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水文前景_【充电】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专业书
喜歡我就快點關注我吧
1.《遙感應用分析原理與方法》,趙英時等著,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全面系統地論述遙感原理及其應用分析方法的基礎理論著作。全書共15章.包括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第1至第5章為遙感基礎。重點聞述遙感系統的基本理論、物理概念、遙感數據源的獲取、傳輸機理、成像規律及各類遙感信息的特征;并分別介紹可見光-紅外、熱紅外、微波遙感的特點及其研究進展等。第二部分:第6至第10章為遙感分析方法。主要闡述迢感圖像的解譯、數字圖像處理、遙感綜合分析方法、數據融合、地理信息系統;并著重介紹遙感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其模型等。第三部分:第11至第15章為迢感專題應用。這一部分以理論、方法、實例相結合,擇用國內外典型實例,從土地、植被、水體和海洋、地表能量平衡與土壤水分、地質等方面進行總結,反映遙感信息科學的廣闊應用前景。本書內容豐富,具基礎性、前沿性,有廣泛的適用性,可作為地學、環境、空間信息等地球系統科學領域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有關高等學校師生及各專業領域的廣大遙感科學工作者的參考書。
2.《遙感導論》,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劉慧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內容提要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也是全國高等學校地理類專業公共核心課深教材。教材注重反映現代遙感技術的最新成果,結合經濟建設實際,注重反映遙感應用內容。全書以較大的篇幅系統介紹了計算機遙感圖像處理的內容.并且在諸如地物光譜多光譜成像儀、微波遙感,特別是3S(RS、GIS、GPS)集成等世界領先技術方面,注重適當引入。主要內容包括:遙感基本概念、電磁輻射和地物波語、遙感成像原理、逐感圖像特征、遙感圖像分析的原理與方法、圖像信息的提取與分類處理、遙感的應用及實例、3S集成,以及新型遙感平臺與傳感器等。書后還附有遙感縮寫字母表和常用詞匯選編。本教材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上也注重了能力的培養。
3.《遙感大辭典》,陳述彭主編,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內容簡介 本辭典對遙感科學技術涉及的學科領域相應用范圍,即遙感基礎、遙感技術和迅感應用,以及有關的交叉學科和領域的約5300個主要的常用名詞作出簡明扼要的概念性闡述,有相當部分名同還附圖說明。同時,還收錄了一些必要的資料性材料。讀者可通過本辭典對遙感的概貌、歷史及其發展有一個基本了解。在每條名詞后還列出相應的英文名詞以方便讀者。在辭典正文后還有六個附錄。考慮到本辭典涉及的學科及有關讀者的需要.在本書正文前列出了一個包括漢、英、法、德、俄等五個語種的名詞目錄,并在書后給出相應的名詞索引,它們可以獨立作為相應的雙語遙感詞匯使用,并可互相檢索。
4.《雷達對地觀測理論與應用》,郭華東等著,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較為系統、全面的雷達對地觀測專著,是已出版的《中國雷達遙感圖像分析》的姊妹篇。本書總結了作者和前人的成果,從理論、技術到應用全面地闡述了雷達遙感的作用和機理。全書分三篇十四章:第一篇第一至第三章介紹雷達遙感的基礎理論,機載星載雷達系統,以及極化雷達、干涉雷達和其他新型成像雷達;第二篇第四至第六章介紹了雷達定標與成像處理技術、雷達圖像處理方法,以及雷達數據分析技術;第三篇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分別介紹雷達遙感在地質、農業、林業、水文、海洋、城市與考古,以及雷達散射計在全球變化監測中的應用研究,第十三章介紹了雷達對行星,特別是金星的探測,第十四章對雷達對地觀測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景作了展望。
5.《多角度與熱紅外對地遙感》,李小文、汪駿發、王錦地、柳欽火著,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內容簡介本書是國家高技術計劃信息領域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863-308)主題成果系列專著之一,是著者在863-308主題的持續支持下,在多角度遙感與熱紅外對地遙感方面基礎研究前沿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即對朗伯定律和普朗克定律尺度效應的分析和糾正以及在定量遙感反演中先驗知識的表達與應用。本書還介紹了多角度遙感圖像處理中在大氣訂正和圖像配準上的研究進展,課題組研制的機載多角度多光譜城像系統(AMTIS)的原理和性能特點以及與國際前沿同類設備的比較。
