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你自己》八:与真实的自我相处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重新认识你自己》八:与真实的自我相处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我們到底要不要徹底的自由?如果我們說要,我們就必須認識自己的本質和結構。 如果你說,你已經從某個東西中解脫了,那也只是一種反應而已,它必然會帶來另外一種反應,然后又造成另外一種臣服和控制。于是你就身不由己地連環反應下去,卻誤把每一個反應視為自由,其實它根本與自由無關,它只是經過修正的、內心所執著的往事罷了。 今日的青年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都在反抗社會的既有制度。這本身是件好事,但反抗并不是自由,而只是一種反應,它必然又會形成自己的模式,于是你又陷入了那個模式之中。你以為那是重新之舉,其實只是新瓶裝舊酒罷了。任何社會或政治上的反動,遲早都會落回舊有中產階級的樣板。 只有當你能真正看清真相而付諸行動時,才有自由可言。反叛是無法帶來自由的。看清真相的本身就是行動,這種行動就好比你在危急時的當下反應,不必經過思考、探討或遲疑,因為危急本身就激發了行動,也就是自由。 自由乃是一種心智狀態,它不是從某種東西掙脫的自由,而是一種自由的意識,一種可以懷疑和追問一切的自由,它強烈、活躍而富有生氣,因此能清除各式各樣的依賴、奴役、臣服及逆來順受的陰影。 說實話,我們大部分人的內心從來沒有真正孤獨過――與外界斷絕往來的孤立,和我們這里所談的孤獨是兩回事。我們都知道,孤立乃是在身邊筑起圍墻,以免受到傷害或暴露弱點,或是培養另一種痛苦的厭離心,或是藏身于某種意識心態的象牙塔中。孤獨則與上述情形完全不同。 你從來不曾真正孤獨過,因為你充滿了記憶、限制、昨日的怨言和牢騷,你的心從未好好清理過這些垃圾,也惟有先死于昨日的種種,才可能獨處。如果你不再隸屬于任何家族、國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會有一種局外人的超脫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徹底獨處,就能產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從悲痛中解脫。 想要真正了解一樣東西,你必須和它密切相處。但是如果你對內心的焦慮、嫉妒等習以為常的話,你就不再與它同在了。好比你住在河邊,只需要幾天的時間,你就聽不見水聲了;又好比你在房中懸掛一幅畫,每天進出都會看到它,一周以后,你就熟視無睹了。你對高山、河谷、樹林也是一樣;你對家庭、丈夫、妻子也是一樣。當你與嫉妒、焦慮共處時,千萬不可習以為常,也不可以認命,你該像照料一顆新栽的樹苗一般照顧它,使它避開烈陽或是暴風的蹂躪。你必須照顧它,既不譴責也不辯護,漸漸地你會喜歡上它。我并不是要你喜歡嫉妒或焦慮,而是要你細心照料它。 自由只能自然到來,它不可能來自你的期待、要求和渴望,你也無法制造自以為是的假象。要達到這種境界,你的心智必須學會觀照生命,那是一種不受時間限制的巨大活動,因為自由是超越意識領域的。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starger/1714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重新认识你自己》八:与真实的自我相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关于struts线程问题 转
- 下一篇: SpringBoot2 整合JTA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