穩定,在過去8年社保基金權益投資收益率僅在08年微跌,其他年份均有絕對正收益,而同期A股有半數年份年度收益率下跌。
保險資管從10年至15年年化收益率約為7.1%,收益率更高更穩定。16年中報顯示,保險所持重倉股市值為10030億元,占當時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4%。由于無法獲取保險權益投資收益率,在此以上市保險公司新華保險(41.340, 0.03, 0.07%)和中國太保(28.760, 0.23, 0.81%)的收益率為參考基準(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21.520, -0.14, -0.65%)未披露),權益投資收益包括買賣證券價差和權益投資資產分紅收入,以兩家公司當年權益投資規模為權重,計算得到10年至15年權益投資年化收益率約為7.1%,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漲幅為1.3%,A股(流通市值加權)年化漲幅為6.2%。在過去6年中,保險資管權益投資收益率僅在12年微跌,其他年份均有絕對正收益,而同期A股在11年和13年均下跌,保險資管收益率更加穩定。
券商資管從10年至15年年化收益率約為17.3%,收益率高波動性大。16年中報顯示,券商所持重倉股總市值為491億元,占當時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0.3%。
為分析券商資管的權益投資收益率,我們以10年以前上市且15年末股票配置比例超60%的18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為樣本,以基金份額為權重,以每年復權單位凈值為基準計算收益率,推算得知從10年至15年券商資管權益投資累計收益率為161%,年化收益率約為17.3%,而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漲幅為1.3%,A股(流通市值加權)年化漲幅為6.2%。相比以上三類投資者,券商資管收益率波動性更大,在過去6年中券商資管權益投資收益率在12年和13年均下跌,同期A股在11年和13年也下跌。
散戶炒股要注意什么?
三點必須做到:第一是心態要穩定;第二是理念要堅定;第三是要遵守紀律。這些看來都是比較虛的東西,卻能讓我們從骨子里具備賺錢的本領,而不是徒有外表。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說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看看那些賺了大錢的人,再看看在股市大漲過程中仍處于虧損狀態的人,筆者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主要是他們遵循了以下六條法則。
第一、別把大盤看得太重。我們買賣的是個股而不是大盤,過分研究大盤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在N石油、N建行、N太保、工商銀行(4.020,-0.01,-0.25%)、中國銀行(3.180,0.01,0.32%)、XD中國石之類權重股結伙在山坡上搖旗吶喊的時候,指數早已成為打壓股市、操縱股民心態的工具了。
但機構要抱團控制指數容易,要控制所有的股票很難,不管行情如何,個股總會有漲有跌,我們要做的是對自己持有或看中的個股進行充分的研究,大盤僅僅作為參考。
第二,忘記自己的建倉成本。很多股民朋友在問我股票該丟還是該守的時候,總會告訴我是多少錢買的,賺了多少還是虧了多少。似乎在他們看來,自己賺多少和虧多少就能左右股價的漲跌。
老是盯著自己的成本,就會忽視股市有風險,就會忘記股價漲跌的規律,就會自以為是地自我安慰,就會在該拋的時候不拋、該補倉的時候不補倉,才會在牛市中買在高點、賣在低點。
忘記你的建倉成本是為了更理智地分析股價的漲跌趨勢,就好比體育場上忘了起點,才能更有動力奔向終點。
第三、在股市中生存第一重要。股票投資其實就像是給一個桶子加水,如果桶子完好,即使每次只加入一點點,用不著多久就可以加滿;如果桶子下面有個碗大的漏洞,一邊加水一邊漏,不管你的管子加水有多快,都是不可能加滿的;如果你的桶子漏水的速度超過了加水的速度,桶子里的水遲早會漏干。
