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Google Analytics中的流量来源
<strong>對學習 google analytics 很有幫助,轉載如下:</strong>
最近在查看一個網站的數據時發現,該網站流量來源中直接流量部分占了40%。這說明有近一半的訪次屬于直接訪問!對照Google Analytics對直接流量的定義,確認該網站近期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線下推廣活動后,我們馬上就可以得出這
{CSDN:CODE:1609577} {CSDN:CODE:1609577} 樣一條結論。訪客對網站有很高的忠誠度。因為他們可以記住14個字母的英文二級域名,并且每次直接輸入域名或從收藏夾中直接訪問網站。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有些懷疑。
Google Analytics對直接流量的定義。
通過點擊書簽或直接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進入網站的訪問者。直接流量可包括通過離線廣告系列(如印刷材料和電視)引入的訪問者。
詭異的直接流量來源
我懷疑的原因主要有3個:
?
1,網站的內容和服務都是針對國內用戶的,并且很大眾化。14個字母的英文二級域名訪客真的記得住嗎?(還記得那個故事嗎?很多人每次上網都登錄baidu.com,然后在里面輸入網站名稱,再在結果里點擊訪問。即使訪問google也是如此。)
2,按照經驗,40%的直接流量在行業中算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了。一般有兩個產生原因。
A: 較新網站,搜索收錄和外部鏈接都不多的情況下,大部分的來源都集中在直接訪問。
B: 知名網站,比如sohu.com, qq.com等等。這些高知名度的網站,訪客不僅會記下域名還會加入收藏。
3,直接流量并沒有那么單純,里面可能包含很多未知的訪問來源。
上面的三個原因只是我的猜測,猜測不能寫在報告中,更不能證明這40%的直接流量存在問題。我們還需要回到報告中,用數據來說話。按照直接流量的定義,訪客收藏網站地址說明網站內容對訪客有吸引力,訪客愿意繼續訪問網站。而主動輸入域名或從收藏夾中訪問網站,都說明訪客有主動訪問網站的意愿。 所以我們從跳出率,訪客類型和訪問時長幾個指標上對這40%的直接流量進行對比和分析。
跳出率報告對比
跳出率可以用來衡量網站內容與訪客的匹配程度,當訪客在網站上沒有找到需要的內容時,就不會繼續訪問,并且直接離開網站。
?
上面的截圖中,高高的,飄在最上面的,綠色的曲線就是直接流量。直接流量的跳出率要高于搜索流量和推介流量,甚至高于整站的跳出率水平。
訪客類型報告對比
?
在訪問者類型報告中,直接流量中有37%屬于新訪訪,比非付費搜索的比例還要高。真不知道這些新訪客是如何獲得,記住,并準確輸入這14個字母的網站二級域名的。
訪問停留時間對比
?
在訪問停留時間上,直接流量中也有大部分訪次的停留時間只有0-10秒。明顯低于非付費搜索流量的水平。
通過上面三個報告的對比發現,40%的直接流量有較高跳出率,新訪率和較短的訪問停留時間。這些都不太符合直接流量的訪客行為特征。并且說明Google Analytics對直接流量的定義也不夠準確。
那么Google Analytics的直接流量里除了直接訪問和收藏夾外還包含哪些來源的流量呢?先來看下Google Analytics是如何獲得網站的流量來源,又是如何對不同的來源進行分類的。(這部分有點偏技術,并且有點復雜。看我能不能解釋清楚)
?
?
?
?
Google Analytics中的三種流量來源
通常,在我們輸入域名訪問一個網站的時候,瀏覽器會向服務器發送一個HTTP請求,在這個請求的頭部信息中會包含一個Referer字段,記錄了本次請求的來源URL地址。
推介網站流量:
如果你通過點擊我的好友的友情鏈接訪問我的博客,在HTTP請求的Referer字段中就會記錄下這個URL地址。同時在頁面加載后Google Analytics的追蹤代碼會向Google返回一條數據,參數中utmr也會記錄到這個URL地址。
?
搜索引擎流量:
如果是通過搜索引擎呢?當我們在搜索引擎中查詢關鍵詞的時候,搜索結果頁的URL里會帶有我們當前搜索的關鍵詞內容。比如,我在google搜索我的網站域名。搜索結果頁的URL是這樣的。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en&q=bluewhale.cc&aq=f&aqi=g-s1g2&aql=&oq=&gs_rfai=
q是google 的查詢參數,后面是我本次搜索的關鍵詞。點擊結果訪問網站時,HTTP會把這個URL記錄到Referer字段里。
>??
在ga,js文件中,會對每次Referer字段的URL進行比較,如果是搜索引擎就保存關鍵字信息。并一起發送回google的服務器。
直接訪問流量:
如果是直接輸入域名,或者是從收藏夾中訪問,在HTTP的請求中就不會有Referer字段,同時Google Analytics的返回數據中utmr的值也會為空。
三種流量來源的記錄方式都說完了,看起來還算清楚,HTTP頭信息記錄訪問的Referer信息,Google Analytics按照Referer信息對來源進行判斷,有Referer信息的算作推介來源,Referer信息與JS文件中的搜索名稱匹配的保留關鍵字信息,并算作搜索來源。沒有Referer信息的算作直接流量。看起來不會有什么問題的。但實際上并不是這么準確的。
PS:此外,在Google Analytics的流量來源餅圖中有時還會有黃色的部分。這部分表示單獨標記過的URL所產生的流量。
對流量來源造成影響的因素:
影響搜索引擎流量的因素:
Google Analytics依靠JS文件中的搜索引擎名稱和查詢參數列表來判斷本次訪問的來源,但JS文件中并沒有覆蓋所有的搜索引擎。所以當Google Analytics在找不到對應的搜索引擎名稱,或者查詢參數的時候,就會把這次訪問歸為推介網站來源。
影響推介網站流量的因素:
Google Analytics依靠Referer字段來獲得訪問的來源URL,并根據是否有Referer信息來對流量進行分類。但有時卻無法獲得這部分信息。比如:
1 點擊Flash廣告中的鏈接
2 點擊包含在JS中的鏈接
3 使用鼠標拖拽鏈接打開頁面
4 … …
影響直接訪問流量的因素:
所有丟失Referer信息的來源都會被Google Analytics算作直接流量。所以,直接訪問流量的組成比較復雜。里面可能包含了部分推介來源的流量,這會使報告中的直接流量膨脹。同時當訪問者首先通過搜索引擎或標記鏈接訪問網站后,再次直接訪問時,這部分直接流量又會被記錄為之前的來源。 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直接流量屬性的判斷。
所以在開頭的那個例子中,僅憑數據的解釋和定義對數據進行分析是不夠的。好像紙上談兵。這時我們更多需要的是對行業的了解(這個指標在行業中表現如何?),對用戶的了解(用戶真的會這么做嗎?),和懷疑的精神(數據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分析Google Analytics中的流量来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大牛的博客,唐巧,阮一峰.csdn排名前
- 下一篇: 【ubuntu安装wine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