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50 万元以内没有对手,没有和第三方车企合作推出“智选”车的计划
1 月 9 日消息,對于大家最關心的小米汽車,小米官方將集中回答其中最典型的 100 個問題。小米昨天已經公布了 33 個問題的答案,今天又公布了 34 個問題的答案。
對于小米汽車遲遲不肯公布價格這件事,小米表示:
去年 12 月 28 日舉辦的是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我們主要聊技術,順便講了部分小米 SU7 的產品信息。
關于小米 SU7,還有不少內容,我們會等到正式產品發布會時跟大家詳細介紹。
現在汽車行業確實挺卷的,但小米是從小卷到大的,從來沒怕過。還是那句話,我們非常有信心,50 萬以內小米 SU7 沒有對手。
對于小米汽車城市 NOA 功能,小米表示其智能駕駛的目標是 2024 年底進入智能駕駛行業第一陣營,所以小米今年也要在城市 NOA 數量上追齊行業第一梯隊。
對于有網友詢問的“小米汽車后面會不會和第三方車企合作推出類似‘智選’車”,小米表示“我們沒有這樣的計劃”。
從一開始,小米就決定要在設計、研發、制造等全鏈路全棧自研,由小米全資造車、風險自擔。這不僅是小米 all in 造車的決心,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只有全資造車、全棧把控,才能把控好汽車每一個環節的品質與用戶體驗。
小米還表示:小米 SU7 車機擁有目前行業中最豐富的應用生態,5000 + 款小米平板應用將逐步適配車機。同時還可通過手機應用 pin 到車機秒變原生應用。
小米官方還提醒,目前小米官方尚未開啟各種形式的預售活動。也提醒大家不要被各種虛假信息詐騙。
很多米粉反饋,最近關于小米汽車的謠言這么多,小米法務真的有干活么?何時公布下相關進展?
這次我們只是開了一場汽車技術發布會,熱度這么高超過了我們的預期。一方面巨大的熱度代表了用戶對小米汽車的期待,我們真的很開心。一方面大量的不實信息、謠言和惡意抹黑也蜂擁而至,我們會及時澄清,我們也將堅決追究造謠抹黑者的法律責任。
小米汽車 SU7 定價大概是多少?什么時候公布?
我們的確還沒有最終定價。雷總在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也介紹過,確實有點貴,但會“貴得有理由”。
不會是 9.9 萬、不會是 14.9 萬、不會是 19.9 萬。最終定價,我們將于小米 SU7 正式發布會上公布。
現在網上關于小米汽車售價的消息很多,有沒有真的?
網傳小米汽車售價均為假消息,我們還沒確定最終售價。
最終售價會于小米汽車正式發布時對外公布。
小米 SU7 的主要內容算是基本發完了嗎?
2023 年 12 月 28 日舉辦的是小米汽車的技術發布會。這次我們只介紹了智能電動汽車最核心的 5 項技術,關于產品也僅僅是梗概介紹。我們還有大量的技術、產品內容沒有展開。在小米 SU7 正式發布會時跟大家詳細介紹。
大壓鑄是不是壓力越大越好?為什么小米大壓鑄是 9100t?
這里我們常說的是大壓鑄的鎖模力。鎖模力的確定是由壓鑄件設計而來的。小米一體化大壓鑄后地板比特斯拉 Model Y 更大、結構更加復雜,故最終選定 9100t 額定鎖模力。實際使用中小米超級大壓鑄鎖模力最大值 9500t,穩定值可以做到 9300t。
鎖模力并非大壓鑄技術的唯一指標。免熱處理合金原料性能、壓鑄島集群設計、缺陷檢測等等均是衡量大壓鑄技術的核心指標。小米目前是全球唯二、國內唯一的同時擁有自研免熱處理合金材料、自研大壓鑄島集群的車企。
網上有人說,小米的大壓鑄是海天已有的 8800t 壓鑄機直接改名而來的,這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小米超級大壓鑄 9100t(噸),不是型號,而是實際的額定鎖模力,實際上,小米超級大壓鑄集群正常運行的鎖模力可高達 9500t。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小米超級大壓鑄 9100t 的壓鑄機,是小米跟海天聯合研發的,小米研發團隊在行業已有的壓鑄機技術基礎上,進行了 11 項專利設計創新提升,其中大部分為發明專利,如 A I 主動優化壓射參數設定系統等。但壓鑄機只是一個環節,小米自研了整個壓鑄集群系統,包括 60 個設備、433 個工藝參數。
如果真的撞到了大壓鑄件,小米的維保成本到底多高?
