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论》第四讲文字版
上古天真論篇第四講
主講:徐文兵??主持:梁??冬
播出時間:2008-12-27??23:00—24:00
經文: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美其食,任期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梁冬:重新發現中醫太美,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晚上的國學堂之《黃帝內經》解讀,仍然是我,梁冬。在過去幾周里面呢,我們花了差不多三周四周的時間每周一個小時呢,講了《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每周每一個小時,每周用是一個小時節目嘛,才講了二十幾個字,這足可見《黃帝內經》真的是個微言大義的一本書啊!每一個字都不多余,甚至每一個字都可以拆出來幾百個字來講。所以呢,這個我們繼續延續這幾周,今天呢,我們要和我們的仍然是我最喜歡的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一起來聊一聊《上古天真論》。
徐文兵:梁冬好!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梁冬:誒,大家好!那,我們呢在這個,我們的宣傳片里特別講到,做人哪!一定要不扭曲,不變形,順著天讓你活著的活法去活呢,起碼能活一百二十歲。那其實呢,我們在過去的幾周時間里面,也和徐老師一起交流過個話題。他說這個人哪,關鍵時刻呢,關鍵的問題在于,要懂得,我們上一周也特別提到,要懂得呢,"恬淡虛無",那"恬淡虛無"是一個人生的境界,"恬"呢是指要懂得用自己的心理自我療傷,就跟那舔傷口的一樣。啊~那很多朋友就說:"這兩個明明不一樣。"對!舔傷口是用嘴舔,"恬淡虛無"的"恬"是用心"舔",讓自己的心里呢,自我暗示。那"淡"是什么呢?"淡"其實說的是,要如何的令到自己的心里面呢,是對物欲呢,稍微少一點。多掙呢,多花點;少掙呢,少花點。不要掙不到那么錢,去花那么多錢,自然而然給自己帶來壓力,身體就不會健康了。所以"恬淡虛無"呢,才是一個比較健康的一種境界,當然嘍!對于現在的年輕朋友來說,尤其是現在這個物質化地社會啊,這的確是呢有一點點困難。今天呢我們不多說了,繼續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上古天真論》,《黃帝內經》的《上古天真論》,其后的幾段文字。比如說:今天我們會講"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就這么一句話,啊。以前我們常常聽說啊,各位聽眾朋友我們常常聽說呢,在大學在里面那些大的老師,大師啊。常常是呢,一首詩能講一個學期。我以前都不相信,現在呢我告訴大家。這的確存在。在我們和徐老師聊天過程當中,他能把《黃帝內經》中的一個字講,講上個十分八分鐘。徐老師!
徐文兵:嗯。
梁冬:你面對這樣無情的吹捧,你是不是有點不習慣呢?
徐文兵:我挺習慣,你說我講幾十個字,其實一個字都能講出,寫出幾千字甚至上萬字的文章來。
梁冬:傳說呢,徐老師屬馬的。所以,我們拍馬屁呢,他也屬于,
徐文兵:呵呵呵,很受用,很受用。
梁冬:屬于很真誠的啊,很真誠的。對!
徐文兵:這是我們祖先的榮耀。
梁冬:所以,講到如何保持健康呢?所以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志閑而少欲"啊,“zhi”呢是志氣的“志”;“xian”呢是空閑的“閑”、休閑的“閑”;“shao”呢是多少的“少”;“yu”呢是欲望的“欲”。《黃帝內經》總是有這種奇怪的力量。就是說,這個字吧,你表面上看呢,沒啥呀,"志閑而少欲"嘛,就是說,這個志氣少點兒就好了。但是,在徐老師嘴里面呢,這個"志"就可以講很多,請問這個"志",怎么講?
徐文兵:"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指對過去的記憶。我們現在,原來是說寫日志,就是記載過去發生的事情,每個縣都有"縣志",也是記載他這個縣的風土人情出產,叫"縣志"。
梁冬:對,對對。
徐文兵:所以"志"的第一個含義叫"記憶",中醫的五行理論講"腎主志"。也就是說腎有對人的記憶力的這么一個作用。
梁冬:所以,小孩如果是記憶力不好的話,肯定是腎不好。
徐文兵:小孩子是腎氣最足的時候。
梁冬:那為什么小孩子記憶不好呢?
徐文兵:所以,小孩子那會兒盡管不懂,他背點兒東西、記點兒東西終生不忘。這個小時候學、背的如同石上刻的。所以我們中醫都有奶子功,都是在很小時候去背,《湯頭歌訣》啊,《藥性歌賦》啊、《瀕湖脈訣》啊。這時候,我小時媽媽就教我去背,我也不懂什么意思,"浮脈惟從肉上行,如循榆夾似毛輕,三秋得令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我現在四十多歲了,這是我六歲多背的。當時背不知道,但是現在,全能理解它的意思。
梁冬:我們中一的時候就:"鵝,鵝,鵝,曲頸向天歌"啊。“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不多的幾首詩我能背下來啊。
徐文兵:對,你比如你"曲頸朝天歌"它不是叫"曲項朝天歌"。這個"頸"和"項"是不一樣的,"頸"是脖(子)前面叫"頸"后面叫"項"。所以,那個它鵝不會彎著后脖子,它會把前面的脖子彎下來。
梁冬:噢~,那,那太這有學問了。咱說回來,說回來。《黃帝內經》說"志閑而少欲","志閑"。
徐文兵:"志"第一是指對過去的記憶,"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對將來的圖謀。我們經常說:"這個人很有志氣""很有遠大的志向"就是說你將來要干什么,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這個志不是指當下。所以呢,所謂叫"志閑"意思就是說你把對過去那種沉重的記憶放一放,不要老糾纏在過去的那些,特別是不好的事情或者是特別牛的事情,好漢不提當年勇。還有人呢,整天成活在幻想當中,"我將來要做什么事。"
梁冬:"我要上市,我要上市。"很多人都就這樣"我要上市。",是吧?
