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只是为了好玩(Just for Fun)-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
請原諒我以這么一個不知如何形容的名字作為標題,實在是不知道叫什么好。用這個比較傳統的方式命名反而感覺不叫好。這本書周四到的,也就是2019年1月20日,用了昨天一天加上今早剛剛過去的這一個小時把這本書看完了。本來想昨天一口氣看完的,不過晚上部門年終晚會,時間上不允許,也就只能今天收尾并寫這篇文章。
就是這本書,花了我38.6.雖然不便宜,但是并經是林納斯的自傳,再加一百也沒毛病。不知英文版是什么樣,但這個翻譯我還真是不太喜歡,但結和內容看,整體的氛圍應該更符合主人公自己。這確實不應該是一本嚴肅的書,開放娛樂才應該是基調,但也不能像這本書一樣翻譯的跟小白文一樣吧!!!
(背景那個高逼格鍵盤不是我的,借永哥鍵盤一用,永哥是我見過第一個使用無刻鍵帽的人.之前想我買屬于我自己的鍵盤的時候一定要是無刻的,不然不足以展示出我盲打的實力(哈哈)。說句狂妄的話,活了將近30年,我還真沒見過第二個對鍵盤熟悉令我欣賞的人,都是渣渣。之所以說的第二個,因為在我初中的時間在打印社見過一個打字的女員工,當時感覺很厲害,雖然又可能我當時的局限,但確實印象深刻。純扯淡一段)
這本書記錄
書中所有畫出的句子如下。
1、p44、安德魯·坦尼鮑姆所著的書《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應該是一本好書,能讓林納斯脫胎換骨的一本書得又多么的厲害!
2、p47、這6個系統調用組成了Unix的基本操作,從而構成了Unix系統。——我之前的linux的概況是2個詞:多線程和套接字。在這本書中林納斯用6個系統調用概況了linux。哪6個呢?fork、clone、open、close、read和write。在結尾的地方又出現過一次,那次好像是中國人評價林納斯的文章中提到的,估計他也是從這個自傳中第一次看到的。我沒有理解到這個層次,這才是linux操作系統的本質,多線程與套接字還是太靠上層,太靠近應用程序,這應該是自己工作局限性導致。5年多的tcp/ip協議開發,全都是圍繞著協議和音視頻數據的組包發送和接收解析。用的最多的就是多線程和套接字。我現在也知道套接字的所有操作底層應該就是open、close、write和read,但還是無法這么去抽象,因為我根本就想不到!!!一直在看的那本《深入理解linux內核》一直在講數據結構,那有是另一個層次,在本自傳中也提到過,后面我會寫。自傳還真是傳達了一些核心思想,不僅僅是調侃的敘述。
3、p48、丹尼斯·里奇和肯·湯姆遜——Unix之父和c語言之父,沒理由不知道。
4、p55、有些東西表面上可能看起來沒什么,但背后卻包含了大量繁雜的工作。——不要以為什么都簡單,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往往都不是你想的那樣。這個我早在生活中理解到了,沒跟人的工作都沒那么簡單。打掃衛生簡單嗎?每個人都能干?拉到吧,起碼我打掃衛生我媽就看不上。編程更是這樣,眼高手低的多,腳踏實地的少。這又讓我想起來幾個月前去YS公司面試的經歷,和那個負責人聊天,聊到我以前的工作,他說這個就是那么點事情,沒什么復雜的,用不了那么多人。寫到這個我又想爆粗口了。(XXXXXXXXX)我當時大概說的是,這個事情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產品的迭代和實際使用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介于我當時的狀態,態度肯定很強硬,懟他就完了。現在如果我再回答他一次,我句句火藥味。你不尊重我,抱歉,我也不會尊重你。我們團隊兢兢業業奮斗的程序久經考驗,除了業界老大我承認他厲害外,在我們負責那塊,我們比你們YS等公司都強,只有老大比我們強!就敢這么說!和他們另外一個人聊天就不寫了,以后的博客再寫,等我看書看到著,誰都跑不了!做人要平和謙虛。
5、p73、蘋果Mac OS系統的內存管理到今天也還是一樣,極其簡單。——這可能就是ios與安卓的區別吧,內存管理的好,精簡無泄露,才能流暢運行。這里吧了解,沒做過手機app開發。記得當我知道安卓app是用java寫的的時候,我就震驚了。這樣嗎?linux封一層成Android,Android再封一層java,然后再這個環境上運行?這靠譜嗎?
