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專家系統已經應用到數學、物理、化學、醫學、地質、氣象、農業、法律、教育、交通運輸、機械、藝術、以及計算機科學本身,甚至滲透到政治、經濟、軍事等重大決策部門,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
下面首先介紹專家系統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建立專家系統的方法以及幾個著名的專家系統實例。這幾個專家系統已經成為當前開發專家系統的骨架系統,具有很廣泛的應用。
第一階段 : 初創期(20世紀60年代中期- 20世紀70年代初)
DENDRAL系統(1968年,斯坦福大學費根鮑姆等人)——推斷化學分子結構的專家系統
MYCSYMA系統(1971年,麻省理工學院 )——用于數學運算的數學專家系統
特點:
高度的專業化。
專門問題求解能力強。
結構、功能不完整。
移植性差。
缺乏解釋功能。
第二階段: 成熟期(20世紀70年代中期- 20世紀80年代初)
MYCIN系統(斯坦福大學 )——血液感染病診斷專家系統
PROSPECTOR系統(斯坦福研究所 )——探礦專家系統
CASNET系統(拉特格爾大學):用于青光眼診斷與治療。
AM系統( 1981年,斯坦福大學):模擬人類進行概括、抽象和歸納推理,發現某些數論的概念和定理。
HEARSAY系統(卡內基-梅隆大學)——語音識別專家系統
特點:
(1)單學科專業型專家系統。
(2)系統結構完整,功能較全面,移植性好。
(3)具有推理解釋功能,透明性好。
(4)采用啟發式推理、不精確推理。
(5)用產生式規則、框架、語義網絡表達知識。
(6)用限定性英語進行人-機交互。
第三階段:發展期(20世紀80年代至今)
專家系統XCON(1980年DEC公司、卡內基-梅隆大學 ):為VAX計算機系統制訂硬件配置方案。
專家系統開發工具:
骨架系統:EMYCIN、KAS、EXPERT 等。
通用型知識表達語言: OPS5 等。
專家系統開發環境: AGE 等。
我國研制開發的專家系統:
施肥專家系統(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
新構造找水專家系統(南京大學)
勘探專家系統及油氣資源評價專家系統(吉林大學)
服裝剪裁專家系統及花布圖案設計專家系統(浙江大學)
關幼波肝病診斷專家系統(北京中醫學院)
歡迎大家加我微信交流討論(請備注csdn上添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 vi命令详解 修改几行,Li
- 下一篇: linux 文件系统 簇 浪费空间,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