徐文兵:對對對,"我要上春晚"是吧?這都是他志向,他又沒活在當下。所以《黃帝內經》告誡大家說"想身心健康,活的愉快一些,把過的和將來的東西都放一放,認真面對現在的東西。"
梁冬:吃飯的時候就認真吃飯。
徐文兵:哎 做的多好啊,它是怎么做的啊,應該再加點什么調料啊,這就是想的,想的想這個。可是呢,很多人吃飯的時候,就想起吃這頓飯的時候被他媽打過,一下勾起那個痛苦的一個回憶然后這頓飯就吃的噎得慌。
梁冬:或者很多人吃飯的時候老在談生意,實際上就是談未來。沒有好好的懂得享受這一口米飯。
徐文兵:對。佛家講"活在當下"我們《黃帝內經》是道家的理論所以說叫"志閑"。把這個東西呢放一放,"少欲"還是我們剛才講的那個"淡""恬淡虛無"的那個"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但是不能沒有欲,所以道家不是講絕欲、禁欲,道家講的也不是縱欲。它在"縱"和"禁"之間搞了一個叫"節",有節制,有節奏,它叫"少欲"。
梁冬:就是有點想法吧,慢慢花。
徐文兵:對,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七情六欲這人活得也不像個人。我們講的欲望是可控范圍內。大家想一想,如果不控制欲望的結果是什么。這個就是天、上帝自然造人的、造萬物的一個程序,首先保持自己健康,一旦成熟以后犧牲自己繁衍后代。比起繁衍后代來,你就不重要了,比如螳螂,交配后,公螳螂就變成食物了。還有大馬哈魚。我們道家就發現了這個,就是說如果你順著老天設計好的這套程序走的話,所以……
梁冬:玩兒完餓比較快。
徐文兵:完玩的比較快。所以呢,是不是把這個欲望稍微控制一下,咱又繁衍后代了,咱又也享到哪個快樂了,但是咱把這個時間扽得長一點,咱也活的好一點。
梁冬:就是有點錢吧,慢慢花。
徐文兵:哎,兩全其美,這叫"志閑而少欲"。可是我看到現在很人,放縱自己的性欲,把自己搞掉;放縱自己的食欲,把自己搞掉。然后呢放縱自己追求刺激快樂的那種玩的就是心跳那種欲,把自己鬧的很崩潰。所以呢,這種縱欲最后的結果,就是傷害自己。
(廣告片花)
梁冬:所以呢,今天講到這個"志閑而少欲"呀,我稍微復習一下哈,這個"志"呢,一個是講過去,縣志,日志。一個是講"未來我的志氣有多大",都是沒有能夠活在當下,所以"志"呢,就不是指現在的狀況。其實道家聰明的地方就在于說呢,如果我們把每一秒都能夠過的還不錯,那這輩子就活的還不錯了。
徐文兵:對。
梁冬:時間是每一秒組成的嘛,所以呢,這個《黃帝內經》講的"志閑而少欲",然后呢講了"心安而不懼"。有意思噢,說一人不害怕是因為心安理得。
徐文兵:嗯,"理得"就算了,"心安"就是必不可少的。
梁冬:哎,怎么叫"心安而不懼"呢?
徐文兵:首先呢,"安",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安","安"字呢,就是,是從古代造字來講呢,就說,我們現在看是寶蓋頭底下一個"女"。就是給人首先買套房子,然后把自己的女人放進里面,這樣就安了。
梁冬:所以,現在很多女青年要求他……
徐文兵:就追求一種安全感。
梁冬:……男朋友就買套房子……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天理,天理!
徐文兵:沒房子住,這個,這個破帽遮顏,然后,這個沒有,沒有一個安居樂業嘛。
梁冬:對,一說起來都是說"去你媽家"還是"去我媽家"這是不對的,咱們就在自己家。
徐文兵:對,對。所以這個"安",字面上看有這么一個意思。以前我們建造一個城市,或者是選擇一個部落定居點,他選擇那種三面是環山,一面有出口的地方。他把這種地呢,一看。人人都知道是一種安全的地方。所以我們很多城市都是用"安"來命名的。西安、長安、臨安,凡是帶"安"字的,它的地形都是三面環山一面有出口。
梁冬:所以大家認真看一下"安"這個字,"安"這個字有意思,它上面有一橫這邊有一點,右邊有一點,其實它造成一種情況就是說三面包住的。
徐文兵:誒,包住的。
梁冬:她這個"女"呢就像一個人一樣。
徐文兵:弱女子,把她保護起來。我們的"心神"也應該有這么一個庇護的場所,把它保護起來。這時候叫"心安"。那么保護這個"心神",無形的,東西的這個宮城叫什么呢?中醫把它叫做"心包"。我們叫心包是臣使之官,它負責守衛"心神"的安全。如果一個人"心包"破碎了或者是功能衰退了,這時候呢,外邪就會長驅直入。它寄居在哪兒呢?我們講是"心"里面的,"心"是指"心包","心包"把它包圍起來把它保護好了,這時候人就會沒有任何可怕的東西,叫"不懼"。這時候呢,人處在一種身心健康的狀態。
梁冬:我想請問一下,的確在我們身體里面有沒有所謂像"心包"這樣一個東西?
