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拼音版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記拼音版原文及翻譯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桃花源記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táo huā yuán jì(?jìn ·táo qián?)
《桃花源記》(晉·陶潛)
jìn tài yuán zhōng ,wǔ líng rén bǔ yú wéi yè 。yuán xī háng ,wàng lù zhī yuǎn jìn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hū féng táo huā lín ,jiá àn shù bǎi bù ,zhōng wú zá shù ,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fāng cǎo xiān měi ,luò yīng bīn fēn ,yú rén shèn yì zhī 。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fù qián háng ,yù qióng qí lín 。
復前行,欲窮其林。
lín jìn shuǐ yuán ,biàn dé yī shān ,shān yǒu xiǎo kǒu ,fǎng fó ruò yǒu guāng 。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iàn shě chuán ,cóng kǒu rù 。chū jí xiá ,cái tōng rén 。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fù háng shù shí bù ,huō rán kāi lǎng 。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tǔ dì píng kuàng ,wū shě yǎn rán ,yǒu liáng tián měi chí sāng zhú zhī shǔ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qiān mò jiāo tōng ,jī quǎn xiàng wén 。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qí zhōng wǎng lái zhǒng zuò ,nán nǚ yī zhe ,xī rú wài rén ;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huáng fā chuí tiáo ,bìng yí rán zì lè 。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jiàn yú rén ,nǎi dà jīng ,wèn suǒ cóng lái 。jù dá zhī 。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biàn yào hái jiā ,shè jiǔ shā jī zuò shí 。cūn zhōng wén yǒu cǐ rén ,xián lái wèn xùn?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zì yún xiān shì bì qín shí luàn ,lǜ qī zǐ yì rén lái cǐ jué jìng ,bú fù chū yān ;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suí yǔ wài rén jiān gé 。wèn jīn shì hé shì ,nǎi bú zhī yǒu hàn ,wú lùn wèi jìn 。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cǐ rén yī yī wéi jù yán suǒ wén ,jiē tàn wǎn 。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yú rén gè fù yán zhì qí jiā ,jiē chū jiǔ shí 。tíng shù rì ,cí qù 。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cǐ zhōng rén yǔ yún :“bú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yě !”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jì chū ,dé qí chuán ,biàn fú xiàng lù ,chù chù zhì zhī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jí jun xià ,yì tài shǒu shuō rú cǐ 。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tài shǒu jí qiǎn rén suí qí wǎng ,xún xiàng suǒ zhì ,suí mí ,bú fù dé lù 。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nán yáng liú zǐ jì ,gāo shàng shì yě ,wén zhī ,xīn rán guī wǎng ,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wèi guǒ ,xún bìng zhōng 。hòu suí wú wèn jīn zhě 。
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次漁人)沿著小溪劃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舍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里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里兒來的。(漁人)細致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里,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里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里面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訪的人了。
2、桃花源記拼音版原文
táo huā yuán jì
《桃花源記》
jìn ·táo qián
晉·陶潛
jìn tài yuán zhōng ,wǔ líng rén bǔ yú wéi yè 。yuán xī háng ,wàng lù zhī yuǎn jìn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hū féng táo huā lín ,jiá àn shù bǎi bù ,zhōng wú zá shù ,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fāng cǎo xiān měi ,luò yīng bīn fēn ,yú rén shèn yì zhī 。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fù qián háng ,yù qióng qí lín 。
復前行,欲窮其林。
ín jìn shuǐ yuán ,biàn dé yī shān ,shān yǒu xiǎo kǒu ,fǎng fó ruò yǒu guāng 。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iàn shě chuán ,cóng kǒu rù 。chū jí xiá ,cái tōng rén 。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fù háng shù shí bù ,huō rán kāi lǎng 。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tǔ dì píng kuàng ,wū shě yǎn rán ,yǒu liáng tián měi chí sāng zhú zhī shǔ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qiān mò jiāo tōng ,jī quǎn xiàng wén 。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qí zhōng wǎng lái zhǒng zuò ,nán nǚ yī zhe ,xī rú wài rén ;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huáng fā chuí tiáo ,bìng yí rán zì lè 。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jiàn yú rén ,nǎi dà jīng ,wèn suǒ cóng lái 。jù dá zhī 。