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吃货程序猿,给阿里食堂来了一波骚操作
我叫宋爽,在別人眼里,我是一個程序猿。
別的程序猿,喜歡摁鍵盤,我嘛,就喜歡吃。
有一次,去醫院體檢,拿到CT片的我,看著自己的脊椎骨,腦子中一直在想:啊!什么時候去吃頓羊蝎子!
身為吃貨的我,最近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了一個騷操作,可能會影響到六萬阿里人吃吃吃。
來張男豬腳的照片鎮樓
事兒要從去年九月份說起。
大家知道,在阿里食堂,我們都是自己選要吃的菜,有一個阿姨在結賬臺幫忙算錢的,然后在計價器上輸入數字,大家刷工牌結算。
想吃什么,直接放在餐盤里面就好
我因為吃得多,盤子里裝的東西也滿,剛好那天阿姨是個新手,給我結算花了快五分鐘。于是,我就開始琢磨,怎么縮短算賬的時間,畢竟讓已經打好飯吃不到嘴挺不人道的(劃掉),讓大家等著我結賬,不太好。
正琢磨著,忽然有個念頭在我腦袋里面炸開了,為什么不用視覺識別技術來算飯錢呢。
我當時所在的阿里巴巴安全團隊,就是專門研究識別技術的。簡單粗暴地說,就是教機器人去看海量的圖片,學習這些圖片都是什么“東西”,然后根據指令,作出相應的動作。
這個技術,一開始是用在鑒黃里。當網絡上出現一些“不可描述”的圖片,機器人能迅速在茫茫圖海中,辨別哪些是黃圖,鎖定這些壞東西,強制要求刪除。
那時候風頭正勁的無人超市,其實也用了這個技術,不用收銀員,機器掃一掃購物籃就知道買了啥。
所以,如果改變一下代碼,教它識別蒸羊羔、燒花鴨、燒雛雞、松花小肚兒……,再把每樣菜的價格都輸入進去,以后,食堂就不用派阿姨專門結賬,機器人掃一掃餐盤,咔!出來了!
具體的識別過程,大概是醬紫滴,請忽略中間那只豬蹄
這個想法,讓我非常興奮,簡直比有人請我吃火鍋還開心。
能用代碼解決的事兒,絕不瞎BB,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我很快就拉了一群人入伙。
入伙的小伙伴——左二開始,炫謙,刀劍,宋爽、梅黛,解偉……
裝備有點簡陋,我把家里的臺燈拆得只剩支架,掛上攝像頭,攝像頭連接了一臺裝著“視覺識別”程序的手機,下面的底座是一個同學貢獻出來的電腦散熱器。
咱們的“掃菜算賬”機器人就這樣上崗了。
有人負責測試,去食堂打菜,拍照,寫代碼,教機器人辨別什么是回鍋肉,什么是魚香肉絲……
有人負責算法,讓機器人更快算賬。對了,我還忽悠了一個產品經理,開發了一個很神奇的功能:
我們研發的刷菜圖像算法實現了菜品的智能識別和支付結算,并借助IoT裝置,在云端記錄了每日每餐的食物成分。
云端算出我們每天攝入了多少營養,晚上打開釘釘看看機器人發來的報告,就知道現在是該喝杯酸奶補蛋白,還是趕緊滾去健身房。
這個想法,讓所有參與的同學都很興奮。我們吃進肚子的每一種食物,將變為更鮮活的數據,甚至能在未來,成為大家健康大數據的一部分。還有比這更刺激更好玩的事兒嗎?
阿里巴巴第一屆IoT極客大賽,宋爽正在講解功能
特別感謝公司行政的同學,每天都主動把食堂所有菜打包一份,讓機器人學習。一個月后,我們每個人都胖了10斤,畢竟平均每頓要吃二十幾個菜,嗝~
而且他們還“縱容”我們給機器人下了一個特別“任性”的指令,如果機器人在識別葷菜的時候,發現并沒葷腥,比如青椒炒肉沒有肉,一律按照素菜的價格計價。
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在阿里巴巴第一屆IoT極客大賽中,我們的“無人食堂”項目拿了金獎。
再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掃菜算賬功能馬上就會在西溪園區的食堂上線了,以后為大家服務的就是機器人啦。
放心,報我的名字,絕不打折!
吃貨的世界,除了小龍蝦,羊肉串,火鍋,其實還有一些別的。
比如,怎么吃得更好,吃得更方便。
我的偶像牛頓,如果每天坐在家里吃蘋果,不去蘋果樹下看書的話,是不會發現萬有引力的。
在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后,他不用費力去樹上摘,就在樹下張嘴等蘋果掉下來就好(好吧,這句是我亂說的)。
本文作者:所長
原文鏈接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这帮吃货程序猿,给阿里食堂来了一波骚操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阿里云DTS大幅降价,低至400元即可获
- 下一篇: weex 在 iOS 上如何实现常见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