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魅力
? ? ? ? ? ? ? ? ? ? ? ? ? ? 毛國聰
? ?冬日的陽光,剪出青石街沿一角溫暖的空間,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被一群小家伙環(huán)圍著,他旁邊的一張木制大圓盤,被線條均分為一個個方格,每個方格里均畫有栩栩如生的雞、鴨、兔、狗、鳥等小動物。木板正中是一根活動的竹制小棒,仿佛鐘表的時針。每個孩子只要輕輕地撥動小棒,都會驚喜地獲得老人用黃糖做成的小動物。老人用小勺舀起溫火熬制的黃糖,在一塊光滑的木板上揮舞,像在寫字,又像在作畫。不到一分鐘,一只小鳥就栩栩如生地出現在木板上。老人拿起一根細竹簽,輕輕一粘,還沒來得及把它插在麥草捆制的草把上,那個性急的小男孩就“搶”了過去,他中獎了。老人目送著那小男孩舉著 “小鳥”,蹦蹦跳跳地消失在石板小巷盡頭。老人又專注地開始了他的“工作”,不,是在表演,甚至有些夸飾炫耀地展示著他代代相傳的精湛糖藝。
? ?斑駁的土墻,經過歲月砥礪的灰瓦屋檐,檐下那個做糖藝的老人,被陽光涂抹成了一幅油畫。他仿佛是在遠古與現代文明交錯中留存下的一個甜蜜回憶。讓我每一次在黃龍溪古鎮(zhèn)漫步時,不由自主地被這樣的情景凝滯腳步。在那遙遠的童年,該也有這樣親切而溫馨的記憶?
在黃龍溪古鎮(zhèn),你會與印花染坊里的美麗姑娘不期而遇,會突然撞見在殘損的窗格下納鞋底的婆婆,會遇見三兩個手拄拐杖坐在黃桷樹蔭下閑談的老人,會在織布機前駐足沉思,會在典當鋪前留戀不去,會在三縣衙門里當一會兒縣令、衙役……印花布、繡花鞋底、鐵匠鋪、典當鋪、縣令、紡車等等在現代生活中,它們已經成了一種符號,一種象征。精美的雕花窗欞無法營造冷暖適宜的家居,手工布藝制品多在舞臺上展示。而各種諸如放生會、廟會、火龍狂舞的古老節(jié)日僅僅是現代旅游生活的一個個娛樂節(jié)目。然而,透過它們,我卻尋覓到了祖先們生活的印跡。
? ?幾乎每個古鎮(zhèn)都有這樣的情景。江蘇的周莊,桐鄉(xiāng)的烏鎮(zhèn)……每次走進古鎮(zhèn),我總是像個孩子似地被它們所吸引。我也不斷地叩問自己:是什么使我迷戀于此?古鎮(zhèn)的魅力何在?是斑駁的展示著歷史烙印的青瓦土墻?還是吟唱了數千年至今不絕的水車?是歲月經過留下的足跡,還是人類發(fā)展遺棄的廢墟?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房還是那樣的木制瓦房,街還是那樣的青石街道,可小鎮(zhèn)卻因為諸多不曾消失的物事而成為了古鎮(zhèn),成為了人們游歷的風景。只是它們不再以實用的形態(tài)切入我們的生活,而是以文化和藝術的姿態(tài)走進了我們。也許,這就是我們旅游古鎮(zhèn)的緣由。
? ?人類的腳步走到今天,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記憶,它們有的以文字書本的形式留存著,有的以思想智慧傳承著,有的以人文的精神融入了我們的血脈,使我們沒有了無根的恐懼,斷裂的迷茫。沉醉于黃龍古鎮(zhèn),我感到它濃厚的農耕文化,正鮮活著我們的現代生活,使古鎮(zhèn)彰顯出有別于自然景區(qū)的獨特魅力。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