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大降56%,未成年不找蛋搭子找猴哥?
作者|毛麗娜
被視為 “未成年版《王者》”的《蛋仔派對》沖不動了?
近日中金公布了互聯網行業2Q24研報,數據顯示互聯網用戶游戲消費總時長下降了2.2%,中金認為,游戲消費時長之所以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新游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頭部游戲時長下滑較為明顯。
具體到廠商,騰訊游戲Q2總時長同比增長3%,得益于《DNF手游》的公測,老哥們再度撐起半邊天;而網易游戲這邊總時長同比下滑14%,主要與《蛋仔派對》的用戶數和單日時長下降有關。
從產品側來看,騰訊兩款大DAU產品《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總游戲時長分別同比下降9%和21%;而網易派對游戲《蛋仔派對》總游戲時長則大降56%。都說《蛋仔派對》坐擁全網最多的未成年用戶,況且Q2還正好趕上放暑假,《蛋仔派對》也對應推出了相應的暑期檔活動,可數據不漲反降,抖音上甚至因為發視頻告別《蛋仔》的人太多,出現“退坑潮”現象。
當初約定要做一輩子蛋搭子的玩家,悄然離開這片蛋仔島。那么又是哪些產品,成為了這些未成年用戶的新寵?娛樂資本論與幾位前·《蛋仔》玩家聊了聊,試圖勾勒出他們為何離開,又將去往何方。
《蛋仔》,已經不純粹了
猶豫了幾天,方方還是把手機上的《蛋仔派對》卸載了。今年新初一的他說,原本以為順利過了小升初這一關,能和朋友痛痛快快地玩幾天《蛋仔》,結果卻沒想到,大家好像突然之間都沒了興趣。
這是小升初之前最后一個暑假,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上了中學就得努力了,趁著最后一個夏天好好出去玩一圈”,所以方方和朋友們總是湊不上時間,或者大家都在出門旅游的路上,或者因為太累鴿掉原本約好的時間。
等不來朋友,方方想自己一個人也不是不能玩。2023年的時候,方方和陌生人匹配玩游戲,對方聽見他聲音時,一直叫他“小孩哥”,他也覺得挺有意思。但現在,《蛋仔》變得不一樣了。
方方說,以前的《蛋仔》很像游樂園,大家彼此不認識也可以組隊在一起玩,現在上了游戲隨便進一個圖就有各種利用Bug搗亂的,還有利用代碼開掛的。“感覺和人家比起來自己像個原始人”,而且開麥罵人也變得很普遍,這讓他很不舒服。
AI作圖 by 娛樂資本論
朋友湊不齊,和陌生人玩受氣,那不如退坑算了。
與方方不同,豪仔選擇退坑,是因為“騷操作太多了”。
據他透露,從今年開始身邊同學退坑的就很多,因為《蛋仔》上新頻次變高了,新活動新玩法一個接一個,很多同學因為未成年人保護,只有周末能玩1個小時左右,“等下周能玩了上去,發現又有新東西了,又得重新學,好不容易弄明白了,游戲時間也到了。”
豪仔屬于“漏網之魚”,為了鼓勵他學習積極性,媽媽用自己身份證注冊了《蛋仔》,只要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每天上去玩一小會。“我是親眼看著《蛋仔》怎么把自己弄死的。”
返廠多、沒福利、沒新意,是豪仔列出的《蛋仔》三大“罪狀”。
所謂返廠,就是限定皮膚的復刻,“返廠太多讓人覺得自己很傻”,他的意思是皮膚在游戲中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試想真金白銀砸了限定皮,換上沒高興兩天又返廠了滿足感肯定要大打折扣。沒福利,就是指游戲里免費能獲得的道具變少了,對于豪仔這種家長不允許氪金,只能靠日積月累的“小窮鬼”來說,簡直是致命打擊。沒新意,活動換湯不換藥,“什么玩法都往里塞。”
媛媛從《蛋仔》跑路的原因則更簡單,“皮膚越做越丑了”。
“以前覺得隔壁不如《蛋仔》,最近朋友去隔壁(指《元夢》)說新皮膚比《蛋仔》好看,我倒是覺得半斤八兩都差不多,可能我喜歡的風格真的變了。”
在“未成年游戲三件套”中,小娛曾指出《蛋仔》的火某種程度上,因為具備了社交屬性,當全班人都在玩你不玩,就沒有社交話題。相應的,當身邊的同學紛紛離開時,小孩哥姐們也沒有堅持下去的理由。
揮別《蛋仔》,奔向何方?
