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3.0”不是玩概念,科天云让企业应用场景更多彩
企業服務是個大市場,許多企業都想在ToB市場建功立業。進入這一領域的企業,不管是傳統企業服務巨頭,還是行業的創新企業,或者是在ToC市場取得成功的BATJ,對企業服務市場需求及其變化的把握都有一個過程。因此,在企業市場推出新概念,不是玩噱頭,不是應景,而是用自己的理念,引導市場,滿足市場企業用戶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種創新。
思科與TCL合資企業科天云在溝通協作云服務上也一直在履行探路者的角色,更多的是將理念落在方案,并交付用戶。11月28日,科天云CEO何軍提出了“協作3.0時代”的全新概念,并在智能辦公、智能客服、智能會議等溝通協同重要應用中落地“簡單、融合、智能”理念。
科天云CEO何軍
——//——
擁有思科技術基因和TCL智能制造基因的科天云如何實現這一理念呢?
回歸與變化一以前行業專家曾發出一問:國內的企業級SaaS廠商就走不出“融資、燒錢、再融資”而難以盈利的怪圈嗎?科天云,一家專攻企業協作的軟硬件一體化的SaaS廠商,2017年順利走出這一怪圈,今年已經全面實現盈利。
那么,這一年科天發生了哪些變化?何軍在發布會上回應說有三大變化:
第一,科天云回歸到一個產品和創新的公司,“我們不可以做市場驅動的銷售型的公司,不依賴兩大巨頭,更多的做自己的產品。”
第二,科天云回歸到一家獨立的公司,過去公司更多的依靠思科的產品。“思科的產品是一個寶馬,做一個本地的寶馬,科天云沒有太多的興趣,我們需要打出自己民族品牌的產品!
第三,對于協作的認識提高了。協作從過去的1.0工具的使用與網絡依賴、2.0的用戶畫像,發展到3.0時代,協作不是一個會議的場景,必須做場景化,這樣的產品才有價值。
先來看用戶在溝通協作中的痛點。企業在以客戶為中心的溝通協作中面臨眾多挑戰。
從客戶服務角度看:
企業內外存在無形的墻,響應速度慢;
從市場、銷售的角度看:
從收集客戶需求數據、完成客戶畫像、生產產品滿足客戶是一個長鏈條行為,無法動態的、主動的、實時與客戶進行互動,更沒有方式快速定制并推薦給客戶產品;
在實施上:
工程師現場搞不定;
在服務上:
響應不及時,服務體驗差。
何軍提出:“協作3.0時代,我們提供的是智能、直面客戶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連接,而是創造動態、實時的場景適用性。”
十年前的協作1.0的時代,就是讓電話能夠接得通,電話接得及時。這是一個硬件主導的時代,依賴通信網絡。
思科等業界領袖提出協作2.0,把不同制式的信息打通,包括統一協作,文本語音視頻互通,云化加速,場景化,以及客戶畫像等特征。
協作3.0則是三個關鍵詞:融合、簡單、智能,實現人與物,物與物連接。
何軍說,協作2.0只是讓企業看清楚客戶,但是協作3.0則要擁抱客戶,實時的感觸,實時的響應,這是直面客戶。
直面客戶,建立最簡單的溝通方式三協作3.0首先從“簡單”出發。怎么樣讓溝通更簡單?怎么樣協作更簡單?其實簡單是最難的,說起來難,做起來也難。但也是產品價值的體現。
天客云運營總監雷濰說,簡單就是為用戶創造最直接的價值。科技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簡化的過程,不斷地在追求一種極致的體驗。實際上我們都是在幫助用戶打造最直接、最高效、最快捷的服務體驗。正是基于這樣愿景,科天云成立之初就把為客戶提供簡單、創造最直接的價值作為企業的愿景。
天客云運營總監 雷濰
科天云擁有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視頻會議Webex meetings的中國區獨家運營權,提供絕佳的視頻會議使用體驗,可打通現有主流視頻會議硬件,一鍵連接手機、PC等各種終端。
目前,客戶與服務中心聯絡時,通常需要流轉和等待,科天云直達客戶桌面的協作解決方案,可以將客戶、服務人員和業務部門三方通過遠程協助融入一場會議中,面對面共享一個屏幕、桌面快速解決問題。
不斷融合,打通企業溝通藩籬四目前企業和其客戶之間溝通協作的狀況如何?
首先企業有客戶,客戶與企業之間是外部的協作,是服務營銷的需求,是2C的協作,效率顯得非常重要,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同時,企業內部有自己的協作系統。在內部協作和外部協作之間還有很多的系統和業務。
科天云產品總監盧春林表示,科天云的協作就是要把這些業務流和企業內部、外部之間協作打通融合,更高效地為企業提供直達的服務體驗。
科天云產品總監 盧春林
融合是人與組織在業務、流程、規則、算法等方面的深度連接。讓數據信息在企業內外部高效流動與運轉起來,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創新與增長。
企業與客戶有多種媒體的聯絡方式,掃描任何一個顯示屏的二維碼,客戶和潛在客戶都可以與企業發生關聯,當企業的所有數據(比如微信后臺數據)與服務系統打通融合時,就可以迅速和客戶“確認眼神”判斷客戶價值,主動聯絡,提供對應細分階段服務,用戶體驗更好,降低運營風險。
盧春林表示,融合讓產品專業化從趨勢變成現實。在云和端的融合,包括驅動智能會議硬件和云服務加速整合;云和端用戶體驗加速融合;依托TCL智能制造開發智能硬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智能場景化,AI+協作行業落地五AI技術讓機器可以與人對話,可以快速地正向反饋結果,也能夠進行用戶需求的把控,這意味著針對個人用戶定制化產品和服務成為可能。科天云副總裁沈星介紹了AI+會議、AI+視頻、AI+客服的幾大應用場景。
科天云副總裁沈星
如果智能和會議融合會發生什么?自動形成會議記要,正確率有望超過97%;通過聲紋識別技術確定發言的人;智能會議助手,讓普通員工都可以使用會議系統。
智能和視頻結合更神奇。通過人臉識別的技術自動完成點名、統計參會人員;利用智能語言控制終端等。
智能和客服結合,客服的智能機器人,與客戶聊天的工作可以由機器人來完成;
云的數據挖掘,可以快速地掌握用戶的心聲;
在與用戶溝通中,通過關鍵詞提示已經準備好的金牌話術,提供溝通服務的效果。
據介紹,在保險行業中,平安保險、華夏保險都已經在應用科天云的語音分析、金牌話術推薦等智能協作項目。平安保險超過8000坐席的使用量也使得這一項目成為迄今為止保險行業內最大的智能應用。
在已經應用的保險行業中,坐席一邊與客戶對話一邊可以根據智能數據推薦產品和服務,可以向100個人推薦100個險種,實現B2C的定制化,這樣的AI+協作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將現有數據變現,創造價值。在現場的展示設備中,人臉識別自動點名、智能語音終端控制、會議管理助手等智能應用也表現亮眼。
協作3.0是不是更有誘惑?記者希望企業應用場景更豐富多彩,更能讓企業溝通協作順暢,更能創造價值。
——//——
點擊圖片查看報告全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协作3.0”不是玩概念,科天云让企业应用场景更多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我眼中的微软Azure:Microsof
- 下一篇: 00_51入门知识累计_C51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