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raid启动盘-(raid设置启动盘)
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配置界面

選擇advanced-csm configuration

將下圖中的boot mode、network、storage、video oprom policy、other pci devices五項均改為UEFI模式,而后按F10保存重啟。

重啟后在浪潮LOGO界面按del鍵進入bios配置界面。選擇advanced,davanced下有PM8222字樣的選項,選擇后即進入raid卡配置界面。

RAID配置界面如下圖所示,RAID的相關(guān)操作均在此界面完成。
1.2查看RAID狀態(tài)進入RAID 配置界面后,在此界面選擇array configuration

選擇呢manage arrays

點擊要查看的陣列,以array a為例

點擊 list logical drives

1、此時會顯示當前存在的陣列,點擊回車

此時有三個選項,分別打開查看

打開Logical Drive Details,會顯示陣列狀態(tài)、大小、名稱、條帶值等

參數(shù) | 說明 |
Status | 當前LD的狀態(tài)。 說明:”ok”表示RAID組狀態(tài)良好,所有成員盤均在線。 “Failed”表示故障或離線的硬盤數(shù)超過了RAID組可容忍的壞盤數(shù)。 “Interim Recovery”表示RAID組降級,因為RAID組中存在故障盤,使得RAID組運行性能降低,數(shù)據(jù)可能丟失。要解決此問題,請檢查硬盤是否正確連接設(shè)備,或更換故障的硬盤。 |
Size | 整個LD的容量大小。 |
RAID level | 當前LD的RAID級別。 |
Legacy disk geometry(C/H/S) | 當前LD所處的磁盤幾何位置。 |
Strip Size | 整個LD的單個NPG條帶大小。 |
Full Stripe Size | 整個LD的分條大小。 |
Number of Parity Groups(NPG) | 整個LD的NPG數(shù)量。 說明: “NPG“指LD包含的子組數(shù),如RAID 50包含兩個RAID 5時,則RAID 50的NPG為2。 |
Logical Drive Label | LD的自定義標簽。 |
Acceleration Method | LD的加速方法。 |
Logical Drive Members | LD的物理成員盤。 |
選擇array configuration

選擇manage array

選擇要刪除的陣列

選擇呢delete array

點擊 submit changes后成功刪除
1.4RAID0的配置選擇 arrayconfiguration

選擇create array

將要做RAID0的硬盤enable,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RAID級別選擇RAID0,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依次配置陣列名稱、條帶值、陣列大小、加速策略,設(shè)置成功后選擇submit changes

參數(shù) | 說明 |
Logical Drive Label | LD的自定義標簽。 |
Strip Size/Full Stripe Size | Strip Size:單個物理盤的條帶大小,可設(shè)置為16KiB/32KiB/64KiB/128KiB/256KiB/512KiB/1024KiB,默認值為256KiB。 Full Stripe Size:整個LD的分條大小。 當設(shè)定Strip Size后,系統(tǒng)會自動計算出Full Stripe Size。 |
Size | 整個LD的容量大小。 |
Unit Size | LD的容量計算單位。 |
Acceleration Method | P8222卡無緩存,無法設(shè)置加速策略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配置成功
1.5RAID1的配置選擇 arrayconfiguration

選擇create array

將要做RAID1的硬盤enable,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RAID LEVEL選擇RAID1,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依次配置陣列名稱、條帶值、陣列大小、加速策略,設(shè)置成功后選擇submit changes

參數(shù) | 說明 |
Logical Drive Label | LD的自定義標簽。 |
Strip Size/Full Stripe Size | Strip Size:單個物理盤的條帶大小,可設(shè)置為16KiB/32KiB/64KiB/128KiB/256KiB/512KiB/1024KiB,默認值為256KiB。 Full Stripe Size:整個LD的分條大小。 當設(shè)定Strip Size后,系統(tǒng)會自動計算出Full Stripe Size。 |
Size | 整個LD的容量大小。 |
Unit Size | LD的容量計算單位。 |
Acceleration Method | P8222卡無緩存,無法設(shè)置加速策略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配置成功
1.6RAID5的配置選擇array configuration

選擇create array

將要做RAID5的硬盤ENABLE,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RAID級別選擇RAID5,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依次配置陣列名稱、條帶值、陣列大小、加速策略,設(shè)置成功后選擇submit changes

參數(shù) | 說明 |
Logical Drive Label | LD的自定義標簽。 |
Strip Size/Full Stripe Size | Strip Size:單個物理盤的條帶大小,可設(shè)置為16KiB/32KiB/64KiB/128KiB/256KiB/512KiB/1024KiB,默認值為256KiB。 Full Stripe Size:整個LD的分條大小。 當設(shè)定Strip Size后,系統(tǒng)會自動計算出Full Stripe Size。 |
Size | 整個LD的容量大小。 |
Unit Size | LD的容量計算單位。 |
Acceleration Method | P8222卡無緩存,無法設(shè)置加速策略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配置成功
1.7RAID10的配置選擇 array configuration

選擇create array

將要做RAID10的硬盤enable,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RAID LEVEL選擇RAID10,點擊proceed to next form

