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利不同网站的盈利模式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各利不同网站的盈利模式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可加入網站如何盈利,網站盈利模式分析,個人網站盈利模式網站的盈利方式,站盈利方法
仿佛一覺醒來,投資人投資前首先問的不再是網站的預計用戶數,而是網站是否能盈利,投資人的要求就是網站們的風向標,一時間,關于網站盈利模式的討論遍布各種媒體。
其實,網站盈利并不拘泥于哪種模式,有人認為,BOO模式沒選錯,關鍵是錯誤的時機實施了錯誤的方案導致了最后的失敗。所以,我來寫這篇專題也只討論可能盈利的模式,至于有要照方抓藥的出了問題別怨俺。
盈利模式
聊天室該如何賺錢?聊天室,是許多網站上常見的一項服務,也是各種網戀故事的主要滋生溫床。幾乎所有上網者都有過在聊天室里和天南海北的男男女女胡吹海侃的經歷。也有許多網民熱衷此道,把在線聊天作為上網的重要活動之一。像網易的聊天站就經常有數萬人同時在線聊天。
OICQ該怎么賺錢據說OICQ目前訪問量已經達到600萬人次/天,但是OICQ居然不賺錢,真是讓人遺憾。其實,OICQ要賺錢很簡單,使用“系統廣播”功能,每次用戶登錄時播放一條“每日一笑”,笑話正文后面加一句話廣告,廣告主要做無線通訊設備及體育用品等20歲上下人群中市場較大的產品,難道廠商會拒絕這么好的廣告機會?
對騰訊如何用OICQ賺錢的討論通過與網友討論,發現網友普遍對OICQ的盈利還是很看好,關鍵在于廣告如何操作,是否容易讓人接受且把廣告做得有用,關鍵應給用戶自主選擇權,用戶可以選擇訂閱笑話的類型和廣告產品類型,且有訂閱與不訂閱的選擇權,相信如果笑話和廣告都寫的好的話,還是應該有吸引力的。
阿里巴巴:贏在網外在分析阿里巴巴時,有一點讓我一直想不通的是,如果只是做信息服務,用不著跑到歐洲什么的去設立辦事處,前幾天因為調查網絡公司薪資水平,重點看了一些網絡公司招聘廣告,發現阿里巴巴所有招聘崗位對外語要求比別的公司高出很多。如果單純只是信息分類整理,雖然說外語水平應該高一些,但是用不到所有崗位都高,而且跑國外設立辦事處更是劃不來,除非……
3721的盈利點分析信息秩序化工作為什么有市場?學過分形幾何的人對“自相似”結構應該很熟悉,其實網絡就是一個大的“自相似”結構,局部和整體一樣都是自發形成的相似結構,也就是說,網絡結構看似凌亂,實質上仍有一定規律可循,我們總是需要在網絡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建立一定技術的“地圖”來方便標識,而不同的“地圖”技術會使找道路的效率相差很大,3721等新一代的針對性更強的網絡信息秩序化服務就是在以“雅虎”為代表的泛搜索效率因網絡信息量擴大而顯著下降的情況下出現的,而3721又是為中國人制作的網絡信息秩序化服務代表。
如果15735與Oicq合并如果說阿里巴巴象是在建貿易市場,讓企業在里面搭鋪;3721象是搭馬路修橋的;那么15735則象城市的聯鎖娛樂中心;Oicq可以成為開在千家萬戶窗子里面的購物櫥窗
B2C該怎么賺錢要賺錢,首先必須是讓被溝通對象節約錢或者方便了才有可能,現在的B2C,從成本核算上看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其并沒有降低交易成本,又能從哪兒賺錢呢?