徐文兵:有啊!西方也有"心包"這個詞它叫Pericardium,它是指包裹在心臟那個臟器周圍的那些脂肪啊或者是這種膜類的東西,可是我們中醫講的這個"心包"又叫"心主"。
梁冬:哪個“zhu”啊?
徐文兵:主人的“主”。它是指這個肉質的跳動的心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它里面寄居的那個精神層面上的那個"心神"我們管它叫"心"。所以你看我們漢字里面所有帶"心"字邊,"忄"旁,"心"字底,那些字都是指的人的精神意識和思想活動。
梁冬:比如說"恨"呢。
徐文兵:"恨"呢,"愛"呀,你聽了我的這個課以后記住,這個中國人講的"心"不是指那個肉質的心臟,我們那個肉質的心臟單門有個字叫"心胞",這個"胞"是"同胞"的"胞",它也是個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呢,你才能把自己的"心神"保護的很好,"精神內守"那個"心"到底在哪兒?"神"在哪兒?其實就在我們的胸腔正中,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呢有,兩側各有三個穴叫"神封",“feng”,封閉的“封”;神藏",藏起來;還一個叫"靈墟",我們講那個神里面有一個神靈嘛。"心"都在這兒呢,所以呢我們碰到陌生人以后就不安全,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把兩個胳膊一交叉護在胸口,為什么?保護自己的"心神"不受傷害,可我們碰到自己相信的,親愛的人以后我們會張開懷抱,這叫心安和……
梁冬:所以呢,我們表面看很多……我們看見的熟悉的事情其實背后啊,都有它繁雜的邏輯。可能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但是呢,整個造物主吧,我們不要用神或者上天什么的。
徐文兵:自然吧。
梁冬:對,自然,他會給我們一種方法和程序,讓我懂得自己去保護自己,對吧?
徐文兵:對,當你挺身而出的時候,貢獻自己的生命的時候,你得把胸膛挺起來。
梁冬:對。
徐文兵:沖出去。當你不需要挺身而出需要保護自己修養自己的時候,中醫叫"含胸拔背"。所以你看我們道家的很多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練功站樁要求的是把后背挺起來,把胸含進去。這樣顯示得很謙卑,但是呢,是在保護自己的"心神"。
梁冬:所以呢,現在很多的這個街上啊,隨便抬頭挺胸,由其是挺的很高的呢,其實呢,表面上是好看,實際上是對不起自己的"心"。所以呢,我們剛才講到"心安而不懼"呀,說的意思呢,就是說讓我們的這個"心神"就是包括我們的情緒呀,我們形而上或形而下的東西呢,都能夠好好的,是藏在里面。然后當我們的這個"心"能夠藏在里面的時候呢,自然而然碰見本來應該比較害怕的事情就沒有那么害怕了。
徐文兵:對,否則話,如果你的"心神"沒守在里面(顫)出來的話,這些人就會出來莫明的驚恐。很多人不愿意見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臉紅心跳、出汗。很多患有焦慮癥或者抑郁癥的人不敢到人多嘈雜的地方,一去了以后就嚇的不行。還有的人呢,一回家就得開燈。把門、門窗緊緊關掉,人家說你別害怕啊。其實呢,他的"心神"出來以后他能感覺到外面對他的影響和刺激。所以很多抑郁癥的病人,他就會表現我要走,我去哪不知道,他反正要離開這兒。魯迅寫《狂人日記》里面描寫這個狂人的癥狀,他寫了:趙家的狗又看了我一眼。
梁冬:所以呀,這個中醫講了一個很趣的話題,是什么呢?其實所有的表現為精神層面的這種反應都是有物質基礎的。
徐文兵:沒錯,還有不僅光有物質基礎還有能量基礎。
梁冬:"形勞而不倦"。"形勞而不倦"這幾個字說什么意思呢?“xing”就是體形的“形”;“lao”是勞動的“勞”,而不倦,“juan”呢是倦怠的“倦”,啊,一個單人旁一個卷曲的“卷”,啊。所以"形勞而不倦",我覺得這種狀態很了不起啊!其實我們自己有這種感覺的,有些時候吧,身體不累,心理特別累;有些時候呢,身體雖然累呢,其實心理一點都不累。所以呢,這說明什么呢?"形勞而不倦"一種真正很舒服的狀況,你看到很人哪,有些時候勞動了一天之后,哎,這一天反而挺高興的。有些人呢,在家里面待了一天什么也沒干呢,心理面覺得特別的厭煩,這個"倦"就是指的是"厭倦"吧?
徐文兵:"厭"是"厭","倦"是"倦"。
梁冬:噢?"厭"和"倦"還有不一樣?
徐文兵:當然不一樣。
梁冬:有何不同咧?
