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的1,143,913次方种算法组合:这都不是事儿~~
從2012年啟動預研,2014年構建軟硬協同系統,2017年應用于華為云... 歷時8年時間打造的華為云擎天架構,究竟有多強悍,或許我們能從下面的內容中找到答案。
在剛剛結束的GECCO 2020國際會議中,華為云擎天架構的調度算法團隊獲得OCP(Optimal Camera Placement最優相機布局)和USCP(Unicost Set Covering Problem單一成本集合覆蓋問題)運籌優化算法賽道兩項分賽道的冠軍。
?
超乎想象的頂級的會議
GECCO會議始辦于1999年,是進化計算領域最重要的盛會之一。本屆比賽吸引了來自英國、法國等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和頂尖學者,如法國的優化解決方案提供商Artelys(工業優化領域旗艦競賽ROADEF/EURO Challenge 2018年度冠軍),英國蘭卡斯特大學(ROADEF/EURO Challenge 2016年度冠軍),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可謂是高手云集。
了解了會議的大概情況,我們再來看看這次比賽獲獎賽道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計算機科學中的“進化計算”,指一系列“受生物進化啟發的全局優化算法”,及研究此類算法的人工智能等子領域,主要應用于最優化問題的求解。而OCP與USCP作為經典的離散優化問題,是已被證明的NP-Hard問題,其中USCP更是Karp提出的21個NP-Complete問題之一,在計算復雜性理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并被廣泛應用于邊緣站點選址、軟件模糊測試等實際工業場景中。
OCP問題可以簡單描述為:假定一個城市需要部署一組攝像頭進行監控全覆蓋,而每個攝像頭部署的位置(400萬個可選位置)、角度及可覆蓋的監控區域都不盡相同,如何使用最少的攝像頭實現城市監控的全覆蓋。USCP問題則是采用更為抽象的數學集合形式進行描述,二者本質相同。
OCP問題示意圖
云上實踐與算法理論碰撞
此次賽題提供了基于實際的城市監控布局轉換而來的數據集合,其中最大的數據包含了380萬以上的監控候選位置。要從380萬個候選位置中選出最優的布局方案,搜索空間高達2^(3,800,000)≈〖10〗^(1,143,913),該數字遠遠超過宇宙中所有原子的數量總和,即使動用全世界的算力,也無法在有限時間內逐一驗證每一種方案的優劣。
?
龐大搜索空間,大幅提升賽題難度
華為云擎天架構調度算法團隊提交的Weighting-Based Parallel Local Search(WPLS)算法同時結合了機器學習與運籌優化中的技巧,在局部搜索的過程中使用了禁忌表策略,并且自學習地調整評估函數來跳出局部最優。在實現上,該算法同時借助于華為云鯤鵬和昇騰的獨特硬件優勢,不僅發揮出算法的并行化加速能力,還在極短的時間找到接近于理論最優解的方案。
針對如何從380萬個候選位置中選出最優的布局的問題,核心問題就是如何進行海量邊緣站點選址、規劃各站點容量,并通過智能全域調度實現全局業務接入體驗最優,其本質也可以抽象為以集合覆蓋問題為核心的一系列優化問題。華為云團隊提出了“云站點選址”的方案。擬在全國范圍內部署海量站點,計算出因時延、服務質量、實際環境等約束帶來的覆蓋區域有限問題,計算出各站點可覆蓋區域及對應建站成本,最終提出可實現全覆蓋的最優站點部署方案。
不得不說,該解決方案得益于當前云技術已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推力。隨著產業的發展,行業對海量算力、極致時延體驗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云計算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工具,正逐步向邊緣延伸,以滿足澎湃算力的隨時、隨地、隨需獲取并實現業務的就近接入。
面向未來 華為云擎天架構的全棧技術投入
歷經8年技術積淀的華為云擎天架構,通過對極簡數據中心、專用硬件、虛擬化、云操作系統等全棧技術投入,提供硬核性能、極致穩定、極優效能、云邊端協同的云服務,為華為云、華為云Stack、華為云邊緣提供一致體驗與一致生態。
?“智慧云腦”作為華為云擎天架構的管控面,是面向云、AI、5G時代的分布式云操作系統,實現全域資源供給極優、多樣性算力使用極簡。其中,全域資源調度能力可支撐未來10萬級分布式站點間復雜的調度協同,完成中心與邊緣、邊緣與邊緣之間的智能按需調度,根據業務訴求匹配最優節點,實現就近接入。面向租戶,智慧云腦通過資源畫像及預測算法實現算力的智能推薦,讓應用負載運行在最合適的算力之上。
未來,華為云將繼續發揮全棧技術創新能力,與伙伴一起使能千行百業,助力政企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挑战10的1,143,913次方种算法组合:这都不是事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小编亲测:开售即遭“疯抢”的小度在家凭什
- 下一篇: 鸟哥LINUX操作练习(8):Lin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