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吐血整理_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2010
?感激相遇 你好 我是阿ken
📚 公號:【請叫我阿ken】
內置:「Java、Python、前端等學習路線及電子書」,另有「升本習題、教材電子書、各科學霸筆記」
「關注公號」即可免費領取
🌈 公號文末點開掃碼即可
「點擊下方目錄可自動跳轉」
- Excel2010 的窗口界面
- 工作簿與工作表
- 單元格區域的管理
- 工作表的管理
- 輸入和編輯數據
- 行、列和單元格的管理
- 查找和替換
- 批注
- 公式
- 函數
- 格式化單元格及單元格區域
- 設置單元格的行高和列寬
- 自動套用格式和條件格式
- 數據清單
- 排序和篩選
- 分類匯總
- 合并計算
- 數據透析表
- 獲取外部數據
- 模擬分析
- 圖表簡介
- 圖表的創建與編輯
- 格式化圖表
- 迷你圖
- 分頁符的插入及刪除
- 頁面設置
- 打印工作表
Excel2010 的窗口界面
⒈行號和列標
行號: 1- 1 048 576
列標: A、B、···、Z、AA、AB、···、AZ、BA、BB、······一直到XFD,共16 384列。
⒉單元格
工作表最基本的數據單元,最小單位
⒊編輯欄
編輯欄從左向右依次是單元格名稱框、按鈕組和編輯區
⒋工作表控制按鈕
用于顯示需要的工作表標簽
⒌工作表標簽
用于切換工作表
⒍插入工作表按鈕
工作簿與工作表
💬 工作簿擴展名是.xlsx。
工作簿由工作表組成(默認3個,最多255)
💬 工作表不能單獨存盤,只有工作簿才能以文件的形式存盤。
💬 工作表Sheet是一個由行和列交叉排列的二維表格,稱作電子表格
💬 更改工作簿默認的工作表數量:
"文件"選項卡 選項 Excel選項 常規 新建工作簿欄中的包含的工作表數進行設置
💬 新建工作簿:
打開后系統會自動創建一個名為"工作簿1"的空白工作簿,再新建則名為"工作簿2"、“工作簿3”···。
Ctrl+N組合鍵
"文件"選項卡 新建
單元格區域的管理
💬 單元格區域
單元格名稱和單元格區域都可以重命名
💬 單元格、單元格區域、行和列的選擇
| 自動略去一些簡單的離譜的 | |
| 選擇所有單元格 | 單擊全選按鈕 |
| 不相鄰的單元格或單元格區域 | 選定第一個后,剩下的按Ctrl選擇 |
| 選擇較大區域 | 先選擇該區域左上角,再按Shift選擇該區域右下角 |
| 整行Or整列 | 單擊行號Or列標 |
| 連續的行或列 | 和選擇較大區域差不多,選擇第一行或第一列,然后按住Shift選擇其他行或列 |
| 不連續的行或列 | 選擇第一行或第一列后,按Ctrl進行選擇其他的行或列 |
💬 單元格區域命名
工作表的管理
💬 選擇工作表
Ctrl可選擇不連續的工作表
Shift可選擇連續的工作表
💬 插入新工作表
之前提到的"插入工作表"按鈕
Shift+F11
開始 單元格組 插入 插入工作表
💬 刪除工作表
右鍵刪除
開始單元格組刪除刪除工作表
刪除工作表是永久刪除,無法撤銷的操作,至少留一個工作表,無法全部刪除
💬 重命名工作表
右擊要重命名的工作表標簽,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單擊"重命名"命令。
雙擊即可重命名
開始單元格格式重命名工作表
💬 移動或復制工作表
既可以在同一個工作簿中移動或復制工作表,也可以在不同工作簿中進行此操作
但不可以通過Ctrl+X、Ctrl+V
在同一個工作簿中:
右擊 移動或復制命令
開始單元格組格式按鈕移動或復制工作表命令
用鼠標進行拖動,復制的話就按住Ctrl進行拖動
在不同工作簿中:
跟在同一個工作簿中操作相似
只是:移動或復制工作表到不同的工作簿時,要求目標工作簿打開。
復制后的新工作表名在原名后面加(2),即Sheet1(2),沒有(1)。
💬 隱藏工作表或取消隱藏
開始 單元格 格式 可見性 移倉和取消隱藏
