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配置文件
Linux系統的配置文件,在多用戶、多任務環境中,配置文件控制用戶權限、系統應用程序、守護進程、服務和其他管理任務。這些任務包括管理用戶賬號、分配磁盤配額、管理電子郵件和新聞組,以及配置內核參數。以下是對配置文件的分類,以Red Hat為例子進行介紹,不同系統的文件名和路徑可能不一樣。
除非另行制定,Red Hat Linux系統中大多數配置文件都在/etc目錄下,他們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訪問文件
/etc/host.conf
告訴網絡域名服務器如何查找主機名。(通常是 /etc/hosts,然后就是名稱服務器;可通過 netconf 對其進行更改)
/etc/hosts
包含(本地網絡中)已知主機的一個列表。如果系統的 IP 不是動態生成,就可以使用它。對于簡單的主機名解析(點分表示法),在請求 DNS 或 NIS 網絡名稱服務器之前,/etc/hosts.conf 通常會告訴解析程序先查看這里。
引導和登陸/注銷
etc/issue & /etc/issue.net
這些文件由 mingetty(和類似的程序)讀取,用來向從終端(issue)或通過 telnet 會話(issue.net)連接的用戶顯示一個“welcome”字符串。它們包括幾行聲明 Red Hat 版本號、名稱和內核 ID 的信息。它們由 rc.local 使用。
/etc/redhat-release
包括一行聲明 Red Hat 版本號和名稱的信息。由 rc.local 使用。
/etc/rc.d/rc
通常在所有運行級別運行,級別作為參數傳送。例如,要以圖形(Graphics)模式(X-Server)引導機器,請在命令行運行下面的命令: init 5 。運行級別 5 表示以圖形模式引導系統。
/etc/rc.d/rc.local
非正式的。可以從 rc、rc.sysinit 或 /etc/inittab 調用。
/etc/rc.d/rc.sysinit
通常是所有運行級別的第一個腳本。
/etc/rc.d/rc/rcX.d
從 rc 運行的腳本( X 表示 1 到 5 之間的任意數字)。這些目錄是特定“運行級別”的目錄。當系統啟動時,它會識別要啟動的運行級別,然后調用該運行級別的特定目錄中存在的所有啟動腳本。例如,系統啟動時通常會在引導消息之后顯示“entering run-level 3”的消息;這意味著 /etc/rc.d/rc3.d/ 目錄中的所有初始化腳本都將被調用。
系統管理
/etc/group
包含有效的組名稱和指定組中包括的用戶。單一用戶如果執行多個任務,可以存在于多個組中。例如,如果一個“用戶”是“project 1”工程組的成員,同時也是管理員,那么在 group 文件中他的條目看起來就會是這樣的:user: * : group-id : project1
/etc/nologin
如果有 /etc/nologin 文件存在,login(1) 將只允許 root 用戶進行訪問。它將對其它用戶顯示此文件的內容并拒絕其登錄。
etc/passwd
請參閱“man passwd”。它包含一些用戶帳號信息,包括密碼(如果未被 shadow 程序加密過)。
/etc/rpmrc
rpm 命令配置。所有的 rpm 命令行選項都可以在這個文件中一起設置,這樣,當任何 rpm 命令在該系統中運行時,所有的選項都會全局適用。
/etc/securetty
包含設備名稱,由 tty 行組成(每行一個名稱,不包括前面的 /dev/),root 用戶在這里被允許登錄。
/etc/usertty
/etc/shadow
包含加密后的用戶帳號密碼信息,還可以包括密碼時效信息。包括的字段有:
- 登錄名
- 加密后的密碼
- 從 1970 年 1 月 1 日到密碼最后一次被更改的天數
- 距密碼可以更改之前的天數
- 距密碼必須更改之前的天數
- 密碼到期前用戶被警告的天數
- 密碼到期后帳戶被禁用的天數
- 從 1970 年 1 月 1 日到帳號被禁用的天數
/etc/shells
包含系統可用的可能的“shell”的列表。
/etc/motd
每日消息;在管理員希望向 Linux 服務器的所有用戶傳達某個消息時使用。
?
網絡相關
/etc/gated.conf
gated 的配置。只能被 gated 守護進程所使用。
/etc/gated.version
包含 gated 守護進程的版本號。
/etc/gateway
由 routed 守護進程可選地使用。
/etc/networks
列舉從機器所連接的網絡可以訪問的網絡名和網絡地址。通過路由命令使用。允許使用網絡名稱。
/etc/protocols
列舉當前可用的協議。請參閱 NAG(網絡管理員指南,Network Administrators Guide)和聯機幫助頁。 C 接口是 getprotoent。絕不能更改。
/etc/resolv.conf
在程序請求“解析”一個 IP 地址時告訴內核應該查詢哪個名稱服務器。
/etc/rpc
包含 RPC 指令/規則,這些指令/規則可以在 NFS 調用、遠程文件系統安裝等中使用。
/etc/exports
要導出的文件系統(NFS)和對它的權限。
/etc/services
將網絡服務名轉換為端口號/協議。由 inetd、telnet、tcpdump 和一些其它程序讀取。有一些 C 訪問例程。
/etc/inetd.conf
inetd 的配置文件。請參閱 inetd 聯機幫助頁。包含每個網絡服務的條目,inetd 必須為這些網絡服務控制守護進程或其它服務。注意,服務將會運行,但在 /etc/services 中將它們注釋掉了,這樣即使這些服務在運行也將不可用。格式為:
/etc/sendmail.cf
郵件程序 sendmail 的配置文件。比較隱晦,很難理解。
/etc/sysconfig/network
指出 NETWORKING=yes 或 no。至少由 rc.sysinit 讀取。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
Red Hat 網絡配置腳本。
?
更改配置文件
在更改配置文件時,如果程序不是由系統管理員或內核控制的,就要確保重新啟動過使用該配置的程序。普通用戶通常沒有啟動或停止系統程序和/或守護進程的權限。
?
守護進程和系統程序
守護進程是永遠運行在后臺的程序,它默默地執行自己的任務。常見的守護進程有 in.ftpd(ftp 服務器守護進程)、in.telnetd(telnet 服務器守護進程)和 syslogd(系統日志記錄守護進程)。有些守護進程在運行時會嚴密監視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改變時就會自動重新加載它。但是大多數守護進程并不會自動重新加載配置文件。我們需要以某種方式“告訴”這些守護進程配置文件已經被發生了改變并應該重新加載。可以通過使用服務命令重新啟動服務來達到這個目的(在 Red Hat Linux 系統上)。
例如,如果我們更改了網絡配置,就需要發出: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注意:這些服務最常見的是 /etc/rc.d/init.d/* 目錄中存在的腳本,在系統被引導時由 init 啟動。所以,您也可以執行如下操作來重新啟動服務:
/etc/rc.d/init.d/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herishui/p/3910819.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 配置文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虚拟机一览表
- 下一篇: 电脑护眼设置:蓝色光波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