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十三,糖瓜粘!民间腊月二十三为啥要祭灶王,还往他嘴里塞糖?
原標(biāo)題:二十三,糖瓜粘!民間臘月二十三為啥要祭灶王,還往他嘴里塞糖?
按照中國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小年”是我國民間祭灶的日子,也被稱為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那么,小時候我們是如何過節(jié)的呢?大家為何要祭灶并往灶王爺嘴里塞糖吃呢?詩經(jīng)女孩帶你一起來看!
1、灶王爺?shù)膫髡f
關(guān)于灶王爺?shù)膩須v,說起來源遠(yuǎn)流長。在我國民間諸神中,灶王爺那絕對排頭幾位。早在夏朝,他已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有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nóng)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總之眾說不一。
因為民以食為天。而灶王掌管著老百姓的伙食,所以從中國古代開始,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shè)有“灶王爺”的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fù)責(zé)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hù)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神都長什么樣呢?神龕大都設(shè)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shù)纳裣瘛]有灶王神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
那么,為什么要臘月二十三祭灶王呢?詩經(jīng)女孩帶你接著來看。
2、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北方大部分是臘月二十四,也是整個春節(jié)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的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
臘月二十三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關(guān)系。因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yīng)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rèn)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nèi)。
所以,我們在春節(jié)開始前要先行祭灶。祭祀灶王爺也是需要有儀式感的。這一天一般人家都會在灶臺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的畫像陪伴,經(jīng)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了,面目也黑黑。
首先要把舊像揭下,還會用稻草為灶神扎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敬供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的嘴上,以使其“嘴甜”,上天只能說家里的好事,不會說壞事,然后和草馬一起燒掉。
這種儀式,就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儀式。而這一天里,我們給灶神封嘴的糖就叫做“灶糖”,其實就是一種麥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guān)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fēng)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tuán)。男兒酌獻(xiàn)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fù)云,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看得出古代祭祀灶王的陣仗更大,祭品也更加豐富。只不過如今我們簡化多了。
3、灶王到底長啥樣?
在詩經(jīng)女孩的家鄉(xiāng),就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內(nèi)丘神碼,神碼上的灶神是這樣的:
神碼上頭部印有當(dāng)年的日歷,記錄了每一年每一月的大小事項,中間畫像是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中間銅錢上印有天下太平四個字,寓意人間平安吉祥。
通常我們家是把舊的灶王像揭下來燒了,再換上一幅新的神碼畫像。給灶王爺供奉糖瓜等。到了臘月三十,灶王爺在天庭已經(jīng)匯報完畢,所以要接灶王爺回家,供奉年夜飯。
你們那里有什么習(xí)俗呢?可以在評論里留言說一說哈。
責(zé)任編輯: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二十三,糖瓜粘!民间腊月二十三为啥要祭灶王,还往他嘴里塞糖?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上中国际发布严正声明:包入学?保录取?不
- 下一篇: 原创:丈母娘“理想女婿”职业排名,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