要想把桶子加滿,首先要做的不是把管子加大,而是把漏桶補好。這就是漏桶理論。簡單地說,就是第一要學會止損,第二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幾乎所有的行家的炒股建議都是盡量保住你的本金,在股市中生存第一重要。
第四、會空倉的才是祖師爺。如果感到股票很難操作,熱點難以把握,大多數股票大幅下跌,漲幅榜上的股票漲幅很小,而跌幅榜上股票跌幅很大,這時就要考慮空倉了。
這時分析股市不再是分析股市漲跌,而是分析是否適合操作,如果不適合操作,即使大盤仍在上漲,也要果斷地拋售。空倉的原因不是因為畏懼,而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空倉的目的不是為了躲避,而是為了旁觀者清地去看清股市的漲跌規律。
因此,才有了這樣一句話,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是祖師爺。
第五、尊重規則。任何游戲都有自己的規則,股市也是一場游戲,要想在股市里成為超級玩家,就必須在遵循規則的前提下施展本領。
說白了,股市其實是一場零和游戲,短期的失衡是為了長期的平衡。股市漲跌是有規律的,只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沒有發現。即使我們找到了規律,如果這種規律對自己的當前操作不利,我們也會對這個規律視而不見。比如自己手中的股票因為出了利空消息要下跌,我們會以僥幸心理說服自己,告訴自己有可能出利好不漲,出利空不跌。
勝者眼盯規則,輸家心存意外,要想在股市中長期生存,就必須遵循規則。止損和止盈是在股市中生存必須遵守的原則,止損可以控制風險,止盈能幫助兌現利潤。謹慎追漲,勇敢殺跌(買的時候要謹慎,賣的時候要果斷),這也是一種明哲保身。
第六、散戶要打游擊戰和持久戰。作為散戶,對自己的優點要分析,缺點更要分析,我們資金少、信息不靈通、分析能力有限、心態不穩定、常犯錯誤、紀律性不強……這些都決定了我們散戶只能打游擊戰和持久戰。
游擊戰講究靈活,持久戰講究堅定,兩者合一,相信大家能夠發現其中巨大無比的力量。
股市其實是一場心理戰,誰能把握規律并遵循規律,誰就能成為股市的大贏家。我們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筆者認為經驗和教訓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不要倉卒參加戰斗,我們需要的是冷靜思考、充分備戰。技術面、基本面要學,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理念,遵循股市規則。
散戶生存的原則:
1、不聽謠,不傳謠,更不能根據謠言作決定
所謂謠言,就是沒有得到證實的小道消息。經常會在某些網站或民間傳播,以某知名人士或某官方消息發布,其目的當然不是為散戶小民考慮,大多為了某些人的私利,刻意營造做多做空的氣氛,你若信了,他們便達到目的了。
2、不恐慌,更不在恐慌狀態下倉促做決定
恐慌狀態的往往是在外力的因素推動下發生的,或利空消息發布(正式的或民間的),或大環境發生劇變(大盤暴漲或暴跌)。這個時候,股民比較難以正確執行交易策略,勿忙做出的決定,事后大多證明是錯誤的。應該盡量保持冷靜,分析買賣的理由,結合自己的原則和紀律,再作決定。如果無法做到冷靜,不妨離開盤面,減少盤面的干擾,很多時候,不交易或許就是當下最好的交易策略。
3、獨立、客觀地分析大盤當前所處的位置
客觀或是主觀本就是相對的,只能盡力而為。從歷史的角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或許就比較客觀了。譬如,上證指數目前在3000點左右,從去年的高點5178下來,跌去2000點以上,要達到去年的高點需要上漲約70%;同樣3000點距一年內的最低點2638點,相差約300多點,也就是說要跌破一年內的最低點,還需再下跌15%。從這個角度分析,當前顯然處于年內較低的位置。可做可不做的情況下,我會選擇大膽做多,重倉為主。如果上證指數達到3500點,我會降低上漲預期,適當減倉,因為彼時上漲的空間相對此時被壓縮了。
4、不走極端,坦然面對決策失誤,積極尋求解決途徑
