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往心中留下一句是什么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酒往心中留下一句是什么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只要心中有佛,吃肉喝酒也是可以的.出自《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濟公活佛)“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笔紫?,此話是道濟禪師所云,但是,悲哀就悲哀在人們忘記了后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此文出處有這樣一個故事,是這樣寫道的。明朝時期曾有修行人食肉飲酒求救人命的故事。明朝末年,張獻忠做亂,山賊橫行,到處殺掠,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在四川峨嵋山的地方,山賊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亂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內,寺中的住持慈悲為懷,收容難民。誰知山賊追至寺內,劫財殺人,該住持認識山賊,懇求不要傷害百姓,無論什么條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愿承擔,但求放過這些百姓。 山賊曾受過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絕,于是想出個鬼主意,好讓住持知難而退。于是山賊拿出一些酒肉對住持說:“和尚,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吃了這些酒肉,我就放過這些人,決不失言?!北娙藝W然!此計甚絕!修行人飲灑食肉,開齋破戒,將必打入畜道及餓鬼,受無量苦。只見住持拿起酒杯,氣定神閑地說:“我以酒代茶,各位飲茶。”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塊肉說:“我以此肉作菜。請?!闭f完一吃而盡。面不改容。山賊為之一驚,只是有言在先,只好放過所有的人。 此住持于險境,別無選擇,唯有犧牲舍確道程,為救人而開齋破戒,不懼落入惡道受苦。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索達吉堪布---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還有后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F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睗蜕械倪@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后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比如,沈員外派家仆給濟公送兩只熟鴿子和一壺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仆人不承認,于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只鴿子,其中一只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于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勸誡后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其實也是有來歷的:明末的破山禪師,于戰亂年間,在夔東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陽營中度日。因李立陽嗜殺成性,為了救度一方生靈,禪師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殺業。李立陽見禪師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對他說:“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殺人了?!倍U師馬上與李立陽訂約,不惜大開酒肉之戒,使許多人得以活下來,一時傳為美談。此外,明朝還有另一位和尚,也是為了救逃到寺廟里的難民,在山賊面前吃肉喝酒。當時,山賊說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過那些人。于是他氣定神閑地端起酒杯,說:“我以酒代茶?!闭f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肉說:“我以肉作菜,請!”吃后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賊見了為之一驚,鑒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梢?,為了饒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漢地有些大德的傳記中也有,但這不是普遍的行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并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這些高深之舉。藏傳佛教對戒律的重視程度,來藏地求法的人應該知道,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許做超凡的行為。若是極個別人做了的話,也許他確實有這種境界,也許沒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則,明明什么境界都沒有,卻裝模作樣、無惡不作,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納西民歌《歡樂酒歌》走過了千山,走過了萬水我們又相聚相聚在這里讓我們倒蠻酒干了這一杯心中的話語就在這酒中心中的話語就在這酒中阿哩哩阿哩阿喂我們永遠不分離真心的祝福你朋友永遠幸福阿哩哩阿哩阿喂我們永遠不分離真心的祝福你朋友永遠幸福補熱沒哼后的話被干累窩窩哩哩花花被安吉特嘎暮阿格的話被熱節夠特路努美落夠格知熱節落特依森努美落夠格知熱節落特依森阿哩哩阿哩阿喂阿格的翅莫果果的話被努美比又活喜余早又貨阿哩哩阿哩阿喂阿格的翅莫果果的話被努美比又活喜余早又貨的話被努美比又活喜余早又貨
后兩句為:“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漢語詞語,出自《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濟公活佛)“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呼倫貝爾酒歌舉起了呼倫美酒,放開了動聽的歌喉。杯中盛滿深深的愛,美酒醉心頭。 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朝著奔放心中走。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天南地北總是朋友。 舉起了呼倫美酒,敞開了胸懷喝個夠。杯中盛滿深深地愛,喝一杯喜心頭。 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草原的深情心中留。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我們友誼天長地久。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绷鱾骱軓V,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若見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觀點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有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說法對嗎?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欲的借口?!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說的是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時,在城外的廟里駐扎,強迫里面的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了這句話。