那么告別了《蛋仔派對》的未成年玩家們,又投入了哪家廠商的懷抱?預言家發現,主要流向了這幾個方向。
其一,是網易游戲內部的“自我消化”。
今年8月22日,網易公布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財報中提到在存量游戲中,網易旗下《永劫無間》端游和《第五人格》表現強勢。另外在今年2月的寒假檔,《蛋仔派對》IOS端的日流水還能達到近1300萬元的峰值,但在二季度末尾聲,最高日流水滑落至529萬元。
這很有意思。要知道《第五人格》已經上線六年,且一直不算是網易的“王牌選手”,甚至幾度跌落谷底,偏偏在生命周期進入到中后半時逆轉。
《第五人格》的未成年玩家數量不少,2018年有調查顯示該游戲玩家平均年齡僅為15歲,后來網易引入較為強力的未成年限制措施,才將玩家年齡進一步抬升。但必須承認的是,《第五人格》不僅有相當數量的未成年玩家,且黏性很高。
這或許還是與游戲本身“無代餐”有關。
比如手機端,《蛋仔》有“對家”《元夢》,主機端則有《糖豆人》《馬里奧派對》等一系列“競品”。而《第五人格》,你很難立刻想到一個從玩法、到美術風格能夠完全替代它的同質手游。
尤其是《第五人格》的美術風格,帶點哥特、有點暗黑,還有微恐元素又不那么嚇人。用一位媽媽的話說“咱中二的時候不也喜歡這種風格嗎,她們現在也一樣”,而且《第五人格》在小孩姐中更受歡迎。
同時《第五人格》也成了網絡梗來源,“第五人格啟動”,有點荒誕有點神經質,但恰好撩起了小孩子們的好奇心。
其二,是流向其他廠商。
小娛的小外甥就是一名棄坑《蛋仔》的前玩家,在見到他那天,他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掏出ipad和游戲手柄,玩起了射擊游戲《和平精英》。愛打槍,或許這是一種血脈覺醒。小外甥說不出來很具體的原因,入坑《和平精英》只是“覺得好玩”。
他的同學,則流向了《原神》《崩鐵》《王者榮耀》《火影忍者手游》等。或許因為上了初中的原因,《蛋仔》的軟萌可愛畫風對他們來說有點“小幼稚”,而其他手游則讓他們感覺更切近成人的世界。
其三,是單機游戲。
小外甥在回答小娛“為什么不玩《蛋仔》”的問題時坦言,現在好玩的游戲太多了,比如《黑神話·悟空》,《蛋仔》對他來說已經沒有吸引力。
他所謂的“玩”《黑神話·悟空》,其實用“看”來形容更貼近。因為這款游戲今年在輿論場上實在太火了,未成年們也很容易就接觸到相關信息,所以雖然不是每個小孩哥姐家里都愿意給孩子斥重資升級設備讓他們親自上陣體驗猴子的魅力,但他們可以看抖音、B站等平臺上的主播錄像或大神講解,從頭到尾把游戲“云”一遍。
“未成年游戲”,要分兩類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上網玩游戲、看短視頻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網上休閑娛樂活動,比例分別為67.8%和54.1%。
因政策調整及廠商內部自肅,表面上看各手游的未成年玩家占比已經大幅下降,但小孩靠家長身份證繞過審核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從黑貓投訴上我們也能側面看到未成年玩家的真實情況反映——近21萬條投訴,大部分與未成年充值有關,《蛋仔派對》是重災區,《迷你世界》《穿越火線》《光遇》《原神》等游戲也被提及。
此外在今年八月份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的《縣域未成年人網絡消費調研報告》中提到,縣域未成年人玩得最多的游戲是《蛋仔派對》《我的世界》《歡樂釣魚大師》《王者榮耀》《和平精英》。
那么未成年玩家在游戲類型選擇是是否存在偏好呢?小娛認為,要分為兩種情況討論。