右擊工作表標簽 隱藏
取消隱藏與上述操作相似 不再贅述
💬 保護工作表
為了防止工作表中的重要數據被他人修改。
文件 信息 保護工作簿
開始 單元格 格式 保護工作表
審閱選項卡 保護工作表
工作表小結:凡是針對工作表的操作,可以通過工作表標簽快捷菜單實現,也可以通過開始 單元格組實現。
輸入和編輯數據
Excel2010能夠接收的數據類型可以分為文本(或稱字符或文字)、數字(值)、日期和時間、公式與函數等。
⒈向單元格輸入或編輯的常用方式
㈠ 單擊需要輸入數據的單元格,直接輸入數據
㈡ 單擊單元格,然后單擊編輯框可在編輯框中輸入或編輯當前單元格的數據
㈢ 雙擊單元格,單元格內出現光標,移動光標到所需位置
㈣ F2
㈤ 如果要同時在多個單元格中輸入相同的數據,按Ctrl+Enter鍵
Shift+Enter(上)
Enter(下)
Shift+Tab(左)
Tab(右)
輸入文本型數據,超過了單元格的寬度:右側單元格為空,則此單元格中的文本會跨越單元格完整顯示。右側單元格不為空的,則只能顯示一部分文本超過單元格列寬的文本將被截斷,編輯框會顯示完整的文本。
⒉文本(字符或文字)型數據及輸入
(默認左對齊)
㈠ 字母、漢字直接輸入即可
㈡ 數字、公式等作為文本輸入(手機號、2/3、=1+1等),應先輸入英文 ‘,在輸入相應的"數字、公式"。
⒊數字(值)型數據及輸入
(數字值型數據默認右對齊,與上述文本型字符不同)
在Excel2010中數字型數據除了數字0~9外,還包括+、-、“、”、,(千分
位號)、.(小數點)、/、$、%、E、e等特殊字符。
㈠ 輸入分數時應在分數前輸入"0"(零)及一個空格,如分數 2/3應輸入“0 2/3”如果直接輸入“ 2/3”或 “02/3”,則系統將把它視作日期,認為是2月3日。
㈡ 輸入負數時,應在數前輸入負號,或將其置于括號中。如-8應輸人“-8"或“(8)”。
㈢ 在數學間可以用千分位號“,“隔開,如輸入“12,002”。
㈣ 在單元格中輸入超過11位的數字時,Excel會自動使用科學計數法來顯示該數字。比如在單元格中輸入數字“1357924681012”,則該數字將顯示為“1.35792E+12”。
㈤ Excel是保留 15位的數字精度。如果數字長度超出了15位,則Excel2010會將多余的數字位轉換為0(零)。
㈥ 純小數輸出可省略小數點前面的0.
⒋日期和時間型數據及輸入
(默認右對齊)。
如果Excel2010不能識別輸入的日期或時間格式,輸人的內容將被視作文本,并在單元格中左對齊。
㈠ 一般情況下日期分符使用“/”或“-”。例如,2014/2/16或2014-2-16、16/Feb/2014或16-Feb-2014都表示2014年2月16日。
㈡ 時間分符一般使用冒號":"。例如,輸入7:0:1或7:00:01都表示7點零1秒。可以輸入時和分,也可以只輸入小時數和冒號,還可以輸人小時數大于24的時間數據。如果要基于12小時制輸入時間,則在時間(不包括只有小時數和冒號的時間數據)后輸入一個空格,然后輸入AM或PM,用來表示上午或下午,否則,Excel2010將基于24小時制計算時間。例如,如果
輸入 3:00而不是 3:00 PM,將被視為 3:00 AM。
㈢ 如果要輸入當天的日期,則按Ctrl+";"(分號)。如果要輸入當前時間,則按Ctrl+Shift+";"(分號)。或Ctrl+":"(冒號)。
㈣ 如果在單元格中既輸入日期又輸入時間,則中間必須用空格隔開。
㈤ 邏輯型數據輸入
(默認居中對齊)
邏輯型只有True(真)和False(假)。
㈥ 普通型數據輸入
包括圖形、圖片藝術字、圖表符等插入對象,只有他們不能參與任何運算。
㈦ 自動數據填充
① 使用填充柄填充
自的入
填充柄是位于單元格或選定區域右下角的小黑方塊。用鼠標指向填充柄時,鼠標指針將變為黑十字。
💬 填充方向:上下左右
💬 有規律數據的快速錄入
💬 填充時要有初始數據
1 初值為純數字型數據或文字型數據時,左鍵拖動填充柄則填充相同數據即復制填充。
對數字型數據若在拖動填充柄的同時按住 Ctrl鍵可產生自動增1的數字序列