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biàn yào hái jiā ,shè jiǔ shā jī zuò shí 。cūn zhōng wén yǒu cǐ rén ,xián lái wèn xùn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zì yún xiān shì bì qín shí luàn ,lǜ qī zǐ yì rén lái cǐ jué jìng ,bú fù chū yān ;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suí yǔ wài rén jiān gé 。wèn jīn shì hé shì ,nǎi bú zhī yǒu hàn ,wú lùn wèi jìn 。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cǐ rén yī yī wéi jù yán suǒ wén ,jiē tàn wǎn 。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yú rén gè fù yán zhì qí jiā ,jiē chū jiǔ shí 。tíng shù rì ,cí qù 。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cǐ zhōng rén yǔ yún :“bú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yě !”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jì chū ,dé qí chuán ,biàn fú xiàng lù ,chù chù zhì zhī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jí jun xià ,yì tài shǒu shuō rú cǐ 。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tài shǒu jí qiǎn rén suí qí wǎng ,xún xiàng suǒ zhì ,suí mí ,bú fù dé lù 。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nán yáng liú zǐ jì ,gāo shàng shì yě ,wén zhī ,xīn rán guī wǎng ,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wèi guǒ ,xún bìng zhōng 。hòu suí wú wèn jīn zhě 。
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3、登泰山記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dēng泰tài山shān記jì
泰tài山shān之zhī陽yáng,汶wèn水shuǐ西xī流liú;其qí陰yīn,濟jì水shuǐ東dōng流liú。陽yáng谷gǔ皆jiē入rù汶wèn,陰yīn谷gǔ皆jiē入rù濟jì。當dāng其qí南nán北běi分fēn者zhě,古gǔ長cháng城chéng也yě。最zuì高gāo日rì觀guān峰fēng,在zài長cháng城chéng南nán十shí五wǔ里lǐ。
余yú以yǐ乾qián隆lóng三sān十shí九jiǔ年nián十shí二èr月yuè,自zì京jīng師shī乘chéng風fēng雪xuě,歷lì齊qí河hé、長cháng清qīng,穿chuān泰tài山shān西xī北běi谷gǔ,越yuè長cháng城chéng之zhī限xiàn,至zhì于yú泰tài安ān。是shì月yuè丁dīng未wèi,與yǔ知zhī府fǔ朱zhū孝xiào純chún子zi潁yǐng由yóu南nán麓lù登dēng。四sì十shí五wǔ里lǐ,道dào皆jiē砌qì石shí為wèi磴dèng,其qí級jí七qī千qiān有yǒu余yú。
泰tài山shān正zhèng南nán面miàn有yǒu三sān谷gǔ。中zhōng谷gǔ繞rào泰tài安ān城chéng下xià,酈lì道dào元yuán所suǒ謂wèi環huán水shuǐ也yě。余yú始shǐ循xún以yǐ入rù,道dào少shǎo半bàn,越yuè中zhōng嶺lǐng,復fù循xún西xī谷gǔ,遂suì至zhì其qí巔diān。古gǔ時shí登dēng山shān,循xún東dōng谷gǔ入rù,道dào有yǒu天tiān門mén。東dōng谷gǔ者zhě,古gǔ謂wèi之zhī天tiān門mén溪xī水shuǐ,余yú所suǒ不bù至zhì也yě。今jīn所suǒ經jīng中zhōng嶺lǐng及jí山shān巔diān崖yá限xiàn當dāng道dào者zhě,世shì皆jiē謂wèi之zhī天tiān門mén云yún。道dào中zhōng迷mí霧wù冰bīng滑huá,磴dèng幾jǐ不bù可kě登dēng。及jí既jì上shàng,蒼cāng山shān負fù雪xuě,明míng燭zhú天tiān南nán;望wàng晚wǎn日rì照zhào城chéng郭guō,汶wèn水shuǐ、徂cú徠lái如rú畫huà,而ér半bàn山shān居jū霧wù若ruò帶dài然rán。
戊wù申shēn晦huì,五wǔ鼓gǔ,與yǔ子zi穎yǐng坐zuò日rì觀guān亭tíng,待dài日rì出chū。大dà風fēng揚yáng積jī雪xuě擊jī面miàn。亭tíng東dōng自zì足zú下xià皆jiē云yún漫màn。稍shāo見jiàn云yún中zhōng白bái若ruò摴chū蒱pú數shù十shí立lì者zhě,山shān也yě。極jí天tiān云yún一yī線xiàn異yì色sè,須xū臾yú成chéng五wǔ彩cǎi。日rì上shàng,正zhèng赤chì如rú丹dān,下xià有yǒu紅hóng光guāng,動dòng搖yáo承chéng之zhī。或huò曰yuē,此cǐ東dōng海hǎi也yě。回huí視shì日rì觀guān以yǐ西xī峰fēng,或huò得dé日rì,或huò否fǒu,絳jiàng皓hào駁bó色sè,而ér皆jiē若ruò僂lóu。
亭tíng西xī有yǒu岱dài祠cí,又yòu有yǒu碧bì霞xiá元yuán君jūn祠cí;皇huáng帝dì行xíng宮gōng在zài碧bì霞xiá元yuán君jūn祠cí東dōng。是shì日rì,觀guān道dào中zhōng石shí刻kè,自zì唐táng顯xiǎn慶qìng以yǐ來lái,其qí遠yuǎn古gǔ刻kè盡jǐn漫màn失shī。僻pì不bù當dàng道dào者zhě,皆jiē不bù及jí往wǎng。
山shān多duō石shí,少shǎo土tǔ;石shí蒼cāng黑hēi色sè,多duō平píng方fāng,少shǎo圜huán。少shǎo雜zá樹shù,多duō松sōng,生shēng石shí罅xià,皆jiē平píng頂dǐng。冰bīng雪xuě,無wú瀑pù水shuǐ,無wú鳥niǎo獸shòu音yīn跡jī。至zhì日rì觀guān數shù里lǐ內nèi無wú樹shù,而ér雪xuě與yú人rén膝xī齊qí。
桐tóng城chéng姚yáo鼐nài記jì。
翻譯: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里出發,冒著風雪啟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墻,到達泰安。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里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級,那些臺階共有七千多級。
泰山正南面有三條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環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沿著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巔頂。
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水道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在我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
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
太陽升上來了,紅得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廟。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沒有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4、記承天寺夜游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yuan feng liu nian shi yue shi erriye,jie yT yu shui,yue se ru hu,xIn ran qi xing。nian wu y0 wei le zhe,
sui zhi cheng tian si xun zhang huai min。huai min yi wei qin,xiang y0 bu yu zhong ting。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ting xia ru jT shui kong ming,庭下如積水空明,
shul zhong zao xing jiao heng,
水中藻荇交橫
gai zhu bai ying ye。蓋竹柏影也。
heyewuyue?