依次配置陣列名稱、條帶值、陣列大小、加速策略,設(shè)置成功后選擇submit changes

參數(shù) | 說明 |
Logical Drive Label | LD的自定義標簽。 |
Strip Size/Full Stripe Size | Strip Size:單個物理盤的條帶大小,可設(shè)置為16KiB/32KiB/64KiB/128KiB/256KiB/512KiB/1024KiB,默認值為256KiB。 Full Stripe Size:整個LD的分條大小。 當設(shè)定Strip Size后,系統(tǒng)會自動計算出Full Stripe Size。 |
Size | 整個LD的容量大小。 |
Unit Size | LD的容量計算單位。 |
Acceleration Method | P8222卡無緩存,無法設(shè)置加速策略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配置成功
1.8JBOD的配置PM8204卡支持三種工作模式,分別為:
RAID:控制器所有的RAID功能都被啟用,但直通盤不會報送給OS。
Mixed:RAID邏輯盤和直通盤都會報送給OS。
HBA:控制器所有的RAID功能都被禁用,控制器下所有硬盤均被視為直通盤。
模式修改路徑如下
主頁面選擇configure controller setting

選擇modify controller setting

1.9熱備盤的配置選擇array configuration

選擇manage array

選中要配置熱備的陣列(配置全局熱備和局部熱備均需選中)

選擇manage spare drives

選擇assign dedicated spare即為配置局部熱備
選擇assign auto replace apare即為配置全局熱備

而后將要配置的熱備盤enable,點擊ssign dedicated spare配置局部熱備成功


配置局部熱備成功后可以在array configuration—manage array—Array A/B/C—manage spare drives中選擇change spare type to autoreplace將局部熱備改為全局熱備。

選擇delete spare drives可以刪除熱備盤,選擇后將要刪除的熱備盤enable,點擊delete spare drives即可刪除

1.10設(shè)置啟動盤主界面選擇 set bootable devices for legacy boot mode

選擇select bootable logical drive是設(shè)置陣列為第一啟動項
選擇select bootable physical drive是設(shè)置物理磁盤Wie第一啟動項

選擇select bootable logical drive后,選擇要設(shè)為第一啟動項的陣列。

點擊set as primary bootable decice可設(shè)置為第一啟動項
點擊set as secondary bootable decice可設(shè)置為第二啟動項

設(shè)置完需要重啟使設(shè)置使設(shè)置生效

清除引導(dǎo)設(shè)備
選擇set bootable devices for legacy boot mode—clear bootable device

可選擇刪除第一引導(dǎo)設(shè)備,第二引導(dǎo)設(shè)備,全部引導(dǎo)設(shè)備,選擇后點擊clear bootable
device確認
1.11控制器常見屬性進入raid卡配置界面
主界面如下圖

參數(shù) | 說明 |
Controller Information | 查看控制器相關(guān)的基本信息。 |
Configure Controller Settings | 設(shè)置控制器的相關(guān)屬性。 |
Array Configuration | 創(chuàng)建與管理Array。 |
Disk Utilities | 查看與管理控制器的硬盤。 |
Set Bootable Device(s) for Legacy Boot Mode | 設(shè)置控制器在Legacy模式下的第一啟動盤與第二啟動盤。 |
Administration | 控制器的其他相關(guān)操作,包括更新Firmware,收集RAID卡日志,恢復(fù)RAID卡參數(shù)為出廠配置等。 |
選擇controller information

參數(shù) | 說明 |
Controller | RAID卡的名稱。 |
Device Id | 設(shè)備編號。 |
PCI Address | BIOS分配給RAID卡的PCI總線地址。 |
Hardware Revision | 硬件修訂版本。 |
Serial Number | RAID卡序列號。 |
WWID | world wide name,RAID卡的唯一標識號。 |
Firmware version | Firmware的版本號。 |
Firmware release data | Firmware的發(fā)布日期。 |
UEFI Driver version | UEFI驅(qū)動版本號。 |
UEFI Driver release date | UEFI驅(qū)動版本發(fā)布日期。 |
Temperature | RAID卡當前溫度,耐受溫度上限為105度,超過80度,即為不正常。 |
Controller Memory Module Size | RAID卡的cache大小。 |
Controller Mode | RAID卡的當前的使用模式,有RAID/Mixed/HBA三種模式。 RAID模式:控制器下的LD會上報OS,但直通盤不會報送給OS。 HBA模式:控制器的所有RAID功能都被禁用,控制器下所有硬盤都被視為直通盤。 Mixed模式:RAID邏輯盤和直通盤都會報送給OS。 |
Supported Mode | RAID卡Port口的支持模式。 Port CN0:RAID HBA Mixed Port CN1:RAID HBA Mixed |
選中configure controller settings進入控制器設(shè)置界面


參數(shù) | 說明 |
Modify Controller Settings | 修改控制器的相關(guān)屬性。 |
Clear Configuration | 清除控制器當前所有的Array與RAID組配置。 |
Manage Power Settings | 能耗設(shè)置。 |
BMC Settings | BMC相關(guān)的設(shè)置。 |
Configure Controller Port Mode | 設(shè)置RAID卡的使用模式。 |