2 初值為文字型數據和數字型數據的混合體時,則填充時文字不變數字遞增(減)。例如,
初值為“第1章”,則填充值為“第2章”、“第3章”等。
注:多個數字出現時只有最后一個數字遞增
3 初值為日期時間型數據時,左鍵拖動填充柄則在相應單元格中填充自動增1的序列(日期型數據以天為單位、時間型數據以小時為單位)。若在左鍵拖動填充柄的同時按住Ctrl鍵,則在相應單元格中填充相同數據。
4 輸人任意等差數列
選中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左鍵填充,Ctrl復制。
使用“系列”命令填充
”開始”選項卡 “編輯”組 填充 系列
㈧ 創建自定義序列
文件 選項(即Excel選項) 高級 編輯自定義列表
㈨ 數據的刪除和清除
注:數據清除和刪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數據清除是指愛你給出單元格格式、單元格中的內容及格式、批注、超鏈接等,單元格本身并不受影響。
而刪除而與之相反。
開始 編輯 清除 然后進行選擇
Delete鍵 相當于"清除內容"命令
數據刪除的對象是單元格、行和列,刪除后選取的單元格、行或列連同里面的數據都從工作表中消失。
㈩ 數據復制和移動
鼠標指向所選區域的邊框處、指針變成雙十字箭頭樣式,直接拖動即可移動,按住Ctrl鍵拖動,即可復制。
復制可以利用剪貼板,也可以用鼠標拖放操作。
剪切板:Ctrl+C、Ctrl+X、Ctrl+V
但注意:不能對多重選定區域使用移動
㈩㈠ 數據有效性的設置
該設置用于定義可以在單元格中輸入或應該在單元格中輸入哪些數據,防止用戶輸入無效數據。
數據選項卡 數據工具組 數據有效性
行、列和單元格的管理
(默認行上列左)
⒈插入行、列、單元格
㈠ 快捷菜單 插入
㈡ 開始 單元格 插入
注意:
💬 如果要插入多行、多列或多個單元格,則需要同時選中多行、多列、多個單元格,可以不連續,選多少插入多少。
💬 默認:行上列左
⒉刪除行、列、單元格
㈠ 快捷鍵直接進行刪除
㈡ 開始 單元格 刪除
⒊行、列的隱藏及取消隱藏
㈠ 選中要隱藏的行或列,快捷菜單選擇隱藏命令。
撤銷操作可撤銷隱藏的行、列。
㈡ 開始 單元格 格式 隱藏和取消隱藏
㈢ 選中要隱藏的行或列,Ctrl+9進行行隱藏,Ctrl+0列隱藏
㈣ 行高或列寬為0時,也是隱藏。
如何取消隱藏?重復Or同理上述操作
⒋單元格
單元格的合并:
合并后內容、名稱(地址)只保留左上角單元格
查找和替換
查找:Ctrl+F
替換:Ctrl+H
不區分大小寫,能使用通配符
開始選項卡 編輯組 查找和選擇 進行查找Or替換
范圍:工作表、工作簿
查找范圍:公式、值、批注
順序:按行、按列
批注
審閱選項卡 批注組 新建批注
公式
⒈公式中的運算符類型
算術運算符(±*/%^)
比較運算符(=>< >= <= <>不等于,結果是邏輯值True或False)
文本運算符(&:用來連接一個或多個文本數據以產生組合的文本。例如在單元格內輸入==“職業”&“學院” 且必須是英文符號,才會產生"職業學院"的結果)
引用運算符
單元格引用運算符(":":用于合并多個單元格區域,例如,B2:E2表示引用B2到E2之間的所有單元格)
聯合運算符(","逗號,將多個引用合并為一個引用。例如,SUM(B5:C7,C5:D8)求的是這兩個區域所覆蓋的數值分別求和后累加起來的總和,即重復的單元格需重復計算)
交叉運算符(“ ”,是的沒錯,就是空格:產生同時屬于兩個引用的單元格區域的引用。例如,SUM(B5:C7 C5:D8)求的是這兩個區域的公共部分的數值總和)
括號( ):用于表示優先運算。
⒉公式中的運算順序
公式中的運算符運算優先級為:
括號>引用>算術>文本>比較
:(冒號)、空格、,(逗號)→%(百分比)→^(乘冪)→*(乘)、/(除)→+(加)、-(減)→&(連接符)→=、<、>、<=、>=、<>(比較運算符)
對于優先級相同的運算符,則從左到右進行計算。如果要修改計算的順序,則應把公式中需要首先計算的部分括在圓括號內。