徐文兵:"厭"是一種過分了,就是滿的溢出來了,就是那種膩了。孔子去見南子,去見一個漂亮姐兒,子路說:"你怎么這么好色,你怎么見她,她是一個行為不端的女人。"孔子說:"我沒有異心,我是為了傳播真理,如果我那樣的話,天厭之,天厭之。"他說"老天爺會對我不滿,會懲罰我"。"倦"的意思你看它,"亻"一個"卷起來"的"卷"。我們如果是肌肉,你看它肌肉就開始痙攣收縮,卷起來了這叫"倦"。所以這個"形"指我們的肉體,包括我們的四肢和腿,當它用力的時候,工作的時候不要讓它超過極限。這種極限的表現就是抽筋。另外這個"勞"呢,在古代繁體字里面"勞",它上面是兩個火,這個兩個火有個什么意思呢?白天我們叫"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如果你晚上還加班、加點,點燈熬油繼續用力的話那就叫"勞"了。
梁冬:噢~,所以"形勞而不倦"是什么意思呢?
徐文兵:"形勞而不倦"意思是就說我們一個是指晚上的這個工作,不要過度。因為是你到晚上要睡覺了,第二呢,不要累得抽筋。
梁冬:所以,"形勞而不倦"就是說,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不卷起來,就是"形勞而不倦"嗎?
徐文兵:對。
梁冬:真的是這個意思哦?"心安而不懼",自己"心安",然后這個心"心神"安在里面。
徐文兵:沒有什么好害怕的。
梁冬:對,沒有什么好害怕的。"形勞而不倦"就是說做再說事也不圈圈。這是很高的境界呀!那要做到這一點呢,那就需要有很高的能量和那個內心的這個基礎。
徐文兵:對。"形勞而不倦"。但是我們現在人當他倦了以后呢,他不是去休養,他再吃上興奮劑壯陽劑然后再去"勞",最后呢……
梁冬:這就累了,這就累了。
徐文兵:這就太累了,嗯。
(廣告片花)
梁冬:是,所以呢,這個《黃帝內經》里面講啊,"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然后呢,"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
徐文兵:嗯,"氣從以順"呢,我們剛才上期節目呢,講過一個叫"真氣從之"。這時候呢,在這種狀態下哪,你的氣血運行是順著天賦的那種經絡、道路去走的。逆的會出現什么情況?我們舉個例子:本來我們吃東西往下咽,然后呢,從這個經過十二指腸、小腸,通過這個結腸,最后通過直腸排出來。這叫"順"。那如果氣兒不順呢?第一,吃東西噎得慌,咽不下去,這是"逆"。然后吃進去打嗝,然后呢,再不舒服"嘩"一壺倒出來了。吐了,這叫"逆",啊,中醫叫“倒倉”然后呢,本來呢在胃和十二指腸經過"消"和"化"然后排到這個結腸、生結腸、橫結腸、降結腸最后通過直腸排出去。結果現在很多人便秘!拉不出去,它本來應該往下走它下不去。這也叫"逆"。本來呢女孩子來例假,出血它是從下走的,結果我們現在發現,很多人出現"倒經",什么叫"倒經"呢?該來例假的時候,下面沒有出血,鼻子開始出血,鼻子每個月定期出血,還有這就是我們講的他就是這種氣血就是屬于"逆亂"了。還有我們比如講叫"四肢厥逆",跟人一握手這人手冰涼,中醫叫這"四肢厥逆",再冰涼我們就叫"鬼手",就簡直摸得不像人的手,這種"逆"也是氣血到不了末稍肢節。所以呢這也是一種氣血逆亂的表現。
梁冬:那這種……也是這種手腳冰涼的人有什么樣的痛苦呢?
徐文兵:手腳冰涼的人呢,首先有兩個問題啊,一個是我們叫"不健",另外一個叫"不康"。
梁冬:什么叫"不健"?什么叫"不康"啊?
徐文兵:"不健"是他沒有力量,沒有氣,氣跟本就,好像那個打不了那么遠。"不康"的話,他就是說氣在往那個末稍走的過程中被堵住了。就好像我們燒鍋爐,你要不好好那個鍋爐你們家的暖氣末端它就是涼的,這屬于沒好好燒沒有氣。但是人家好好燒了,鍋爐都快燒的爆炸了,但是你們家的水管子,暖氣管還是冰涼的那啥問題?中間堵住了。
梁冬:那叫不康。
徐文兵:誒,那叫不康,不通暢。
梁冬:噢~,所以說"康莊大道""康莊大道",講的就是通暢的大道。
徐文兵:通暢的意思。所以"健康","健康"。一是要有力氣,一個是要通暢。
梁冬:誒,我突然覺得你這句話講的特別好,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以前幫一些企業,在做這個整個企業管理這樣咨詢的時候呢,常常都說,很多人說:"我們這個企業不健康、不健康。"什么叫做"健康的企業"?兩句話,第一,執行到位;換句話說執行力很強,這個東西呢,其實就是"健"。
徐文兵:執行力很強,到了位才叫"康"。
梁冬:對。那"康"是什么呢?是內部溝通不順暢。所以呢,所謂的"健康"管理。企業的"健康管理"做兩件事情。第一,加強企業的執行力;第二,加強企業的溝通力。這叫企業健康。其實人也是如此。
徐文兵:你看把中國字認了、識了,很多問題就解決了。我們現在很多字兒都不識,不識字啊。
梁冬:你知道現在很多企業呀,花幾百萬去請那些咨詢公司呀,來做這個一大通的調研,得出的結論。無外乎兩個,第一,公司執行力不當;第二……
徐文兵:第一不"健",第二不"康"。干脆請中醫得了!
