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力章节的读后感:第二章
互惠原理:簡單的說就是以相同的方式報答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也就是中國人古話常說的:吃人最短,拿人手軟。
那么互惠原理如何發揮有效性呢?
1)互惠原理具有壓倒性的力量:
2)能夠產生多余的負債感。給予是一種責任,償還是一種責任,接收也是一種責任。
3)相互退讓:當一個人的要求從大變小的時候,人們和可能從拒絕變味順從。對協議的達成具有更高的責任感和滿意度。
這三條各列舉了一些例子,基本原則是拒絕--退讓。比如你被要求買一個你根本承受不起的東西,你拒絕了,但如果這個時候你再被推薦買一個價格相對低的東西,你很可能被接收。
但個人理解互惠原理其實是一個挺難把握的東西,原因有幾點:
1)度很重要,太過則容易被人識別且產生反感。特別是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中信任缺失的情況下,使用互惠原理將會更加艱難。
談一個我遇到的事情,有一天一個自稱是升級防盜鎖的人過來說要給我家免費升級防盜鎖,是什么公司公司的。人家也許是騙子,所以我拒絕了,退一步,及時人家不是騙子,由于信任的缺失,你寧可相信人家意圖不良,所以你拒絕了。也許人家的目的只是給你免費升級,然后后面收取服務費之類的。包括現在的美容機構提供的一些免費體驗也是,你會去嗎?你寧可相信人家不是為了給你免費做美容,而是為了讓你購買他們的產品。這中間確實存在互惠原理的作用,但度不把握好,或者由于社會濫用,導致人警惕性加強,有的時候很難起到作用。
2)做到互惠最后能夠不讓他人識別你的目的。 講一個小故事,我的眼鏡壞了,需要調整一下,于是去眼鏡店請求幫忙,我是想著可能要收取服務費的,但是人家一分錢沒取,說是小修理,于是我一直惦記著下次配眼鏡一定要找人家。 這就是互惠原則的時候,因為接收了恩惠,總會想著償還。正是因為店家做的不懂聲色,沒有推銷任何產品,純粹就是為了幫忙修理,所以自己才會覺得欠了人家人情。但如果店家在修理過程中一直給你推銷他的產品,把你搞的很煩,最后即使免費,可能你的償還心里會打折扣,你甚至會厭惡人家。
3)很有用的是在提出請求的時候可以從大到小,把自己的真實目的放在最后。 這點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會有用。先提出一個很有可能被拒絕的要求,然后再提出你的真是目的。
互惠原理可能失效的地方:
1)信任缺失,個人防范心理很強,由于一些社會經歷或者個人經歷,導致對其他人的恩惠都視而不見;
2)極度自私的人:極度自私的人的想法就是別人幫我什么都是應該的,我無需回報。因此互惠原理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也行不通。
互惠原理的還一個副作用是:如果你是帶著施給人恩惠然后求回報的態度去對待他人,當他們一旦沒有對應的回報給你,可能對人際關系是一種傷害。
因此在恩惠給予之前一定要做好一個決定,沒有任何回報也是可以完全接受的,你的出發點是無條件幫助別人。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影响力章节的读后感:第二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什么是python解释器?有什么作用?
- 下一篇: Android email中无法登陆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