股市中沒有神,也不要盲目崇拜大V,更不能自以為是。誰都會有判斷失誤的時候,而且可以肯定地說,你做的交易越多,你犯的錯誤就越多,也因此,在股市中應該多看多思考,少動少交易。股民虧錢的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缺乏耐心,沉不住氣。當你明確看到自己的失誤或者說是錯誤時,不回避不悲觀,積極應對。如果你持有的是估值較低的白馬股,譬如銀行、保險、白酒等,耐心或許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你持有的是熱點概念股,糾錯或許是你最應該考慮的,因為你最初買入的理由可能也就是想賺點快錢,既然判斷有誤,就及時更正。一條道走到黑,有可能會讓你徹底離開股市。最不可取的就是毫無思考,輕易放棄。
5、降低贏利目標,學會知足常樂
如果在股市中生存5年以上,當明白持續性贏利的困難性。把贏利目標定的過高,如果達不到預期,往往會打擊自信心,消耗投資的樂趣。所謂期望越多,失望越大。目標定的越高,實現的幾率就越低,受到打擊的可能性就越大。很多人選擇投資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想賺錢,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這一行為比較自由,相對公平(盡管很多人不同意這一點,但說實話,我目前還找不到比這更公平的投資途徑來)且有樂趣。投資對你若是苦差事,由此賺錢大低也是件很困難的事。就我而言,無論是調研個股、關注盤面波動、分析財經大勢,都是一件開心的事,能學到許多,感悟許多,因此無論贏虧,我都能保持一個相對樂觀的心態,而樂觀積極的心態,也能讓我做交易時正確率更高一些,這是一個正向相互促進的事情。說到這里,我們需要考慮什么是降低贏利目標。剛入股市的人,容易心氣比較高,狠不得一年漲一倍,五年賺十倍。歷史的數據告訴我們,這種目標的實現是極小概率的事件,長期來看能達到20%的年收益率就是極了不起了。也因此,如果你能達到當年收益20%,就應該感到滿足,當然如果形勢不佳,你能做到不虧本錢,也完全可以感到知足。每年年底或年初制定下一個階段的投資目標時,把贏利的目標定在10—30%,我覺得還是比較現實的,如果實際收益超過當初的目標,你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6、做交易前,記錄下你交易的理由,并定期回顧分析當時的想法。
買入或賣出,都應該有一定的理由,隨意是投資的大忌。當你決定買入一只股票時,首先你得對它做一定的調查,了解它、分析它,哪些方面讓你看好,哪些方面讓你心存顧慮,一二三四五,把它記錄下來。尋找合適的時機買入,不要先想著賺多少,要著重考慮你能承受多大的虧損。隨著行情的發展,無論虧贏,時時把當時的相法拿出來回顧一下,是否與最初的判斷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是否又有了新的發現或感悟,并作記錄。買或賣,當你不再隨意時,大抵也會提升你交易的正確率。
A股投資者結構“散戶化”
目前,我國A股市場散戶交易額占比接近90%,這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
“散戶市”的主要特點是短炒、短線投機,他們更偏好于追漲殺跌、追逐短線收益率,散戶沒有價值投資理念,也沒有長線投資習慣,他們總是頻繁換手,不斷買進賣出,這會導致反向操作、出錯概率大增,這也是大多數散戶“炒股”虧損的主要原因。
相反,機構市在機構之間展開博弈,機構具有資金優勢、專家優勢、信息優勢,機構具有較強的估值定價話語權,而且它們大多崇尚價值投資和長線投資,因此,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是市場運行的穩定器或壓艙石。
“散戶市”必然導致“政策市”,而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循環”,極大地阻止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也讓A股市場亂象叢生,似乎永遠無法成熟長大。
我國A股上市資源單一而短缺
上市公司的質與量,是一國股市的基石與生命線。