梁冬:說了半天,講你這個企業不健康,只要兩個字就講清楚了。"健"叫使之有力。"康"是"康莊大道"嘛。
徐文兵:對,通暢。
梁冬:對,是通暢的意思嘛,所以"健康"呢,就是說你能夠有執行力,能夠上傳下達、左通右通。這才是"健康"。說回來。說回來啊。
徐文兵:"氣從以順"。第一,你有氣;第二,它是順(著)的。它不從……
梁冬:"氣從以順"這四個字。講的就是,第一,要有氣;第二,氣呢要順來順去。
徐文兵:它是順著經絡走的。而不是嗆著走的。
梁冬:該在這個時候走的,就這么走。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最近很多流行的各種書啊。像什么這個《身體使用手冊》啊、《敲帶脈》呀,還有什么那個《求醫不如求已》、《敲膽經》啊。很多朋友沒有意識到這個經脈的這個走向啊,它是有方向的。有一些經呢,是從上往下走的。有一些經,是從下到上走的。所以你不能隨便亂敲。你不要往……本來這個氣應該是從手指往肚子這邊方向來的,是吧。
徐文兵:往胸。
梁冬:對,往胸這邊來的吧,是吧。從地方到中央,你非要呢,從中央往地方刮,刮痧呀,摁哪,其實呢,這叫"不順"。
徐文兵:這叫"蠢"。
梁冬:啊~這叫"蠢",是吧。所以說呢,"氣從以順"呢,話說呢,就是說我們得知道,身體這股氣呀,在身上走來走去。我們看武俠小說,都是有走來走去的。所以要順著這個走的方向,它走不通了,你幫它一把。你別說它走著走著你還往回推。
徐文兵:對。
梁冬:那就是不對了,哈。"各從其欲"是什么意思?
徐文兵:"各從其欲"我們這就是講到了道家的一個理想的生活的境界,它講的是"各從其欲"。而不是大家追求的一個共同的欲望,每個人有他天賦不同的身體,有他不同氣血。他有他發自內心的想法,如果你從了他,他就會活得很快樂。前提是,他是在健康狀態下的欲。你別給他壓得那種邪氣、邪火一肚子,然后經絡又堵得,七擰八擰的,最后他會產生出一種病態的欲望。你那會兒去滿足他,那就錯了。我們講的"各從其欲"前提是有前提的。"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然后呢,"氣從以順"在這種狀態下能去過得上滿足他產生的那種欲望,"皆得所愿"發自內心的這種心愿也得到滿足。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
梁冬:誒,這件事情讓我想起最近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我們公司里面呢,在推行一個工作,這個工作呢叫做:讓每一位同事啊,發現自己的優勢。有一個很著名的這個咨詢調查公司叫蓋洛普,這個公司呢搞了一本書叫做,叫做《現在發現你的優勢》,這本書講什么呢?說的是原來啊,人類呀,每一個人他都有一些他天生就應該做的事情的,這和他的能力有關。比如說:丁俊暉他讀書不見得行吧,人家閉著眼睛打臺球都比我練十年打得好,為什么呢?天賦,這個東西叫天賦,咱們不承認不行。所以"各從其欲"呢,就是說你能夠達到你的能力,就該做這個事情的。
徐文兵:你首先要尊重現你現有的這種欲望,然后呢,你要用你后天的意識去滿足它。這是最人性的生活。
梁冬:所以很多的父母哇,總把子女當作自己延伸。是自己的一個私有產品。
徐文兵:沒錯兒。最殘忍。我們現在很多人的說教都是以"我為你好",然后把自己的欲望強加給別人,這種"已所欲",或者"已所不欲""施"不"施于人"都不重要,關鍵你站的角度錯了。你站的是你"所欲",你怎么不問問人家想要什么?對不對?孩子想吃什么?或者你的病人,你的學生想"吃"什么?
梁冬:這句話說明,"為人民服務"你也得知道人民要什么?
徐文兵:最后呢,搞得雙方都很痛苦。人家本來不想要這個東西,然后呢,你又覺得別人不接受你,你痛苦。這搞得大家都很痛苦。
梁冬:而且呢,你還說"你為什么不接受我"?
徐文兵:誒,你為什么不接受我?對呀,"各從其欲"啊,要從別人的"欲"。
(廣告片花)
梁冬:所以呢,讓我們來復習一下,說這個Perfect這個人生狀況,就是非常美好的人生狀況呢,是“志閑而少欲”,所謂的志就是過去和未來的東西呢就叫志啊,縣志、日志、志氣,那叫"志",所以呢,"志閑而少欲"呢,就是說要活在當下,"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哎呀,這想起來,覺得是不是非常完美呀?
徐文兵:它這個“欲”和“愿”不一樣啊。
梁冬:誒,“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我還以為就是一個排比句呢。
徐文兵:不是。
梁冬:誒,它里面還有不同意思?
徐文兵:當然!你看“欲”沒有什么邊兒啊?沒有心,是身體的一種本能的需要,你比如說啊,我們講七情六欲,請問:六欲是什么?
梁冬:肯定有食欲、有性欲、啊……還有什么?
徐文兵:飲食男女,是吧?還有什么?
梁冬:還有什么欲?
徐文兵:這種本能的需要,就說我餓了,我想吃東西,身體發出的信號,跟你動沒動心沒關系。
梁冬:對,我渴了,我想喝水。
徐文兵:誒,看到美女,多看一眼這也是一種欲,飲食男女這是人之大欲,孔子也說了。另外呢,溫飽,我們講這個飲食指飽。溫,你冷了,你睡著了,你本能就會拉件兒東西蓋下兒自己,熱了你就要蹬被子,這種我們經常說要滿足人的溫飽,其實就是滿足廣大人們群眾最基本的欲望。
梁冬:對
徐文兵:對吧?
