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资料
燕子的資料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燕子的資料
燕子(Hirundinidae),是一個在全世界各大洲發現的過路鳥科,包括偶爾在南極洲。它們高度適應空中覓食,有一個獨特的外觀。在歐洲,"燕子 "這個詞被俗稱為谷倉燕的同義詞。燕科大約有90種,分為19個屬,在非洲發現的種類最多,這也被認為是它們進化為穴居鳥的地方。它們也出現在一些海洋島嶼上。一些歐洲和北美的物種是長途遷徙的;相比之下,西非和南非的燕子是不遷徙的。古時候人們稱它為玄鳥,腹部羽毛多呈白色。燕子的形體較小,呈流線型,翅膀尖長,利于空中飛行。燕子的嘴巴短弱且裂寬,為典型的食蟲鳥類嘴型。燕子的尾巴呈剪刀狀,而且修長,長著尾羽,有利于迅速調整飛行的姿勢,在空中做出各種高難度的飛行動作,可以高勝率地在空中捕捉到飛行中的昆蟲。燕子的足部比較短小,不利于抓撓。世界上共有家燕、巖燕、金腰燕、灰沙燕、毛腳燕等20多種,我國僅有4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是家燕和金腰燕等。燕子的主要食物是昆蟲,而且是喜食在空中飛行的蚊、蠅等昆蟲,它們不擅長在樹縫和地隙中搜尋昆蟲吃,也不能像麻雀、松雞、雷鳥等鳥類那樣雜食漿果、種子或者樹葉。燕子每天消耗大量的時間在空中飛行,就是為了捕捉空中飛行的這些害蟲。每年秋末,燕子成群結隊向南方飛行,其實并不全是因為躲避北方的寒冷,而是因為冬季北方的空中沒有飛行的害蟲,它們又沒有其他的途徑獲取食物或者改換其他食物,所以需要到南方溫暖的地方去尋找足夠的食物。等春季來臨的時候,北方的天氣暖和起來,空中飛行的昆蟲多了起來,所以燕子又從南方飛回來。據統計,一只燕子每個季度能吃掉害蟲25萬只,一年就能吃掉100萬只。
2、燕子的寓意
“燕子寓意春季的到來,表示春暖花開,因為它春天會從南方飛回北方筑巢。它也能寓意勤勞、節儉,因為燕子會撿東西自己來搭建巢穴。它也能寓意愛情,象征著愛情的美好,因為燕子一般是成雙成對的。它還能寓意吉祥、好運,受到人們的喜愛。
(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相傳燕子于春天社日北來,秋天社日南歸,故很多詩人都把它當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頌。如“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征,“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谷風》)。
(3)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盡情宣泄心中的憤慨,最著名的當屬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唐代郭紹蘭于燕足系詩傳給其夫任宗。任宗離家行賈湖中,數年不歸,紹蘭作詩系于燕足。時任宗在荊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書,解視之,乃妻所寄,感泣而歸。其《寄夫》詩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花鳥蟲魚,無不入文人筆下,飛禽走獸,莫不顯詩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鳴沾裳,魚傳尺素,蟬寄高遠,燕子的棲息不定留給了詩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周邦彥《滿庭芳》)。
3、燕子的習性
1、生態多見于居民點附近的空中、建筑物、電線上等。耐飛,覓食和營巢時來回不停,往往在飛行時伴隨發出“咝咝”聲。尋食時,一面飛行一面張著嘴把飛蟲迎入嘴內。以小型昆蟲為食。3-8 月繁殖,巢筑于屋檐下或橫梁上,用泥土混和稻草、羽毛構成半碗狀,內墊細草根和羽毛,雌雄二鳥合同銜泥作巢。2、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群眾時代有保護燕子的習慣。燕子是人類的益鳥。當秋風蕭瑟、樹葉飄零時,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飛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柳枝發芽的時候,它們又飛回原來生活過的地方。燕子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
4、燕子的雅名