目前,我國A股市場IPO審核仍執行傳統“工業版標準”,它僅適應大型成熟企業上市需要,而無法滿足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需要,這將無法適應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此外,我國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創新類上市資源短缺,而且我國A股市場暫時尚不肯接納境外優秀企業來華上市,因此,A股上市資源無法保質足量。
選股放法
1、 股價穩定,成交量萎縮
在空頭市場上,大家都看壞后市,一旦有股票價格穩定,量也在縮小,可買入。
2、股價跌至支撐線未穿又升時為買入時機
當股價跌至支撐線(平均通道線、切線等)止跌企穩,意味著股價得到了有效的支撐。
3、底部成交量激增,股價放長紅
盤久必動,主力吸足籌碼后,配合大勢稍加力拉抬,投資者即會介入,在此放量突破意味著將出現一段飆漲期,出現第一批巨量長紅宜大膽買進,此時介入將大有收獲。
K線選股技巧:
1、60日均線的操作方法
股價放量突破60日均線,繼續上漲,突破有效,徹底改變60日均線下行趨勢,盤中選擇低點重倉介入,短線操作
2、突破粘和均線買入
股價在經過長時間縮量下跌或者低位橫盤并且運行在60日均線之下,此時介入該股的盈利面幾率很小.股價一般突破60日均線且成功站穩在均線上,突破時如果成交量放大并且隨后20日均線形成黃金叉,此時介入該股的獲利機會很大
3、上升通道
上升通道是由二條平行的上升軌道線組成,大市呈上升走勢,只是上升和下跌的幅度局限于平行線所夾的通道之間。圖中的通道是上證指數在 2008年十月形成 1664點的大底之后所形成的一個周 K線上升通道。
K線操作注意事項:
1、在趨勢未改變之前不要拋出手中的股票。
2、平均線反映的是大眾平均持股成本,通過分析股價與均線位置之間的關系,可以估計目前市場上獲利拋壓及空頭回補意愿的強弱。
3、選股應選擇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的股票,這些股呈強勢,獲利的機會大。
4、選股務必分析短期的乖離率,不宜介入乖離率太大的股票。
5、選股必須先分析其平均線系統排列的情況,認清該股目前所處的形勢。
實戰的選股技巧
1、拉高建倉
操作要點:當短期漲幅達到一定幅度時,很多持股者會擔心失去這一 段的利潤而紛紛賣出,莊家則趁機火力買入,繼續建倉。莊家建倉完畢后,股價走勢往往會展開第一波較強勢的上漲,投資者把握莊家建倉的節奏買入股票,則可以 提前搭上莊家拉升的“順風車”。
核心:對莊家做莊時間點的把 握,有時候莊家建倉要經歷相當一段時間,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盡可能多地剔除市場多余籌碼,從而達到自己獲取暴力的目的。散戶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跟上莊 家的節奏。
2、六線順上黑馬選股
操作要點:
1、將移動平均線設置為六條。設置小周期均線三條,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稱之為小三線,關注股價的短期趨勢。設置大級別均線三條,60日均線,120日均線,240均線。關注股價的長期趨勢。
2、當六條移動平均線形成多頭排列,(5日均線在最上方,10日均線,20均線,60日均線,120日均線,240日均線在最下方)稱之為六線順上,代表股價走勢極強核心:后市慣性上攻的概率較大,很容易爆發短線黑馬。
3、“炮坑洗盤”選股
操作要點:
平臺整理后拉升之前的洗盤!利用在這樣的平臺中轟炸出來的“炮坑”
核心:可以尋找到想要的中線黑馬牛股,同時結合個股的基本面情況去選股,有相當高的成功率!
那些認為交易是可以速成的,交易可以大富的想法的人,而不是以平常心處世,心靈會受到蒙蔽而不能開啟,是不可能進入贏者之列的。
如果你是初始交易者,學習是必然的,向贏者學習,向投資大師學習,從實踐中學習,用內心去學習,從中尋找適合你的有效的規律。學習是無止境的,學習不一定會成功,不學習連“門”都進不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股市最“暴利”时代,而有的人活在15年的熊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charts字体和线条颜色设置操作笔记
- 下一篇: 如何判断Linux 内核是稳定版本还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