梁冬:你得允許人家熱了蹬掉被子。冷了有床被子蓋。
徐文兵:誒,對,溫,溫飽。還有叫安危,就是趨利避害。我們就本能的會找一個、想找一個自個兒呆的安全的地方,碰到危險會跑。但是呢,安久了以后,居安就思危,好多人過安逸慣了,他就去找刺激,去蹦極呀、去看恐怖片呀。
梁冬:哎呀,這個很厲害哦,“居安思危”,在你的嘴里面說……
徐文兵:活膩了!
梁冬:活得時間長了之后,去想追求刺激,追求危險。跳蹦極這種事情才叫“居安思危”。我們以前想都想錯了!
徐文兵:啊,不是,也可以那么理解。
梁冬:也可以那么理解哈。
徐文兵:所以我們講的七情六欲,這個六欲就是指這種六種最基本的需求。“愿”層次就高了,它有個心,我們經常說是心愿,這種皆得所愿那就是在精神層面上脫離了物質,我吃呀、喝呀,是吧?這種物質層面上的東西。它有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比如說藝術家追求唯美呀。唱京劇的、干什么的、搞音樂的或者是搞宗教,它有一種精神上的追求。那種愿——我要普渡眾生,啊,我要天下這個這個為公。這種愿的層次更高,它比那個“皆得所愿”、“各從其欲”要更難。所以它說話是很講究的。古人說話都是“言”。不是我們現在胡言亂語。
梁冬:所以呀,你看見沒有,人家就沒有說先是“各從其愿”,然后“各得其欲”。
徐文兵:那餓死。
梁冬:那就不行了。是吧?所以呢這個任何的那個上層建筑……
徐文兵:誒,要有物質基礎。
梁冬:所以呢這個文章,人家把這個字放在前面,什么字放在后面,太了不起了,這個事情。好,好,“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期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樸”。
徐文兵:故曰撲。
梁冬:哦,故曰撲。你看這個版本,你看這個版本,居然是故日撲!這個《黃帝內經》是哪個出版社出的這個版本?
徐文兵:大家都在瞎出。
梁冬:故民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
徐文兵:不用了,我覺得已經夠了,他后面講的這幾句話,其實就是我們道家或者中醫追求的一種理想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一個縮寫,老子強調的是"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我們都過著自己想追求的那種生活,不要互相干擾,這里邊他講的我們追求什么呢!我們第一,"美其食"。請問什么叫"美其食"?
梁冬:如果從字面上來解釋,"美其食"呢!就是說,那美這個字是形容詞嗎!但是他放在"美其食",可能是當動詞用,我們是有基礎的,所以"美其食"呢,就是說以食為美。
徐文兵:說到這個字的關鍵點,就是說,請問,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覺?
梁冬:當然是主觀感覺嘍。
徐文兵:就是說吃美了。
梁冬:各花入各眼嘛!
徐文兵:對呀。
梁冬:對呀。這個七龍珠,七只恐龍一只豬,也會有人覺得它很漂亮,對不對。
徐文兵:對,所以美其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說把我們每天吃的飯要吃美了,從物質層面的享受變成精神層面的享受。而不是說把這些面包捏出什么花來,把那個菜炒出個什么樣來,讓它看上去很美。不對,吃起來很美。另外呢!這種主觀感覺有它的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同樣做出來一個飯,你今天吃好吃,明天吃就不好吃。珍珠翡翠白玉湯,就是一鍋泔水。可是呢朱元璋當年逃難的時候吃就美得讓他難忘,所以這個"美其食"。我們強調的是最后人和食物合二為一產生的那個效果,所以吃的時候要講究心境,也要環境。講究……
梁冬:你還別說,那個平常吧,咱們尤其吃飯的時候光盯著鍋里的菜。其實啊昨天呢,我呢拿了一小塊燒牛肉,不是很大一塊,然后和著白米飯認真咀嚼這一口肉和米飯的時候,嘿,我發現這一口飯怎么那么好吃啊,平常我們不覺得那個飯里面這個香里面還有甜。
徐文兵:很多人吃飯已經不是吃飯,就是機械的往里面塞東西。
梁冬:啊,太可惜了。太浪費。
徐文兵:所以道家的可愛之處呢,它就是非常富有人情味,它不回避飲食男女,而且它把這種飲食和男女都做到了極致。第一,要"美其食"。第二,我們叫"任其服"。
梁冬:什么叫"任其服"呢?
徐文兵:服是穿著打扮,任是穿著隨意的意思。就是穿的衣服要合體合身,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好看。
梁冬:就是說這個衣服得讓自己的身體說了算,而不能為了別人的眼睛。
徐文兵:衣和服不一樣,衣是外衣,服是內衣。我們經常說你服不服,就是說你穿的這個內衣貼不貼身,咯得慌不咯得慌,扎得慌不扎得慌。只有把內衣穿好了以后,你就真正達到了舒服。
梁冬:所以你評價一個女青年,看她的境界高低。是看她把錢花在外衣上,還是花在內衣上。是吧?
