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理论综述与实践 — 绩效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企业管理理论综述与实践 — 绩效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績效
績效 :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是組織期望的結果,是組織為實現其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它包括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兩個方面。組織績效實現應在個人績效實現的基礎上,但是個人績效的實現并不一定保證組織是有績效的。如果組織的績效按一定的邏輯關系被層層分解到每一個工作崗位以及每一個人的時候,只要每一個人達成了組織的要求,組織的績效就實現了。績效performance:簡單說是為了幫助戰略落地的考評機制。
績效管理變革
通過獵人與獵狗的故事來說明演變
- 大鍋飯機制:獵人只養了一只獵狗,獵狗抓不到兔子,奔跑目的不同一頓飯與一條生命
- 引入競爭機制:獵人又買了幾只獵狗,誰抓兔子多,誰有飯吃。(結果抓的都是老兔子和小兔子)
- 績效考評機制:誰抓的斤數多,誰有飯吃。
- 社會保障機制:獵狗變老,無法再抓兔子,制定規則,抓夠多少斤兔子,可以養老。
- 提升員工才干機制:獵狗只會抓兔子,不會牧羊,提升獵狗才干,讓獵狗可以干更多事情。
世界上卓越企業績效管理發展的演變
- 1954年的目標管理 [存在的問題:銷售人員的降價和贈品完成目標,但企業不賺錢]
- 70年代中后期的關鍵業務指標 KPI, 不單單規定銷售量,還有利潤率。 [存在的問題:銷售人員增加企業隱形成本,承諾一些企業做不到的事,為后端造成極大的壓力]
- 1980年的360度評估,只要相關所有人都可以給你打分和評估。 [存在的問題:受到不相關人的考評,存在不客觀的因素]
- 1982年的經濟增加值 EVA, 即:賺取的利潤與機會成本(就是換取的最大價值)的差值。是衡量一個企業的重要指標。
- 1992年的平衡計分卡 BSC, 關注四個層面:財務的指標,業務流程,員工與組織的學習與成長,客戶。
詳解平衡計分卡
- 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平衡 (起因)
- 財務:營業收入、利潤; 非財務:客戶保持率、雇員滿意度
- 財務:營業收入、利潤; 非財務:客戶保持率、雇員滿意度
- 長期性指標與短期性指標的平衡
- 長期發展:客戶滿意度、雇員滿意度、雇員培訓次數;短期增長:成本,利潤
- 長期發展:客戶滿意度、雇員滿意度、雇員培訓次數;短期增長:成本,利潤
- 外部評價指標與內部評價指標的平衡
- 外部:股東、客戶; 內部:業務流程,員工的學習與成長
- 外部:股東、客戶; 內部:業務流程,員工的學習與成長
- 前置性指標與滯后性指標的平衡
- 客觀性指標與主觀判斷指標的平衡
- 財務與內部層面:收入、利潤; 客戶與人力資源:滿意度,準備度
- 財務與內部層面:收入、利潤; 客戶與人力資源:滿意度,準備度
平衡計分卡平衡了四個層面的績效指標
- 財務層面
- 財務生產率(節流):改善成本結構,提高資產利用率
- 財務增長(開源) : 增加收入機會,提高客戶價值
- 客戶層面
- 總成本最低戰略:價格,質量,時間
- 產品領先戰略:功能
- 全面客戶解決方案:服務,伙伴關系
- 系統鎖定戰略: 品牌
- 內部業務流程
- 運營管理
- 客戶管理
- 社會法規
- 創新
- 學習與成長
- 人力資本:隊伍建設
- 信息資本:信息化建設
- 組織資本:組織文化,領導力,協調性,團隊共享
平衡計分卡層面的SWOT矩陣
| ? | 優勢、劣勢 | 機會 | 威脅 | |
| 財務 | 目前財務績效的優勢和劣勢 | 收入增長和生產力提高的機會,以此縮小現有績效和挑戰性財務目標的差距 | 保持或提升財務績效的威脅;影響我們防御性戰略的競爭威脅,明確所需改善的范圍和速度 | |
| 客戶 | 目前我們被客戶、競爭對手所認知的價值定位的優勢和劣勢 | 擴大客戶基礎,開發新市場以及改善客戶價值定位戰略,滿足客戶需求的機會 | 來自客戶和競爭者的威脅 | |
| 流程 | 我們內部流程和價值鏈中的優異的地方和薄弱的地方 | 改善內部流程機遇以抓住機遇 | 來自客戶和競爭者的威脅 | |
| 學習與成長 | 人員、文化、核心競爭力方面的優勢和劣勢 | 發展完成戰略性優先事項的能力的機會,發展文化的競爭力的機會 | 威脅和風險由于內部人員、架構、能力和文化等方面的短板引起 | |
最好用的考核方式
- 平衡計分卡: BSC (常見于:大多數國際性企業)
- 目標與關鍵成果法: OKR (常見于:互聯網公司)
相關鏈接
- OKR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企业管理理论综述与实践 — 绩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