⒊輸入和編輯公式
先輸入等號"="
單元格內顯示計算結果,編輯欄內顯示公式
Ctrl+. 單元格內計算結果或公式切換
確認輸入:Enter、Tab、Shift+Tab、Shift+Enter等。
⒋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
相對引用:沒有"$",會隨公式所在位置的變化而改變。例如在I2中輸入"=D2+E2+F2+G2+H2",將此拖入到I3、I4,公式就會變為"=D3+E3+F3+G3+H3"、"=D4+E4+F4+G4+H4"
絕對引用:不隨公式位置的改變而發生改變。
混合引用:部分是相對引用,部分是絕對引用。
三維地址引用:引用格式為:[工作簿名]+工作表名!+單元格引用。
例如,在工作簿Book1中引用工作簿Book2的Sheet1工作表中的第3行第5列單元格,可表示為:[Book2]Sheet1!E3
補充:公示的復制和填充()
函數
⒈函數的輸入與使用
㈠ 直接輸入
㈡ 選項卡輸入:公式 函數庫 插入函數
㈢ 函數列標插入
㈣ 插入函數按鈕輸入
出錯信息表
| ##### | 單元格所含的數字、日期或時間比單元格寬或者單元格的日期時間公式產生了一個負值(寬度無效) |
| #VALUE! | 使用了錯誤的參數或運算對象類型,或者公式自動更正功能不能更正公式(類型無效) |
| #DIV/0! | 公式被0(零)除 (除數無效或除數為0) |
| #NAME? | 公式中使用了Excel2010不能識別的文本(名稱無效) |
| #N/A | 函數或公式中沒有可用數值 |
| #REF! | 單元格引用無效(引用無效) |
| #NUM! | 公式或函數中的某個數字有問題(數值無效) |
| #NULL! | 視圖為兩個并不相交的區域指定交叉點(交集無效) |
⒉常用函數介紹
True參與運算時等于1.
㈠ 求和函數SUM
求和函數SUM的語法格式為 SUM(number1, number2,…),其中 number1、number2、······為需要求和的參數。如果參數為數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數字被計算,數組或引用中的空白單元格、邏輯值、文本或錯誤值將被忽略。如果參數為錯誤值或不能轉換成數字的文本,將會導致錯誤。
㈡ 單條件求和函數SUMIF
先判斷往件,再求和,
SUMIF函數語法格式為 SUMIF(range, criteria, [sum_range]),用于對區域中符合指定條件的值求和。
其中 range參數必選,用于條件計算的單元格區域。每個區域中的單元格都必須是數字或名稱、數組或包含數字的引用,空值和文本值將被忽略。
criteria 參數必選,用于確定對哪些單元格求和的條件,其形式可以為數字、表達式、單元格引用、文本或函數。例如,條件可以表示為32、">32"、B5、“32"或TODAY()等。任何文本條件或任何含有邏輯或數學符號的條件都必須使用雙引號括起來。如果條件為數字,則無需使用雙引號。
=SUMIF(AI:A3,”>2")
sum_range參數可選,指要求和的實際單元格。如果sum_range參數被省略,Excel會對 range參數中指定的單元格(即應用條件的單元格)求和。
在條件中可以使用通配符,即問號(?)和星號(*)。問號匹配任意單個字符,星號匹配任意一系列字符。若要查找實際的問號或星號,請在該字符前鍵入波形符(~)。條件不區分大小寫。
㈢ 求平均值函數 AVERAGE
求平均值函數AVERAGE的語法格式為AVERAGE(number1, number2,…),其中number1、number2、… 為要計算平均值的參數。參數可以是數字或涉及數字的名稱、數組或引用。如果數組或單元格引用參數中有文字、邏輯值或空單元格,則忽略其值;如果單元格包含零值則計算在內。
㈣ COUNT函數
COUNT函數計算包含數字的單元格以及參數列表中數字的個數。使用函數COUNT 可以獲取區域或數字數組中數字輸入項的個數。
