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云计算机,量子云平台“中国版”拉开帷幕:国际首个基于核磁共振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 Science Bulletin...
原標題:量子云平臺“中國版”拉開帷幕:國際首個基于核磁共振的量子計算云平臺 | Science Bulletin
Sci. Bull. 論文
清華大學龍桂魯、加拿大圭爾夫大學曾蓓、南方科技大學魯大為聯合研究組發布了國際上首個基于核磁共振的4比特量子計算平臺。這一成果在Science Bulletin 2018年第1期報道。
量子信息的熱潮正席卷而來,世界各地加大力度致力于研究量子計算,但是時至今日,沒有人知道擁有成千上萬個比特的通用型量子計算機什么時候能夠到來。目前大部分量子計算體系只有10個左右受控比特,僅存在于需要昂貴的專業維護的實驗室。科學家相信量子計算機不可能徹底取代我們日常使用的經典計算機,而是用來解決經典情況下一些特定的難題。因此,公眾有很少的機會去接觸量子計算,此時量子計算云平臺將是很好的工具讓更多的普通公眾體驗量子計算的威力。
2016年,IBM向用戶開放了基于超導體系的5比特量子計算云平臺,今年IBM又上線了世界首個商用量子計算云平臺IBM Q。為了填補國內的空白,2017年10月11日清華大學龍桂魯教授團隊、阿里巴巴-中科大、本源量子-中科大在同一天發布了量子計算云平臺,正式拉開了“中國版”量子云平臺的序幕。
與IBM不同,龍桂魯教授團隊發布的云平臺是基于發展成熟的核磁共振體系(簡稱“NMRCloudQ”),提供了預先配置的編譯環境,即可以滿足業余愛好者初步體驗量子計算,又可以滿足專業科研人員演示量子算法和探索量子現象的需求。目前開放的版本是一個4比特的量子計算體系,提供了20個單比特門操作和9個兩比特門操作供用戶搭建目標量子線路,在實驗結束后反饋給用戶量子末態的全部信息。Randomized Benchmarking實驗顯示此4比特量子云平臺的單比特和兩比特的平均門保真度分別為99.10%和97.15%。后續升級相干時間更長、耦合作用更強的樣品,將給用戶帶來控制更加精確的體驗。鑒于核磁共振精確的量子控制技術,此云平臺有望向公眾開放控制層。
NMRCloudQ云計算平臺不同模塊之間的連接示意圖
本文轉自“SciBull”公眾號,更多詳情點擊閱讀全文
Science Bulletin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雜志社與Elsevier共同出版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致力于快速發表自然科學與技術各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有洞察力的綜述、前瞻性展望以及對熱點科學問題的報道和評論。
媒體轉載聯系授權請看下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量子云计算机,量子云平台“中国版”拉开帷幕:国际首个基于核磁共振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 Science Bulletin...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厂里统一办的银行卡怎么激活 如何激活厂里
- 下一篇: 魅族官宣与领克汽车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