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徐小斌、张悦然两篇小说写的推荐语
????????????????????????
????????????????????????? 女人與男人?????????????杭州梁妞 畫
?
推薦《少兒不易》(短篇小說)
?
作者:張悅然
原載:《青年文學》2005年第3期上半月版
?
張悅然在年齡段上屬于“80后”作家,但是她與我們以為的“80后”又有著明顯的區別。她的小說少有時尚的因素,也絕少自以為是的姿態。她更多的是對自我的審視,對童年或者說對少女情結的一種憑吊式的思索。
張悅然的最新長篇《誓鳥》便是這種憑吊的一個集成,而短篇小說《少兒不易》則是憑吊過程的一次陣痛。小說中的人物是一個20歲的女孩,不幸的是她是一個侏儒。別人始終沒有把她當成大人,甚至做愛都不回避她,仿佛她根本不存在。在這種尷尬甚至痛苦中的青春期中,性別的確認和歸屬感成了奢求,以至最后歸結為對少女之血的想象與渴望。
小說的結尾耐人尋味。她裝扮成一個小孩,期待自己被人販子拐賣。在她看來,有人買說明自己是被需要的,她從未體會過“被需要”的感覺。這使我想起《誓鳥》中戳瞎雙眼,將自己放逐大海,尋找虛幻中的貝殼的女孩春遲。由疼痛發展為原罪,由對他者的寬容和對自身的輕賤獲得一種自主的受難感,這似乎已經在張悅然的小說中逐漸成熟為一個類宗教式命題。我把這個小說看做是我所理解的“后女性主義”的象征化敘事。
?
?
推薦《別人》(中篇小說)
?
作者:徐小斌
原載:《十月》2006年第3期
?
在徐小斌的重要作品中,無一列外地滲透著神秘主義的女性宿命觀。《迷幻花園》中代表生命、青春和靈魂的三張紙牌;《雙魚星座》里設定女人命運的星座隱喻。而《別人》更是以“塔羅牌”作為小說結構和人物命運的主導性因素,揭開了男女之間無法避免的不可對稱的悲劇關系。
《別人》表面上是寫的“第三者”的境遇,而實際上是在探討“愛”虛妄和創傷性意義。在作者看來,愛是怯弱的、不可靠的,但是愛又有一種可怕的毀滅性的力量,它可以讓你欲罷不能,又隨時令你背信棄義,它像一只無形的手,一個潛藏的陰謀,讓當事人死無定所。
??? 小說中有一段關于精子和卵子的描寫非常精彩,深刻點明了男人與女人之間不可對稱的生物性根源。想想何小船與所有的女人又有什么兩樣,她獻身于男人是希望獲得愛,但是關于愛的命名權并不在她的手中。小說結尾的一句話更是明確了這種無奈與絕望:“對她來講,他不過是別人,始終是別人,而對于他來講呢?——她照樣是別人,別人就是別人,別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自己。”
這使我想起德國哲學家魏寧格的一句話:愛從它產生的那一刻起就陰謀著背叛和死亡。愛是謀殺,如果你恨她(他),那就去愛她(他),如果你想希望誰死,那你更要去愛她(他),因為愛是你無論如何都要能夠背叛的東西。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徐小斌、张悦然两篇小说写的推荐语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比亚迪炫技,掀轮边电机革命
- 下一篇: 对刺客历史的一种颠覆:说说《最后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