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转移!代工良率太拉胯 苹果的印度制造前路茫茫
【手機中國】談到自己認識的手機品牌,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蘋果”的名字。這家由史蒂夫·喬布斯創立的高科技公司已經連續16年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可謂家喻戶曉。
在蘋果旗下眾多產品中,iPhone毫無疑問是最火爆的。作為蘋果最受歡迎的產品,iPhone牢牢抓住了果粉的錢包,每一代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2007年,喬布斯發布了初代iPhone,將人們推向了智能手機時代。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蘋果已累計銷售23.2億臺iPhone。
但是熱銷海內外的iPhone并不由蘋果自己生產,而是尋找代工廠為其生產。眾所周知,全球的iPhone手機大部分都由大陸的富士康工廠制造,主要制造基地位于鄭州、深圳、成都和武漢工廠。多年的市場耕耘,蘋果在我國的布局已經十分完善。不過近年來,蘋果開始將更多的手機生產放到印度,但印度生產的iPhone似乎有些不達標……
印度產iPhone良品率僅50%
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蘋果公司將供應鏈轉向印度的努力正在當地遭遇困難,由于組件產量低和進展緩慢,蘋果在印度的生產操作難以擴大規模。
報道指出,近幾個月的實踐證明,蘋果要在印度實現預期目標困難重重。目前,印度供應商不僅在規模上遠遠無法跟中國相比,其生產質量也跟不上。
相關數據顯示,印度產業巨頭塔塔集團(Tata)在霍蘇爾設有一家蘋果外殼工廠,其良品率只有50%。換言之,該工廠生產的外殼只有一半能發送給富士康做進一步的組裝。這個成績不僅和富士康有些差距,跟蘋果的零瑕疵目標相比,更是相差甚遠。
不管任何產品,良品率都是非常值得重視的。良品率直接影響產品成本及規模,是決定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關鍵因素。我們可以把良品率簡單地理解為合格率,50%的合格率對于任何生產制造而言都是不達標的。
另一方面,有爆料指出,與中國的工廠相比,印度工廠沒有絲毫緊迫感,而中國工廠往往有著難以置信的效率。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向印度擴張的進程緩慢,部分原因是物流、關稅和基礎設施。對此,分析人士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不少印度代工廠存都在“惰性”問題,他們可以滿足電子產品戶的“任何需求”,說的比唱的好聽,真正做起來又不是這么回事。實際上,在協議簽署后,印度代工廠們應對各種變化時表現不夠靈活,并且對客戶的擔憂反應遲緩,無法及時給出對策。
針對此情況,參與蘋果海外運營的人士表示,塔塔集團這家工廠制訂了改進生產質量的計劃。話雖是這么說,但蘋果想要提升產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過只要良品率可以得到改善,這些付出對蘋果來說都是值得的。
派出老師 安排培訓
印度工廠生產的iPhone良品率僅50%不僅影響到該工廠本身,還將影響到蘋果公司。從整個企業的層面來看,良品率低會直接導致iPhone產量跟不上,進而影響到蘋果的業績和股價表現。這對于蘋果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不僅如此,蘋果正計劃轉移產能的重心。報道指出,蘋果正試圖擺脫對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的依賴,在印度建立新業務,遵循20年前在中國采用過的成功路線,以推進多元化戰略。
印度產量跟不上對蘋果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據了解,蘋果原計劃在2025年,將印度產iPhone手機的比例提高到25%,在2027年提高到50%,屆時蘋果將使印度成為iPhone的全球制造中心。按照印度工廠現在的生產水平,這些數字顯然是不可能達到的。
面對這樣的局面,蘋果也采取了措施。有消息人士透露,近期蘋果從美國加州和中國向印度南部工廠派出產品設計師和工程師。這些從中美來的“老師們”將對印度“學生”開展長期培訓,以幫助工廠啟動生產。但這一過程并不簡單,將會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生產向印度轉移并不簡單
在消費疲軟、利潤走低面前,企業都在積極采取措施來降低生產成本,蘋果也不例外,而印度就是蘋果發現的一片新藍海。業內人士指出,印度的成本節約和市場潛力可以給蘋果iPhone供應鏈帶來好處。
眾所周知,印度擁有龐大的廉價勞動力,薪資成本比中國低很多,可以滿足蘋果降本增效的需求。并且印度已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為了鼓勵手機廠商們到印度制造手機,該國還推出了補貼政策。在達到一定的標準后,印度的生產相關激勵措施將提供相當于5年生產成本4%-6%的補貼,這對于不少廠商來說很有吸引力。
早在2017年起,蘋果就在印度開始生產入門級iPhone手機,最初僅生產iPhone SE,之后開始向新型號的標準版推進。去年9月份,蘋果開始加速推進在印度生產高端iPhone。數據顯示,從2022年4月至12月,蘋果從印度出口了價值超過25億美元的iPhone,幾乎是上一財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出口總量的兩倍。
雖然蘋果意在結束對中國供應鏈高度依賴的局面,也希望在印度能復制其過去20年來在中國供應鏈建設所取得的成功,但這并不一件簡單的事。想要在印度擴大制造規模,蘋果還將面臨復雜挑戰。
目前來看,在智能手機制造方面,印度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印度需要效仿中國,培養數百家規模較小的本土供應商,為富士康等蘋果大代工廠提供零部件。另一方面,上文提到的物流、關稅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蘋果的快速擴張。據了解,貨物進出困難、稅收、勞工和土地政策等都阻礙著印度電子制造業的發展。
不過,蘋果布局印度的腳步并沒有停止。今年1月,彭博社消息稱,蘋果公司14家中國供應商獲得在印經營的初步許可。與此同時,業內爆料稱,塔塔集團計劃出資6億多美元收購緯創旗下位于印度南部的一家iPhone組裝廠,預計相關交易會在今年3月前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這將使塔塔成為印度本土第一家iPhone生產廠,而此前印度企業只是參與iPhone供應鏈,并不生產成品。目前塔塔集團采取各種行動增加蘋果相關業務,包括讓生產iPhone零組件、位于班加羅爾附近的Hosur工廠加速聘雇,用于擴增iPhone產線。
寫在最后
蘋果降低成本的決心使得其進軍印度已不可逆轉,雖然這條路不好走但蘋果也必須硬著頭皮走完。你覺得蘋果選對地方了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呼叫转移!代工良率太拉胯 苹果的印度制造前路茫茫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特斯拉超8成收入靠卖车 2022年获史上
- 下一篇: winform打开cad图纸_为什么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