他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边@句話流傳甚廣,幾乎成為一般俗人和不知佛法者勸人吃肉飲酒的依據。若見有人吃素或忌諱什么,則勸說何必執著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但是世人僅知濟公的此句,卻不知還有后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學我者下地獄,謗我者上天堂”,致使前述謬說流傳至今,招致口業,貽害非淺?! ∥覀冎溃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的這種觀點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凡不減,在圣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煩惱覆蓋,佛性不能顯現,若殺生吃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報,來世還要做畜生償還命債。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況下,為度眾生才示現吃肉,以掩蓋圣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濟公吃了兩只死鴿可以吐出兩只活鴿來。如果你也可以做到,盡管吃肉,作不到的話還是老老實實持戒吧!獅子跳的過去的懸崖,兔子去跳只能摔死。普通人沒資格模仿大成就者的不共行為。 茲摘錄印光大師斥責吃肉喝酒的邪見的開示,以正其訛?!对鰪V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龐契貞書》:“道濟禪師,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唯現作顛狂者,顯則無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飲酒食肉也。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1),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何可學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里運來(2),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出來,何可學他?《濟公傳》有幾種,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蹲砥刑帷分粑娜袅x均好,所敘之事,乃當日實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圣人,亦屬罪過,比之學者,尚輕之多多矣。見其不可思議處,當生敬信。見其飲酒食肉處,絕不肯學,則得益不受損矣。祈洞察是幸?!薄 。?)、“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根據《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天花藏主人編次)載,沈員外派家仆給濟公送兩只熟鴿子和一壺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神仙也難知道,濟公指出,不承認,濟公于是到階前吐出兩只鴿子,其中一只少一個翅膀。 ?。?)、“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里運來”:根據《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記載,凈慈寺遭火燒毀,重建需要大木頭,浙江沒有,濟公答應去四川化緣,結果醉臥三日,將大木頭走海路運到錢塘江,又運到寺內井里。又喝酒后在殿內嘔吐,別人以為是嘔吐,實際上是給大殿佛像裝金,結果監寺少買一壺酒,又提前打開殿門,使一個佛像的胳膊一尺沒有裝上金。方丈罰監寺出錢買金子補上,但總不能與濟公所裝天然合一?! 枺汉芏嗳撕染瞥匀鈺r,會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為自己找藉口,請問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答:這種話是佛菩薩應化在六道里,特殊狀況之下教人開悟的。對于一個持齋、持戒很嚴,他非常執著,分別心很重,貪瞋癡慢都不肯放下,所以菩薩用這個示現,你持齋、持戒那個嚴肅都沒有用。像濟公長老、金山活佛,他專門就是對付這種人的。他什么忌諱都沒有,所以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他心里真有佛。他確實對人、對事、對物他沒有對立,他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是阿羅漢,沒有分別就是菩薩,這個我們都講得很清楚。你還有執著,戒持得再好,齋持得再好,你都比不上他。所以他是幫你開竅,不是叫你不持齋,不是叫你破戒,不是的,他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提醒你,你要更重視實質的修行,那是形式。形式是對外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法?持得這么嚴?是教那個沒有學佛的人,剛剛初入門的人,給他做個好樣子;真正功夫得力,不是那個,這個一定要懂得。真正功夫得力是放下。所以你沒有放下,那都叫世間法,放下才叫出世間法。我們在《華嚴經》上講得很多,諸位要細心去體會。
索達吉堪布---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還有后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F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睗蜕械倪@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后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比如,沈員外派家仆給濟公送兩只熟鴿子和一壺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仆人不承認,于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只鴿子,其中一只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于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勸誡后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其實也是有來歷的:明末的破山禪師,于戰亂年間,在夔東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陽營中度日。因李立陽嗜殺成性,為了救度一方生靈,禪師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殺業。李立陽見禪師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對他說:“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殺人了?!倍U師馬上與李立陽訂約,不惜大開酒肉之戒,使許多人得以活下來,一時傳為美談。此外,明朝還有另一位和尚,也是為了救逃到寺廟里的難民,在山賊面前吃肉喝酒。當時,山賊說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過那些人。于是他氣定神閑地端起酒杯,說:“我以酒代茶?!闭f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肉說:“我以肉作菜,請!”吃后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賊見了為之一驚,鑒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梢?,為了饒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漢地有些大德的傳記中也有,但這不是普遍的行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并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這些高深之舉。藏傳佛教對戒律的重視程度,來藏地求法的人應該知道,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許做超凡的行為。若是極個別人做了的話,也許他確實有這種境界,也許沒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則,明明什么境界都沒有,卻裝模作樣、無惡不作,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納西民歌《歡樂酒歌》走過了千山,走過了萬水我們又相聚相聚在這里讓我們倒蠻酒干了這一杯心中的話語就在這酒中心中的話語就在這酒中阿哩哩阿哩阿喂我們永遠不分離真心的祝福你朋友永遠幸福阿哩哩阿哩阿喂我們永遠不分離真心的祝福你朋友永遠幸福補熱沒哼后的話被干累窩窩哩哩花花被安吉特嘎暮阿格的話被熱節夠特路努美落夠格知熱節落特依森努美落夠格知熱節落特依森阿哩哩阿哩阿喂阿格的翅莫果果的話被努美比又活喜余早又貨阿哩哩阿哩阿喂阿格的翅莫果果的話被努美比又活喜余早又貨的話被努美比又活喜余早又貨
