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明朝47万大军打不过努尔哈赤的6万八旗军?
原標題:明朝47萬大軍打不過努爾哈赤的6萬八旗軍?
明朝有幾十萬部隊,不代表能夠作戰的是幾十萬部隊。
以薩達姆的伊拉克威力,名義上該國有民兵高達近千萬人。
結果美國佬打過來,民兵干脆站在路邊旁觀,哪里會去反抗。
退一步說,民兵就算去和美軍硬拼,也是送人頭的,上去一萬死一萬,上去十萬死十萬。
明朝的衛所制度缺失名義上有幾十萬軍隊,但早就已經形同虛設,畢竟200年過去了。
明軍實際可以使用的部隊,主要是駐守邊疆的衛戍部隊,以及各地駐扎的精銳部隊,數量并不多,而且基本都是募兵。
什么叫做募兵,就是花錢養兵,需要政府巨大的財政投入。
而當時明朝已經陷入小冰河時期幾十年,國內尚且餓死很多人,財政基本破產,哪里能夠維持什么大規模軍隊。
這些募兵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
即便是當年崇禎不惜代價支持袁崇煥時期,遼東軍隊經常拖欠軍餉幾個月。饑寒交迫的明軍士兵甚至兵變,更別說同清軍交戰了。
我們看看薩爾滸戰役。
這個戰役是戰略決戰,但明軍僅有8萬人,另外還有壯聲勢的朝鮮軍1萬,葉赫軍1萬,一共為10萬。
這8萬明軍,也是七拼八揍二來。
山西提供3萬,甘肅寧夏提供2萬多,另外四川、廣東、山東、陜西、北直隸、南直隸提供2萬,浙江4000。
最夸張的是,還有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總數7000人。
可見,五花八門,七拼八揍,從沒有一起作戰的經歷,大部分軍隊甚至沒有來過東北。
由此,可以想象戰斗力會怎么樣。
相反,滿清則是6萬多八旗作戰部隊,還有1萬左右的包衣、旗下家奴,至少也是后勤部隊。
說來說去,滿清其實是7萬多人,明軍自己僅僅是8萬人。
而且平心而論,當時這些明軍在野戰中的戰斗力,是比滿清要差一大截的。
對付這7萬多清軍,此時明軍至少要10多萬人。
現在8萬明軍深入敵人腹地,根本打不過7萬多滿清軍隊。
這8萬人防御尚且有問題,何談主動進攻,在薩爾滸慘敗也就是必然。
最終的松錦之戰,也就是最后的戰略決戰中。
明軍洪承疇傾全國之力,只有13萬人。而清軍則有11萬。
大家注意,明軍雖表面上兵力略多,實際上因為一系列的失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新兵,基本無戰斗力,只能壯聲勢。
而即便有戰斗力的明軍,相比清軍,戰斗力還是有明顯差距。
崇禎十六年
,遼東巡撫黎玉田上奏:“全寧僅馬步四萬余,瘦弱馬匹數千余”,“堪戰馬兵僅三千”,且“分守于新舊十二城”,其余將士不過寥若晨星,面對“鑄火造藥百倍于我”。
對付這11萬清軍,明軍現有素質,至少要20萬規模。
現在就13萬還去戰略決戰,基本必敗無疑。
實際上,清軍軍事實力早就強于東北地區的明軍,更可怕的是明軍已經沒有補充能力。
松錦之戰慘敗后,吳三桂就有三四萬兵力。
然而,到了崇禎自殺,吳三桂的軍隊也只有四五萬人。而此時距離松錦之戰慘敗,已經2年時間。
而面對滿清20萬軍隊,吳三桂作為鎮守山海關唯一大將,竟然只有這點本錢,2年內無法新增部隊。
其實,在和滿清交手之前,明朝已經從內部崩潰。
再說通俗點,不是明軍打不過滿清。明軍如果早幾十年,消滅滿清就像玩一樣,看看當年在朝鮮怎么對付日軍的。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明朝47万大军打不过努尔哈赤的6万八旗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古人的弓箭,为何现代人几乎拉不动,
- 下一篇: 为什么说司马炎是汉人历史上的千古罪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