何夜無月?
hechuwuzhubai?
何處無竹柏?
dan shao xian ren ru wu liang ren zhe er。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5、勸學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原文:君子曰(jūn zǐ yuē):學不可以已(xué bù kě yǐ yǐ)。青(qīng)、取之于藍(qǔ zhī yú lán),而青于藍(ér qīng yú lán);冰(bīng)、水為之(shuǐ wéi zhī),而寒于水(ér hán yú shuǐ)。木直中繩(mù zhí zhòng shéng),輮以為輪(róu
yǐ wéi lún),其曲中規(qí qū zhòng guī),雖有槁暴(suī yòu gǎo pù),不復挺者(bù fù tǐng
zhě),輮使之然也(róu shǐ zhī rán
yě)。故木受繩則直(gùmùshòushéngzézhí),金就礪則利(jīnjiùlìzélì),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jūnzǐbóxuéérrìcānshěnghūjǐ),則知明而行無過矣(zé zhì míng ér xíng wú guò yǐ)。
吾嘗終日而思矣(wúchángzhōngrìérsīyǐ),不如須臾之所學也(bùrúxūyúzhīsuǒxuéyě)。吾嘗跂而望矣(wúchángqíérwàngyǐ),不如登高之博見也(bùrúdēnggāozhībójiànyě)。登高而招(dēnggāoérzhāo),臂非加長也(bìfēijiāchángyě),而見者遠(érjiànzhěyuǎn);順風而呼(shùnfēngérhū),聲非加疾也(shēngfēijiājíyě),而聞者彰(érwénzhězhāng)。假輿馬者(jiǎyúmǎzhě),非利足也(fēilìzúyě),而致千里(érzhìqiānlǐ);假舟楫者(jiǎzhōujízhě),非能水也(fēinéngshuǐyě),而絕江河(érjuéjiānghé)。君子生非異也(jūnzǐshēngfēiyìyě),善假于物也(shànjiǎyúwùyě)。
積土成山(jītǔchéngshān),風雨興焉(fēngyǔxìngyān);積水成淵(jīshuǐchéngyuān),蛟龍生焉(jiāolóngshēngyān);積善成德(jīshànchéngdé),而神明自得(érshénmíngzìdé),圣心備焉(shèngxīnbèiyān)。故不積跬步(gùbújīkuǐbù),無以致千里(wúyǐzhìqiānlǐ);不積小流(bújīxiǎoliú),無以成江海(wúyǐchéngjiānghǎi)。騏驥一躍(qíjìyīyuè),不能十步(bùnéngshíbù);駑馬十駕(númǎshíjià),功在不舍(gōngzàibúshě)。鍥而舍之(qièérshězhī),朽木不折(xiǔmùbúzhé);鍥而不舍(qièérbùshě),金石可鏤(jīnshíkělòu)。蚓無爪牙之利(yǐnwúzhǎoyázhīlì),筋骨之強(jīngǔzhīqiáng),上食埃土(shàngshíāitǔ),下飲黃泉(xiàyǐnhuángquán),用(yòng)心(xīn)一(yī)也(yě)。蟹(xiè)六(liù)跪(guì)而(ér)二(èr)螯(áo),非(fēi)蛇(shé)鱔(shàn)之(zhī)穴(xué),無(wú)可(kě)寄(jì)托(tuō)者(zhě),用(yòng)心(xīn)躁(zào)也(yě)。
翻譯: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繩,用煣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6、赤壁賦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rén xū zhī qiū ,qī yuè jì wàng ,sū zǐ yǔ kè fàn zhōu yóu
壬 戌 之 秋 ,七 月 既 望 ,蘇 子 與 客 泛 舟 游
yú chì bì zhī xià 。qīng fēng xú lái ,shuǐ bō bù xīng 。
于 赤 壁 之 下 。 清 風 徐 來 , 水 波 不 興 。
jǔ jiǔ zhǔ kè ,sòng míng yuè zhī shī ,gē yǎo tiǎo zhī zhāng
舉 酒 屬 客 , 誦 明 月 之 詩 ,歌 窈 窕 之 章
。shǎo yān ,yuè chū yú dōng shān zhī shàng ,pái huái yú
。 少 焉 ,月 出 于 東 山 之 上 ,徘 徊 于
dòu niú zhī jiān 。bái lù héng jiāng ,shuǐ guāng jiē tiān
斗 牛 之 間 。白 露 橫 江 , 水 光 接 天
。zòng yī wěi zhī suǒ rú ,líng wàn qǐng zhī máng rán 。hào
。 縱 一 葦 之 所 如 , 凌 萬 頃 之 茫 然 。浩
hào hū rú féng xū yù fēng ,ér bù zhī qí suǒ zhǐ ;piāo piāo
浩 乎 如 馮 虛 御 風 ,而 不 知 其 所 止 ; 飄 飄
hū rú yí shì dú lì ,yǔ huà ér dēng xiān
乎 如 遺 世 獨 立 ,羽 化 而 登 仙 。
yú shì yǐn jiǔ lè shèn ,kòu xián ér gē zhī 。gē yuē
于 是 飲 酒 樂 甚 ,扣 舷 而 歌 之 。歌 曰
:“guì zhào xī lán jiǎng ,jī kōng míng xī sù liú guāng 。
:“桂 棹 兮 蘭 槳 ,擊 空 明 兮 溯 流 光 。
miǎo miǎo xī yǔ huái ,wàng měi rén xī tiān yī fāng 。”kè
渺 渺 兮 予 懷 , 望 美 人 兮 天 一 方 。”客
yǒu chuī dòng xiāo zhě ,yǐ gē ér hé zhī 。qí shēng wū wū
有 吹 洞 簫 者 ,倚 歌 而 和 之 。其 聲 嗚 嗚
rán ,rú yuàn rú mù ,rú qì rú sù ;yú yīn niǎo niǎo ,bù jué
然 ,如 怨 如 慕 ,如 泣 如 訴 ;余 音 裊 裊 ,不 絕
rú lǚ 。wǔ yōu hè zhī qián jiāo ,qì gū zhōu zhī lí fù 。
如 縷 。舞 幽 壑 之 潛 蛟 ,泣 孤 舟 之 嫠 婦 。
sū zǐ qiǎo rán ,zhèng jīn wēi zuò ,ér wèn kè yuē :
蘇 子 愀 然 , 正 襟 危 坐 ,而 問 客 曰 :
