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晋国六卿为什么不互相攻伐到只剩最后一家,然后独占整个晋国呢?
原標題:晉國六卿為什么不互相攻伐到只剩最后一家,然后獨占整個晉國呢?
晉國六卿沒能完成“田氏代齊”那樣獨霸晉國,而是三家分晉,是因為當時的條件不允許。
晉國六卿之間,最先退出歷史舞臺的是范氏、中行氏,之后是智氏。
晉國六卿之間的爭斗和齊國的“田氏代齊”不太相同,齊國雖然是春秋第一霸主,但自從齊桓公之后并不高調,爭霸的舞臺上活躍的主要是晉國和楚國,齊國內部的斗爭干預相對比較少,這使田氏有機會獨霸鰲頭實現代替姜子牙的齊國。
晉國在春秋霸業中,長期是霸主,很多國家對晉國心存怨恨,尤其是齊國、楚國和秦國三個大國,長期受到晉國壓制,時刻盯著晉國,尋找削弱晉國的機會。
晉國六卿第一次大洗牌,齊國就聯合衛國等中等諸侯國支持范氏和中行氏打擊其他四家,企圖借此削弱晉國,沒想到晉國內亂很快平定。盡管如此,晉國實力也受到了很大損失。
晉國一家獨大的第一次機會。
晉國經過幾十年發展,六卿剩下的智、趙、魏、韓四家,智氏最為強大,趙氏雖弱于智氏,卻仍然可以與之抗衡,只有魏氏和韓氏弱小,看老大和老二的眼色行事。
智氏在智瑤時期進一步強大,智瑤為了進一步增強自身實力,不斷壓榨其他三家,先后逼迫韓氏和魏氏割地,等他如法炮制讓趙氏趙無恤割地時,趙無恤拒絕了,一怒之下智瑤聯合魏氏和韓氏攻打趙氏。
如果這一戰勝利了,老二被老大干掉,老三和老四實力又相差比較大,很可能智氏一家獨大,魏氏和韓氏很難與之抗衡,晉國很可能被智氏取代,出現像齊國一樣的格局。
然而,趙氏即將敗時,成功策反魏氏和韓氏,里應外合把智氏給滅了,這樣一來,趙氏實力最強,但并不是壓倒性的,韓趙魏出現了趙氏最強,魏氏次之,韓氏最弱的局面,他們之間一時無法一家獨大,又到了積蓄力量的時候。
晉國第二次統一機會。
趙無恤死后,趙氏出現內亂,趙國的實力下降,原本處于老二位置的魏氏,則在魏文侯的帶領下強大起來,晉國出現了新格局。
魏文侯率先變法,魏國迅速崛起,成為了戰國時期第一個強國,魏武侯時期又進一步發展,魏國有了統一三晉的機會。
然而,魏文侯之后卻一代不如一代,魏武侯時期魏國雖然仍處于上升期,但魏武侯遠不如其父的度量,逼走了名將吳起,魏武侯之后,更是陷入了內亂,實力受損。
魏惠文王有統一三晉的野心,卻沒有其能力,而且此時的齊國和秦國也反過勁來,秦有商鞅變法,秦國一改從前,逐漸走上強國之路;齊國有鄒忌、田忌、孫臏等。他們的崛起,也不會坐視魏國統一三晉。
比如,魏惠文王滅趙,齊國來了個桂陵之戰,使魏滅趙化為泡影;魏惠文王攻韓,齊國又出來,在馬陵之戰時大敗魏軍,魏國實力受損。西面崛起的秦國則通過鯨吞蠶食,不斷削弱魏國,魏國開始走下坡路。
從此以后,隨著齊國和秦國的崛起,韓趙魏再也沒有能力一統三晉,天下已經成了戰國七雄各顯神通的天下,合縱連橫,你攻我打,到了一決高下,誰主沉浮的時代。
對此,大家認為呢?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晋国六卿为什么不互相攻伐到只剩最后一家,然后独占整个晋国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古代像西施、杨玉环这样的美女,为何
- 下一篇: 原创:司马懿围打孟达,力求迅速,而打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