COUNT函數語法格式為 COUNT(value1, [value2], …),其中 value1參數是必選項,指要計算其中數字的個數的第一個項、單元格引用或區域。value2,……參數可選,指要計算其中數字的個數的其他項、單元格引用或區域,最多可包含 255個。
例如,若 " =COUNT(A1:A20)” 的返回值為5,說明該區域中有5個單元格包含數字。
如果參數為數字、日期或者代表數字的文本(例如,用引號引起的數字,如"1"),則將被計算在內。邏輯值和直接鍵入到參數列表中代表數字的文本被計算在內。如果參數為錯誤值或不能轉換為數字的文本,則不會被計算在內。如果參數為數組或引用,則只計算數組或引用中數字的個數;不會計算數組或引用中時的空單元格、邏細值、文本或錯誤值。
㈤ COUNTIF函數
COUNTIF為統計區域中滿足給定條件單元格個數的函數,其語法格式為COUNTIF(range, criteria),range代表要統計的單元格區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條件表達式,其形式可以為數字表達式單元格引用或文本,使用方法可參考SUMIF函數。
例如,"= COUNTIF(B2:B11, “男”)”用于計算男生人數公式 " =COUNTIF(H2:H11, “>80”)”用于計算平均分在80分以上的人數。
㈥ 排位函數RANK
排位函數 RANK的語法格式為 RANK(number, ref, order),其中 number為需要找到排位的數字,ref為包含一組數字的數組或引用,order為一數字,用來指明排位的方式。如果oder為0或省略,則 Excel將ref當作按降序排列的數據清單進行排位;如果 order不為零,Excel將 ref當作按升序排列的數據清單進行排位,RANK函數對重復數的排位相同,但重復數的存在將影響后續數值的排位。
例如,公式 "=RANK(G2, $G$2: $G$11)"用于計算G2單元格中的數據在G2:G11區域內的排名。
㈦ MAX、MIN函數
(函數可嵌套,由內向外算)
MAX、MIN函數分別用來求解數據集的極值(即最大值、最小值)。函數的用法非常簡單語法,語法格式為 函數(number1, number2,……),其中 number1、number2、…為需要找出最大數值的參數區域。參數中的空白單元格、邏輯值或文本將被忽略,因此,如果邏輯值和文本不能忽略,應使用帶A的函數MAXA或者MINA來代替。
㈧ AND、OR函數
AND、OR函數語法格式為函數(logicall, logical2, …)
對AND函數所有參數的邏輯值為真時,返回True;只要一個參數的邏輯值為假,即返回False。
對于OR函數,所有參數的邏輯值為假時,返回 False;要一個參數的邏輯值為真即返回True。
參數必須是邏輯值 True或 False,或者包含邏輯值的數組或引用。參數中的文本或空白單元格將被忽略。如果指定的單元格區域內包括非邏輯值,則AND將返回錯誤值#VALUE!。
㈨ IF函數
如果指定條件的計算結果為True,則 IF函數將返回某個值;如果該條件的計算結果為 False,則返回另一個值。
IF函數語法格式為IF(logical_test, [value_if_true], value_if_false] ),其中logical_test 參數為必選,是計算結果可能為 True或 False的任意值或表達式;value_if_true 參數是計算結果為 True時所要返回的值;value_if_false 參數是計算結果為 False時所要返回的值。
㈩ 取字符串子串函數LEFT、RIGHT、MID
LEFT、RIGHT、MID 都是字符串提取函數。前兩個格式是一樣的只是提取的方向相反。LEFT是從右向有取,RIGHT是從向右向左取。
LEFT和 RIGHT函數語法格式為 LEFT(text, num_chars)、RIGHT(text, num_chars)。
第一個參數text是文本,是包含要提取字符串的文本字符串,可以是一個字符串,或是一個單元格引用。第二個參數chars是想要提取的個數。