“hé wéi qí rán yě ?”kè yuē :“‘ yuè míng xīng xī ,wū
“何 為 其 然 也 ?”客 曰 :“‘ 月 明 星 稀 ,烏
què nán fēi 。’ cǐ fēi cáo mèng dé zhī shī hū ?xī wàng
鵲 南 飛 。’ 此 非 曹 孟 德 之 詩 乎 ?西 望
xià kǒu ,dōng wàng wǔ chāng ,shān chuān xiāng miù ,yù hū
夏 口 , 東 望 武 昌 , 山 川 相 繆 ,郁 乎
cāng cāng ,cǐ fēi mèng dé zhī kùn yú zhōu láng zhě hū ?fāng
蒼 蒼 ,此 非 孟 德 之 困 于 周 郎 者 乎 ? 方
qí pò jīng zhōu ,xià jiāng líng ,shùn liú ér dōng yě ,zhú
其 破 荊 州 ,下 江 陵 , 順 流 而 東 也 ,舳
lú qiān lǐ ,jīng qí bì kōng ,shāi jiǔ lín jiāng ,héng shuò
艫 千 里 , 旌 旗 蔽 空 , 釃 酒 臨 江 , 橫 槊
fù shī ,gù yī shì zhī xióng yě ,ér jīn ān zài zāi ?kuàng
賦 詩 ,固 一 世 之 雄 也 ,而 今 安 在 哉 ? 況
wú yǔ zǐ yú qiáo yú jiāng zhǔ zhī shàng ,lǚ yú xiā ér yǒu
吾 與 子 漁 樵 于 江 渚 之 上 ,侶 魚 蝦 而 友
mí lù ,jià yī yè zhī piān zhōu ,jǔ páo zūn yǐ xiāng zhǔ
麋 鹿 ,駕 一 葉 之 扁 舟 ,舉 匏 樽 以 相 屬
jì fú yóu yú tiān dì ,miǎo cāng hǎi zhī yī sù 。āi wú
寄 蜉 蝣 于 天 地 , 渺 滄 海 之 一 粟 。哀 吾
shēng zhī xū yú ,xiàn cháng jiāng zhī wú qióng 。jiā fēi
生 之 須 臾 , 羨 長 江 之 無 窮 。挾 飛
xiān yǐ áo yóu ,bào míng yuè ér cháng zhōng 。zhì bù kě
仙 以 遨 游 ,抱 明 月 而 長 終 。知 不 可
hū zhòu de ,tuō yí xiǎng yú bēi fēng 。”
乎 驟 得 ,托 遺 響 于 悲 風 。”
sū zǐ yuē :“kè yì zhī fū shuǐ yǔ yuè hū ?shì zhě
蘇 子 曰 :“客 亦 知 夫 水 與 月 乎 ?逝 者
rú sī ,ér wèi cháng wǎng yě ;yíng xū zhě rú bǐ ,ér zú mò
如 斯 ,而 未 嘗 往 也 ; 盈 虛 者 如 彼 ,而 卒 莫
xiāo zhǎng yě 。gài jiāng zì qí biàn zhě ér guān zhī ,zé
消 長 也 。蓋 將 自 其 變 者 而 觀 之 ,則
tiān dì céng bù néng yǐ yī shùn ;zì qí bù biàn zhě ér guān
天 地 曾 不 能 以 一 瞬 ;自 其 不 變 者 而 觀
zhī ,zé wù yǔ wǒ jiē wú jìn yě ,ér yòu hé xiàn hū ?qiě fú
之 ,則 物 與 我 皆 無 盡 也 ,而 又 何 羨 乎 ?且 夫
tiān dì zhī jiān ,wù gè yǒu zhǔ ,gǒu fēi wú zhī suǒ yǒu
天 地 之 間 ,物 各 有 主 ,茍 非 吾 之 所 有
suī yī háo ér mò qǔ 。wéi jiāng shàng zhī qīng fēng ,yǔ
雖 一 毫 而 莫 取 。惟 江 上 之 清 風 ,與
shān jiān zhī míng yuè ,ěr de zhī ér wéi shēng ,mù yù zhī
山 間 之 明 月 ,耳 得 之 而 為 聲 ,目 遇 之
ér chéng sè ,qǔ zhī wú jìn ,yòng zhī bù jié 。shì zào wù
而 成 色 ,取 之 無 禁 , 用 之 不 竭 。是 造 物
zhě zhī wú jìn cáng yě ,ér wú yǔ zǐ zhī suǒ gòng shì 。”
者 之 無 盡 藏 也 ,而 吾 與 子 之 所 共 適 。”
kè xǐ ér xiào ,xǐ zhǎn gēng zhuó 。yáo hé jì jìn ,
客 喜 而 笑 ,洗 盞 更 酌 。肴 核 既 盡 ,
bēi pán láng jí 。xiāng yǔ zhěn jiè hū zhōu zhōng ,bù zhī
杯 盤 狼 藉 。 相 與 枕 藉 乎 舟 中 ,不 知
dōng fāng zhī jì bái 。
東 方 之 既 白 。
7、鵲橋仙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鵲橋仙》
拼音:què qiáo xiān
(宋)秦觀
拼音:sòng,qín guān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拼音:xiān yún nòng qiǎo,fēi xīng chuán hèn,yín hàn tiáo tiáo àn dù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拼音:jīn fēng yù lù yī xiàng féng,biàn shèng què rén jiān wú 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拼音:róu qíng sì shuǐ,jiā qī rú mèng,rěn gù què qiáo guī lù。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拼音:liǎng qíng ruò shì jiǔ chánɡ shí,yòu qǐ zài zhāo zhāo mù mù 。
譯文: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8、桃花源記翻譯及原文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結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9、桃花源記原文及翻譯
【原?】
晉太元中,武陵?捕魚為業。緣溪?,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夾岸數百步,中?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甚異之,復前?,欲窮其林。
