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
情感賬戶
我們都知道銀行賬戶就是把錢存進去,作為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情感賬戶里儲蓄的是人際關(guān)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與人相處時的那份安全感。
能夠增加情感帳戶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這使別人對我更加信賴,必要時能發(fā)揮相當?shù)淖饔?#xff0c;甚至犯了錯也可用這筆儲蓄來彌補。有了信賴,即使拙于言辭,也不致開罪于人,因為對方不會誤解你的用意。所以信賴可帶來輕松、直接且有效的溝通。
反之,粗魯、輕蔑、威逼與失信等等,會降低情感帳戶的余額,到最后甚至透支,人際關(guān)系就得拉警報了。
這就仿佛如履薄冰,不得不謹言慎行,察言觀色。到處都彌漫著緊張的空氣,步步為營,處處設(shè)防。事實上很多團體、家庭和婚姻中都充斥著這種氣氛。
如果沒有追加的儲蓄來維持較高的信用度,婚姻關(guān)系就會惡化。好一點的同床異夢,勉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各自為政。惡劣一點的則惡言相向、大打出手,甚至勞燕分飛。
越是持久的關(guān)系,越需要不斷的儲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賴很容易枯竭。你是否有過這種經(jīng)驗,偶爾與老同學(xué)相遇,即使多年未見,仍可立刻重拾往日友誼,毫無生疏之感,那是因為過去累積的感情仍在。但經(jīng)常接觸的人就必須時時投資,否則突然間發(fā)生透支,會令人措手不及。
這種情形在青春期子女身上尤其明顯。如果親子交談的內(nèi)容不外乎“該打掃房間啦,扣好襯衫的扣子,用功讀書,把收音機音量開小一點,別忘了倒垃圾”等等,情感賬戶很快就會透支。
于是,當你的兒子面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他不會敞開心扉接受你的建議,因為你在他那里的信用度太低,你們之間的交流是封閉的、機械式的。盡管你睿智而又博學(xué),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但是就因為你已經(jīng)透支,他不會為了你短期性的感情投資而影響自己的決定,結(jié)果可能是長期的負面影響。
設(shè)想一下,如果你開始存錢到情感賬戶里,結(jié)果會怎樣?對他好一點的機會其實很多,比如看到他對滑板運動感興趣,就買一本相關(guān)的雜志帶回家給他,或者在他做事的時候,走過去問問他是否需要幫助,還可以帶他出去看電影或吃冰激凌。又或許最重要、最有效的投入只是聽他說說話,不要插入你的判斷,不要老把自己的過去搬出來,只是單純聆聽,試著理解他,讓他知道你在乎他,并且尊重他。
他未必會馬上做出回應(yīng),還可能滿腹疑問:“爸爸又想干什么?這一次媽媽又想用什么新招兒在我身上?”但只要堅持下去,存款總會增加,赤字會越來越小。
牢記一點:速戰(zhàn)速決是不切實際的,建立和維護關(guān)系都需要時間。如果因為他反應(yīng)冷淡或者不以為然就不耐煩起來,那就是前功盡棄。千萬不要這樣去指責(zé)他:“我們?yōu)槟阕隽四敲炊?#xff0c;犧牲了那么多,你怎么這么沒良心?我們想要做得好一點,你這叫什么態(tài)度?真是太不像話了!”
當然,保持耐心很難,不但需要積極的態(tài)度,還要對影響圈有所關(guān)注,要循序漸進,切忌為了獲得真相而破壞事物本身。
事實上速戰(zhàn)速決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建立并維持人際關(guān)系是一種長期的投資行為。
六種主要的投資方式
這里推薦情感賬戶的六種主要的投資方式。
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礎(chǔ)。人如其面,各有所好。同一種行為,在甲身上或許能增進感情,換作了乙,效果便可能完全相反。因此只有了解并真心接納對方,才可以增進彼此的關(guān)系。比方6歲的孩子趁你正忙的時候,為一件小事來煩你。在你看來此事或許微不足道,在他小小心靈中,卻是天下第一要事。此時就得借助于習(xí)慣二,來認同旁人的觀念與價值;運用習(xí)慣三,以對方的需要為優(yōu)先考慮而加以配合。
?