燕子的雅名是玄鳥。燕子雌雄羽色相似,頭頂暗褐色,頭的兩邊、后頸和頸側、上體,包括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內側翅上大覆羽褐灰色。兩翅和尾暗褐灰色,尾羽短、微內凹近似方形,除中央一對和最外側一對尾羽無白斑外,其余尾羽內側近端部1/3處有一大型白斑。頦、喉和上胸污白色;有的頦、喉具暗褐色或灰色斑點,下胸和腹深棕砂色,兩脅、下腹和尾下覆羽暗煙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跖肉色。燕子分布于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繁殖期5-7月。營巢于臨近江河、湖泊、沼澤等水域附近的山崖上或巖壁縫隙中。到水岸邊叼泥土在嘴里咀嚼粘在崖壁上或巖石下,再選用茅草然后重復叼泥土 繼續往上粘直至收口。巢由小泥丸混以羽毛堆積成半球形,內鋪以細軟雜草、根,苔蘚和羽毛等。常成對單獨營巢,偶爾也見少數對呈松散的群體在一起營巢。每窩產卵3-5枚白色的卵,上面布有褐色和灰色的斑點,雌鳥孵化14天。
5、燕子的簡介
燕(Swallow)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在樹洞或縫中營巢,或在沙岸上鉆穴,或在城鄉把泥黏在樓道、房頂、屋檐等的墻上或突出部上為巢。每產3~7卵。雀形目燕科的1屬。本屬鳥類體小型,體長130~180毫米。身長,口小而尖,頷大,翅薄且尾有分叉翅尖長。背羽大都輝藍黑色,因此,古時把它叫做玄鳥。翅尖長善飛,嘴短弱,嘴裂寬,為典型食蟲鳥類的嘴型。腳短小而爪較強。世界有20種,中國有4種,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較常見。家燕前腰栗紅色,后胸有不整齊橫帶,腹部乳白色。金腰燕體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種燕腰部栗黃,非常明顯奪目,下體有細小黑紋,易與家燕相區別。習性亦與家燕相似,但大都棲息于山地村落間。
6、燕子的種類
燕子的種類有家燕、金腰燕、巖燕、崖沙燕、樓燕、白腰雨燕、尖尾雨燕、棕雨燕、凹翅燕、藍燕、紫巖燕、雙色樹燕、白斑燕、白眼河燕、褐喉沙燕、洋斑燕、斑腰燕、毛腳燕、煙腹毛腳燕、黑喉毛腳燕等。燕子均為食蟲鳥,主要以飛蟲為食,如蚊子、蒼蠅、牛虻、飛蛾、蟻、蜂、葉蟬、象甲、金龜甲、叩頭甲、蜻蜓等,一只燕子春夏能吃掉幾十萬只昆蟲,是人類的益鳥益友。自古以來,人們樂于讓燕子在家中筑巢育雛,并引以為吉祥、有福之事。在第一次寒流冷空氣來臨之前的秋季,燕子將開始每年一度的長途旅行-成群結隊地由北方飛向遙遠的南方,東南亞、南亞、澳洲、非洲等都在它們的越冬地之列,去那里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濕潤的天氣。各地燕子遷徙時間并不一致,江北燕子遷徙多以“避寒”為主,即隨著秋季氣溫降低、飛蟲減少而離開;而長江以南、華南以北多以“避暑”為主,即在酷熱的8月之前離開。華南地區則兩種情形兼有,且有常年居留、作為留鳥不遷徙。
7、燕子的美稱
燕子的美稱為吉祥之鳥,古時把它叫做玄鳥。燕子雌雄羽色相似,頭頂暗褐色,頭的兩邊、后頸和頸側、上體,包括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內側翅上大覆羽褐灰色。兩翅和尾暗褐灰色,尾羽短、微內凹近似方形,除中央一對和最外側一對尾羽無白斑外,其余尾羽內側近端部1/3處有一大型白斑。頦、喉和上胸污白色;有的頦、喉具暗褐色或灰色斑點,下胸和腹深棕砂色,兩脅、下腹和尾下覆羽暗煙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跖肉色。燕子分布于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繁殖期5-7月。營巢于臨近江河、湖泊、沼澤等水域附近的山崖上或巖壁縫隙中。到水岸邊叼泥土在嘴里咀嚼粘在崖壁上或巖石下,再選用茅草然后重復叼泥土 繼續往上粘直至收口。巢由小泥丸混以羽毛堆積成半球形,內鋪以細軟雜草、根,苔蘚和羽毛等。常成對單獨營巢,偶爾也見少數對呈松散的群體在一起營巢。每窩產卵3-5枚白色的卵,上面布有褐色和灰色的斑點,雌鳥孵化14天。
8、燕子的拼音
1、燕子的拼音:yàn zǐ2、燕子的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歐洲大部地區。3、燕子身形比較小,翅膀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一般是單色的,有時候帶著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相似。燕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昆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4、生態多見于居民點附近的空中、建筑物、電線上等。耐飛,覓食和營巢時來回不停,往往在飛行時伴隨發出“咝咝”聲。尋食時,一面飛行一面張著嘴把飛蟲迎入嘴內。以小型昆蟲為食。3-8 月繁殖,巢筑于屋檐下或橫梁上,用泥土混和稻草、羽毛構成半碗狀,內墊細草根和羽毛,雌雄二鳥合同銜泥作巢。5、“年年此時燕歸來”。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知道燕子秋去春回的飛遷規律。相傳春秋時代,吳王宮中的宮女為了探求燕子遷徙的規律,曾將一只燕子的腳爪剪去,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舊飛回原地。無獨有偶,晉代有個叫傅咸的,亦用此法觀測,結果這只缺爪的燕子在次年春天又飛回來。燕子一般在夜里飛遷,尤其是在風清月朗時飛得很快很高,白天則在地面休息覓食。