狼來了,我們還能活多久?說網站盈利模式,不可以不說tom.com,這個網站是商人在做,從策劃到經營,濃濃的商業味道貫穿其間,尤其是其低成本全方位的擴張策略更是令人震動…… *
新浪網,該賺錢了!不得不承認,這是以前做的一個比較失敗的專題,失敗之處在于雖然里面講到了最核心的東西,但是沒有讓讀者看懂,其實以新浪目前在大陸網站中名氣,求何不得?這個舊專題里講到了新浪的優勢和網上稀缺的東西——信用,稀缺即商機,可惜很少有人懂這個道理,更少人能懂得將稀缺資源真正轉化為價值,另外,省即為賺,在流程上規避法律風險等等也是所有網站都應注意的
中國網站盈利
細算算的話,互聯網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六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經歷了太多風風雨雨,雖然頭上一直頂著“新經濟”的光環,卻從來都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昂首挺胸過——今年7月,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先后公布自己第二財季財務報告,以不同的方式宣布:中國互聯網已經告別了燒錢時代,開始步入盈利階段。
7月17日,在北京東方廣場富麗堂皇的五星級君悅酒店里,搜狐舉行隆重的儀式公布了截至200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務報告。耀眼燈光下的張朝陽開場白只有一句話———“搜狐盈利了!我們再也不燒錢了!”
此后,網易公司代理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孫德棣,在向媒體公布了網易2002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時。對在這份長達8頁紙、充滿術語的報告作出了最核心的一句話概括就是———“網易盈利了!”盡管,這個盈利的數額在某些傳統企業看來是那么的微不足道———3。8萬元人民幣。
此外,新浪在公布第二季度財務報告時也宣布開始盈利。
除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類網站也比較低調地報出了盈利的消息,包括當當、攜程、e龍在內的一些專業商務網站早已率先實現了持續盈利。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新浪”、“網易”、“搜狐”歷來被看作是中國網絡經濟晴雨表,它們的走勢預示著中國網站的普遍走勢。三大網站分別發布的財力報告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的信心:搜狐第二季財報宣布實現盈利,首次實現季度盈利;新浪財報顯示其凈營收額與毛利均創下歷史新高,離全面盈利“近在咫尺”;網易實際營業利潤2530萬元的表現。納斯達克沒有虧待賣力掙錢的中國網站。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三大門戶終于走出了幾年來在納斯達克隨波逐流的命運,開始強勁反彈。
這預示著中國的網絡經濟開始回暖。這是互聯網產業在沉寂了近兩年多之后又重新洋溢起春天般的氣息。
在我們欣喜中國門戶網站開始盈利,中國網絡經濟開始復蘇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中國網站在全球網絡經濟不振的情況下開始盈利呢?
毫無疑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世界杯。世界杯這一全球頂級賽事加強了搜狐第二季度在線廣告業務收入,另外世界杯對搜狐的短信收入的貢獻表現在非廣告收入達到276萬美元。就是世界杯這個全世界注目的體育盛會為中國的網絡經濟帶來了商機。
然而,當世界杯結束之后,我們曾經設問“如果沒有世界杯,門戶網站還能夠盈利嗎”?
幾個月之后,中國各大門戶網站的新季度財務報表又給投資者許下了一個看得見的未來。繼搜狐宣布全面盈利之后,新浪、網易也公布了截止9月30日的季度財務報告。這一季度,新浪凈虧損55.9萬美元,網易凈虧損110萬美元。盡管數字并不悅目,但具體分析之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門戶網站已經跨過了“寒冬”。
我們發現,國內的網站在經歷了多事的2001年之后都制訂了適合起自身發展的計劃,各自的計劃不盡相同,不過在重點上可以劃分為兩類:
一.逐漸完善網站的商業模式
“中國門戶網站剛開始是跟著雅虎走,現在他們自己已經成為了領先者。”國內門戶網站在殘酷的清洗中已經摸索出生存方式,國外投資者發現,今年的中國三大門戶網站并沒有像以前那樣整天將自己的訪問量、注冊用戶數等數字掛在嘴邊,而是更重視公司的基本面,開始用財務報表來說話。分析人士認為,國內門戶網站已經與雅虎、LYCOS等國際巨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盈利的秘訣在于利用龐大的用戶基礎,找到銷售廣告的新方法;對無線服務進行收費;利用人們對網絡游戲的狂熱來賺錢。由于運營成本較低,國內的專業網站在盈利之路上將走得更快,目前北大在線每年已經有5000萬元的收入,而攜程網一個月進賬400萬元。
各大網站普遍認為目前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構建成功的業務模型,已經不能再單純地依靠在線廣告業務,而是要通過個人電腦、手機等不同終端,來發展各自的業務。
二.開展多元化經營
各大網站已經從一個以純網絡廣告為經營支點的公司,轉化成多種經營模式,即既有面向商家的產品線,又有面向最終用戶的產品線的公司。各大網站都利用自己的網絡優勢,擴大收入的來源。
目前,被網站認同可以收取費用的有以下一些方式:
1、網絡廣告。以新浪總裁王志東的看法:從品牌、讀者群、信息量、影響力等方面分析,互聯網已經具有了和主流媒體相同的傳播影響力。傳統媒體的廣告額非常大,而目前網絡媒體還沒有得到與傳統媒體相同的廣告“待遇”,這也說明網絡廣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2、電子商務。前不久,亞馬孫公司的財務報表全線好轉,讓8848的王峻濤隔岸著實興奮了一番。這是否也意味著電子商務已經探索出新的方向?