小米 SU7 尾部采用了三段式設計,在一體化大壓鑄后地板的基礎上設計了緩沖區。常規碰撞只需要更換緩沖潰縮區,維修成本和傳統設計相同。當遇到極高速碰撞的時候,一體化大壓鑄后地板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防護。
總體來說,小米 SU7 的一體化大壓鑄后地板設計是:小碰撞輕松維修費用不肉疼,大碰撞更加堅固護你安全。是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
小米大壓鑄良品率高么?一上來就用大壓鑄會不會帶來質量問題?
大壓鑄技術是典型的長期主義技術,也是未來頭部車企的入場券。小米汽車從一開始就決定要全棧自研,一次性投入兩套壓鑄島集群。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當時還增加了一套傳統沖壓方案,三套方案同時干。最后,小米超級大壓鑄項目順利落地。
同時我們自研的大壓鑄島相關技術包括溫控系統、鋁液轉運系統、壓射系統、澆排系統等等,并通過自研的 AI 缺陷檢測系統確保小米 SU7 一體化大壓鑄后地板良品率。
小米泰坦合金實際性能怎么樣?自研合金是不是就是為了節省成本?
小米泰坦合金在壓鑄性能、力學性能、耐久性能、可循環、經濟性等方面非常出色,小米泰坦合金還加入了 30% 循環鋁,十分環保,小米成為了國內唯一、全球唯二擁有可量產自研大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至于當時為什么要自研合金材料,我發布會也講過,是因為大壓鑄對合金原料要求極為苛刻,當時供應商的配方滿足不了我們的要求,我們只能自研材料,自研材料的成本比直接用成熟方案肯定是高很多的。
小米泰坦合金確實是自研的嗎?
是的。可能有網友此前被錯誤信息所誤導,大家看到的是某大學楊姓教授的相關聊天記錄,事實上,楊教授很快進行了澄清。為楊教授實事求是的精神點贊,也對由此引發的誤解表示遺憾。希望大家幫忙轉發澄清。
小米泰坦合金的具體配方有什么不一樣?
相關專利已經公開可查,合金中使用的十一種元素的配比我們也已公開。(專利號 ZL 2023 1 0604165.9)
12 小米超級電機系列中多少是自研的?
我們一共正式發布了三款電機,并同時披露了一款已經實驗實現的預研電機。其中,小米超級電機 V6、V6s 分別與聯電、匯川聯合研發,轉速為 21000 轉。同時,小米自研了小米超級電機 V8s,轉速 27200 轉,這一信息同時也已被匯川在 A 股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公開披露。關于小米超級電機的介紹,詳情介紹請點擊:小米汽車的超強心臟是這樣煉成的
小米電機 V6 是不是就是聯電的老產品?為什么連型號名都一樣?
小米電機 V6 是小米和聯電聯合研發的全新電機。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改進了電機轉子應力拓撲結構,大幅提升電機轉速和功率密度,并取得了相關專利。
網傳所謂“小米電機 V6 為 2020 年聯電 TZ220XS000 老型號電機”,純屬謠言。TZ220XS000 僅為國家標準規則命名:TZ 代表永磁同步電機;220 代表電機外徑;X 代表旋變位置傳感器;S 代表水冷散熱;000 則為聯電的品牌代號。內部命名相同不代表是同一款電機,這一點從行業各公開可查信息均可獲知。
V8s 電機確定量產嗎?
V8s 已實現量產,將于 2025 年上車。目前已有汽車評測媒體實測過裝載 V8s 電機的工程車,實測 V8s 的轉速可達到 30000 轉以上。不過,相關測試為極限值測試,V8s 的額定轉速,我們還是標定為 27200 轉。
小米超級電機 35000 轉的高轉速是怎么做到的,小米第一次做電機就比特斯拉等都厲害?
35000rpm 高轉速的背后,有從結構設計、材料工藝等諸多方面的創新努力。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小米利用“激光原位固化碳纖維纏繞技術”進行了高速電機轉子套筒的創新設計,并取得了相關授權轉子專利。
相比“碳纖維纏繞后需要刷樹脂進行固化”的碳纖維濕式纏繞法;小米的激光原位固化纏繞工藝,不是采用碳纖維原絲和樹脂膠水,而是碳纖維預浸帶,在同一工站設備上邊纏繞邊利用激光實現碳纖維預浸帶的固化,工序簡單,一個工位全部搞定,纏繞過程張緊力直接保持。
CTB 倒置電芯真的是業內首創嗎?
