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的定义
慈悲心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個人心中沒有暴力,傷害或掠奪的想法。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狀態,期望眾生能擺脫痛苦。慈悲心是一種承諾,責任,是對眾生的尊重。
要定義慈悲心,西藏有一個字「澤哇」﹝Tse-wa﹞,指的也是一種心理狀態,意思是祝福一個人幸福美滿。要發布慈悲心,可以從自己開始,祈求自己能免于澀,然后不斷地練習,強化這種感覺,再慢慢發展到其他人身上。
現在一般人談到慈悲心,最怕的就是很容易與依戀混為一談。所以在談慈慈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有兩種愛或慈悲。一種慈悲是帶著依戀的意味——想要控制某個人,或是你愛那個人,那個人就一定要回報你。這是最常見的愛或慈悲,其實是充滿偏見與狹隘的。在這種基礎上的關系是不穩定的。在這種有偏見的關系中,你會將對方定義為你的朋友之類的角色,這樣就很可能導向情緒上的依賴或閉塞的親密感覺。如果情況有些改變,你們之間有了爭執,或是你的朋友做了一件讓你不高興的事,在是突然間你的心中有了改變,原來的概念“我的朋友”消失了,然后你發現你對朋友的依賴感覺不見了,你的心中不再有愛與關懷,卻充滿了恨意。這種以依戀為基礎的愛,其實是跟恨相連的。
另一種慈悲心則是與依戀無關的。這是一種真正的慈悲心,而且不是由某某人跟我很親密才產生的。真正的慈悲心是很理性的,能夠認知到每個人的內心都希望幸福快樂,都希望避免痛苦,就希望我們自己內心的需要是一樣的。他們也跟我一樣有權利追求與滿足這樣的愿望。從這種眾生平等的觀念做出發,你會感到與眾生的心相連。由這樣的角度來看,無論你見到朋友或敵人,都會產生慈悲心。你會從別人的角度來著想,而不會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慢慢的,你的心中會有就是真正的慈悲心。
這樣我們就很清楚兩種慈悲是不同的,而在每天的生活中實踐慈悲心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婚姻中包含了情感上的依賴與執著,但是如果兩人都有真正的慈悲心,能夠如果婚姻中沒有真正的慈悲,只有依賴與執著,這樣的關系不但不穩定,而且很快就會結束了。
總結
- 上一篇: 梦到蚂蚁进家是什么预兆
- 下一篇: 2023年AMC10/12出分!成绩被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