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roperty()的那些属性及ARC简介【nonatomic,atomic,assign,retain,strong,weak,copy。】
@property()常用的屬性有:nonatomic,atomic,assign,retain,strong,weak,copy。
其中atomic和nonatomic用來決定編譯器生成的getter和setter是否為原子操作。
NSObject對象的@property屬性時,默認為atomic,提供多線程安全。
在多線程環境下,原子操作是必要的,否則有可能引起錯誤的結果。加了atomic,setter函數會變成下面這樣: NSLock *_lock = [[NSLock alloc]init]; [_lock lock]; if(property != newValue){?? ? ? ?[property release];?
? ? ? ?property = [newValue retain];?
} [-lock unlock];
nonatomic
禁止多線程,變量保護,提高性能。atomic是Objc使用的一種線程保護技術,基本上來講,是防止在寫未完成的時候被另外一個線程讀取,造成數據錯誤。而這種機制是耗費系統資源的,所以在iPhone這種小型設備上,如果沒有使用多線程間的通訊編程,那么nonatomic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nonatomic指出訪問器不是原子操作,而默認地,訪問器是原子操作。這也就是說,在多線程環境下,解析的訪問器提供一個對屬性的安全訪問,從獲取器得到的返回值或者通過設置器設置的值可以一次完成,即便是別的線程也正在對其進行訪問。如果你不指定 nonatomic ,在自己管理內存的環境中,解析的訪問器保留并自動釋放返回的值,如果指定了 nonatomic ,那么訪問器只是簡單地返回這個值。
assign
對基礎數據類型 (NSInteger,CGFloat)和C數據類型(int, float, double, char)等等。
此標記說明設置器直接進行賦值,這也是默認值。在使用垃圾收集的應用程序中,如果你要一個屬性使用assign,且這個類符合NSCopying協議,你就要明確指出這個標記,而不是簡單地使用默認值,否則的話,你將得到一個編譯警告。這再次向編譯器說明你確實需要賦值,即使它是可拷貝的。
retain
對其他NSObject和其子類對參數進行release舊值,再retain新值。
指定retain會在賦值時喚醒傳入值的retain消息。此屬性只能用于Objective-C對象類型,而不能用于Core Foundation對象。(原因很明顯,retain會增加對象的引用計數,而基本數據類型或者Core Foundation對象都沒有引用計數——譯者注)。
注意: 把對象添加到數組中時,引用計數將增加對象的引用次數+1。
copy
對NSString 它指出,在賦值時使用傳入值的一份拷貝。拷貝工作由copy方法執行,此屬性只對那些實行了NSCopying協議的對象類型有效。更深入的討論,請參考“復制”部分。
copy與retain:
Copy其實是建立了一個相同的對象,而retain不是:
1.比如一個NSString 對象,地址為0×1111 ,內容為@”STR”,Copy 到另外一個NSString 之后,地址為0×2222 ,內容相同。
2.新的對象retain為1?,舊有對象沒有變化retain 到另外一個NSString 之后,地址相同(建立一個指針,指針拷貝),內容當然相同,這個對象的retain值+1。
總結:retain 是指針拷貝,copy 是內容拷貝。
assign與retain:
1. 接觸過C,那么假設你用malloc分配了一塊內存,并且把它的地址賦值給了指針a,后來你希望指針b也共享這塊內存,于是你又把a賦值給(assign)了b。此時a和b指向同一塊內存,請問當a不再需要這塊內存,能否直接釋放它?答案是否定的,因為a并不知道b是否還在使用這塊內存,如果a釋放了,那么b在使用這塊內存的時候會引起程序crash掉。
2. 了解到1中assign的問題,那么如何解決?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使用引用計數(reference counting),還是上面的那個例子,我們給那塊內存設一個引用計數,當內存被分配并且賦值給a時,引用計數是1。當把a賦值給b時引用計數增加到2。這時如果a不再使用這塊內存,它只需要把引用計數減1,表明自己不再擁有這塊內存。b不再使用這塊內存時也把引用計數減1。當引用計數變為0的時候,代表該內存不再被任何指針所引用,系統可以把它直接釋放掉。
總結:上面兩點其實就是assign和retain的區別,assign就是直接賦值,從而可能引起1中的問題,當數據為int, float等原生類型時,可以使用assign。retain就如2中所述,使用了引用計數,retain引起引用計數加1, release引起引用計數減1,當引用計數為0時,dealloc函數被調用,內存被回收。
strong和weak
在介紹strong和weak之前還是先說一下ARC機制。
ARC是自iOS 5之后增加的新特性,完全消除了手動管理內存的煩瑣,編譯器會自動在適當的地方插入適當的retain、release、autorelease語句。你不再需要擔心內存管理,因為編譯器為你處理了一切
注意:ARC 是編譯器特性,而不是 iOS 運行時特性(除了weak指針系統),它也不是類似于其它語言中的垃圾收集器。因此 ARC 和手動內存管理性能是一樣的,有時還能更加快速,因為編譯器還可以執行某些優化
ARC原理
ARC 的規則非常簡單:只要還有一個變量指向對象,對象就會保持在內存中。當指針指向新值,或者指針不再存在時,相關聯的對象就會自動釋放。這條規則對于實例變量、synthesize屬性、局部變量都是適用的
?strong指針
控制器中有個文本輸入框框屬性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IBOutlet UITextField *nameField;1.如果用戶在文本框中輸入mj這個字符串
那么就可以說,nameField的text屬性是NSString對象的指針,也就是擁有者,該對象保存了文本輸入框的內容
2.如果執行了如下代碼
NSString *name = self.nameField.text;一個對象可以有多個擁有者,在上面代碼中,name變量同樣也是這個NSString對象的擁有者,也就是有兩個指針指向同一個對象
?