6、p81、軟件設計這樣的世界里,一旦解決了根本問題,你很容易就會對它失去興趣。——就像我寫完這篇問題的時候,就懶得去檢查其中的錯別字。就像我現在開發完rtmp,不愿意去精簡代碼。rtmp還是得去精簡的,太多copy的接口還是不太放心,雖然改了很多,但還是又一些隱患可能存在。例如我現在都不知道是不是又內存泄露,像有又像沒有。底層庫還把mtrace裁掉了,我又太懂編譯原理,無法去移植linux里的那個mcheck.a,還是老老實實去重定義malloc等函數吧。
7、p85、作品版權出售之前,原作者一直享有其版權...只要不用于出售,用戶可免費使用該操作系統。
8、p100、你和一個女人交往,但是又從不給她打電話,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哈哈,呵呵。
9、p105、這個成果得歸功于麻省理工大學的X視窗項目。——前兩天看《linux程序設計》的shell腳本,最后講到的是dialog,應該就是這種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bios和賽門鐵克裝系統。
10、p116、skukworks project——這是封閉式開發的學名吧。
11、p121、某些表面上的正人君子骨子里壞著呢。——沒錯沒錯。
12、p135、我和喬布斯的世界觀存在根本分歧。——喬布斯的形象肯定是某些利益集團想塑造的,這樣他們能更賺錢。喬布斯對目標感興趣,尤其是市場這塊,而林納斯對技術感興趣。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13、P150、英特爾邀請我幫助他們處理奔騰芯片F00F鎖死的bug,——前一陣子看《深入理解linux內核》的時候提到過這個bug,細節和故事太少,然后上網去搜,唯一搜到的一條相關信息是維基百科的。不做評論。
14、p151、自由軟件運動就變成了開放源代碼運動了。
15、p190、在知識產權戰爭中尋求和平之道,正是開源運動的宗旨...版權是一種法律武器,開源運動卻更愿意把它當作邀請函,邀請其他人加入項目一起來玩,而不愿當作武器來對付其他人。——我們中國哪有這個境界。
16、p208、在生存已經或多或少得到保障的社會里,金錢不是最大的動機。——多看書,多實踐,多賺錢,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下面的不是林納斯說的,是中國人寫的。
17、p236、逆境出人才基本上是個偽命題,這句話唯一的作用就是遇到困難時給自己打打雞血...所以現在人們沒事就北上廣深杭,不是喜歡人多嘴雜空氣差,而是在這些一線城市可以接觸更多的人和事物,見更高的山,渡更寬的河。而不是為了情懷,而是擁有格局。見都沒見過,還同一個起跑線呢,一跑就得趴窩。
18、p249、任何理智的人在登上之前凝望著高聳入云的山峰和崎嶇艱險的山路時,都會陷于沮喪之中。解決辦法就是先邁出第一步再說,然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個應該是林納斯的意思。
19、p253、我強烈建議圍繞著數據還設計代碼,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壞程序員總是擔心他們的代碼,而優秀的程序員則會擔心數據結構和他們之間的關系。——沒錯,我是一個壞程序員。其實也不能這么說,我應該處在中庸程序員向優秀程序員過渡的階段。這兩個多月我關注還真就是數據結構,我那幾個結構體。面向對象的思想我們c語言程序員經歷的多了自然就有了,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都只是解題方法,把二者融合使用才是優秀的程序員,哪個開源項目不是這么辦的,全都是。數據結構沒有函數指針都不好意思開源~沒有回調函數都不好意思寫代碼(我就討厭回調函數!我更討厭回調這個詞!叫函數指針不好嗎?非得再起一個故作高深的單詞~)
(突然間想起一個問題,那幾個空間為什么要用指針呢,那樣得開空間,最后還得釋放,釋放不好就出問題。直接用數組就完事了呀,那哪還有內存泄露。我明天先弄重定向,都確認完了我再看看為什么開源要設計成指針,難道只用一小會嗎?)
雜談
《深入理解linux內核》和《linux程序設計》,第一本已經看了2個月了,還有七八九十本書沒看呢,這2019年壓力著實不小。《深入理解linux內核》實在是太難看了,我真怕自己堅持不下去。好在這本書出現了,小白文看的就是快,可以說一天就看完了,有了點信心。2019年開了個好頭!如果繼續啃那兩本,夏天到了,可能還沒看完,那樣的話實在是太打消積極性了。
昨天部門年會,搶個五百多的紅包,過慣了苦日子的我真沒見過這個陣勢,啥也不說了,2019年好好干!
買書還會繼續,前天突然靈光一閃,再有一年半多就交房了,我要在裝修結束的時候買很多很多的書,打造一個書架得把它填滿!這也算一個小目標吧。
書歸正傳,這本書是寫林納斯的,真的挺真實的。人家不是一個平民家庭,記者家族,祖父是大學教授,老百姓奮斗真的很難。所以我還真是得努力,將來如果有了孩子,要給他一個獨立的人格,開闊的眼界,幸福的童年。
林納斯這個人其實真的就是一個鄰居的形象,如果是我的同學的話,我肯定不喜歡他,書呆子一個,也不愛運動。其實也不一定,也許還真會成為朋友,因為他有自己的愛好,能執著的做一件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不去想值不值得,應不應該,干就完了。關于名氣與財富的解讀更是有血有肉,像一個正常的普通人,沒有亂七八糟的人設。現如今這么龐大的互聯網都是建立在他們的代碼的基礎之上,而卻不為大眾所知,反而喬布斯和比爾蓋茨被神話,多么大的諷刺。其實也沒什么,他們是真正的無私的理想主義者,那些他們真的不在乎,比起程序來說。
倉促寫完,飯都要涼了,下午還有下午的事。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读后感——只是为了好玩(Just for Fun)-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记录书单、影单的备忘录便签app
- 下一篇: 无法定位序数***于动态链接库lib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