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降税不降价”怎么回事 预计9月后能买到降价药
癌癥作為我們身邊的第一大”殺手”,由于目前還沒有治愈的方法。做好預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抗癌藥“降稅不降價”是怎么回事?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自5月1日起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已有三個月時間,但在終端藥價上,卻產生了“滯后效應”,有患者反映抗癌藥終端降價不及預期。
我們近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14種前期國家談判抗癌藥品醫保支付標準和采購價格,根據稅收政策變動情況重新進行了下調,預計9月起,患者可陸續買到降價后的抗癌藥。
此外,通過梳理發現,為扭轉“降稅不降價”的現狀,近日包括廣東、湖南、江西等省份先后發文,宣布開展抗癌藥的價格申報工作。
以江西省為例,據其醫藥采購服務平臺官網的消息,要求企業應根據國家降稅政策,按照降價金額不少于降稅金額的原則,申報采購價格。應降而不降的藥品,在本省今后的藥品集中采購活動中將進行相應扣分處理,直至取消中標掛網采購資格。
另外,8月13日,江西省率先發布通知,就《2018年度江西省抗癌藥專項集中采購實施方案》向社會征求意見,指出將通過集中帶量采購,降低用藥價格,在降稅基礎上進一步實現降價效應。
我們注意到,以輝瑞為代表的藥企,已在廣西、湖北、北京等地主動提出降價。而據國家醫保局透露,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工作預計9月底前完成。
缺位之痛如何破?國產抗癌藥危中求機
“我國正在加快高質量仿制藥研發和上市。目前,國內化療藥質量療效和安全性已漸接近國際水平,但大部分靶向抗癌藥依賴進口。”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劉麗宏說,國內靶向抗癌藥市場面臨加快滿足百姓優質、高效用藥需求的挑戰。
面對巨大的需求,中國抗癌藥物市場正以每年百億元的增速高速擴張,而在政策支持下,進口抗癌藥迎來爆發式增長,會否進一步擠占國產藥的生存空間?國產藥如何能讓患者有更多便利優價的選擇?
專家指出,老百姓要真正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藥,必須鼓勵國產抗癌藥的創新和研發,在市場上形成與獨家進口藥的競爭。也就是說,需要有在質量和療效上都能和進口抗癌藥媲美的國產抗癌藥,尤其是國產創新藥。
目前,雖然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等一批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已經通過“綠色通道”上市,或進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但解決國內抗癌創新藥缺位之“痛”仍然任重道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抗癌药“降税不降价”怎么回事 预计9月后能买到降价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关于现代软件工程学习
 - 下一篇: 怎样开一家中型面包店 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