3、網站服務收費(如電子郵箱、個人主頁)。
4、場租費,即通過自己的網站人氣儲備,將相關欄目以一定價格出售給他人(或網站或企業)。
5、垂直網站:如遠程教學收費、旅游網上票務收費等。
各大網站都利用自己的網絡優勢,擴大收入的來源。
然而當網站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同時,競爭當然也就在所難免。例如新浪與搜狐之間就在ISP領域展開激烈交鋒--新浪宣布與263合作推出主叫新浪虛擬ISP,263在其骨干網內為新浪提供主叫號碼95963及特定上網用戶名sina、密碼sina。通過此合作,位于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地的上網用戶可以使用95963撥號,以sina/sina作為用戶名和密碼。搜狐則與中國網通公司合作推出了“搜狐171全國上網卡”,覆蓋范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沈陽、武漢、南京、重慶等50多個大中城市,基于這個合作而產生的“搜狐在線”則將為上網用戶提供多項增值服務,如20M超大免費郵箱、無廣告干擾的新聞資訊、免費在線音樂、免費在線游戲、免費在線教育、手機短信、網上購物等。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至于誰將在競爭中取勝,我們將拭目以待。
總之,各大網站實現盈利以是不爭的事實。這種盈利是各大網站在經歷了失敗與挫折之后作出正確的決策與計劃所帶來的,當然也還帶有一點得天時的幸運(世界杯)。那么這種盈利能否持久,中國的網絡經濟是否真的迎來了春天?這個恐怕沒有人能夠斷言。
仿佛一覺醒來,投資人投資前首先問的不再是網站的預計用戶數,而是網站是否能盈利,投資人的要求就是網站們的風向標,一時間,關于網站盈利模式的討論遍布各種媒體。
其實,網站盈利并不拘泥于哪種模式,有人認為,BOO模式沒選錯,關鍵是錯誤的時機實施了錯誤的方案導致了最后的失敗。所以,我來寫這篇專題也只討論可能盈利的模式,至于有要照方抓藥的出了問題別怨俺。
盈利模式
聊天室該如何賺錢?聊天室,是許多網站上常見的一項服務,也是各種網戀故事的主要滋生溫床。幾乎所有上網者都有過在聊天室里和天南海北的男男女女胡吹海侃的經歷。也有許多網民熱衷此道,把在線聊天作為上網的重要活動之一。像網易的聊天站就經常有數萬人同時在線聊天。
OICQ該怎么賺錢據說OICQ目前訪問量已經達到600萬人次/天,但是OICQ居然不賺錢,真是讓人遺憾。其實,OICQ要賺錢很簡單,使用“系統廣播”功能,每次用戶登錄時播放一條“每日一笑”,笑話正文后面加一句話廣告,廣告主要做無線通訊設備及體育用品等20歲上下人群中市場較大的產品,難道廠商會拒絕這么好的廣告機會?