9、關于燕子的詩句
1、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2、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4、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張九齡《詠燕》5、海燕雖微眇,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張九齡《歸燕詩》6、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王維《春中田園作》7、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長相見。柏梁失火去,因入吳王宮。吳宮又焚蕩,雛盡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李白《雙燕離》8、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流半染泥。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劉次莊《敷淺原見桃花》9、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10、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晏殊《蝶戀花》11、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晏殊《破陣子》
10、描寫燕子的詩句
1、燕子歸來依舊忙。2、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3、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4、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5、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7、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8、已過燕子穿簾後,又見魚上市時。9、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10、燕子初來語更新,一聲聲報內家春。11、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12、新綠陰中燕子飛,數家煙火自相依。13、燕子分泥蜂釀蜜,遲遲艷風日。14、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15、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16、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17、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
11、燕子生活的環境
各種燕子的生活習性 家燕 家燕屬鳥綱雀形目燕科,燕科鳥類廣泛分布于除兩極地區以外的世界各地,共有大約17屬、78種,我國共有4屬、10種,如沙燕、巖燕、毛腳燕、金絲燕等。但人們最常見、最熟悉的莫過于家燕和金腰燕。金腰燕 金腰燕的體形及大小和家燕相差無幾,最顯著的標志是它有一條栗黃色的腰帶,鮮艷奪目,故又名赤腰燕。上體藍黑色,具金屬光澤;腰部具寬闊的栗黃色橫帶;尾黑褐,外側尾羽特長,呈深叉狀尾。翼上覆羽色似尾羽,飛羽褐色。下體白色染棕,具黑褐色棕紋。棲于從平原至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區村落及城市建筑物附近。在空中飛捕昆蟲為食。分布于除新疆以及西藏北部以外的廣大地區(夏候鳥);臺灣(留鳥)。遷徙時各地可見。 金腰燕生活習性與家燕相似,不同的是它常停棲在山區海拔較高的地方。有時和家燕混飛在一起,飛行卻不如家燕迅速,常停翔在高空,鳴聲較家燕稍響亮。金腰燕不像家燕營巢在屋內,常筑巢在山地村落間的屋外墻壁上,且喜選木構房屋。巢多呈長頸瓶狀,筑巢精巧,我國民間自古稱之為巧燕。金腰燕有“群居”現象,甚至六對金腰燕把巢堆在一起,宛如蜂窩,是罕見的奇觀。鳳頭雨燕 白腰雨燕 雨燕又稱北京雨燕、樓燕、麻燕,屬于雨燕目、樓燕屬、雨燕種,據資料記載雨燕在我國僅有一個亞種,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內蒙、華北及東北一帶,營巢于古寺、廟宇等古代木制磚瓦結構的建筑群中的椽空、墻壁窟窿里。雨燕每年于4月15日前后陸續遷徙至保定市,有一部分留下來,而較多的則繼續北上。留居的雨燕立即選擇地點建筑巢穴,其巢常營于古建筑的椽空中,有的在橫梁與柱頭之間的平臺上,巢一般距離地面4米以上,巢較隱蔽并利于燕子進出。 保定二中的雨燕主要營巢在大殿前、后山墻的房檐下,前檐的燕巢明顯多于后檐,前檐有23個巢,后檐有6個巢,在東西廂房的屋檐下也有一、兩個巢。巢呈淺碟狀橢圓形,由枯葉、雜草、布條、碎紙、塑料薄膜、羽毛等經雨燕的唾液粘合而成,較為結實耐用。巢表面可見光亮透明的唾液痕跡,整個巢的基面多是些木料,巢基底的材料與木料經雨燕的唾液的粘接,變的很結實,經多年使用都不會變壞,這也許是雨燕多選擇木制磚瓦結構的房屋筑巢的原因。巢的內層多粘鋪有柔軟的羽毛、棉絮、毛發、塑料薄膜等