電芯倒置,業內曾有過;泄壓閥倒置,也曾有過。但前兩者同時倒置的 CTB 電芯整體倒置,此前卻從未有過。小米首創的這項技術方案,是為了在保障極致電池安全的同時,更能保障極致的空間利用。
CTB 是 Cell to body,是汽車廠商的設計能力,不僅僅是電池廠商的技術,本質是電池包和車身融為一體,電池包上蓋直接就是乘員艙的地板。小米擁有 36 個核心專利,CTB 一體化上蓋、側圍設計、底護、復合纖維龍脊梁等結構設計都是小米設計的,低導冷卻液、電池管理軟件和車云融合安全預警系統、高壓架構等也都是小米設計的。
小米 CTB 倒置技術方案,具體能帶來什么好處?
小米 CTB 電池包采用了倒置電芯設計,相比于傳統的正置電芯,泄壓閥朝下,配合國內唯一的無孔化高強鋼上蓋設計和全球最嚴苛的熱失控安全標準,保證了極限狀態下,乘員艙也是與電池艙完全隔離的安全狀態。
即便在 55 攝氏度熱失控無明火、無熱蔓延,泄壓閥朝下,無孔化上蓋,構成了電池安全守護能力的天花板。
小米電池氣凝膠含量有多高?是標配么?
小米 SU7 采用了行業頂級的 17 層高壓絕緣防護,并定制了行業最強的主動冷卻技術:雙大面冷卻面積達到同級最高的 7.8m2,這一驚人數據是行業平均水平的 4 倍,同時在電芯兩個側面鋪設了 165 片業內目前最為領先的氣凝膠隔熱材料,最高可抵抗 1000°C 的高溫。
我們的工程師在測試中,對創新材料和工藝極為自信,敢于把自己的手緊貼氣凝膠材料,在另一側直接用 1000°C 噴槍火焰炙烤,依然安然無恙。
網友有人懷疑,小米 SU7 熱管理適應低溫,是否只能到-20℃,這是真的嗎?
關于熱泵的工作范圍,目前行業沒有嚴格的規范。有部分企業自稱可以低至-30℃,其實并非純“空氣源熱泵”,而是有加熱器或水源熱泵在工作。
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透露的,-20℃,是依靠純空氣源熱泵,依然能從空氣中獲得熱量。
如果按照前述相關公司相同口徑,加上加熱器等,小米汽車整體熱管理能力,能適應的溫度可以低至-30℃甚至更低。所以,小米汽車可以挑戰“冬季電車之王”,可以說“電車從此無懼寒冬”。
小米汽車的摩德納平臺是完全自研的嗎?
小米汽車摩德納平臺為小米全自研汽車平臺,之前有謠言稱小米汽車使用其他車廠架構,完全失實。
小米汽車摩德納平臺研發之初就確立了 100 項“第一”“唯一”“最”的設計目標,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也跟大家分享了一部分成果,同時還有更多的成績我們留在小米汽車正式發布的時候再跟大家詳細匯報。
說是設計目標“100 項第一、唯一、最”,實際達到了嗎?
我們在發布會上,說的講的“設計目標”。實際上,絕大多數都達到了。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了一部分小米汽車的領先技術和功能。更多的點,我們在后續直到 SU7 正式發布,會陸續向大家介紹。
小米汽車智能駕駛,靠什么可以達成“2024 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的目標?
小米汽車智能駕駛采用了全鏈路自研方案。并且,小米的起點很高,在最新一代的底層算法 ——BEV+Transformer + 占用網絡基礎上,將大模型技術全面融入其中,實現了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將端到端的感知決策大模型應用于量產車上。
小米 SU7 的麋鹿測試 82km/h的成績,是按照什么標準測試的?
小米 SU7 麋鹿測試完全按照國際標準 ISO 3888-2 進行,麋鹿測試成績為 82km/h。如果大家細心的話,會發現測試中段的路寬還略窄于國標標準,給自己額外上了難度。麋鹿測試是反映操控、車身穩定性等一系列能力的綜合測試,小米 SU7 正式上市后也歡迎媒體對比實測。
小米會不會為了降低起售價,搞一個“丐中丐”版本出來?