對騰訊如何用OICQ賺錢的討論通過與網友討論,發現網友普遍對OICQ的盈利還是很看好,關鍵在于廣告如何操作,是否容易讓人接受且把廣告做得有用,關鍵應給用戶自主選擇權,用戶可以選擇訂閱笑話的類型和廣告產品類型,且有訂閱與不訂閱的選擇權,相信如果笑話和廣告都寫的好的話,還是應該有吸引力的。
阿里巴巴:贏在網外在分析阿里巴巴時,有一點讓我一直想不通的是,如果只是做信息服務,用不著跑到歐洲什么的去設立辦事處,前幾天因為調查網絡公司薪資水平,重點看了一些網絡公司招聘廣告,發現阿里巴巴所有招聘崗位對外語要求比別的公司高出很多。如果單純只是信息分類整理,雖然說外語水平應該高一些,但是用不到所有崗位都高,而且跑國外設立辦事處更是劃不來,除非……
3721的盈利點分析信息秩序化工作為什么有市場?學過分形幾何的人對“自相似”結構應該很熟悉,其實網絡就是一個大的“自相似”結構,局部和整體一樣都是自發形成的相似結構,也就是說,網絡結構看似凌亂,實質上仍有一定規律可循,我們總是需要在網絡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建立一定技術的“地圖”來方便標識,而不同的“地圖”技術會使找道路的效率相差很大,3721等新一代的針對性更強的網絡信息秩序化服務就是在以“雅虎”為代表的泛搜索效率因網絡信息量擴大而顯著下降的情況下出現的,而3721又是為中國人制作的網絡信息秩序化服務代表。
如果15735與Oicq合并如果說阿里巴巴象是在建貿易市場,讓企業在里面搭鋪;3721象是搭馬路修橋的;那么15735則象城市的聯鎖娛樂中心;Oicq可以成為開在千家萬戶窗子里面的購物櫥窗
B2C該怎么賺錢要賺錢,首先必須是讓被溝通對象節約錢或者方便了才有可能,現在的B2C,從成本核算上看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其并沒有降低交易成本,又能從哪兒賺錢呢?
狼來了,我們還能活多久?說網站盈利模式,不可以不說tom.com,這個網站是商人在做,從策劃到經營,濃濃的商業味道貫穿其間,尤其是其低成本全方位的擴張策略更是令人震動…… *
新浪網,該賺錢了!不得不承認,這是以前做的一個比較失敗的專題,失敗之處在于雖然里面講到了最核心的東西,但是沒有讓讀者看懂,其實以新浪目前在大陸網站中名氣,求何不得?這個舊專題里講到了新浪的優勢和網上稀缺的東西——信用,稀缺即商機,可惜很少有人懂這個道理,更少人能懂得將稀缺資源真正轉化為價值,另外,省即為賺,在流程上規避法律風險等等也是所有網站都應注意的
中國網站盈利
細算算的話,互聯網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六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經歷了太多風風雨雨,雖然頭上一直頂著“新經濟”的光環,卻從來都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昂首挺胸過——今年7月,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先后公布自己第二財季財務報告,以不同的方式宣布:中國互聯網已經告別了燒錢時代,開始步入盈利階段。
7月17日,在北京東方廣場富麗堂皇的五星級君悅酒店里,搜狐舉行隆重的儀式公布了截至200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務報告。耀眼燈光下的張朝陽開場白只有一句話———“搜狐盈利了!我們再也不燒錢了!”
此后,網易公司代理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孫德棣,在向媒體公布了網易2002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時。對在這份長達8頁紙、充滿術語的報告作出了最核心的一句話概括就是———“網易盈利了!”盡管,這個盈利的數額在某些傳統企業看來是那么的微不足道———3。8萬元人民幣。
此外,新浪在公布第二季度財務報告時也宣布開始盈利。
除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類網站也比較低調地報出了盈利的消息,包括當當、攜程、e龍在內的一些專業商務網站早已率先實現了持續盈利。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新浪”、“網易”、“搜狐”歷來被看作是中國網絡經濟晴雨表,它們的走勢預示著中國網站的普遍走勢。三大網站分別發布的財力報告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的信心:搜狐第二季財報宣布實現盈利,首次實現季度盈利;新浪財報顯示其凈營收額與毛利均創下歷史新高,離全面盈利“近在咫尺”;網易實際營業利潤2530萬元的表現。納斯達克沒有虧待賣力掙錢的中國網站。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三大門戶終于走出了幾年來在納斯達克隨波逐流的命運,開始強勁反彈。
這預示著中國的網絡經濟開始回暖。這是互聯網產業在沉寂了近兩年多之后又重新洋溢起春天般的氣息。
在我們欣喜中國門戶網站開始盈利,中國網絡經濟開始復蘇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中國網站在全球網絡經濟不振的情況下開始盈利呢?