12、燕子遷徙的原因
原因:北方的冬季沒有飛蟲可供燕子捕食的,故遷徙。
遷徙方式:繁殖結束后,幼鳥仍跟隨成鳥活動,并逐漸集成大群。
遷徙時間:初春。
遷徙地點:北方。
燕子是我國著名的夏候鳥,每年初春遷徙來到北方,夏季遍布全國,繁殖后結群南徙,到印度、南洋群島及澳洲等地越冬。
擴展資料:
候鳥
有些鳥可隨著1年中季節的改變而作定時遷徙來變換棲息地,這類鳥稱為候鳥。候鳥可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前者指在春夏季飛到某一地區筑巢安家、生兒育女,幼鳥長大時,正值深秋,它們又陸續飛往南方較暖地區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飛臨這一地區繁殖,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夏候鳥。
如家燕等,夏季遍及我國各省市,冬季遷徙到我國云南南部、海南島、西沙群島和臺灣等地;又如杜鵑、黃鸝等也屬夏候鳥,后者指冬季在某一地區越冬,次年春季飛往北方繁殖,幼鳥長大后,正值深秋,又飛臨原地區越冬,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冬候鳥。
如鴻雁、天鵝、野鴨等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即為冬候鳥。大多數候鳥有南北遷徙的習性,飛行距離有近有遠,最遠的能跨洋過海,如游隼,可從西伯利亞經中國直達澳大利亞。此外,也有極少的候鳥可由西往東飛行,或由東向西飛行的。
13、燕子課文描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課文從燕子的外形、飛行、停歇三個方面描述了燕子活潑可愛、輕快靈巧、嫻靜優雅的特點。
《燕子》一文以燕子為線索。 課文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美麗。課文以燕子為記敘的線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順序來理解。
這篇精讀課文是看圖學文,圖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圖呈綠色基調,有遠山、湖水、稻田,桃花盛開,柔柳輕揚,各種顏色的花競相開放。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們有的正在湖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還有的停在遠處電線上歇息,它們給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
14、燕子的尾巴像什么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屬。本屬鳥類體型小,體長13~18厘米。翅尖長,尾叉形。背羽大都呈灰藍黑色,因此,古時把它叫做玄鳥。翅尖長善飛,嘴短弱,嘴裂寬,為典型食蟲鳥類的嘴型。燕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 青睞,經常出現在 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表情之豐,非其它物類所能及。燕子的寓意: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3、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
15、燕子的壽命是多久
家燕的平均壽命在11年左右,而金腰燕相比家燕來說要長壽一些,平均壽命在15年左右。從鳥類的整體壽命看,燕子中規規矩,不算長壽,處于中等水平,與金絲雀差不多。不過,我們很少看到成年燕子的尸體并不是它們壽命所致,而是因為在我國的燕子大都有遷徙的習性,每年的秋天,它們會成群結隊的南飛,這里的南飛并不是單指我國的南方,而是指赤道以南,除了包括我國南方,還包括東南亞地區,所以燕子南飛的路程其實并不短,至少幾千公里,甚至像北京雨燕要飛上萬公里,它們7月中下旬,從北京出發,先后飛經內蒙古、天山北部、中亞、阿拉伯半島、中非等地,最終于10月末抵達非洲西南部越冬。
16、描寫燕子的詩句古詩
