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维勒准则matlab_肖维勒准则.PPT
肖維勒準則
(4) 加權算術平均值 不等精度測量的最佳估計值: (5) 加權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差 例3:用三種不同的方法測量某電電感量,三種方法測得的個平均值與標準差為: 求電感的加權算術平均值及加權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差。 3.2 系統誤差的通用處理方法 (1)恒值誤差 (2)變值誤差 系統誤差的分類: 對同一被測量進行多次重復測量時, 絕對值和符號保持不變,或在條件改變時按一定規律變化。 例4:標準電池的電勢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實際值與標準值間產生一定誤差E,遵循如下規律: 恒值誤差?變值誤差? 產生系統誤差的主要原因: (1)儀器設計、制作缺陷 (2)儀器使中環境條件不合格,采用近似公式或方法不完善 (3)傳感器的安裝、調試不合理 (4) 測量者習慣性誤操作 系統誤差的判別與發現: (1)實驗對比法 (2)殘余誤差觀察法 (3)準則檢查法 馬利科夫判據、阿貝檢驗法…… 系統誤差的消除: (1)在測量結果中進行修正 (2)消除系統誤差的根源 (3)在測量系統中采用補償措施 (4) 實時反饋修正 3.3 粗大誤差的判別 3σ準則(萊以達準則) 粗大誤差的判別準則: 肖維勒準則 | vi |>Zcσ,則剔除此數據 格拉布斯準則 | vi |>Gσ |vi|>3σ時, 應剔除 【例1-3】對某一電壓進行12次等精度測量,測量值如表1-5所示,若這些測量值已消除系統誤差,試判斷有無粗大誤差,并寫出測量結果。 (1)消除系統誤差 (2)測量數據列表,算出算術平均值和標準差估值 (3)利用準則法判別是否存在粗大誤差,若有粗大誤差,則剔除 (4) 對剩下的數據求算出算術平均值和標準差估值,再驗證有無粗大誤差,若無則計算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差 結論: 對誤差的如何處理 ? (5)寫出測量結果 3.4 測量數據處理中的幾個問題 (1)如果知道了R1、R2、RN的誤差如何計算RX的誤差——誤差合成 (2)如果對RX的誤差提出要求,如何決定R1、R2、RN可允許的分項誤差——誤差分配。 RX與R1、R2、RN的誤差都有關系 例:以電橋法測電阻為例 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的合成: 如被測量為y,設各直接測得值x1, x2, …, xn之間相互獨立 設各測得值的絕對誤差分別為Δx1, Δx2, …., Δxn 按泰勒級數 展開,略去高次項 絕對誤差 本章小結 數據的估計和處理 測量的基礎知識 測量的定義及測量結果 的表示 測量方法 測量誤差的定義、表示方法 測量誤差分類 隨機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系統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粗大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數據合成 思考:1.學習本門課的目的與要求是什么? 2.傳感器的誤差由哪些種類?有哪幾種表示方法? *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教 材:郁有文、常健、程繼紅編著 授課人:張云龍 電 話 QQ時 間:2016.03-2016.06 (傳感技術及應用) 第1章 傳感與檢測技術的理論基礎 1. 本門課概貌 2. 測量的基礎知識 3. 測量誤差分析及處理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 1. 本門課概貌 單回路控制系統框圖: 測量——測量表示、測量方法、不確定度、數據的 分析與處理、干擾抑制…… 1.1 傳感器的作用 傳感器是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1.2 傳感器的應用范圍 航天、航空、兵器、舟船、交通、冶金、機械、電子、化工、輕工、能源、環保、煤炭、石油、醫療衛生、生物工程、宇宙開發、農林牧副漁、日常生活。 參見唐賢遠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圖1.2 1.3 地位 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沒有傳感器及其技術將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1.4 課程特點 知識面廣,是過去所學物理、化學與數學等知識的一個大匯總及升華。 本門課主要講解常用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部分應用實例。 1.5 學習本課程的目的與要求 1) 了解不同傳感器的主要特性,能根據使用要求選用合適的傳感器。 2) 熟悉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應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3) 熟悉傳感器的常用信號處理電路。 4) 希望…… 1.6 關于大綱與教材 教材: 郁有文等編著.《傳感器原理及工程應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參考書: 王化祥,張淑英編著.《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少學時),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 孫克軍主編.《常用傳感器應用技術問答》,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孟立凡,藍金輝主編.《傳感器原理與應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臺燈展示) 1.7 關于學習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肖维勒准则matlab_肖维勒准则.PP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整合最新X5WebVie
- 下一篇: 上下班自动打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