3.隨后用戶改變了輸入框的內容,比如
此時nameFeild的text屬性就指向了新的NSString對象。但原來的NSString對象仍然還有一個所有者(name變量),因此會繼續保留在內存中
?
4.當name變量獲得新值,或者不再存在時(如局部變量方法返回時、實例變量對象釋放時),原先的NSString對象就不再擁有任何所有者,retain計數降為0,這時對象會被釋放
如,給name變量賦予一個新值
name = @"Jake";?
我們稱name和nameField.text指針為"Strong指針",因為它們能夠保持對象的生命。默認所有實例變量和局部變量都是Strong指針?
weak指針
weak型的指針變量仍然可以指向一個對象,但不屬于對象的擁有者
1.執行下面的代碼
__weak NSString *name = self.nameField.text;?
name變量和nameField.text屬性都指向同一個NSString對象,但name不是擁有者
?
2.如果文本框的內容發生變化,則原先的NSString對象就沒有擁有者,會被釋放,此時name變量會自動變成nil,稱為空指針
weak型的指針變量自動變為nil是非常方便的,這樣阻止了weak指針繼續指向已釋放對象,避免了野指針的產生,不然會導致非常難于尋找的Bug,空指針消除了類似的問題。
3.weak指針主要用于“父-子”關系,父親擁有一個兒子的strong指針,因此父親是兒子的所有者;但為了阻止所有權循環,兒子需要使用weak指針指向父親。典型例子是delegate模式,你的ViewController通過strong指針(self.view)擁有一個UITableView,?UITableView的dataSource和delegate都是weak指針,指向你的ViewController
?
strong和weak指針的使用注意
1.下面代碼是有問題的:
__weak NSString *str = [[NSString alloc] initWithFormat:@"1234"]; NSLog(@"%@", str); // 打印出來是"(null)"str是個weak指針,所以NSString對象沒有擁有者,在創建之后就會被立即釋放。Xcode還會給出警告("Warning: Assigning retained object to weak variable; object will be released after assignment")
2.一般的指針變量默認就是strong類型的,因此一般我們對于strong變量不加__strong修飾,以下兩行代碼是等價的:
3.屬性可以是strong或weak,寫法如下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name; @property (nonatomic, weak) id delegate;4.以下代碼在ARC之前是可能會行不通的,因為在手動內存管理中,從NSArray中移除一個對象時,這個對象會發送一條release消息,可能會被立即釋放。隨后NSLog()打印該對象就會導致應用崩潰。
id obj = [array objectAtIndex:0]; [array removeObjectAtIndex:0]; NSLog(@"%@", obj);在ARC中這段代碼是完全合法的,因為obj變量是一個strong指針,它成為了對象的擁有者,從NSArray中移除該對象也不會導致對象被釋放
ARC小結
1.有了ARC,我們的代碼可以清晰很多,你不再需要考慮什么時候retain或release對象。唯一需要考慮的是對象之間的關聯,也就是哪個對象擁有哪個對象?
2.ARC也有一些限制:
1> 首先ARC只能工作于Objective-C對象,如果應用使用了Core Foundation或malloc()/free(),此時還是需要你來手動管理內存
2> 此外ARC還有其它一些更為嚴格的語言規則,以確保ARC能夠正常地工作
3.雖然ARC管理了retain和release,但并不表示你完全不需要關心內存管理的問題。因為strong指針會保持對象的生命,某些情況下你仍然需要手動設置這些指針為nil,否則可能導致應用內存不足。無論何時你創建一個新對象時,都需要考慮誰擁有該對象,以及這個對象需要存活多久
4.ARC還能很好地結合C++使用,這對游戲開發是非常有幫助的。對于iOS 4,ARC有一點點限制(不支持weak指針),但也沒太大關系
?ARC使用注意總結
1.不能直接調用dealloc方法,不能調用retain,release,autorelease,retainCount方法,包括@selector(retain)的方式也不行 2.可以用dealloc方法來管理一些資源,但不能用來釋放實例變量,也不能在dealloc方法里面去掉[super dealloc]方法,在ARC下父類的dealloc同樣由編譯器來自動完成 3.Core Foundation類型的對象仍然可以用CFRetain,CFRelease這些方法 4.不能再使用NSAllocateObject和NSDeallocateObject對象 5.不能在C結構體中使用對象指針,如果有類似功能可以創建一個Objective-C類來管理這些對象 6.在id和void*之間沒有簡便的轉換方法,同樣在Objective-C和Core Foundation類型之間的轉換都需要使用編譯器制定的轉換函數 7.不能再使用NSAutoreleasePool對象,ARC提供了@autoreleasepool塊來代替它,這樣更有效率 8.不能使用內存存儲區(不能再使用NSZone) 9.不能以new為開頭給一個屬性命名 10.聲明IBOutlet時一般應當使用weak,除了對StoryBoard這樣nib中間的頂層對象要用strong 11.weak相當于老版本的assign,strong相當于retain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weigeChina/p/5693847.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property()的那些属性及ARC简介【nonatomic,atomic,assign,retain,strong,weak,copy。】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 3.x 格式化输出字符串
- 下一篇: 关于《设计模式演练》系列文章结构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