徐文兵:對,所以很多人去評價就是說什么叫好老婆?好老婆就像一件貼身的內衣,不感覺到她的存在,但是你很舒服。但是什么時候你感覺到內衣的存在,你就出問題了,不服了。
梁冬:誒~,真是!真是噢!所以說我們現代人真是太沒文化了,你看看人家"美其食,任其服"。誒,還有一句話,"樂其俗"。
徐文兵:"樂其俗"呢,我們說它個反義詞。我小時候,文革后期嘛,叫移風易俗。所謂"俗",是你生長在這方水土養育這方人,千百年來形成的那種生活習慣。他有他的道理。
梁冬:對,廣東人就愛煲湯。
徐文兵:誒,他有他的道理。
梁冬:山西人就愛吃醋。
徐文兵:對,所以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叫入鄉問俗。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你就要看看人家的習慣,你就要跟著人的生活習慣走。你非要橫叉一杠子,改天換地,最后你倒霉。"樂其俗"就是說我們要尊重我們千百年來形成的這種風俗習慣。比如說我們過年要放炮子,結果從93年北京楞禁了13年炮子,以各種理由禁,禁了半天,最后怎么著你在沒有炮子放的那個年過的就是陰冷、潮濕、灰暗的,沒有任何喜慶,可是它現在呢!恢復以后呢,大家都歡歡喜喜過大年。而我們這奧運會呢,又把我們的煙火放到了極致。我們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不是去打仗,我們是來放煙花、放炮竹的,是來做喜慶的事兒!這是我們的俗,而且我們不僅要尊重它,而且要保留它。而且要enjoy,要以此為喜,以此為樂。
梁冬:我后來發現呢,徐老師,你這個講古文的時候,偶爾加插兩句散裝英語,顯的很科學、很國際化、很international。
徐文兵:我給外國學生講課全是英語,講的也就是這些道理。
梁冬:人家外國學生也覺得不科學!
徐文兵:對!遺憾的是外國人他沒有相關的詞匯來溝通。比如說我們來講氣,它就沒有確切的詞來。
梁冬:那你通常用哪個英文單詞來講氣呢?
徐文兵:現在公用的用叫energy,或者叫vitalenergy,就是有活力的。但是你記住美國人把石油也叫做energy,我們是把石油點著以后放出那光熱動力那個狀態叫氣,所以你給外國人講你就要費勁。講這種五臟六腑,你再講我們那個心不是肉質的那個heart,是肉質的heart以上層次上面那個spirit,所以比較費勁,但是呢應該這樣如實的去傳達我們中醫的思想。
梁冬:spirit和Esprit有什么關系嗎?
徐文兵:Esprit是個名牌,不知道吧?我也知道。
梁冬:誒,那說起來呢,但是剛才你今天的這些話,我覺得最悲哀的是,如果有一天你講的這些東西外國人接受了,你的外國學生都聽懂了,中國學生不接受,那真是個悲哀。
徐文兵:我也不悲哀,那證明我們的中醫思想適合在另一塊土地上去生長。
梁冬:對,孔子說過"求賢于也"。這是以后大文明有些時候他這樣講。不是以后了,是以前,在春秋戰國時候聰明的人都在郊區生活,所以這個《黃帝內經》里面講說,說上古天真的人是能夠"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就是說穿內衣穿得自己很舒服,吃飯吃得很享受,而且對于每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也都不單只是習慣遵守,而且還很enjoy it,"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徐文兵:這就是我們跟儒家的最大的區別。我們認為人跟人沒有可比性,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你在某方面他有他的優點。你在另一方面他有他的缺點,沒有可比性,人比人,比死人,所以說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或者古代那個社會儒家治理它就要提出一個標準,樹立一個標準,拿這個標準去衡量別人,就是分出了什么圣啊,賢啊,這個聰明或者愚笨,就是拿這個去衡量人。這樣做其實就是抹殺了人的天性,抹殺了人的本性,湮沒了很多人與生俱來別人不具有的優勢,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很多白癡天才,他在某些方面或者絕大部分我們普通人認知的方面他是白癡。比如舟舟,他在數學、音樂或者某些方面有特殊的我們都比不了的東西。如果拿這個方面比,我們是傻瓜,是吧。所以呢!這種"高下不相慕",首先人跟人之間我們覺得沒有高下的區別。第二,就是說你樹立了高下的標準,我也不羨慕,我也不嫉妒,我也不跟你攀比,我也不會因此去朝著你的目標削足適履把我改造成你,或者呢我也不會由此而自卑,覺得活著沒意思,這樣人就活的舒坦了。
梁冬:對,就是說工人階級也不要羨慕領導干部,領導干部也不要羨慕工人階級。啊,有些領導干部開心呢……"你看人家。"
徐文兵:各吃各的飯,各吃一碗飯!
梁冬:"故曰,其民故曰樸"。
徐文兵:這種狀態就是我們講的返璞歸真,或者那種樸實自然的狀態。
梁冬:誒,這句話呢連起來讀哈,就是"各從其欲,皆得所愿"。就是說先照顧好各自的下半身,在從而照顧好各自的上半身。"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樸素的“樸”,也是這個徐文兵老師厚樸中醫學堂的“樸”。這個樸素,作為一個這里叫樸素的"樸",同時也念“piao”
徐文兵:對,樸素的樸它是發“pu”的音,另外呢,我們中醫,中藥里面有個中藥叫厚樸,就厚薄的厚,樸素的樸,它這樣念“po”,還有一個發音叫“po”。因為我們這個中藥這個樹,厚樸樹,長在四川比較多,它這個樹干特別的直,葉子特別寬闊,只是作為一種非常好的這種通利這種肺氣和大腸氣的一個藥。
梁冬:很有意思噢!你說長的直的呢,它就是通利氣的。
徐文兵:誒,很有意思,這個樸的意思,就是直的意思。你看梁山好漢都用了一把刀叫樸刀,那個樸刀,就是刀背不是彎的,是直的,這叫樸刀。
梁冬:樸刀,也是這個字嗎?表面上看那個念樸,樸素的樸,其實呢是……
徐文兵:它念“po”,“p”“o”“po”。
梁冬:噢~,誒,有一個歌手是不是叫什么?樸素啊?也就是這字嗎?