我有一個朋友是大學(xué)教授,有個十幾歲的兒子;父子間的關(guān)系十分緊張。這個人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學(xué)術(shù)研究,他認為兒子整天動手不動腦,簡直就是浪費時間。結(jié)果不難想象,兒子總是對他不理不睬的。雖然他也努力想要做一些感情投資,但是總不得其法。兒子認為父親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來表達他對自己的否定、比較和判斷。他們的情感賬戶好像被抽空了,關(guān)系越來越僵,這讓做父親的十分傷心。
有一天,我和他談起了“如果你重視一個人,那么必須同樣重視他所重視的事情”這個原則,他真的聽進去了。回家之后,他帶著兒子在房子周圍建了一個小型長城,這個工程投入巨大,父子同心協(xié)力,耗時一年半才完成。
這次合作之后,兒子也開始轉(zhuǎn)變,越來越喜歡動腦了。而真正的收獲還是父子關(guān)系的改善,它不再是醞釀苦水的酒壇,而是父子歡樂和力量的源泉。
?
很多人都傾向于主觀臆斷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覺得在自己身上適用的感情投資,一定也適用于他人。一旦發(fā)現(xiàn)結(jié)果并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樣,就會覺得自己一片好意成了空,變得心灰意冷起來。
黃金定律說:想要別人怎樣待你,就要怎樣待人。字面意思是你對待他人的方式最終會被返還給自己,但我認為其內(nèi)涵是,如果你希望別人了解你的實際需要,首先要了解他們每一個人的實際需要,然后據(jù)此給予幫助和支持。正如一個成功養(yǎng)育了幾個孩子的家長所說的那樣:“區(qū)別對待他們,才是平等的愛。”
注意小節(jié)
一些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小節(jié),如疏忽禮貌,不經(jīng)意的失言,最能消耗情感帳戶的存款。在人際關(guān)系中,最重要的正是這些小事。
?
我記得幾年前的一個傍晚,正是我同兩個兒子一起外出活動的時間,一般就是做運動、看摔跤比賽、吃熱狗、喝果汁和看電影。
電影看到一半,4歲的兒子肖恩在座位上睡著了,6歲的史蒂芬還醒著,我們兩個人一起看完了那部電影。電影結(jié)束后,我抱起肖恩,走到我們的車前,打開車門,把他放在后座上。那天晚上很冷,于是我脫下外套,輕輕地蓋在他的身上。
回到家,把肖恩送上床,我又照顧6歲的史蒂芬準備睡覺。他上床以后,我躺在他身邊,父子倆聊著當晚的趣事。
平常他總是興高采烈地忙著發(fā)表意見,那天卻累得異常安靜,沒什么反應(yīng)。我很失望,也覺得有點不對勁。突然史蒂芬偏過頭去,對著墻。我翻身一看,才發(fā)現(xiàn)他眼中噙著淚水。我問:
“怎么啦?孩子,有什么不對嗎?”
他轉(zhuǎn)過頭來,有點不好意思地問:
“爸,如果我也覺得冷,你會不會也脫下外套披在我身上?”
那天晚上我們一起做了那么多事情,可是在他看來,最重要的卻是我不經(jīng)意間對他弟弟流露出的父愛。
?
這件事無論在當時還是現(xiàn)在,對我來說都是深刻的教訓(xùn)。人的內(nèi)心都是極其柔弱和敏感的,不分年齡和資歷。哪怕是在最堅強和冷漠的外表下,也往往隱藏著一顆脆弱的心。
信守承諾
守信是一大筆儲蓄,背信則是龐大支出,代價往往超出其他任何過失。一次嚴重的失信使人信譽掃地,再難建立起良好的互賴關(guān)系。
作為一個父親,我始終堅持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輕易許諾,許過就一定要兌現(xiàn)。所以我對孩子們許諾前總是再三思量,小心謹慎,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以免因為一些突發(fā)狀況而讓我無法兌現(xiàn)諾言。
盡管如此,意外還是會偶爾發(fā)生,這時候信守承諾實非明智之舉,甚至沒有可能。但是我對諾言再三權(quán)衡后,要么堅持履行,要么向當事人解釋無法兌現(xiàn)的原因,直到對方允許我從諾言中脫身。
我相信一旦你養(yǎng)成了信守諾言的習(xí)慣,就等于在與孩子之間的代溝上搭建了一座橋梁。當他想做某件你并不贊同(因為閱歷豐富的你可以看到孩子無法預(yù)知的后果)的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對他說:“孩子,如果這樣做,我保證結(jié)果會是這個樣子。”如果他習(xí)慣于相信你的話和承諾,就會聽從勸告。
明確期望
設(shè)想一下你和老板在由誰來界定你的工作職責(zé)這個問題上僵持不下的那種困境。
你問:“我什么時候能拿到我的職責(zé)描述?”