比如,"=LEFT(A1, 2)”是從A1單元格的文本里,從左邊第一位開始,向右提取兩位。如果 A1是“山東高校”,則得到的結果是“山東”。
MID 函數語法格式為 MID(text, start_num, num_chars),也是從左向右提取,但不一定是從第一個起,可以從中間開始。第一個參數是text,它的屬性與前面兩個是一樣的。第二個參數 start_num是要提取的開始字符,第三個參數 num_chars是要提取的個數。例如,“=MID(A1, 3, 2)" 結果是"高校"。
㈩㈠ VLOOKUP函數
使用 VLOOKUP函數搜索某個單元格區域的第一列,然后返回該區域相同行上任何單元格中的值。其語法格式為 VLOOKUP(lookup_value, table_array, col_index_num, [range_lookup]),其中 lookup_value 參數必選,表示要在表格或區域的第一列中搜索的值,可以是值或引用。如果 lookup_value 參數提供的值小于 table_array 參數第一列中的最小值,則 VLOOKUP將返回錯誤值 #N/A。
table_array 參數必選,表示包含數據的單元格區域。可以使用對區域(如A2:D8)或區域名稱的引用。 table_array第一列中的值是由 lookup_value搜索的值。這些值可以是文本、數字或邏輯值。文本不區分大小寫。
col_index_num 參數必選,是 table_array參數中要返回的匹配值對應的列號。 col_index_num參數為1時,返回 table_array第一列中的值; col_index_num為2時,返回 table_array第二列中的值,依此類推。如果 col_index_num參數小于1,則 VLOOKUP返回錯誤值 #VALUE!;若大于 table_array的列數,則VLOOKUP返回錯誤值 #REF!。
range_lookup參數可選,是一個邏輯值,指定希望 VLOOKUP查找精確匹配值還是近似匹配值:如果 range_lookup為 True或被省略,則返回精確匹配值或近似匹配值;如果找不到精確匹配值,則返回小于 lookup_value的最大值。
如果 range_lookup為True或被省略,則必須按 table_array第一列中的值升序排序;否則,VLOOKUP可能無法返回正確的值。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對區域或表中的數據進行排序。如果 range_lookup為 False,則不需要對 table_array第一列中的值進行排序。
㈩㈡ 無參函數
TODAY:提取當前日期
NOW:提取當前日期和時間
格式化單元格及單元格區域
單元格及單元格區域的格式化主要包括六部分:數字、對齊、字體、邊框、圖案(填充)、保護。
⒈選中單元格后,右擊選擇"設置單元格格式"
⒉開始選項卡中 字體組、數字組、對齊方式組、樣式組
數字:設置單元格數值格式
對齊:
設置單元格文本對齊方式
設置文字方向
合并單元格
單元格內文字換行(Alt+Enter)
字體:
設置單元格字體格式
邊框:
設置單元格邊框樣式和格式
填充:
設置背景色(純色、漸變色)、背景圖案、圖案樣式
保護:
設置單元格的行高和列寬
⒈通過拖動鼠標實現
⒉雙擊分隔線
雙擊后自動調整
⒊通過對話框實現
最精確—行高、列寬最小為0時一隱藏行、列。
自動套用格式和條件格式
自動套用格式:
開始選項卡 樣式組 套用表格格式
條件格式
給滿足條件的數據指定特殊的格式,起到突出顯示的作用
開始選項卡 樣式組 條件格式
數據清單
Excel2010 中的數據清單具有類似數據庫的特點,可以實現數據的排序、篩選、分類匯總
數據清單第一行必須為文本類型,類似數據庫表,是具有二維表特性的電子表格。
排序和篩選
⒈數據的排序
㈠ 單個關鍵字排序
數據選項卡 排序與篩選組 升序Or降序
㈡ 多關鍵字排序
在上述步驟中途 排序與篩選組 自定義排序