一種,是以大DAU游戲為主,具備社交貨幣屬性的手游,像《王者》《原神》這類。廠商錨定的群體是成年人,但小孩哥姐會為了“和其他人有社交貨幣”,而去下載體驗。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有太多社交話題作為破冰或日常交流的抓手,但對于小孩哥姐來說,他們能接觸到的世界有限,游戲是為數不多的“大眾話題”。所以有的時候,當一款游戲成為“時髦”的代名詞時,即使對游戲興趣不大,他們也會下載來玩玩,省得“別人說什么你都插不進去嘴”。
米游社網友曾做過關于《原神》玩家年齡的小范圍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共有405人參與調研,其中18歲以下玩家122名,占比30%;18-30歲為235人,占比48%。數據服務商易觀千帆則指出,《原神》18-玩家應該占比15%。因為米家游戲不僅具備了社交貨幣的屬性,而且線上線下都有影響力,小孩哥姐愿意為了談資去接觸。
如今在未成年群體中有著較高討論度的《黑神話·悟空》也是一樣。這種動作類主機游戲,對設備要求高,且需要一定的手部乘區,即操作能力。即使成年人打起來都叫苦連天,更何況小孩子。他們關注這款游戲,與游戲本身的高話題度有關。
媛媛告訴小娛,她玩《王者》不為了別的,就是喜歡里面五花八門的酷炫皮膚,當小娛問她為什么不選擇《暖暖》或者《以閃》這類專門的換裝游戲,她說因為同學玩的不多,而《王者》屬于人人都知道的類型。這也是一種“社交貨幣”屬性。
另外一種,確實擊中了未成年審美。
這類游戲不一定具備社交貨幣屬性,或者說得更準確的,它的社交貨幣屬性更多局限于未成年圈層,因為獨特的風格性捕獲了未成年。這種風格的獨特性,有些是瞄準了特定群體刻意為之,也有些屬于無心插柳,恰好擊中了未成年群體某些人生階段的特定偏好與需求。
《蛋仔》那種軟萌可愛又Q彈的畫風,就很戳低齡未成年群體,特別是小學生的心,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蛋仔派對》的“00后”人群占比達到26.3%。小娛了解到那些退坑的小孩子,也多是經歷“小升初”進入到人生新階段后,覺得《蛋仔》有點幼稚了。
《第五人格》則屬于“黑深殘”滿足了未成年那顆中二心,早期它的年齡限制為12-,后調整為16-,其中16-25歲玩家占比高達70%,初高中生與一部分大學生是其用戶主體。
與此類似的,《火影手游》的玩家以80/90情懷黨為主,但百度指數顯示,近一年19-群體搜過該關鍵詞的,占比有27.52%。它在未成年中群體占有一席之地,和這款運營了8年的老游戲那些“熱血中二”的內容,很對青春期未成年們的胃口有關。
另外《第五人格》的火,除了前文提到的原因外,也與它在二級市場的“穩定性”有關。現在的小孩子對于二手號買賣很熟稔,甚至比成年人還懂。他們會用家長身份證注冊成人號,出坑時賣二手回血,同樣的淡游后想再回歸,也直接去收個價格合適的二手,而不是重頭再來。
豪仔說《第五人格》的賬號值錢不值錢就看皮膚,跟《蛋仔》隔三差五背刺玩家搞返廠不一樣,《第五》的限定是真·限定,即使復刻周期也很長,號上的絕版物品越多,價格也就能賣得越貴。
此外一位媽媽告訴小娛,她的孩子喜歡《第五人格》除了風格獨特外,也與氪金有關。與偷偷拿家長錢充值的孩子不一樣,這些用自己零花錢氪金的小孩對游戲的感情更深,因為“花的是自己的錢”。
結語
小娛之前很多次提到的,未成年市場是塊燙手山芋,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孩子也學會“扯虎皮做大旗”,準備退坑時和父母坦白氪金數量,由父母出面去申請退款。不管成功與否,對廠商的商譽都存在影響。
沒有什么永垂不朽,進入三周年的《蛋仔》也確實到了生命周期后半,《蛋仔派對》“糊了”,但永遠有新的內容成為他們的新寵。下一個《蛋仔派對》,也許就在路上。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蛋仔派对》大降56%,未成年不找蛋搭子找猴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她也塌房了!不仅卖惨还疑似把两个女
- 下一篇: 原创:以次充好,东北雨姐售卖红薯造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