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寻找欢笑——读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
本文來自圖靈社區(qū)用戶威靈頓。
“這是書呆子的勝利!”
周末一口氣看完圖靈出版的這本《只是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納斯自傳》,涌上心頭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這本書語言風格幽默風趣,譯者也最大限度地把這點保存了下來,所以讀起來欲罷不能。于是在“世界讀書日”我寫下此文。
其實按我個人意見,書名改為“一生只為尋找歡笑”會更吸引人,因為它里面蘊含了人生哲理。不過考慮到林納斯(Linus Torvalds)現(xiàn)在還正值壯年,這個時候談“一生”,似乎過早了點。這本書不厚,但是包含的亮點、真知灼見頗多,讀完能讓人咂巴嘴回味好久。
書后附錄部分,池建強先生撰寫的評論也非常精彩,這句“一生只為尋找歡笑”正是來源于他的文章。但我不能再重復他寫過的東西,得從另外的角度寫。
圖靈出版過另外一本精彩的文集:《黑客與畫家》。這本書探討了黑客精神,如果你兩本都讀了,相信會有更多閱讀體會。此書中第一篇文章就是寫“書呆子”的:“為什么書呆子不受歡迎?他們的心思在別的地方。”
林納斯就是個典型的書呆子。他不懂也不愛社交,從小就只鐘情于計算機編程。他的母親曾對人戲稱:她這個兒子特別好養(yǎng),只要把他和一臺電腦關進小黑屋,時不時地扔進一些面條就行了。而在他長大后,卻一直擔心:就他這副德行,以后可怎么去結識好女孩兒啊??“這貨長大了咋娶媳婦呢?”通常母親都會擔憂兒子的這個問題。
可就是這個書呆子,最終成為計算機界的頂尖風云人物,他創(chuàng)造、領導開發(fā)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橫掃了互聯(lián)網(wǎng),而且還在不斷地延伸應用領域。它的種子在移動設備上扎根發(fā)芽,又拔地而起長成了另外一顆大樹:Android——安卓手機操作系統(tǒng)。可以說,你沒聽過林納斯很正常,但是你不太可能沒享用過他的代碼。要么是使用構建在Linux上的各類網(wǎng)絡服務,要么是用著運行了安卓系統(tǒng)的手機,除非你不是網(wǎng)民。
瞧瞧,這個心思只在編程上面的書呆子改變了世界,改善了無數(shù)人的生活體驗,這是多么偉大的成就。榮耀加身,可他卻對此表現(xiàn)得很淡然,用一種視金錢如糞土的態(tài)度對待世界拋來的光環(huán):“我只是為了好玩!”
要理解他,恐怕要從他的生活背景入手。
他出生成長在社會主義意識濃厚的北歐國家芬蘭,他老爸是鐵桿的某主義支持者。我推測,這種成長環(huán)境,對他的財富觀念、價值觀念,生活理念產(chǎn)生了不少影響。如果他生在美國,從小在那種商業(yè)氛圍濃郁的環(huán)境中成長,恐怕就會是另外一個富得流油、名聲顯赫的天才極客。靠Linux系統(tǒng)發(fā)大財?shù)墓径嗟氖?#xff0c;但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林納斯卻并不是億萬富豪。而這個結果,很大程度上,是他有意放棄的結果。曾有一家公司邀請他掛名當董事會成員,他拒絕了。對方很吃驚:那可是1000萬美元啊!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微軟公司的締造者比爾·蓋茨,出版過一本《未來之路》。影響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我。正是這本書,讓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IT業(yè)的工作作為職業(yè)。蓋茨和林納斯,都算得上頂級黑客。可是,回想起來,他們選擇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線。蓋茨選擇了“Copyright”,以軟件閉源,用授權模式成為世界首富。林納斯選擇了“Copyleft”,反其道而行之,成為開源世界的領袖。林納斯的財富估計連蓋茨的零頭都沒有,可是他創(chuàng)造的Linux系統(tǒng)和分散、開源的開發(fā)模式,鋒芒在近些年已經(jīng)逐漸蓋過了微軟。不服的可以去看看各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技術選型,看看有幾家不用Linux平臺的。再看看Windows Phone和安卓系統(tǒng)的用戶數(shù)量對比,這次輪到Windows Phone連個零頭都沒有了。