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建模和ER模型的对比
從業務角度出發來考慮
ER模型是用實體加關系描述的數據模型描述企業業務架構,在范式理論上符合3NF,是以業務功能為出發構建數據模型,而不是針對某個具體業務流程的,面向功能性模塊開發。
維度建模以分析決策的需求為出發點構建模型,一般有較好的大規模復雜查詢的響應性能,更直接面向業務,典型的代表是我們比較熟知的星形模型,常用就是事實表關聯很多維度表、退化維度形成寬表、根據某主題下的業務過程進行建模,往往是維度建模友好度更高,面向分析式模型開發。
從易用性和交付效率方面來考慮
ER模型是規范性好、冗余少、但缺點是需要全面了解企業業務、數據和關系,對于建模人員要求很高,實施周期非常長,人力成本昂貴,對于一個新人來說不可能在短時間上手的,對于運營人員來說,如果他們想要自己進行查數據的話,難度會有些高。
維度建模相對能快速上手,快速交付,運營人員只需要根據我們的數據字典,查詢自己所屬的業務模塊對應的業務過程,一個簡單的select語句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但缺點是冗余會較多,不過在當今時代,存儲存儲可以忽略不計。
從存儲和計算層面來考慮
ER模型是完全遵守3NF,當查詢數據時,需要進行多表關聯查詢,這時候隨著數據量幾百億幾千億的情況下,會大大的降低執行效率并且算力越來越多,最終導致計算成本都要不斷的累加,在存儲方法由于規范性好,數據冗余比較小。
維度模型是面向業務過程,由于所有主題數據和業務過程數據都已經提前處理好了,在進行查詢數據的時候,相對ER模型來講,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關聯查詢,大大提高了執行效率和減低算力、人力成本,但是數據冗余可能會較多,但是將多個源的數據以文本的形式存儲在分布式系統中,存儲成本(列式存儲)并不需要那么多成本。但是從存儲、計算、成本、交付、易用性等多方面考慮取平衡值,還是維度模型更實用。
從應用系統出發來考慮
ER模型更適應于OLTP系統,維度模型更適用于OLAP系統。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维度建模和ER模型的对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复制文件夹排除文件,【linu
- 下一篇: 怎样用好XMind中的鱼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