林盡?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初極狹,才通?。復?數?步,豁然開朗。?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美池桑?之屬。阡陌交通,雞?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著,悉如外?。黃發垂髫,并怡然?樂。
【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以打漁為?。?天,他順著溪??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桃花林,?長在溪?的兩岸,長達?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對此(眼前的景?)感到?分詫異,繼續往前?船,想?到林?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座?,?上有個?洞?,洞?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進去了。起初洞?很狹窄,僅容??通過。??了??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平坦寬?的?地,?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地、美麗的池沼,桑樹?林之類的。?間?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們在?野?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完全?樣。??和?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得其樂。
10、桃花源記拼音版
桃花源記 (晉)陶淵明
晉(jìn)太(tài)元(yuán)中(zhōnɡ),武(wǔ)陵(línɡ)人(rén)捕(bǔ)魚(yú)為(wéi)業(yè)。緣(yuán)溪(xī)行(xíng),忘(wànɡ)路(lù)之(zhī)遠(yuǎn)近(jìn)。忽(hū)逢(fénɡ)桃(táo)花(huā)林(lín),夾(jiā)岸(àn)數(shù)百(bǎi)步(bù),中(zhōnɡ)無(wú)雜(zá)樹(shù),芳(fānɡ)草(cǎo)鮮(xiān)美(měi),落(luò)英(yīnɡ)繽(bīn)紛(fēn)。漁(yú)人(rén)甚(shèn)異(yì)之(zhī)。復(fù)前(qián)行(xínɡ),欲(yù)窮(qiónɡ)其(qí)林(lín)。
林(lín)盡(jìn)水(shuǐ)源(yuán),便(biàn)得(dé)一(yì)山(shān),山(shān)有(yǒu)小(xiǎo)口(kǒu),仿(fǎnɡ)佛(fú)若(ruò)有(yǒu)光(ɡuānɡ)。便(biàn)舍(shě)船(chuán),從(cónɡ)口(kǒu)入(rù)。初(chū)極(jí)狹(xiá),才(cái)通(tōnɡ)人(rén)。復(fù)行(xíng)數(shù)十(shí)步(bù),豁(huò)然(rán)開(kāi)朗(lǎnɡ)。土(tǔ)地(dì)平(pínɡ)曠(kuànɡ),屋(wū)舍(shě)儼(yǎn)然(rán),有(yǒu)良(liánɡ)田(tián)美(měi)池(chí)桑(sānɡ)竹(zhú)之(zhī)屬(shǔ)。阡(qiān)陌(mò)交(jiāo)通(tōnɡ),雞(jī)犬(quǎn)相(xiānɡ)聞(wén)。其(qí)中(zhōnɡ)往(wǎnɡ)來(lái)種(zhòng)作(zuò),男(nán)女(nǚ)衣(yī)著(zhuó),悉(xī)如(rú)外(wài)人(rén)。黃(huánɡ)發(fà)垂(chuí)髫(tiáo),并(bìnɡ)怡(yí)然(rán)自(zì)樂(lè)。
見(jiàn)漁(yú)人(rén),乃(nǎi)大(dà)驚(jīnɡ),問(wèn)所(suǒ)從(cónɡ)來(lái)。具(jù)答(dá)之(zhī)。便(biàn)要(yāo)還(hái)家(jiā),設(shè)酒(jiǔ)殺(shā)雞(jī)作(zuò)食(shí)。村(cūn)中(zhōnɡ)聞(wén)有(yǒu)此(cǐ)人(rén),咸(xián)來(lái)問(wèn)訊(xùn)。自(zì)云(yún)先(xiān)世(shì)避(bì)秦(qín)時(shí)亂(luàn),率(shuài)妻(qī)子(zǐ)邑(yì)人(rén)來(lái)此(cǐ)絕(jué)境(jìnɡ),不(bú)復(fù)出(chū)焉(yān),遂(suì)與(yǔ)外(wài)人(rén)間(jiàn)隔(ɡé)。問(wèn)今(jīn)是(shì)何(hé)世(shì),乃(nǎi)不(bù)知(zhī)有(yǒu)漢(hàn),無(wú)論(lùn)魏(wèi)晉(jìn)。此(cǐ)人(rén)一(yī)一(yī)為(wéi)具(jù)言(yán)所(suǒ)聞(wén),皆(jiē)嘆(tàn)惋(wǎn)。余(yú)人(rén)各(ɡè)復(fù)延(yán)至(zhì)其(qí)家(jiā),皆(jiē)出(chū)酒(jiǔ)食(shí)。停(tínɡ)數(shù)日(rì),辭(cí)去(qù)。此(cǐ)中(zhōnɡ)人(rén)語(yǔ)云(yún):“不(bù)足(zú)為(wéi)外(wài)人(rén)道(dào)也(yě)。”
既(jì)出(chū),得(dé)其(qí)船(chuán),便(biàn)扶(fú)向(xiànɡ)路(lù),處(chù)處(chù)志(zhì)之(zhī)。及(jí)郡(jùn)下(xià),詣(yì)太(tài)守(shǒu),說(shuō)如(rú)此(cǐ)。太(tài)守(shǒu)即(jí)遣(qiǎn)人(rén)隨(suí)其(qí)往(wǎnɡ),尋(xín)向(xiànɡ)所(suǒ)志(zhì),遂(suì)迷(mí),不(bú)復(fù)得(de)路(lù)。
南(nán)陽(yánɡ)劉(liú)子(zǐ)驥(jì),高(ɡāo)尚(shànɡ)士(shì)也(yě),聞(wén)之(zhī),欣(xīn)然(rán)規(ɡuī)往(wǎnɡ)。未(wèi)果(ɡuǒ),尋(xún)病(bìnɡ)終(zhōnɡ)。后(hòu)遂(suì)無(wú)問(wèn)津(jīn)者(zhě)。