徐文兵:他也是那個字。樸素。
梁冬:這個名字真的是好啊!我覺得平常啊咱們很多時候連字都不寫了,你敲個字,你隨便輸入幾個字,漢語拼音還記得,但是字你沒有認真看。其實你要認認真真的看這個字啊,一個木字邊,一豎一點哈。
徐文兵:這是簡化字。
梁冬:誒,那它繁體字怎么寫?
徐文兵:繁體字的上面是工業的業,底下象一個美,美麗的美的缺一小橫。
(廣告片花)
梁冬:誒,是,所以呢,我們在今天的《上古天真論》里面有專門談到了"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任其服,樂其俗",講到這個服呢,特別要提醒一下,我們復習一下。這個一般人大家覺得,服呢,都說的是衣服,好像就是穿在身上的這個各種名牌。其實服在中國古代特指內衣。
徐文兵:對,貼身的那個衣服叫"服",外面的穿的那個上面叫"衣",下面叫"裳",衣裳。"上衣下裳",這是古代分的很清楚的。
梁冬:所以說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國家呀,就從這些地方就體現出來,它就有區別。愛斯基摩人說雪有幾十種雪,中國人說衣服有幾十種的說法,因為它有特定的指出。所以有些時候你就是如果一個中國古代人呢,來看現在《超人》這部電影,內褲穿在外面,他一定覺得說瘋掉了。
徐文兵:它就叫服衣了。"衣服",外面叫"衣",里面叫"服"。我們現在一個是把傳統文化丟掉了。另外,我們現在也是思維和習慣都混亂了。內衣外穿的人不少。
梁冬:而且還有很多人故意把這個內衣穿在外面。比如說,經常有些女青年順勢穿T-back吧,老是掛在腰上,他們穿著很短的那個低腰牛仔褲,表明不是引誘人犯罪嘛!你說這種情況是真的對其進行了犯罪,她又說她受到了傷害了。但其實她穿的時候那一秒鐘就已經有那么一種動機了。
徐文兵:不是,她一般氣弱的人,都通過這種裸露的方法來達到吸引別人的目的,這也是動物的一個本能。氣強的人,就是感染力比較強的人他一般都是把自己包裹的很嚴實,但是他那種感染力依然會流露出來。氣弱的人都會這樣。另外,我們說這個服啊!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我們經常現在說喝藥,叫"服藥"。明明是拿嘴喝,為什么跟這個衣服的服掛再一起,你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有!
梁冬:沒有,說起來,就是說這個剛才講到這個"服藥"。"服藥"既然服是內衣,為什么服藥要用服呢!
徐文兵:對,為什么拿嘴喝藥叫"服"呢!這是古代的我們中醫的一個傳承的一個留下的一點就是化食的遺跡。我們以前最早治病,不是把藥湯直接灌到嘴里,是聞它的那個藥的氣味。我們叫聞它那個藥的氣來治病。比如說聞一些香料藥,這個,而且呢,我們把中藥做成香囊,這個香囊放在什么地方,就掛在內衣里面,掛在內衣里面你就低頭能聞見這個味,在聞見這個味的過程中就把這個病治好了,我們管這種病叫服氣治病。我們經常說你服氣不服氣,指的服的這個藥氣,所以佩服兩個字是古代治病的方法。"佩"是指佩玉。我們認為玉能通靈,佩一塊兒,帶一手鐲,帶個玉牌,它能夠保護你的內心。"服"是指服氣,就是把那個藥啊香囊掛在你的內衣里面,然后去聞這個藥味,這就叫服氣。后面慢慢把那個吃藥也叫成了服藥,以前是服藥氣,現在是喝藥液,這也是我們今天講這個"任其服"需要強調的一點。
梁冬:噢~,所以各位聽眾朋友哈,我們今天呢花了一個小時又從《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里面講到了二十多個字,這二十多個字呢,總而言之,強調的一個概念就是說大家呢要安住在現在的狀況里面,多一點呢……不要和自己扭曲、擰吧!從而呢"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最后呢才能達到健康的狀況。
徐文兵:吃好,穿舒坦了,然后呢!隨著自己這種地域形成的風俗習慣去走,你就沒錯的,啊。
梁冬:再次感謝我們的徐老師,今天來到我們的國學堂之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也希望呢我們的聽眾朋友再一次收聽我們的節目的時候到網上下載一下《黃帝內經》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我們可以對照這些漢字去學習的時候,你會發現說每一個漢字都是非常美的,要知道我們古代的人寫每一個字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同時也更加激發了我們對整個中國文化的熱愛和信心!好,非常感謝大家收聽今天晚上國學堂之重新發現中醫太美,我們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徐文兵:再見!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kcai/p/5529668.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上古天真论》第四讲文字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确保已在无线网络上启用dhcp服务器,启
- 下一篇: CSDN2018博客之星评选——期待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