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人与设备距离,5G时代的远程操控该如何完成
物聯網這個概念早在十多年前便已提出,其主要依托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其功能的傳輸。在過去物聯網領域的一些設備控制場景中,我們或多或少都見到過遠程控制技術的身影,但受限于當時的網絡條件和技術場景,大部分應用都屬于對設備的簡單操作,并不會同步太多的現場實時信息。隨著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5G技術的出現,智能化的生活也離大家越來越近。
5G的出現給移動網絡帶來了高帶寬、低時延、本地分流等新的特性。同時,遠程控制作為5G技術的先導,其對于智能化時代具備重要價值,5G可以滿足遠程控制應用中更多信息的同步需求。可以說,5G技術的成熟促進了遠程操控的加速與落地。
目前,5G遠程實時操控的典型應用場景主要是:港口、露天礦等封閉區域和開放道路下自動駕駛車輛意外情況下的遠程接管,以及天車、吊機、化工、地下礦等高危環境或惡劣環境下的遠程作業。前者是作為必要的應急介入手段,更好協助自動駕駛等設備本地智能工作;后者是作為常態化的作業方式,提升一線人員作業體驗。
隨著行業數字化發展,未來像礦山、港口、物流等場景,無人化、遠程化作業將逐漸成為行業趨勢,云出租車、云代駕等C端應用也會逐漸興起。預計5G遠程實時操控將打開百億級規模以上的市場空間,滲透到各領域助力社會發展。
一、5G遠程實時操控的主要痛點和相關技術
5G遠程實時操控,主要面向解決車輛等復雜設備的遠程操控,需要支持基于實時場景的人機交互方式。
為了更好地在遠端還原真實的操作場景,方便人員進行更為細致的實時控制,除傳統的狀態數據外,在5G遠程實時操控中會引入現場側視頻、音頻等媒體數據的實時同步。為保證遠程控制的安全以及流暢,這些豐富的現場數據和細致的遠端操作的同步,對感知的實時性以及操作的可靠性和及時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以5G遠程控制領域非常有代表性的車輛遠程控制場景為例,其對于車端視頻畫面等信息及時回傳有著嚴格的時延要求。下表是基于移動場景下的車輛遠程控制對實時性要求的一個簡單分析,可以看出在低速下進行車輛遠程駕駛,建議需要達到200ms的時延,而較為理想的指標是要達到150ms的時延。而目前基于傳統視頻監控的遠控時延往往在300-400ms左右。這對網絡時延、音視頻通信的時延以及控制信令的時延和可靠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車速與時延要求關系
為降低5G遠程控制中音視頻端到端時延,并保障操控的可靠性和及時性,需要引入實時音視頻通信、控制信令同步和5G網絡優化等技術來聯合提升操控體驗。
- 實時音視頻通信:主要解決音視頻通信的實時性;在遠控端到端時延中,音視頻通信時延占比往往會達到80%左右;因此面向遠控的音視\頻通信時延的優化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遠控場景中,往往會使用多路視頻流來還原現場,單個設備可能會涉及4-8路高清視頻流的同時傳輸,會占用較高的網絡帶寬,視頻碼率和卡頓率的優化也是遠控非常關注的因素。
- 控制信令同步:主要解決控制信令的傳輸可靠性和時延;控制信令最終是會影響現場設備的動作,因此對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在盡可能保證時延的基礎上,需要達到極致的可靠性,并考慮應對各種意外情況的檢測和處理。
- 5G網絡優化:主要解決上行音視頻數據的低時延傳輸,保障控制信令的下行傳輸。音視頻通信和控制信令同步的基礎均是網絡,在苛刻的時延和可靠性要求下,需要應用和網絡進行協同的優化,來提升端到端的性能。
可以看出,這三大技術都是圍繞5G遠程控制的時延和可靠性等痛點來進行優化和提升,其中5G網絡優化是底座,實時音視頻通信是時延優化的核心,控制信令同步是保障控制可靠和安全的關鍵。除了這些技術優化外,在5G遠程操控的規模化應用中,系統架構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會直接影響5G遠程控制的靈活度和擴展性。
二、5G遠程操控系統的主流架構