請大家放心,小米汽車內部有著充分一致的產品立項準則,“體驗優先”始終放在第一位。小米 SU7 就是標準版。
五星安全碰撞是標配么?標準版和 MAX 版碰撞安全表現有差異么?
無論是哪個版本的車,安全碰撞測試成績都是頂級的,我們選擇了最嚴格的標準來設計我們的產品,小米 SU7 系列都達到了 C-NCAP 2024 版 五星安全標準,E-NCAP 2023 版 五星安全標準以及 C-IASI 2023 版 3G + 優秀安全標準。
小米汽車只有三種顏色么?量產版會有白色和黑色么?會有猛男粉么?
這次我們公布了小米 SU7 的三種配色,分別是海灣藍、橄欖綠和雅灰,三種顏色在實車上都非常漂亮,我們的設計團隊在顏色研發和車漆工藝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我們也看到很多用戶在問有沒有經典的黑白配色。我們的確還有更多顏色可選,在正式發布時會向大家全面介紹。
小米汽車為什么沒有考慮重新設計一個新車標?
小米汽車的 logo 設計我們內部非常滿意,和小米品牌 logo 一脈相承,是我們重要的品牌資產,審美是比較主觀的事,我們也會虛心傾聽大家的不同聲音。
第一輛車為什么叫小米 SU7?
“SU”是 Speed Ultra 縮寫,“7”是按照國內對車型定位的通常認知習慣確定的系列定位,車型大小大概跟寶馬 5 系差不多。高性能是小米的基因,特斯拉說不造慢車,我們也是這樣做的。至于如何念,我們內部也認真討論過,最后大家都覺得還是叫“蘇 7”,就像叫一個朋友的名字一樣,比較親切。
小米 SU7 會在全球發售嗎?
目前我們先聚焦國內的正式發布和上市發售。但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讓全世界每條街道上,都有小米汽車馳騁的身影。
今后會推出 Redmi 汽車嗎?
沒有這個計劃,目前我們還是專注于小米汽車,甚至具體而言,是把我們第一款車 —— 小米 SU7 的產銷全鏈條做好。
什么時候能在身邊的小米之家看到小米汽車的實車?
在小米 SU7 正式發布后,我們會同步在全國重點城市的小米之家為大家提供實車體驗,這項工作我們在積極準備,還請大家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雷總說小米汽車 50 萬內沒有對手,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
這是雷總當時在評論區回復網友的一句話,雖然是玩笑話,但也是認真的。我們在發布會上拿保時捷 Taycan Turbo / 特斯拉 Model S 來做了包括設計 / 性能 / 續航 / 整車安全等多項對比,實際的對比結果大家都很清楚,這兩款車的定價大家也很清楚,我們比較務實,不會立那些離譜的 flag,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小米 SU7 目前在 50 萬以內沒有對手。
雷總后面是不是就聚焦造車了?還有精力造好手機么?
手機依然是小米最核心的業務,是我們「人車家全生態」戰略最核心的基礎,雷總依然非常關注手機業務的技術研發。雷總去年曾經說過,現階段他的時間精力分配大致是,至少 1/4 時間依然用在手機研發業務中,1/4 關注集團運營和管理,1/2 時間用在汽車業務上。
近日有不少網友反映,某些廠商在頻繁惡意蹭小米汽車熱度,甚至對小米汽車進行攻擊,你們作何應對?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時間會證明一切。
我們相信,產品、技術和體驗上堂堂正正的切磋才是良性的競爭,只有良性的競爭才能有效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我們相信,以最大善意進行溝通可以解決同行之間絕大部分紛爭。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也會以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小米 SU7 為什么要設計物理按鍵的一鍵啟動?
這個設計,我們經過了反復的思考:首先,小米 SU7 本著保留機械按鍵的理念,符合人的操作直覺,保留了一鍵啟動、空調溫度、風量、電動尾翼、懸架高低等機械按鍵,并且可在中控大屏上拓展物理按鍵。同時,小米 SU7 是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一鍵啟動將駐車和行車區分為兩個空間,駐車時生態屏會展示駐車車模頁面,是虛擬與現實的連接,行車時為行車卡片頁面簡潔易操作。而且,還特別有駕駛儀式感。一鍵啟動后,還會搭配旋轉儀表、座椅調節駕駛位置、方向盤歸位等一系列聯動,駕駛儀式感拉滿,每一次駕駛都值得紀念。
小米 SU7 方向盤右下方的紅色按鈕是干什么的?