參數(shù) | 說明 |
Unconfigured Physical Drive Write Cache State | 設(shè)置RAID/Mixed模式下非RAID組成員盤的寫Cache狀態(tài)。 Default:將硬盤的寫Cache保持為默認狀態(tài) Enabled:打開硬盤的寫Cache功能 Disabled:關(guān)閉硬盤的寫Cache功能 |
HBA Physical Drive Write Cache State | 設(shè)置HBA模式下硬盤的寫Cache狀態(tài) Default:將硬盤的寫Cache保持為默認狀態(tài) Enabled:打開硬盤的寫Cache功能 Disabled:關(guān)閉硬盤的寫Cache功能 |
Configured Physical Drive Write Cache State | 設(shè)置RAID/Mixed模式下RAID組成員盤的寫Cache狀態(tài)。 Default:將硬盤的寫Cache保持為默認狀態(tài) Enabled:打開硬盤的寫Cache功能 Disabled:關(guān)閉硬盤的寫Cache功能 |
Port CN0 Mode | 設(shè)置Connector 0端口的模式,有以下三種模式: RAID:控制器所有的RAID功能都被啟用,但直通盤不會報送給OS。 Mixed:RAID邏輯盤和直通盤都會報送給OS。 HBA:Controller所有的RAID功能都被禁用,控制器下所有硬盤均被視為直通盤。 說明: 當背板類型為直通背板時,才會顯示該參數(shù)。 兩個Connector Port如果接在同一塊expander上,”Port CN0 “與”Port CN1 “的工作模式必須一致;如果兩個Connector Port連接直通背板,可以將”Port CN0 “與”Port CN1 “設(shè)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 |
Port CN1 Mode | 設(shè)置Connector 1端口的模式,有以下三種模式: RAID:控制器所有的RAID功能都被啟用,但直通盤不會報送給OS。 Mixed:RAID邏輯盤和直通盤都會報送給OS。 HBA:Controller所有的RAID功能都被禁用,控制器下所有硬盤均被視為直通盤。 說明: 當背板類型為直通背板時,才會顯示該參數(shù)。 兩個Connector Port如果接在同一塊Expander上,”Port CN0 “與”Port CN1 “的工作模式必須一致;如果兩個Connector Port連接直通背板,可以將”Port CN0 “與”Port CN1 “設(shè)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Clear configuration


參數(shù) | 說明 |
Delete All Array Configurations | 清除所有RAID組的配置信息。 |
Delete Configuration metadata on all physical drives | 清除所有不屬于RAID組,但帶有RAID信息的物理硬盤數(shù)據(jù)。 |
Manage power setting


參數(shù) | 說明 |
Power Mode | 設(shè)置控制器的power mode。 Minimum Power:將static設(shè)置設(shè)為最低級。 Balanced:static設(shè)置隨配置而定。 Maximum Performance:將static設(shè)置設(shè)為最高級。 默認為”Maximum Performance”。 |
Survival Mode | 當RAID卡的溫度超過閾值時,Survival Mode將允許控制器將所有的功耗配置設(shè)置為最小值,選擇該模式后,服務(wù)器將繼續(xù)在這種環(huán)境下工作,但性能可能會下降。 Enabled:啟動該特性。 Disabled:關(guān)閉該特性。 默認取值為”Enabled”。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BMC setting


參數(shù) | 說明 |
I2C Slave Address(Hexadecimal) | 設(shè)置Controller在I2C總線上的設(shè)備地址。 該地址為協(xié)議格式中第一個字節(jié)(稱為slave address),由7位地址和一位R/W讀寫位(0寫1讀)組成,設(shè)置范圍為0xD0~0xFF。 說明: 建議該選項保持默認值。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configure controller port mode


參數(shù) | 說明 |
Controller Port Mode | 控制器的端口模式,有以下三種: HBA:該模式下,支持硬盤直通功能,不支持創(chuàng)建RAID組。當有RAID組存在時,不支持切換到該模式。 RAID:該模式下,支持創(chuàng)建RAID組,不支持硬盤直通功能。 Mixed:支持硬盤直通功能與創(chuàng)建RAID組。 默認為”Mixed”模式。 |
Submit Changes | 確認修改。 |
以raid5里,單盤掉線后raid會變?yōu)閐egread(降級)狀態(tài),數(shù)據(jù)仍可正常讀寫,此時重新拔插硬盤或更換硬盤后,或硬盤為好的硬盤,陣列會自動同步,同步完成后陣列會恢復(fù)正常。
2.2多盤掉線處理步驟以raid5舉例,如果陣列中有兩塊或以上的盤掉線,則raid狀態(tài)變?yōu)镺ffline,此時數(shù)據(jù)不可用,此時需要找數(shù)據(jù)恢復(fù)公司進行數(shù)據(jù)的恢復(fù)。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制作raid启动盘-(raid设置启动盘)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10扩大系统盘空间-(win10怎
- 下一篇: 新硬盘装win7iso-(新硬盘装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