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错觉
??????????????????????????????????????????
? 次級債危機和美元貶值,正在逐步將美國及全球經濟拖入尷尬的境地。一個在歐美工作多年的金融工作者,用自己的眼光闡釋“美國式錯覺”理論。
如果有人告訴你財富存在幻象,可能在2008年內地股市沉沉浮浮中歷練過的人們會更有感覺。
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個只有200多年歷史,卻在舉手投足中都會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的國家——美國,也在遭遇著美元貶值和次貸危機帶來的后果。
雖然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美國卻背負著數千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雖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10位,高于日本和英國,但每年卻有上百萬的美國人申請破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的反差?人們眼中富足的美國,是否只是在危機之外所包裹的一層財富的幻象呢?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師從厲以寧的作者車耳,用自身在美國和歐洲國家超過20年的金融業工作經驗,從美國的貨幣政策、經濟現狀、消費觀念、金融政策、信用體系和法律制度等多個方面,詮釋了自己的“美國式錯覺”理論,解析出了一個財富幻象之下的危機四伏的美國。
與一般容易讓人望而生畏的經濟管理書相比,這本書要平易近人得多。從人們日常經濟生活中接觸的事件入手,車耳想要告訴人們,現在國內遍地開花的信用卡、央行推行的個人征信制度,這些日益影響國內人們消費習慣的事物,在用得最好的美國又是怎樣的?
幾乎全世界都把美國看做不會倒塌的金字塔,當做最大的消費品市場,都把美國當成個人和企業信譽最好的地方,因此人們向美國輸送產品和勞務,又向它提供各種形式的信貸。而最后疊加的結果就是國家信用面臨巨大的危機,具體表現就是美元貶值。而美元貶值,其他國家以美元購置的資產和政券價值就會立即縮水。
信用卡的違約率持續上升,正是美國人高估自己履約能力的結果。個人走向破產,而同樣高估自己履約能力的美國企業,走向企業破產,美國政府自己也年復一年欠下貿易逆差。在世界范圍內的美元通貨膨脹,對中國來說又意味著什么?作者認為:“美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不會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如果美國經濟出現衰退,中國則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
對于CIO們來說,除了增加自身的經濟知識之外,有兩個方面可能更會引起他們的興趣。那就是互聯網和外包在美國經濟空心化傾向過程中起到的作用。
作者認為,財富錯覺導致了美國人過度消費之后入不敷出,出現了美國經濟空心化傾向。而在這一個過程中,互聯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外包則是導致美國經濟空心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CIO往往習慣于從IT角度了解互聯網和外包,而此書提供了從經濟解讀的另一個角度。事物原本是多面的,換個角度,也許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到底互聯網和外包會不會導致IT部門職能的空心化?這需要CIO們在實踐中去體味、去思考。
總結
- 上一篇: Pytorch-《Deep learni
- 下一篇: 各种API以及事件初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