5G遠程操控系統中,主要包含受控端、控制端、5G網絡等必要元素,以及如遠控服務器等可選元素。 下面是目前5G遠程操控應用中的一些常見系統架構:
1)架構A:單車直連+視頻與控制分離
單車直連分離架構
該架構是基于簡單拓展傳統視頻監控+傳統CAN總線控制,來實現簡單1對1場景下的遠程操控。
視頻鏈路:多路攝像頭連接到一個類似NVR這樣的視頻網關,接入到5G專網,控制端會使用根據預先配置的視頻網關的IP進行拉流,獲取遠端的音視頻流;
控制鏈路:基于CAN總線,通過CAN轉以太網再轉CAN的方式,將CAN總線數據over在5G專網提供的IP網絡上傳輸,完成了受控端的控制器CAN接口與控制端的操控器CAN接口的對接;
這種架構雖然能夠簡單達到遠程操控的基本功能,但是受控端與控制端的連接,依賴于兩端IP的提前配置和網絡通道的規劃,靈活性不足,很難應用于規模部署的多車場景;另外受限于傳統視頻監控的時延,其端到端時延也較大。
2)架構B:單車直連+視頻與控制融合
單車直連融合架構
這種架構與架構A的區別,在于受控端網關中融入了CAN接口的控制能力,升級成為遠控網關,而非常規的NVR這樣的純視頻網關。 這樣可以在網關中,融合視頻、音頻和其他如振動、姿態、車輛工況這樣類傳感數據的采集和控制,使得遠控的擴展性和現場內容的豐富度更強,而且相比傳統視頻監控的方案,其視頻時延也可得到進一步優化;另外網關側還可以定義控制指令的保護策略來應對網絡波動和意外情況,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樣由于單車直連,這樣的架構在規模部署的多車場景,仍有很大的靈活性問題。
3)架構C: 統一轉發
統一轉發架構
由于單車直連架構在部署上的局限性,出現了統一轉發的架構;多個受控端和操控端都連接到一個統一的遠控服務器上。通過遠控服務器扮演連接轉發的角色,來保證受控端和控制端的連通性。
基于這種架構,控制端和受控端可以通過遠控服務器中轉,按照各自ID直接建立連接,而不需要預先知道對方的IP,并且也不需要依賴兩端網絡的IP可達性。
這種架構雖然大大簡化了規模場景部署的復雜性,但是由于中間服務器的引入,對服務器的轉發能力和可靠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并且也為遠控服務引入了中間的轉發時延。
4)架構D:融合架構
融合架構
融合架構是由騰訊云5G團隊提出,并用于其5G遠程操控產品,目前已在礦區、港口、末端物流等多個場景落地應用。
該架構中,遠控服務器主要負責控制面,統一管理受控端遠控網關和控制端操控PC,因此在操控PC仍可以基于受控端的ID來向遠控服務器申請進行連接的建立,而不需要預先配置受控端的IP。
音視頻、控制命令和傳感器等數據的傳輸過程中,數據面仍盡量采用傳統直連的網絡通信方式,在直連網絡不可達的情況下,通過媒體中轉服務器進行中轉。
這種架構融合了單車直連架構和統一轉發架構各自的優點,既能大大簡化規模部署場景的復雜性,又能保持單車直連架構中低時延的優點,對遠控服務器的要求也大大降低。
從長遠看,融合架構是5G遠程控制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為5G遠程操控應用場景較多,網絡場景也較為復雜,有專網場景(如礦山、港口的遠程控制),也有公網場景(如末端物流、干線物流、云出租車),另外還會與5G MEC結合進行邊緣分流和計算,來進一步降低網絡時延。因此在系統架構上,進行控制面和數據面的分離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可更靈活的部署媒體數據面,適應多類網絡環境,并發揮出5G MEC的優勢。
未來,隨著5G遠程操控應用的不斷發展,除了在技術和架構上不斷演進升級外,相信受控端和控制端的音視頻及控制接口協議標準化上也會不斷完善,可以實現不同車輛、駕駛艙間的互操作性。
一鍵訂閱專欄,學技術不迷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解放人与设备距离,5G时代的远程操控该如何完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知乎热问:进入内核态究竟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 乾通嗖嗖抢先布局多元化用工 实现全流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