11、論語十二章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之后時常去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譯文: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便小有所成,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譯文: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譯文: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適從。”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譯文:孔子說:“多么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么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譯文:孔子說:“在多個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譯文:孔子在河邊上說:“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 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向卻不可改變。”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譯文: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論語》十二章
子(zǐ)曰(yuē):“學(xué)而(ér)時(shí)習(xí)之(zhī),不(bú)亦(yì)說(yuè)乎(hū)?有(yǒu)朋(pénɡ)自(zì)遠(yuǎn)方(fānɡ)來(lái),不(bú)亦(yì)樂(lè)乎(hū)?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不(bú)慍(yùn),不(bú)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學(xué)而(ér)》)
曾(zēng)子(zǐ)曰(yuē):“吾(wú)日(rì)三(sān)省(xǐng)吾(wú)身(shēn):為(wèi)人(rén)謀(móu)而(ér)不(bù)忠(zhōnɡ)乎(hū)?與(yǔ)朋(pénɡ)友(you)交(jiāo)而(ér)不(bú)信(xìn)乎(hū)?傳(chuán)不(bù)習(xí)乎(hū)?”(《學(xué)而(ér)》)
子(zǐ)曰(yuē):“吾(wú)十(shí)有(yòu)五(wǔ)而(ér)志(zhì)于(yú)學(xué),三(sān)十(shí)而(ér)立(lì),四(sì)十(shí)而(ér)不(bú)惑(huò),五(wǔ)十(shí)而(ér)知(zhī)天(tiān)命(mìnɡ),六(liù)十(shí)而(ér)耳(ěr)順(shùn),七(qī)十(shí)而(ér)從(cónɡ)心(xīn)所(suǒ)欲(yù),不(bù)逾(yú)矩(jǔ)。”(《為(wéi)政(zhènɡ)》)
子(zǐ)曰(yuē):“溫(wēn)故(ɡù)而(ér)知(zhī)新(xīn),可(kě)以(yǐ)為(wéi)師(shī)矣(yǐ)。”(《為(wèi)政(zhènɡ)》)
子(zǐ)曰(yuē):“學(xué)而(ér)不(bù)思(sī)則(zé)罔(wǎnɡ),思(sī)而(ér)不(bù)學(xué)則(zé)殆(dài)。”(《為(wéi)政(zhènɡ)》)
子(zǐ)曰(yuē):“賢(xián)哉(zāi),回(huí)也(yě)!一(yì)簞(dān)食(shí),一(yì)瓢(piáo)飲(yǐn),在(zài)陋(lòu)巷(xiànɡ),人(rén)不(bù)堪(kān)其(qí)憂(yōu),回(huí)也(yě)不(bù)改(ɡǎi)其(qí)樂(lè)。賢(xián)哉(zāi),回(huí)也(yě)!”(《雍(yōnɡ)也(yě)》)
子(zǐ)曰(yuē):“知(zhī)之(zhī)者(zhě)不(bù)如(rú)好(hào)之(zhī)者(zhě),好(hào)之(zhī)者(zhě)不(bù)如(rú)樂(lè)之(zhī)者(zhě)。”(《雍(yōnɡ)也(yě)》)
子(zǐ)曰(yuē):“飯(fàn)疏(shū)食(shí)飲(yǐn)水(shuǐ),曲(qǔ)肱(ɡōnɡ)而(ér)枕(zhěn)之(zhī),樂(lè)亦(yì)在(zài)其(qí)中(zhōnɡ)矣(yǐ)。不(bú)義(yì)而(ér)富(fù)且(qiě)貴(ɡuì),于(yú)我(wǒ)如(rú)浮(fú)云(yún)。”《述(shù)而(ér)》
子(zǐ)曰(yuē):“三(sān)人(rén)行(xíng),必(bì)有(yǒu)我(wǒ)師(shī)焉(yān)。擇(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從(cónɡ)之(zhī),其(qí)不(bú)善(shàn)者(zhě)而(ér)改(ɡǎi)之(zhī)。”(《述(shù)而(ér)》)
子(zǐ)在(zài)川(chuān)上(shànɡ),曰(yuē):“逝(shì)者(zhě)如(rú)斯(sī)夫(fú)!不(bù)舍(shě)晝(zhòu)夜(yè)。”《子(zǐ)罕(hǎn)》
子(zǐ)曰(yuē):“三(sān)軍(jūn)可(kě)奪(duó)帥(shuài)也(yě),匹(pǐ)夫(fū)不(bù)可(kě)奪(duó)志(zhì)也(yě)。”《子(zǐ)罕(hǎn)》
子(zǐ)夏(xià)曰(yuē):“博(bó)學(xué)而(ér)篤(dǔ)志(zhì),切(qiè)問(wèn)而(ér)近(jìn)思(sī),仁(rén)在(zài)其(qí)中(zhōnɡ)矣(yǐ)。”《子(zǐ)張(zhānɡ)》
12、桃花源記翻譯及原文注釋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結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注釋: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或湖南常德一帶。
(3)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
(4)緣:順著、沿著。
(5)行:行走這里指劃船。
(6)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
(8)夾岸:兩岸。
(9)雜:別的,其他的。
(10)鮮美:鮮艷美麗。
(11)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12)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
(14)復:又,再。
(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
(16)欲:想要。