具體原因,需要另開文章單說。兩人用不同的路線,影響了世界,都給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媒體的習慣是喜歡夸大其辭,愛搞標題黨,經(jīng)常把人渲染得如同神一般讓人膜拜。以至于很多人的印象是:Linux就是一個大學生沒事兒花了幾個月?lián)v鼓出的一個系統(tǒng),云際會運氣好,得到了發(fā)展壯大的機會。然而他們沒看到的是,林納斯在少年時代就開始了自己的編程生涯:坐在教授外公腿上替他輸入代碼。你在11歲的時候在干嘛呢?在當年(上世紀80年代初)能擁有電腦的家庭,少之又少,寥寥無幾,絕大部分人連電腦這個東西聽都沒聽過。林納斯推出第一版Linux的時候,是在1991年9月17日,此時他還不到22歲。
10年時間,你是不是又想起了什么?沒錯,是“一萬小時定律”。臺上1分鐘,臺下10年功,并非虛言。沒有他10年的編程積累,指望突擊幾個月就搞定一個操作系統(tǒng)的核心,那是癡人說夢。
林納斯除了給世界帶來了Linux操作系統(tǒng),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毫不遜色的創(chuàng)造:Git。這是他第二個杰作。Git的誕生,跟創(chuàng)造Linux的經(jīng)歷有點像:他無法再使用以前的代碼管理系統(tǒng),而又對當下的軟件都不滿意——那就干脆再做一個!結果,憑借優(yōu)秀的設計和實現(xiàn),極快的操作速度,Git迅速風靡代碼世界。依靠Git功能的GitHub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源代碼托管網(wǎng)站,編程界無人不知其名。我曾用過CVS和后繼的SVN,但是同樣無法抵擋Git的浪潮。在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學習了Git的設計、使用方法后,大呼超值,它太值得學習研究透徹了。一個程序員能有一個作品被廣泛使用,得到認可,就很不錯了。人家有兩個。服氣嗎?
林納斯曾在演講中脫口而出一句玩笑話:“I am your God.”嗯,我以為實至名歸。他人很隨性,在網(wǎng)絡爭論中吵架罵人也毫不遜色。
最后要談的,是人生價值問題。書里面一開頭就提到,生活中所有事情的動機: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社會秩序,第三是娛樂。生活的意義就是要你達到第三個階段,就算成功了。但是你得超越前兩個階段。
林納斯這個說法貫穿全書,后面也反復說起。粗淺地理解,是先賺錢生存,再惠及他人,然后追求人生幸福快樂。在他的價值觀里,并不是僅僅以賺了多少錢,以金錢數(shù)目去衡量人生價值的。深以為然!
因為種種原因,整個中國社會極度功利化。衡量人是否成功,給人多少尊敬值,基本都以他掙了多少錢為依據(jù)。有錢人聲音大,放個屁都是響的,裝個X都能引來一堆追捧。何其荒謬也!前幾年,某高校有位董教授,對他的學生聲稱:“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看罷不禁愕然,他不覺得自己的價值觀有失偏頗會誤導人么?炒10套房掙的錢可能比林納斯開發(fā)軟件賺的錢多很多,可你覺得炒房對社會的價值能超過他嗎?恐怕連九牛一毛都沒有吧?社會價值理應多元,不要都鉆在錢眼兒里,否則人生就真的沒啥樂趣了,你過一輩子就只為掙那點錢嗎?
對于林納斯的成就,我覺得可以引用印度高分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最后的評語總結:
“追求卓越,成功如影相隨。”
謹記。
 
 
 
 
作者:Linus Torvalds,David Diamond
譯者:陳少蕓
 
 
-  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唯一親筆自傳,充滿各種笑料以及對技術和軟件的嚴肅思考 
 
-  向讀者展示了林納斯如何用自己精彩的編程人生和對自由軟件的熱愛演繹現(xiàn)代社會中一個書呆子的勝利 
 
 
“有些人生來就注定能領導幾百萬人,有些人生來就注定能寫出翻天覆地的軟件。但只有一個人兩樣都能做到:林納斯。”
——《時代周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生只为寻找欢笑——读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计算机技术对人脸识别的作用,人脸识别技术
- 下一篇: 口算训练(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