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Fractal)
| 分形(Fractal)是指具有自相似特性的現象、圖像或者物理過程等。分形學誕生于1970年代中期,屬于現代數學中的一個分支。分形學的創始人是具有法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曼德勃羅,他在1982年出版的《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是分形學的經典著作。 分形一般有以下特質:
Mandelbrot集合是分形幾何中的經典集合,它是一個在復平面中通過對方程式 z = z2 + c 進行迭代產生的圖形。Julia集合是分形幾何中的另一個經典集合。其他著名的圖形還有Koch雪花和謝爾賓斯基三角形。 由于需要大量的數學運算,研究分形必須借助于計算機。 分形算法可以用來生成山脈、樹木等自然界中的場景。也有人研究使用分形理論的數據壓縮算法。 分形的歷史在傳統的幾何學中,人們研究一個幾何對象,總是習慣于在Euclid空間(Rn,Euclidean)對其研究和度量,其中字母n表示空間的維數,通常為整數,如n分別為1、2、3時,對應的空間為線性空間、平面空間、立體空間,在相應的空間中,我們可以測得幾何對象的長度、面積、體積等。但是大約在1個世紀前,在數學領域,相繼出現了一些被稱為數學怪物(mathematical monsters)的東西,在傳統的Euclid領域,人們無法用幾何語言去表述其整體或局部性質,其中,比較著名的數學怪物包括:
這些數學怪物困擾數學家許多年,直至20世紀,被美國數學家Benoit B. Mandelbrot創立的分形幾何學(fractal geometry)徹底解決。Mandelbrot提出:我們之所以無法用幾何語言去描述這些數學怪物,是因為我們是在維數為整數的空間中,用維數同樣是整數的“尺子”對其丈量、描述;而維數不應該僅僅是整數,可以是任何一個正實數;只有在幾何對象對應的維數空間中,才能對該幾何體進行合理的整體或局部描述。 以上圖的Koch曲線為例,其維數約為1.26,我們應用同樣為1.26維的尺子對其進行描述,比如取該曲線前1/4段作為單位為1的尺子去丈量這個幾何體,此幾何體長度為4。也正是因其維數介于1維與2維之間,所以此幾何體在1維下長度為無窮大,2維下面積為零。 Fractal這個詞是由Mandelbrot于1975創造的,來源于拉丁文“Fractus”,其英文意思是broken,即為“不規則、支離破碎”的物體。1967年,Mandelbrot在美國《Science》雜志上發表題目為《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的劃時代論文,標志著其分形思想萌芽的出現。1977年,Mandelbrot在巴黎出版的法文著作《Les objets fractals:forme,hasard et dimension》,1977年,在美國出版其英文版《Fractals:From,Chance,and Dimension》(《分形:形狀機遇和維數》),同年,他又出版了《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大自然的分形幾何》),但是這三本書還未對社會和學術界造成太大的影響。直到1982年,《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大自然的分形幾何》)第二版才得到歐美社會的廣泛關注,并迅速形成了“分形熱”,此書也被分形學界視為分形“圣經”。 ?
? 分形的定義迄今為止,分形還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1982年,曼德勃羅(Mandelbrot)將分形定義為豪斯多夫維(Hausdorff dimension)嚴格大于拓撲維的集合。1986年,曼德勃羅又給出了一個定義:分形是局部和整體以某種方式相似的形(A fractal is a shape made of parts similar to the whole in some way)。此外,對于具有自相似性質的分形來說,豪斯多夫維等于閔可夫斯基維(Minkovski dimension)。 ? 分形的種類
? 分形的計算? 分形的應用? 圖形學Mandelbrot 集合全貌。軟件
參考文獻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分形(Fractal)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