(17)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
(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22)若:好像。
(23)舍:舍棄,丟棄,
(24)初:起初,剛開始。
(25)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副詞,只。
(26)行:行走。
(27)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然,形容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
(28)平:平坦。
(29)曠:空闊;寬闊。
(30)屋舍:房屋。
(31)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32)之:這。
(33)屬:類。
(34)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35)雞犬相聞:(村落間)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36)種作:耕種勞作。
(37)衣著:穿著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黃發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發。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
(43)乃大驚:于是很驚訝。乃,于是,就。大,很,非常。
(44)從來:從……地方來。
(45)具:通“俱”,全,詳細。
(46)之:代詞,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
(47)要:通“邀”,邀請。
(48)咸:副詞,都,全。
(49)問訊:詢問消息,打聽消息。
(50)云:說。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領。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兩個詞。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鄉(縣)的人。邑,古代區域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
(55)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絕,絕處。
(56)復:再,又。
(57)焉: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從這里。
(58)遂:就。
(59)間隔:隔斷,隔絕。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是兩個詞,不同于現代漢語里的“無論”。
(63)為:對,向。
(64)具言:詳細地說出。
(65)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聞,知道,聽說。
(66)嘆惋:感嘆、惋惜。惋,驚訝,驚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請到。延,邀請。至,到。
(69)去:離開。
(70)語:告訴。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為:介詞,向、對。
(73)既:已經。
(74)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扶:沿著、順著。向,從前的、舊的。
(75)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動詞,做標記。處處,到處。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達。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詣(yì):到。特指到尊長那里去。
(78)如此:像這樣,指在桃花源的見聞。
(79)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尋,尋找。向,先前。志,名詞,標記。
(80)遂:結果。
(81)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斷。
(85)欣然:高興的樣子。
(86)規:計劃。
(87)未果:沒有實現。果,實現。
(88)尋:隨即,不久。
(89)終:死亡。
(90)問津:問路,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
(91)津:渡口。
13、桃花源記翻譯及原文簡短
桃花源記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木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溪流兩岸,長達幾百走,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香草鮮艷美麗,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漁人很驚異這種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看見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漁人就丟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走,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里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于是很驚奇,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里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寫出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從這里出去過,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他們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這漁人一件件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驚訝。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住了幾天,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作了標記。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沒有再找到原來的路。
