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可能全军覆没,刘文辉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没炸桥?
原標題:如果將瀘定橋炸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沒,劉文輝為什么在關鍵時刻沒炸橋?
對于我國歷史上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這一故事,大家肯定都有了解過,不過對于這一事件的某些細節,可能大家還沒有那么的清楚。
那今天我們就可以聊一聊關于這一件事件當中的細節。
在1935年的時候,我國紅軍在飛奪瀘定橋的過程當中,冒著可能被炸毀的危險完成了極其艱巨的任務,當時一旦這一座橋被炸毀,那紅軍將會全軍覆滅,那為什么到最后沒有出現這個不好的后果呢?
實際上這跟一個人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而他的名字就叫做劉文輝,在語文課本上所說的這些事情當中,主要角色在大家印象當中非常深刻的肯定都是22位攀登鐵索的勇士,這些正是在關鍵時刻發揮極大作用的英雄,但這實際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因為是在實際的事件發生當中,除了這22位勇士之外,還有其他在這一地區對紅軍進行干擾的其他部隊,而在當時紅軍也面臨著巨大的危險,稍有不慎就很可能全軍覆沒。
在1935年的時候,蔣介石為了阻絕紅軍直接到達昆明,并且調動了10萬多的中央軍對紅軍進行前后夾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將紅軍逼到了大渡河的渡口,當時紅軍所面臨著的就是大渡河難以跨越這一緊迫的局勢。
在紅軍面前需要跨越的是一片很大的水域,但是在當時渡口的船只都已經被敵人所破壞了,他們即使能夠找到木船,但是很明顯是難以達成的,而對于他們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橫跨大渡河之上的瀘定橋,但是瀘定橋的木板已經被拆下只剩下了鐵鎖。
不過即使在面對這樣的困難之下,當時我們的紅軍部隊仍然克服了困難,直接從鐵鎖上橫跨瀘定橋。但是這樣的結果是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為在此前他已經下達了明確的命令。
他所發出的命令是:讓劉文輝直接炸橋,來阻擋紅軍前進的道路,但是最后的結果顯示,劉文輝并沒有按照他的命令執行。
那在這當中存在著哪些原因呢?
出現這一些有的原因當然是很多的,不過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在劉文輝本身,他屬于國營陣營,并且是川軍,且一度被稱之為是“西南王”,而川軍和紅軍之間并沒有太大的矛盾,如果真的要從軍隊矛盾上來說,當時和川軍同屬于一個陣營的國營中央軍,才是劉文輝比較擔心的勢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他的心中一定出現了對于之后形勢變化上的不同抉擇。
此外,瀘定橋本身具備的價值是巨大的,它是康熙年間川藏往來的重要通道,如果只是一座不那么起眼的橋梁被炸掉還引不起太大的轟動,但是這座橋本身所發揮的價值的確是非常突出,且對于地區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如果劉文輝炸掉了這座橋,那他很可能會遭受到川藏人民的唾棄。
所以不論是從這座橋本身的價值,還是從其本身難以承受的罵名這些方面,也都可能是他沒有執行炸橋這一命令的原因。
最后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于本身的紅軍精神是很強的,也許當初對方軍隊當中根本沒有想到紅軍援軍的行軍速度,竟然能夠比他們早一步到達瀘定橋的橋頭。
所以在這一預估不精準的情況下,他們就錯失了對紅軍進行阻攔的時機,而且更重要的是,也許他們根本沒有想過紅軍居然會選擇攀爬鐵索過河這樣高難度的方式,因為當時在鐵索上還燃燒著烈火,但是這都沒能夠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
正因為擁有如此堅定紅軍精神,所以在克服歷史重重難關的情況下,也完全避開了全軍覆沒這樣的跡象。
這是紅軍長征最終能夠成功的關鍵,即使到了沒有道路的情況下,他們依然能夠開辟出屬于自己的道路,也正是因為頑強的精神,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更好的中國。
所以總的來說,在1935年,當時劉文輝沒有選擇炸掉瀘定橋,這一其中存在著他個人利益判斷的緣故,另外的部分原因也源于紅軍精神本身的強大。
我國解放軍有這樣的紅軍精神,自然也離不開在歷史上為我們作出重大貢獻許多的先驅者們,正是有了他們,我們才有如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以及如此強大的祖國。向他們致敬!
更多文章可查看世界歷史網公眾號(shijielishiwang)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果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可能全军覆没,刘文辉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没炸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张莉:重读《简爱》,你看到阁楼上的疯女人
- 下一篇: 根脉中华|斩获全国票房冠军,这部粤剧凭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