6.《遙感物理》,徐希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內容簡介 “遙感物理”是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為碩士研究生開設的一門基礎課,本書積累作者多年講授這門課程的經驗而寫成,講述目標是闡明遙感定量分析中的物理原理,主要內容包括處理非朗伯體的反射、散射問題,三維非同溫混合像元熱輻射方向性問題,以及大氣效應及其糾正問題等,共分六章;第一章講述遙感定量分析所涉及的基本物理概念;第二章講述植被遙感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幾何光學模型、輻射傳輸模型與蒙特卡羅模擬模型,以及植被指數和微分植被指數等;第三章主要討論土壤和冰遙感模型;第四章主要講述海色遙感的原理與主應運;第五章主要講述大氣效應及其糾正方法;第六章為熱紅外遙感,主要包括海面溫度與陸面溫度的遙感反演等問題。
7.《高光譜遙感—原理、技術與應用》,童慶禧、張兵、鄭蘭芬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內容簡介:高光譜遙感作為當前遙感技術發展的一個前沿領域,越來越顯現出其巨大的應用潛力。本書系統地講述了高光譜遙感的物理基礎、成像機理、信息處理與分析方法,以及它在植被、地礦、環境、資源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技術。本書可以使讀者了解高光譜遙感的一般性概念,同時也可以使讀者基本掌握高光譜遙感數據處理與分析的通用方法。
8.《熱紅外遙感》,田國良等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內容簡介 針對當前遙感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本書結合中國的特點,系統闡述了熱紅外遙感基礎以及熱紅外信息探測、信息模型、定量反演和應用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學科前沿問題、發展趨勢和應用成果,包括熱紅外遙感在我國的攀登計劃和重大基礎研究計劃(G2000077900)中以及其他方面取得的最新重要進展和重要成果。全書共9章,其中第1至4章為熱紅外遙感基礎、儀器、模型和信息定量反演的理論和方法;第5至9章為熱紅外遙感在中國的應用,分別總結了熱紅外遙感在農田蒸散的定量遙感監測,土壤水分與干旱的遙感監測,城市熱環境遙感監測,森林和草原火災的遙感監測,以及其他領域中的應用。本書讀者對象:從事遙感科技研究、遙感項目規劃管理、遙感應用,以及數字城市和數字工程建設的科技和管理人員,高校遙感和GIS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等。
9.《遙感數字圖像處理》,湯國安、張友順、劉詠梅、謝元禮、楊昕、劉愛利,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內容簡介本書根據遙感教學經驗、科研成果及國內外數字遙感圖像處理技術的最新發展編著而成。全書共分8章,講述了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的數學基礎,遙感數字圖像的幾何矯正、輻射校正、增強處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作業流程,并介紹了遙感數字圖像的計算機分類、分析的技術方法,以及當前流行的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軟件的基本功能。
10.《ERDAS IMAGINE遙感圖像處理方法》,黨安榮,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作者多年遙感應用研究和 ERDAS IMAGINE軟件應用經驗編著而成,系統的介紹了 ERDAS IMAGINE 8.5的軟件功能及遙感圖像處理方法。全書共分16章,涵蓋了視窗體操作、數據轉換、幾何校正、圖像拼接、圖像增強、圖像解譯、圖像分類、子象元分類、雷達圖像、矢量功能、正射影像校正、 Virtual GIS、空間建模、命令工具、批處理工具、圖像庫管理和專題制圖等方面的內容。不僅包括 ERDAS IMAGINE Professional級的所有功能,而且介紹了Vecctor、 OrthoRadar、 VirtualGIS、 Subpixel和 OrthoBASE等 5個擴展模塊的功能。
Passion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遥感水文前景_【充电】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专业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计算机统计分析spss试卷,《SPSS计
- 下一篇: Ubuntu下载依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