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后來就沒有探訪的人了。
14、鄒忌諷齊王納諫拼音版原文及翻譯
zōu jì xiū bā chǐ yòu yú ,ér xíng mào yì lì 。zhāo fú yī guàn ,kuī jìng ,wèi qí qī yuē :“wǒ shú yǔ chéng běi xú gōng měi ?”qí qī yuē :“jun1 měi shèn ,xú gōng hé néng jí jun1 yě ?”chéng běi xú gōng ,qí guó zhī měi lì zhě yě 。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jì bú zì xìn ,ér fù wèn qí qiè ,yuē :“wú shú yǔ xú gōng měi ?”qiè yuē :“xú gōng hé néng jí jun1 yě !”dàn rì ,kè cóng wài lái ,yǔ zuò tán ,wèn zhī :“wú yǔ xú gōng shú měi ?”kè yuē :“xú gōng bú ruò jun1 zhī měi yě ”。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míng rì ,xú gōng lái ,shú shì zhī ,zì yǐ wéi bú rú ;kuī jìng ér zì shì ,yòu fú rú yuǎn shèn 。mù qǐn ér sī zhī ,yuē :“wú qī zhī měi wǒ zhě ,sī wǒ yě ;qiè zhī měi wǒ zhě ,wèi wǒ yě ;kè zhī měi wǒ zhě ,yù yǒu qiú yú wǒ yě ”。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yú shì rù cháo jiàn wēi wáng ,yuē :“chén chéng zhī bú rú xú gōng měi 。chén zhī qī sī chén ,chén zhī qiè wèi chén ,chén zhī kè yù yǒu qiú yú chén ,jiē yǐ měi yú xú gōng 。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jīn qí dì fāng qiān lǐ ,bǎi èr shí chéng ,gōng fù zuǒ yòu mò bú sī wáng ,cháo tíng zhī chén mò bú wèi wáng ,sì jìng zhī nèi mò bú yǒu qiú yú wáng :yóu cǐ guān zhī ,wáng zhī bì shèn yǐ” 。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
wáng yuē :“shàn 。”nǎi xià lìng :“qún chén lì mín ,néng miàn cì guǎ rén zhī guò zhě ,shòu shàng shǎng ;shàng shū jiàn guǎ rén zhě ,shòu zhōng shǎng ;néng bàng jī yú shì cháo,wén guǎ rén zhī ěr zhě ,shòu xià shǎng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lìng chū xià ,qún chén jìn jiàn ,mén tíng ruò shì ;shù yuè zhī hòu ,shí shí ér jiàn jìn ;jī nián zhī hòu ,suī yù yán ,wú kě jìn zhě 。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yàn 、zhào 、hán 、wèi wén zhī ,jiē cháo yú qí 。cǐ suǒ wèi zhàn shèng yú cháo tíng 。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鄒忌身高八尺多,形體容貌光艷美麗。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同城北徐公比,誰漂亮?他的妻子說:您漂亮極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就又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漂亮?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鄒忌同他坐著閑聊,鄒忌又問他:我同徐公比,誰漂亮?客人說: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覺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鏡子看看自己,覺得自己遠遠不如徐公漂亮。
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妃子、近臣沒有誰不偏愛您,朝中的大臣沒有誰不害怕您,全國范圍內的人沒有誰不有求于您: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書面勸諫我的,受中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獎賞。
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諫,宮門前庭院內人多得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偶然來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记拼音版原文及翻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搞笑吃鸡网名ID775个
- 下一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