他說:“我正在等你拿給我,然后我們好探討一下。”
“我認為我的工作職責(zé)應(yīng)該由你來確定。”
“絕對不是,你忘了從一開始我就說,怎么工作完全由你自己決定?”
“我以為你指的是我的工作質(zhì)量由我自己決定,可我連這個工作是什么都不知道。”
目標期望不明也會損害交流與信任。
“我嚴格遵照你的吩咐做的,這是報告。”
“我不要這個。我想要你解決問題,而不是分析問題然后把它寫成報告。”
“我覺得應(yīng)該首先弄清問題,然后委托其他人去解決它。”
你經(jīng)歷過多少次類似的談話呢?
“你說過……”
“不,你弄錯了。我說的是……”
“不是!你從沒說過讓我這樣做……”
“我肯定說過,而且說得很清楚……”
“你連提都沒提過……”
“可我們明明說好了的……”
幾乎所有的人際關(guān)系障礙都源于對角色和目標的期望不明或者意見不一致。我們需要明確應(yīng)該由誰來完成什么樣的工作?比如當你想讓女兒收拾自己的房間的時候,你會怎樣說?你想讓誰去喂魚和扔垃圾?期望不明會導(dǎo)致誤會、失望和信用度的降低。
很多期望都是含蓄的,從來沒有明白地說出來過,但是人們卻想當然地認為這些事是心照不宣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如果沒有明確的期望,人們就會變得感情用事,原本簡單的小誤會也會變得很復(fù)雜,原本很小的事情也會導(dǎo)致嚴重的沖突和人身攻擊,最終不歡而散。
正確的做法是一開始就提出明確的期望,讓相關(guān)的每一個人都了解。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不過事實會向你證明,這樣做會省去你將來更多的麻煩和周折。
正直誠信
正直誠信能夠產(chǎn)生信任,也是其他感情投資的基礎(chǔ)。誠信,即誠實守信,既要有一說一,又要信守承諾、履行約定。而表現(xiàn)這種品格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背后攻擊他人。如果能對不在場的人保持尊重,在場的人也會尊重你。當你維護不在場的人的時候,在場的人也會對你報以信任。
缺乏誠信會讓所有的感情投資都大打折扣。如果一個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就算他能夠理解他人,注意細節(jié),信守諾言,明確并滿足他人期望,仍然無法積累信譽。
假設(shè)你我曾經(jīng)在背后攻擊上司,那么一旦彼此關(guān)系惡化,你肯定認為我會在背后詆毀你,就像當初議論上司一樣。你知道我當面甜言蜜語,背后惡言惡語。這樣表里不一,怎么能贏得你對我的信任呢?
如果你剛想批評上司,我就表示同意,同時建議我們直接去找他,一起商量怎么改善,你就會明白,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批評你,我也會這樣處理。
再舉例來說,假如我為了取得你的信任,就以其他人的隱私討好你:“其實我不應(yīng)該告訴你,但誰讓咱們兩個是朋友呢……”我對另外一個人的背叛能夠換取你的信任嗎?我想你多半會在心里盤算:這家伙大概也會把我說過的什么話這樣告訴別人吧。
可見,這恰恰告訴了對方你是一個兩面三刀的人。在背后詆毀他人或者將他人的秘密到處散播,也許會讓你獲得一時的快感,就像得到一個金蛋一樣,可實際上你已經(jīng)殺死了會下金蛋的那只鵝,友誼不再像從前那樣愉快而長久,而是慢慢惡化。
在相互依賴的環(huán)境中,誠信就是平等對待所有人。這樣,人們就會慢慢信任你,縱使起初并非人人都能接受這種作風(fēng),因為在人后閑言閑語是人的通病;不同流合污,反而顯得格格不入。好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誠懇坦蕩終會贏得信任。
我的兒子約書亞小時候常問一個讓我自省的問題。每當我對他人反應(yīng)過激或者不耐煩、不客氣的時候,他就會一臉無辜,親昵地看著我的眼睛問:“爸爸,你愛我嗎?”他想知道爸爸的這種一反常態(tài)會不會也發(fā)生在他身上。
作為一名教師和一個父親,我發(fā)現(xiàn)在征服九十九個人之前,必須先征服一個人,特別是那個最能考驗?zāi)愕哪托暮秃闷獾娜恕D蔷攀艂€人會通過你對待這一個人的方式來設(shè)想你會如何對待他們,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是這個人。
誠信還意味著不欺騙,不使詐和不冒犯。“謊言”的定義是“存心欺騙別人的話”。所以,要保持誠信,無論語言還是行動都不能心存欺騙。
勇于致歉
當我們從情感賬戶上提款時,要向?qū)Ψ秸\心致歉,那會幫助我們增加存款:
“我錯了。”
“那不是我的本意。”
“我害你在朋友面前下不來臺,雖然是無心之失,但是實在不該,我向你道歉。”
這種勇氣并非人人具備,只有堅定自持、深具安全感的人能夠做到。缺乏自信的人惟恐道歉會顯得軟弱,讓自己受傷害,使別人得寸進尺。還不如把過錯歸咎于人,反而更容易些。
西方有句名言:“還清最后一文錢”。要想使道歉成為感情投資,就必須誠心誠意,而且要讓對方感受到這一點。
里奧·羅斯金(Leo Roskin)說過:“弱者才會殘忍,只有強者懂得溫柔。”
?