紅色按鈕是小米 SU7 的 Boost 模式激活按鍵。在加速超車時,按下“紅色 Boost 鍵”,可提供持續 20 秒的超額扭矩輸出,配合儀表屏和中控大屏的速度動線,讓每一次加速都血脈賁張,盡享跑車體驗!
小米 SU7 也支持“彈射起步”模式,在起步時同時踩下雙踏板,動力系統瞬間滿額激活,在 170ms 內,提供 0.95g 的極致加速度。
小米 SU7 采用的是屏幕換擋還是懷擋換擋桿?
小米 SU7 采用了懷式電子撥桿換擋。
小米第一輛車為什么做轎車,而不是 SUV?
汽車是“工業之王”,而轎車是每個時代 “時代精神”典型代表,是每個時代 “時代精英”第一選擇。
從產品定義之初,SU7 就是既要高性能、又要生態科技,還要智能空間體驗,只有一輛這樣杰出的轎車,才有機會,把這三者都做出極致的表現。
所以,我們的首款車,定位成 C 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定位成時代精英的第一選擇,科技與人文的頂尖標桿。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熟悉汽車研發的朋友都知道,“高車容易低車難”。做轎車是最難的一條路,但小米是立志要在汽車的百年賽道上持續穩健前進,我們堅定地選擇了不走捷徑,做難而有長期價值的事。
小米 SU7 采用溜背轎跑設計,車內空間怎么樣?
小米 SU7 同時擁有跑車姿態和 C 級轎車的大空間。
我們設計空間使用的假人模型身高為 188cm,小米 SU7 前排豎向空間達到 1012mm,前排乘員擁有充足的頭部空間,后排頭部空間還有余量,后排膝部空間也可達 105mm,超過同級 Model S 和寶馬 5 系。
小米汽車不公布價格是什么原因?有人說,是看到其他廠商的定價而猶豫,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去年 12 月 28 日舉辦的是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我們主要聊技術,順便講了部分小米 SU7 的產品信息。
關于小米 SU7,還有不少內容,我們會等到正式產品發布會時跟大家詳細介紹。
現在汽車行業確實挺卷的,但小米是從小卷到大的,從來沒怕過。還是那句話,我們非常有信心,50 萬以內小米 SU7 沒有對手。
小米預研的 35000 轉電機什么時候量產?會放在什么車型上?
電機技術是新能源車的核心技術,也是新能源領域的長期賽道。小米在電機技術領域采用的是裝配一代、量產一代、預研一代的策略。
發布會上我們展示的 35000rpm 轉子,即為下小米正在預研的下一代高性能電機的核心組成部分,其突破性的采用碳纖維激光纏繞轉子技術,將進一步突破電機功率密度極限。目前該項目研發進度順利,后續我們會和大家詳細匯報相關進展。
此前汽車媒體人亢岳視頻中開的車是改裝車還是量產車?和市售版差異大么?
亢岳測試的是搭載小米全自研電機 V8s 的測試車輛,這臺車在標準的高環測試中輕松的突破了 300+km/h的時速,達到了新能源車的性能巔峰。
這臺測試車輛與量產車除電機之外區別不大,同樣搭載了小米自研摩德納平臺架構,300+km/h的極速也從側面印證了小米 SU7 的平臺性能潛力巨大。
風阻系數是不是智商稅?只有賽車才有用?
風阻系數不是智商稅,風阻就是科學,當車速達到一定程度,大量能耗都將消耗在對抗風阻上面,而降低風阻,就能顯著降低能耗,舉個例子,對新能源車來講,風阻系數每降低 10 count,行駛里程可以增加 7-8km,同時降低風阻的同時風噪也會降低,可以提供更好的乘車舒適度。
發布會上我們介紹了一個空氣阻力公式,風阻系數是我們可以去努力降低的,小米 SU7 在 160km/h的時速下風阻系數為 0.195,是全球量產轎車中的最強表現,將帶來極低的能耗和出色的續航表現。
電動尾翼實際用處有多大?
小米 SU7 使用了大量在頂級性能車型中才會見到的空氣動力學組件。其中電動尾翼就是小米 SU7 的主動空氣動力學的核心組件。電動尾翼可以在高速駕駛中提供最多 130 公斤的下壓力,提升整車動態極限,激烈駕駛中車身更穩定。
200 + 的速度一般人開不到,新能源車極速真的有用么?