1、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2、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4、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張九齡《詠燕》5、海燕雖微眇,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張九齡《歸燕詩》6、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王維《春中田園作》7、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玉樓珠閣不獨棲,金窗繡戶長相見。柏梁失火去,因入吳王宮。吳宮又焚蕩,雛盡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李白《雙燕離》8、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流半染泥。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劉次莊《敷淺原見桃花》9、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10、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晏殊《蝶戀花》11、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晏殊《破陣子》
17、燕子的三大特點
凹尾,喙短,足弱小。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相似。體型小而輕捷,羽毛藍黑色,有光澤,前胸黑褐相間,腹部乳白;兩翅尖而長,尾分叉似張開的剪刀;嘴扁而短,口裂很深;飛行速度快,在飛行途中捕食蚊、蠅、蝗蟲等害蟲;并不斷發出尖銳短促的鳴叫。 燕子本屬鳥類,體型小,體長13~18厘米。翅尖長,尾叉形。背羽大都呈灰藍黑色,因此,古時把它叫做玄鳥。翅尖長善飛,嘴短弱,嘴裂寬,為典型食蟲鳥類的嘴型。腳短小而爪較強。一般在4~7月從海島回歸靠近農田(昆蟲)的農家繁殖。家燕在農家屋檐下營巢。巢多是用銜來的泥和草莖用唾液粘結而成,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破布等,還有一些青蒿葉。巢為皿狀。每年繁殖2窩,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窩產卵4~6枚。第二窩少些,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鳥出殼,親鳥共同飼喂。雛鳥約20天出飛,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為昆蟲。燕是典型的遷徙鳥。繁殖結束后,幼鳥仍跟隨成鳥活動,并逐漸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來前南遷越冬。
18、燕子的古詩有哪些
烏衣巷
作者: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中筆觸轉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去向去辨認,如今的烏衣巷里已經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使讀者明白無誤地領會詩人的意圖,作者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檐檁之上的舊燕。“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個字,又特別強調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從中,讀者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題饒州酒務廳屏
作者:劉季孫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里閑。
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作者安于閑,樂于閑,詩中描寫的就是一個“閑”字。這里平日沒有那些繁雜的公事來打擾,以致燕子們在這兒筑巢安家,主人大白天睡大覺。燕子飛來飛去,叫個不停,主人正做著好夢。這種平靜安逸的生活連做夢也是閑適的,既不是宦海浮沉的惡夢和花天酒地的醉夢,也不是神魂顛倒的相思夢和人事紛紜的種種俗夢,而是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悠然閑夢,既無牽無掛,無遮無礙,無一切世俗所謂的喜怒哀樂之情。心情如此閑適平靜,這就難怪從睡夢中驚醒要向燕子發問“底事來驚”了。看似可笑,而實有深意在。
總結
- 上一篇: android studio zlib,
- 下一篇: android studio多屏幕,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