排序條件最多可支持64個關鍵字
⒉篩選
篩選數據就是將不符合特定條件的行隱藏起來。
㈠ 自動篩選
數據 排列和篩選 篩選
㈡ 高級篩選
普通篩選只能在原有區域顯示結果,可以多次疊加使用且自定義刪選最多指定2個條件。
高級篩選既可以在原區域顯示,也可以復制到其他區域(與自動篩選不同)
設置高級篩選的條件區域時應注意:高級篩選的條件區域至少有兩行,第一行是字段名,下面的行放置篩選條件,這里的字段名一定要與數據清單中得到字段名完全一致;同一行上的條件認為是"與"條件,而不同行上的條件認為是"或"條件。
分類匯總
分類匯總前,需要先按分類字段對數據清單進行排序。
數據選項卡 分級顯示組 分類匯總按鈕
由上圖知:分類字段、匯總方式只能選擇1個,而選定匯總項可以選擇多個。且注意:排序的字段與分類字段必須一致。
合并計算
數據 數據工具 合并計算
一是按類別合并計算,二是按位置合并計算
合并計算的數據源區域可以是同一工作表中的不同單元格區域,也可以是同一工作簿中不同工作表中的數據,還可以是不同工作簿中的工作表數據。
先進行部分省略,之后做題如有遇到,再來進行增改
數據透析表
數據透視表功能能夠將篩選、排序和分類匯總等操作依次完成,并生成匯總表格。
插入選項卡 表格組 數據透視表按鈕
獲取外部數據
模擬分析
模擬分析是指通過更改單元格中的值來查看這些更改對工作表中公式結果的影響的過程。Excel2010 中包含三種模擬分析工具:方案、模擬運算表和單變量求解。
圖表簡介
圖表就是工作表單單元格中數據的圖形化表示。
圖表是基于工作表中的數據建立的。
圖表分為兩類,一類是嵌入式圖表(圖表和數據放在一起)一類是獨立圖表(圖表單獨以新工作表的形式出現,不在一起)
打印的時候第一類一起打印,第二類打印時和數據表分開打印。
圖表的創建與編輯
⒈創建圖表
Alt+I+H或插入 圖表
默認:柱形圖
折線圖:反應數據、變化趨勢
餅圖:反映各部分、所占百分比
⒉圖表編輯
數據改變,圖表改變(自動);圖表刪除,數據不變;
格式化圖表
選中要格式化的圖表,單擊圖表工具/ 格式選項卡,用戶根據格式化需要進行設置
迷你圖
插入 迷你圖
分頁符的插入及刪除
⒈插入水平分頁符
選擇要插入分頁符位置的下一行:頁面布局選項卡 頁面設置 分隔符 插入分頁符
⒉插入垂直分頁符
選擇要插入分頁符位置的下一列:頁面布局選項卡 頁面設置 分隔符 插入分頁符
⒊同時插入水平、垂直分頁符
頁面布局選項卡 頁面設置 分隔符 插入分頁符
⒋刪除手動分頁符
頁面布局選項卡 頁面設置 分隔符 刪除分頁符
⒌調整分頁符位置
視圖 工作簿 視圖 分頁預覽
用戶可以通過頁面布局視圖和頁面布局選項卡查看和調整頁面布局情況,設置頁邊距、紙張方向、紙張大小、打印區域,添加分隔符。
頁面設置
頁面布局 頁面設置 進行如下設置
⒈"頁面"選項卡
⒉"頁邊距"選項卡
⒊"頁眉/ 頁腳"選項卡
⒋"工作表"選項卡
打印工作表
⒈打印預覽:
文件選項卡 打印
"頁面布局"視圖功能
"視圖"選項卡 "工作簿視圖"組 頁面布局
⒉打印
默認情況下,按實際大小打印工作表(即無縮放)
打印設置:
打印活動工作表、打印整個工作簿、打印選定區域。
有問題請隨時與我交流,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的更遠!
「關注」:提高學習效率!
👍🏻:原創不易,適當鼓勵!
?:收藏文章,溫故知新!
💬:評論交流,共同進步!
期待下次相遇 我是阿ken 再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21版】吐血整理_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2010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论文阅读:ThinLTO: Scalab
- 下一篇: Oracle、MySQL、Sql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