所謂“新能源汽車極速不重要”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極速性能是汽車性能和品質的重要試金石。
更高的轉速帶來加速性能和極速性能,同時高轉速也為車輛在中高速下帶來更好更寬裕的效率區間。我們除了關注極速,也應該注重電驅系統的能效。
所以 SU7 全輪驅動版,在 0-100km/h 2.78s 加速和 265km/h極速的前提下,依然實現了 800km 公里的 CLTC 續航里程,充分證明了性能與效率可以兼得。
小米 SU7 有沒有實打實的冬測成績?
小米 SU7 在黑河進行了完整的冬測,取得了驚艷的冬季續航成績,我們對做冬季續航之王信心滿滿。
請大家相信小米在熱管理系統上投入了非常多的開發,目前冬季測試還在進行中,我們會挖掘出更多的技術能力,等我們再優化優化,成績一定會更優秀。
目前汽車之家、懂車帝等各大平臺上小米汽車的詳細配置參數準確么?
距離小米 SU7 正式發布還有一段時間,現在各家媒體平臺上關于小米 SU7 的參數配置均非最終版本,還請大家耐心等待小米 SU7 的正式發布。
發布會上講了很多配置,小米汽車會不會只是個毛坯房,選配很多?
首先,肯定不是毛胚房。SU7 是小米的第一款車,我們是按照“一步到位”的標準去做的,會把用戶的體驗放在第一位。同時,選裝配置方面,肯定也會讓米粉們滿意。簡單總結,就是“標配厚道完善,選配豐簡由人”。
小米 SU7 就只有標準版和 Max 版本兩個版本么?
通過之前工信部公示的信息,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小米 SU7 除了還有一個 Pro 版,關于這款車的具體信息,我們會在產品正式發布的時候向大家匯報,簡單的透露一點就是,相比標準版,Pro 版的各項表現會再提升一個臺階。
小米 SU7 標準版和 MAX 版在舒適配置上會有哪些差異?
小米 SU7 各版本之間存在配置差異,例如空氣懸架、電動尾翼等等,具體配置請大家耐心等待小米 SU7 的正式發布。
小米 SU7 標準版和 Max 版在智能駕駛能力上會有什么區別?
關于智駕,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在 2024 年底進入行業第一梯隊,小米 SU7 Max 配備激光雷達,所以在智駕方面會優先搭載更多前沿先進新功能,給了用戶一個更進階的選擇,當然 SU7 標準版的智駕能力也已經非常強大,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出行的需要,我們也會緊跟行業技術趨勢,不斷提升我們的智駕能力。
小米汽車會開放多少個城市 NOA?
小米智能駕駛的目標是 2024 年底進入智能駕駛行業第一陣營。NOA 是目前各品牌智能駕駛重點發力的核心方向之一,小米 2024 年在城市 NOA 數量上追齊行業第一梯隊。
班戈和小米究竟是什么合作關系?
克里斯?班戈是全球最著名的十大汽車設計師之一,前寶馬設計副總裁。也是“天使眼”和“火焰曲面”等經典設計的締造者。班戈目前擔任小米汽車設計顧問。未來班戈也將更多的參與到小米后續車型的設計工作當中。
班戈對小米 SU7 的設計給出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這是一臺沒有過度設計的車,一切都剛剛好”。
小米汽車后面會不會和第三方車企合作推出類似“智選”車?
我們沒有這樣的計劃。從一開始,小米就決定要在設計、研發、制造等全鏈路全棧自研,由小米全資造車、風險自擔。這不僅是小米 all in 造車的決心,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只有全資造車、全棧把控,才能把控好汽車每一個環節的品質與用戶體驗。
小米澎湃 OS 車機系統會不會開放給第三方品牌使用?
小米澎湃 OS 是人車家全生態閉環的操作系統。以小米 SU7 為例,車輛的實時狀態能夠在車機端無延遲的展示;手機平板等設備能夠和車機無縫流轉均需要軟件、硬件、生態等全面能力的加持。
我們也預留了豐富的標準軟硬件接口,歡迎第三方應用、生態配件等品牌加入到小米人車家全生態。
小米汽車的車機應用體驗怎么樣?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體驗,有很大比重來自于車機交互的流暢度和人性化程度,以及應用與服務生態的豐富、成熟程度。而這恰恰是我們最擅長的專業領域。我們的中控生態大屏在內的車內屏幕,可以直接應用小米的 Pad 應用生態,并有極其強大創新的手車互聯交互體驗。當然,Pad 應用上車要保證體驗,逐一篩選,體驗達標才會適配上車。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適配不同的工況,保障用戶體驗的完整度和流暢度,相信大家體驗后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目前小米 SU7 車機應用都有哪些適配?
