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微信朋友圈十周年:我与朋友圈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十年,一個人可以安穩(wěn)成長,度過他的青少年時期。但在這個時間刻度內(nèi),作為普通人,我們同樣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
對于微信朋友圈來說,它的十年隨著一個個大小版本的變化,反映了這個時代朋友圈用戶的酸甜苦辣,這是一部生活的變遷史,也是一部大眾的情感史。
4月19日是朋友圈十周年,CNMO推出“微信朋友圈十周年”系列專題報道,與你談談朋友圈的那些事兒,本文的話題為“我與朋友圈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千禧年之初,那時候智能手機還是奢侈品,對著3英寸的按鍵機樂此不疲的我們才是常態(tài)。那時候的手機,單純的只是手機,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手機只不過用來打電話發(fā)訊息,連拍照功能都顯得微不足道。10年恍如隔世,智能手機在2010年之后猶如井噴一般,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社交軟件,那時候的手機,儼然已經(jīng)不只是手機。
當然了,我們要聊的不是手機,2021年1月,一款在未來風靡全球的社交軟件——微信進入到公眾的視野,當時QQ還是社交軟件屆的“霸主”,微信這位“無名小卒”讓很多人提不起興趣,我也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不過我這個新時代的年輕人可沒那么“老古董”,對于新鮮事物我總是接受得很快,于是乎便加入到“微信擴列”中的一員。說實話,當時我對微信是有那么一點小偏見的,瞅那朋友圈,跟QQ空間長得大差不差。真正讓我對微信“路轉粉”的,是那件事。
其實我也是個小小的“乒乓球迷”,乒乓球作為“國民運動”之一,相信大家在體育課上肯定都遭受過乒乓球的“摧殘”。2012年8月倫敦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張繼科以4:1的成績獲得了男子單打冠軍,實現(xiàn)了世錦賽、世界杯、奧運會三項個人冠軍的大滿貫。
對于一個乒乓球迷而言,這種激動人心的時刻總會讓人做出“不理智”的行為——發(fā)了我人生中第一條朋友圈“張繼科牛逼”。發(fā)完朋友圈后,一個小時內(nèi)我便被評論“刷屏”,其中大部分朋友都在跟我討論乒乓球“戰(zhàn)況”。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朋友圈與QQ空間區(qū)別最大的一點,便是私密性,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到互相的評論,過濾了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極大地提高了討論時的友善度。在一個夏暑褪去、秋風紅葉的季節(jié),張繼科“見證”了我與朋友圈的初次“邂逅”。
時間跨越了4年,我在這段時間里逐漸喜歡上發(fā)朋友圈,偶爾發(fā)些個人言論,偶爾轉發(fā)別人的作品,無聊的時候下意識刷刷朋友圈,消磨些許悠閑時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航天夢”,處于青春期的我無比向往廣袤的宇宙,空閑時總會浮想聯(lián)翩,地球之外有沒有別的生命?宇宙到底有多大?何時才能實現(xiàn)宇宙旅行?奇怪的想法在腦海中圍繞,陪伴我的只有深夜中的蟬鳴。
2016年9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這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當時我正處于高考結束后的歡樂時光,進行了三個月的“報復性游戲”,真正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微博、貼吧等平臺在游戲面前通通讓道,唯一關注的地方可能就只有朋友圈,可以說朋友圈也是我那段時間獲取新聞的唯一渠道。
如你所想,我正在CSGO里中門對狙,拆C4時拿起手機瞄了一眼朋友圈,看到了這則震撼我一整年的新聞,當時腦海中浮現(xiàn)廣袤的太空、璀璨的星球,以及下意識松開了拆包鍵的爆炸聲。雖然輸了游戲也沒有贏了人生,但體現(xiàn)了多刷朋友圈的好處,即使你沉迷游戲“與世隔絕”,但總能在朋友圈中發(fā)現(xiàn)你想要的消息。
這時候有人會說“我沒這么遠大的愛好,朋友圈能給我?guī)砩叮?rdquo;這你可問對人了,前兩件事著重講“物”,但這件事重在于“心”。
近幾年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看著廣大同胞遭受的苦難,我的內(nèi)心也是無比沉重。疫情的加劇也伴隨著工作的波動、情感的起伏。2019年,我所在的武漢突然爆發(fā)疫情,對很多人的生活造成極大沖擊,我也難于幸免,失去了工作、耽擱了感情,一切似乎都朝著最壞的方向發(fā)展。
深夜里,我打開了熟悉的朋友圈,祈禱的、旅游的、賣貨的,人與人的悲歡并不相通,我決定不在朋友圈傾瀉負能量,轉而開啟了朋友圈中我從未使用過的一個功能——僅自己可見。
每當emo time時,我總會在朋友圈肆意宣泄情緒,沒有人發(fā)現(xiàn),也沒有人能發(fā)現(xiàn)。雖然我已經(jīng)度過了那段黑暗時光,但卻逐漸喜歡上這種“私密時刻”,對我而言,朋友圈成了一個樹洞,將負能量留在黑暗處,將好心情呈現(xiàn)在曙光中。
短短三件事,涵蓋了朋友圈在我人生中的三個重要階段。在我的朋友圈中,有的人從不發(fā)圈也不點贊,有的人熱衷發(fā)圈和點贊,有的人愛好集贊參加活動,朋友圈也算是一個小江湖,或許有一天我也會懶得發(fā)圈,但仍會記得那些繁華舊夢。
我們可以從漂亮的古書裝幀、精美的信箋、古老的瓷器中探尋古人情趣的痕跡,亦能在朋友圈、微博、知乎了解時代的變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写在微信朋友圈十周年:我与朋友圈不得不说的二三事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联想五款YOGA笔记本齐曝:四种尺寸 轻
- 下一篇: vivo X80 Pro跑分曝光:骁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