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未来团队伙伴的一封信
圖:北京 龍泉寺 攝于2017年12月
文 / 包研
自2017年初開始思考LiveVideoStack的雛形-以來,招人一直是最頭疼的問題。陸陸續續一些伙伴加入,也陸陸續續離開。離開的原因多種多樣,歸根結底,原因不外乎兩條,馬云爸爸幫我們總結好了:一,錢沒給夠;二,受委屈了。
關于第一條,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大概率的情況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趕不上一線互聯網公司的薪資水平。不僅僅是我們,像CSDN、極客邦科技這樣領先的技術媒體社區,所提供的的薪資待遇,也無法讓大部分普通員工在北京過上足夠有尊嚴的生活。出版行業的情況可能更糟糕,看看六哥(讀庫的創始人)的公眾號就會明白。
雖然36Kr、鈦媒體的成功,讓我們這些社區媒體人看到了希望。但放眼全球,媒體業正在衰落,BBC常年靠政府和財團投入。身邊大部分記者、編輯轉行去做市場、自媒體,好一些的做了投資人。能堅守陣地的少之又少。高質量文字的價值正在被算法+新聞快消品淹沒在feed流中。昨晚,幾個老媒體的朋友,通過一篇名為“《紐約時報》新任初版人致讀者的一封信”的文章,在微信上相互慰藉。
好在2018年我們整體的財務狀況會有不小的改善(其實去年的現金流表現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體現在手里的薪水上會有一定程度增長。
第二條,我們做的也不夠好。公司從硬件到管理還有很多短板要補,盡管我們很努力的學習、溝通,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駕馭自身人性的弱點、成長是需要時間的。這讓一些伙伴感受到了不公平,心委屈了。
我們不會去做AI、區塊鏈,當然也無法享受到風口帶來的既得收益。但這并不代表我們不會關注熱點領域的技術創新,恰恰相反,我們會更持久的關注。
基于以上原因,如果你有意加入LiveVideoStack,希望是慎重考慮的結果。當然,我們還提供兼職(社區編輯)和實習崗位,大家都可以以較低的成本試錯、磨合,感覺對了進入也不遲。在1月底,我們會組織一場小規模的讀書會,屆時LiveVideoStack全體伙伴和部分社區編輯都在現場,是很好的了解我們團隊的機會,歡迎來現場體驗?;顒訒r間地點請關注LiveVideoStack微信公眾號。
關于2018
“定方向,組班子,帶隊伍”,柳傳志老爺子給出精辟的總結。2018年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把業務拓展到了線上,提供離線和在線學習平臺。如果一切順利,在Q1末Q2初會看到我們的產品。
另外,我們會加強技術深度,拓展更廣泛地域的線下活動。5月我們會組織一場WebRTC主題的技術大會。后續,武漢、南京當地的活動也在計劃之中。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專業的人才加入,包括:
商務助理 1名:處理日常商務項目執行與客戶溝通;
高級編輯 1名:活動及日常內容策劃,專家運營,內容輸出;
策劃編輯 1名:內容生產與運營;
課程經理 1名:獨立完成課程策劃、制作、運營。
雖然各個崗位都只有1個招聘名額,但如果你足夠優秀,我們可以為你增加名額,給予你帶團隊的機會。如果你自認為能力一般、不足或無法勝任,只要你有拼一把的決心,我們愿意給彼此一個機會,我和團隊伙伴愿做你的導師,一同成長。
這是一個好時代
5G,VR,沉浸式的體驗,物聯網,這些新技術將帶海量的多媒體應用,以滿足人無限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的欲望,新消費和新的學習溝通體驗。新技術對古老的音視頻技術帶來的機遇還不止與此,基于AI的數字水印技術有可能改變數字產品的發行方式,未來也許不再有盜版;AI幫助更好的適應復雜的網絡環境,提升網絡的穩定性,降低帶寬成本;區塊鏈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CDN產業,P2P+區塊鏈會讓CDN成本大幅降低。換句話說,LiveVideoStack雖然專注在音視頻領域,但我們同樣關心其他技術。而你,需要更寬闊的視野以及更敏銳的洞察力。
足夠的耐心
我們對所處的行業有足夠的的耐心,對自己有足夠的耐心,對你也有足夠的耐心。愿意花1年、3年時間或者更長時間等一個合適的人。目前,所有LiveVideoStack的管理層與原公司崗位相比有大幅的降薪,幅度在25%-60%。雖然,我們會給予以股權和分紅的形式補償,但在這個城市生存依然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
我們會向優秀的候選人提供股份和分紅,但不指望你現在就接受他。也許一段時間之后,我們的財務狀況得以支撐更好的薪水,屆時加入也不遲。
附:JD
以下所有崗位都有實習崗,我們愿意花時間在各位新人身上,與團隊共同成長。你可以發送簡歷和應聘崗位,以及對自己的一句話描述,發送到 job@livevideostack.com,或之間與我聯系,微信:tony_bao_ 。
獲取相關崗位JD,請在LiveVideoStack公眾號內回復相應的關鍵詞:
商務助理
高級編輯
策劃編輯
課程經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来自未来团队伙伴的一封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苹果加入AOM联盟 AV1获全主流生态平
- 下一篇: FFmpeg代码导读——基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