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奖量子纠缠】启发:命由我作,福由我求
前幾天諾貝爾物理獎給了證明量子糾纏的科學家
但其實量子糾纏的證明并不是近幾年的事情,很早就被證明了
量子糾纏證實的是:
量子之間是必然會互相影響的,量子a與量子b如果處于糾纏態,那么量子a變化后,量子b在瞬間變化(速度為超乎光速);意思是在相同環境下,結果是可變的,那么人類的很多事結局也未必有因就只有一個果;天命不可違這句話的說服力大打折扣。
這讓平時有些玄學的我更加堅信了一些東西
我結合之前看過的一本書:了凡四訓,結合被證實的量子糾纏,聊聊我的收獲:
1. 因果律不是絕對的,不是“命”和“果”主導的你的人生,而是你本身的能量先影響“果”,再由“果”生出“因”來。一念成果,而果成因。本質在于我們的起心動念。
2.有些事情的軌跡確實可以通過玄學提前得知,水平高的算命大師真的能算出來你某年的大事(當然,水平高的很少,十個里面九個騙子)。
3.所謂的有因必有果,并非是注定的。就像了凡四訓里面的孔先生對袁了凡算命,算準了在某一年考第幾名,某一年補廩,某一年當貢,當貢之后的某一年當選為四川的一個大尹,在任期是三年半,然后就告老還鄉。神奇的是從此以后,袁了凡每次的大考小考,名次的先后,一一都與曾經孔先生算定的一樣,絲毫不差。
袁了凡20年來被孔先生算定,不曾相差分毫。其中還算定袁了凡一生無子,53歲壽終。卻得高人點化,成為逆天改命第一人 。
這里就要講到云谷禪師,袁了凡自此開始修身,堅持每天日行一善,并自省改善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之后袁了凡的命局開始改變,無論是考試名次還是仕途發展都跟孔先生之前算的出現不同,并且生了一個兒子。袁了凡一直活到了74歲,打破了孔先生原先推算的53歲壽限。成為歷史上非常少見的逆天改命成功的人,他年老退休后撰寫了四篇文章:“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他將這四篇文章命名為“戒子文”。廣為流傳,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了凡四訓》。
回去重翻了袁了凡與云谷禪師的對話:
云谷禪師看到袁了凡能夠靜坐三天,問其緣由,他回答:我已經知道自己的命數了,何時生,何時死,何時得意,何時失意都是定數,我沒有什么可以想得了。
云谷禪師譏諷他說,凡是認命的都是凡夫俗子,主動修行而來的心不被動,是有生命的,而被動修行的是刻意強制心不動,如同心如死灰。
云谷禪師告訴袁了凡,有兩種人是可以違背定數法則的,一種是特別善的人,一種是特別惡的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設定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袁了凡開始自我反省,自我總結后,決定改變自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一切從行善積德開始,所以給自己取了新名字“了凡”。
云谷禪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曾國藩后來聽到這句話,也深有感悟,并且為自己改名字“曾滌生”,還為此寫了十六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
對我們現代人而言,這些話也很受用:不要為過去的事情而糾結,活在當下才是最正確的方式,因為昨天已經是過去式,明天還沒有到來,只有把握當下才是正解。
袁了凡開始發愿做三千件好事,他如愿做到了,也生了兒子袁天啟;他又發愿做一萬件好事,求中進士。
考中進士以后,袁了凡還沒有做夠一萬件好事,倍感壓力,有一天眼前做夢遇見天神,天神告訴袁了凡,為全縣的農民減田稅就抵一萬件事了。
袁了凡沒想到自己為農民減田稅這件事天神會知道,他向禪師求解,禪師告訴他:做善事真誠懇切,發自內心,做一件事頂上一萬件事。
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一個人起心動念的時候,已經注定了因果輪回,所以還是相信那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孔先生為袁了凡推算能活到53歲,可他活到了73歲,他說:人的命數是沒有定數的,人的福禍也是自己求來的。
中國有句古話:月滿則盈,水滿則溢。一個人在上升的時候,就注定會下降;站在陽光下的時候,就要準備著去迎接黑暗,世界就是這樣陰陽轉換。
所以我們要相信,就算是跌入人生低谷之時,也要告訴自己,“凍水輪流轉”,一切都是暫時的,總有柳暗花明到來的那一天。
想要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要學會謹言慎行,人生得意的時候,要想到失意;豐衣足食時要想到饑腸轆轆的時候;一帆風順時要想到艱難困苦,風光無限時要想到孤獨寂寞;名動天下時要懂得放下身段;無論學問多高都要學會謙遜。
做人還是要學會低調,太過張揚都沒什么好結果,我們見過身邊太多的人大起大落,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4.我思故我在,世界的未來是隨機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切存在著無限的可能;人可以通過自主的主觀意志去決定世界的走向。
5.愛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每個人都是有磁場的(能量場),不同階段對同樣的話理解不同就是因為磁場今非昔比了,氣運與氣色與能量呈正相關(霍金斯能量表)。最后,多做善事,誠心做。
近日時時回憶起《了凡四訓》里的故事,最初讀它還對它產生質疑,一味的愚善豈不是任人愚弄。
而后愈發懂得其中的真正含義,善為利他之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對方所想,思對方所需。
給予不是圣母心泛濫,死命的討好,而是建立在強大的識人辨人基礎之上,給予值得的人達到利他的價值。
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情上,保持自己的干凈磁場和環境,在正向的圈子里不斷循環向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诺贝尔物理奖量子纠缠】启发:命由我作,福由我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似乎在梦中见过的样子 (KMP)
- 下一篇: 【8大编程语言的适用领域】先别着急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