毫無疑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世界杯。世界杯這一全球頂級賽事加強了搜狐第二季度在線廣告業務收入,另外世界杯對搜狐的短信收入的貢獻表現在非廣告收入達到276萬美元。就是世界杯這個全世界注目的體育盛會為中國的網絡經濟帶來了商機。
然而,當世界杯結束之后,我們曾經設問“如果沒有世界杯,門戶網站還能夠盈利嗎”?
幾個月之后,中國各大門戶網站的新季度財務報表又給投資者許下了一個看得見的未來。繼搜狐宣布全面盈利之后,新浪、網易也公布了截止9月30日的季度財務報告。這一季度,新浪凈虧損55.9萬美元,網易凈虧損110萬美元。盡管數字并不悅目,但具體分析之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門戶網站已經跨過了“寒冬”。
我們發現,國內的網站在經歷了多事的2001年之后都制訂了適合起自身發展的計劃,各自的計劃不盡相同,不過在重點上可以劃分為兩類:
一.逐漸完善網站的商業模式
“中國門戶網站剛開始是跟著雅虎走,現在他們自己已經成為了領先者。”國內門戶網站在殘酷的清洗中已經摸索出生存方式,國外投資者發現,今年的中國三大門戶網站并沒有像以前那樣整天將自己的訪問量、注冊用戶數等數字掛在嘴邊,而是更重視公司的基本面,開始用財務報表來說話。分析人士認為,國內門戶網站已經與雅虎、LYCOS等國際巨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盈利的秘訣在于利用龐大的用戶基礎,找到銷售廣告的新方法;對無線服務進行收費;利用人們對網絡游戲的狂熱來賺錢。由于運營成本較低,國內的專業網站在盈利之路上將走得更快,目前北大在線每年已經有5000萬元的收入,而攜程網一個月進賬400萬元。
各大網站普遍認為目前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構建成功的業務模型,已經不能再單純地依靠在線廣告業務,而是要通過個人電腦、手機等不同終端,來發展各自的業務。
二.開展多元化經營
各大網站已經從一個以純網絡廣告為經營支點的公司,轉化成多種經營模式,即既有面向商家的產品線,又有面向最終用戶的產品線的公司。各大網站都利用自己的網絡優勢,擴大收入的來源。
目前,被網站認同可以收取費用的有以下一些方式:
1、網絡廣告。以新浪總裁王志東的看法:從品牌、讀者群、信息量、影響力等方面分析,互聯網已經具有了和主流媒體相同的傳播影響力。傳統媒體的廣告額非常大,而目前網絡媒體還沒有得到與傳統媒體相同的廣告“待遇”,這也說明網絡廣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2、電子商務。前不久,亞馬孫公司的財務報表全線好轉,讓8848的王峻濤隔岸著實興奮了一番。這是否也意味著電子商務已經探索出新的方向?
3、網站服務收費(如電子郵箱、個人主頁)。
4、場租費,即通過自己的網站人氣儲備,將相關欄目以一定價格出售給他人(或網站或企業)。
5、垂直網站:如遠程教學收費、旅游網上票務收費等。
各大網站都利用自己的網絡優勢,擴大收入的來源。
然而當網站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同時,競爭當然也就在所難免。例如新浪與搜狐之間就在ISP領域展開激烈交鋒--新浪宣布與263合作推出主叫新浪虛擬ISP,263在其骨干網內為新浪提供主叫號碼95963及特定上網用戶名sina、密碼sina。通過此合作,位于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地的上網用戶可以使用95963撥號,以sina/sina作為用戶名和密碼。搜狐則與中國網通公司合作推出了“搜狐171全國上網卡”,覆蓋范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沈陽、武漢、南京、重慶等50多個大中城市,基于這個合作而產生的“搜狐在線”則將為上網用戶提供多項增值服務,如20M超大免費郵箱、無廣告干擾的新聞資訊、免費在線音樂、免費在線游戲、免費在線教育、手機短信、網上購物等。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至于誰將在競爭中取勝,我們將拭目以待。
總之,各大網站實現盈利以是不爭的事實。這種盈利是各大網站在經歷了失敗與挫折之后作出正確的決策與計劃所帶來的,當然也還帶有一點得天時的幸運(世界杯)。那么這種盈利能否持久,中國的網絡經濟是否真的迎來了春天?這個恐怕沒有人能夠斷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各利不同网站的盈利模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8.0中各种通知写法汇总
- 下一篇: C++ 表达式必须含有常量值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