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關于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看法寫一篇議論文,對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就是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釋義: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后才享樂”吧。
3、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4、其:指“古仁人”。
5、而,順承。
6、必:一定。
7、擴展資料《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
8、作者在列舉了悲喜兩種情境后,筆調突然激揚,道出了超乎這兩者之上的一種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動,因物悲喜雖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9、古代的仁人,就有堅定的意志,不為外界條件的變化動搖。
10、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憂國憂民之心不改,“進亦憂,退亦憂”。
11、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議。
12、作者也就此擬出一問一答,假托古圣立言,發(fā)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誓言,曲終奏雅,點明了全篇的主旨。
13、“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結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悲涼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
14、文章最后標明寫作時間,與篇首照應。
15、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