一天下午,我在家里寫關(guān)于耐心問題的文章。孩子們在門廳里跑來跑去,我感覺自己的耐心正在消失。
突然,兒子戴維一邊敲浴室的門,一邊扯著嗓子大喊:“讓我進去!!讓我進去!!”
我沖出書房,厲聲說:“戴維,你知不知道這多妨礙我?你知不知道要集中精力寫東西有多么難?快回你房間去,等規(guī)矩一些的時候再出來。”他只好垂頭喪氣地進了房間,關(guān)上房門。
當我轉(zhuǎn)過身來時,我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這些男孩原來是在門廳里玩橄欖球。有一個孩子的嘴被撞著了,躺在地上,滿嘴是血。我才知道戴維到浴室是為了給他取條濕毛巾,但他姐姐瑪利亞正在洗澡,不讓他進去。
我知道自己反應(yīng)過了頭,立即到戴維的房間向他道歉。
我推開門,他劈頭就對我說:“我決不原諒你。”
“為什么不,寶貝?說真的,我不知道你是在設(shè)法幫你的兄弟。你為什么不原諒我?”
“因為你上星期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回答說。換句話,他是在說:“爸爸,你已經(jīng)透支了,你那樣說是不能解決你行為的后果的。”
?
真誠的道歉是一種感情投資,但是一歉再歉就顯得不真誠,會消耗你的情感賬戶,最終會通過人際關(guān)系的質(zhì)量反應(yīng)出來。一般人可以容忍錯誤,因為錯誤通常是無心之過。但動機不良,或企圖文過飾非,就不會獲得寬恕。
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可以給人安全感與自信心,鼓勵個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長,由于不附帶任何條件,沒有任何牽絆,被愛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檢驗人生種種美好的境界。不過,無條件的付出并不代表軟弱。我們依然有原則、有限度、有是非觀念,只是無損于愛心。
有條件的愛,往往會引起被愛者的反抗心理,為證明自己的獨立,不惜為反對而反對。其實這種行為更顯現(xiàn)出不成熟的心理,表示你仍受制于人。
?
我曾經(jīng)有位朋友是一所名校的校長,他為了使兒子也能擠進這所學(xué)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沒想到兒子居然拒絕,真令為父傷心不已。
就讀名校對兒子的前途大有助益,更何況那已成為家庭傳統(tǒng),朋友的家人連續(xù)三代都是該校校友。可想而知,這位父親必定想盡力轉(zhuǎn)變兒子的心意。
可是孩子卻反駁,他不愿為父親讀書。在父親心目中,進入名校比兒子更重要,這種愛是有條件的。為了維護自主,他必須反抗這種安排。
幸好,朋友最后想通了。明知孩子可能違背他的意愿,仍與妻子約定無條件放手,不論兒子做何抉擇,都支持到底。即使多年心血可能白費,卻也割舍得下,的確相當偉大。他們向孩子說明,一切由他決定,父母絕不干預(yù),而且絕非故作開明。
沒想到,擺脫了父母的壓力,孩子反而切實反省;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也希望好好求學(xué),于是仍決定申請朋友主持的這所學(xué)校。聽到這個消息,朋友自然十分欣喜,但這個時候倒不是因為兒子最后的決定與他不謀而合。而是身為父母,當然會為子女肯上進感到欣慰,這才是無條件的愛。
讀書筆記——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xí)慣1
轉(zhuǎn)載于:https://www.cnblogs.com/ricksteves/p/9985373.html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SU - 1804
- 下一篇: Java+SSM求职招聘系统兼职应聘(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