小米 SU7 車機擁有目前行業中最豐富的應用生態,5000 + 款小米平板應用將逐步適配車機。同時還可通過手機應用 pin 到車機秒變原生應用。
小米 SU7 預留的標準 pin 點接口使用的什么通信協議?能否拓展視頻接口等其他設備?
小米 SU7 預留了標準化的 pin 點接口,也希望第三方品牌和開發者一同共建小米 CarIoT 生態,關于 pin 點拓展性和 CarIoT 生態的詳細內容,我們會在正式發布時和大家詳細匯報。
小米 SU7 標準版是否標配 HUD 功能呢?
小米 SU7 各版本之間有配置差異,具體信息請大家耐心等待小米 SU7 的正式發布。
小米 SU7 的 5 屏聯動包括哪 5 屏?是否均為標配?
小米 SU7 MAX 版本的五屏聯動車機系統包含翻轉儀表屏、HUD 抬頭顯示、車機大屏和后排可拓展的 2 個平板屏幕。其中后排拓展屏幕非標配。
現在的小米 CarWith 還會更新么?小米汽車上哪些功能會下放到 Carwith 上?
小米 CarWith 一定會持續更新,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讓更多人享受到「人車家全生態」體驗。
CTB 電池維修成本高么?會不會車的壽命就等于電池壽命了?
小米 SU7 采用 CTB 一體化電池技術。相比傳統方案擁有更高的電池體積效率,讓新能源車的乘員艙空間得到進一步釋放。與此同時 CTB 技術能夠優化整車安全性,在扭轉剛度、整車 NVH 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要特別說明的是 CTB 只是將電池倉上蓋與乘員艙地板一體化,極端情況下維修仍可輕松拆卸電池包,保證高維修效率和低維修成本。
小米汽車 CTB 電池宣稱體積效率 77.8% 是業內最高,但也有網友稱某廠家宣稱自研的電池體積效率達到 80% 以上,這是怎么回事?是小米吹牛嗎?
小米汽車的 CTB 電池包,體積效率 77.8%,是當下 CTB 方案電池中的天花板。問題中提到的友商電池并非采用 CTB 技術,直接對比這兩項意義并不大。
因為 CTB 技術集成了乘員艙地板,能夠有限釋放乘員艙空間,因此兩種設計是不能通過單純體積效率反映的。小米 CTB 一體化電池技術,也為車輛爭取了更多豎向空間優化。
如對比,需將含電池包+乘員艙地板及相關子部件的整體體積效率進行統合計算。我們目前尚未進行過相關橫向對比計算,日后可以請專業評測媒體進行實測衡量。
小米汽車產品對標保時捷特斯拉,售后服務對標誰?
進入汽車行業,我們對這個產業上的各個鏈路都保持著敬畏之心,其中,銷服體系是我們最關注的環節之一,力爭提供最安心貼心的服務。前幾天在北京總部,我們與首批 14 家銷服合作商正式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這意味著小米汽車新零售模式從規劃階段已進入實質落地階段,有更進一步的規劃我們也會及時向大家匯報。
小米會建立小米汽車 4S 店么?小米汽車售后維修是外包還是自己干?
小米汽車銷服體系建設目前進展順利,關于售后維修等相關政策我們會在合適的時機與大家匯報相關進展。
小米 SU7 什么時候開啟預售或盲訂?
目前小米官方尚未開啟各種形式的預售活動,相關信息的進展,請大家關注小米汽車的官方賬號。感謝大家對小米汽車的期待與厚愛,也提醒大家不要被各種虛假信息詐騙。
小米 SU7 什么時候會開放試乘試駕?
在小米 SU7 正式發布后,我們會盡快開放試乘試駕。我們非常有信心,很多朋友在試乘試駕后,都會把小米 SU7 視為心中的 DreamCar。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米:SU7 50 万元以内没有对手,没有和第三方车企合作推出“智选”车的计划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代号“燧人氏”,小米神秘新机跑分曝光:骁
- 下一篇: 荣耀 MagicOS 8.0 系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