后兩句為:“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漢語詞語,出自《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濟公活佛)“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呼倫貝爾酒歌舉起了呼倫美酒,放開了動聽的歌喉。杯中盛滿深深的愛,美酒醉心頭。 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朝著奔放心中走。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天南地北總是朋友。 舉起了呼倫美酒,敞開了胸懷喝個夠。杯中盛滿深深地愛,喝一杯喜心頭。 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草原的深情心中留。干一杯呼倫貝爾的酒,我們友誼天長地久。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绷鱾骱軓V,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若見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觀點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有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說法對嗎?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欲的借口?!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說的是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時,在城外的廟里駐扎,強迫里面的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了這句話。他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边@句話流傳甚廣,幾乎成為一般俗人和不知佛法者勸人吃肉飲酒的依據。若見有人吃素或忌諱什么,則勸說何必執著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但是世人僅知濟公的此句,卻不知還有后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學我者下地獄,謗我者上天堂”,致使前述謬說流傳至今,招致口業,貽害非淺?! ∥覀冎溃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的這種觀點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凡不減,在圣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煩惱覆蓋,佛性不能顯現,若殺生吃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報,來世還要做畜生償還命債。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況下,為度眾生才示現吃肉,以掩蓋圣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濟公吃了兩只死鴿可以吐出兩只活鴿來。如果你也可以做到,盡管吃肉,作不到的話還是老老實實持戒吧!獅子跳的過去的懸崖,兔子去跳只能摔死。普通人沒資格模仿大成就者的不共行為。 茲摘錄印光大師斥責吃肉喝酒的邪見的開示,以正其訛?!对鰪V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龐契貞書》:“道濟禪師,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唯現作顛狂者,顯則無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飲酒食肉也。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1),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何可學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里運來(2),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出來,何可學他?《濟公傳》有幾種,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蹲砥刑帷分粑娜袅x均好,所敘之事,乃當日實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圣人,亦屬罪過,比之學者,尚輕之多多矣。見其不可思議處,當生敬信。見其飲酒食肉處,絕不肯學,則得益不受損矣。祈洞察是幸?!薄 。?)、“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根據《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天花藏主人編次)載,沈員外派家仆給濟公送兩只熟鴿子和一壺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神仙也難知道,濟公指出,不承認,濟公于是到階前吐出兩只鴿子,其中一只少一個翅膀。 ?。?)、“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里運來”:根據《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記載,凈慈寺遭火燒毀,重建需要大木頭,浙江沒有,濟公答應去四川化緣,結果醉臥三日,將大木頭走海路運到錢塘江,又運到寺內井里。又喝酒后在殿內嘔吐,別人以為是嘔吐,實際上是給大殿佛像裝金,結果監寺少買一壺酒,又提前打開殿門,使一個佛像的胳膊一尺沒有裝上金。方丈罰監寺出錢買金子補上,但總不能與濟公所裝天然合一?! 枺汉芏嗳撕染瞥匀鈺r,會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為自己找藉口,請問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答:這種話是佛菩薩應化在六道里,特殊狀況之下教人開悟的。對于一個持齋、持戒很嚴,他非常執著,分別心很重,貪瞋癡慢都不肯放下,所以菩薩用這個示現,你持齋、持戒那個嚴肅都沒有用。像濟公長老、金山活佛,他專門就是對付這種人的。他什么忌諱都沒有,所以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他心里真有佛。他確實對人、對事、對物他沒有對立,他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是阿羅漢,沒有分別就是菩薩,這個我們都講得很清楚。你還有執著,戒持得再好,齋持得再好,你都比不上他。所以他是幫你開竅,不是叫你不持齋,不是叫你破戒,不是的,他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提醒你,你要更重視實質的修行,那是形式。形式是對外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法?持得這么嚴?是教那個沒有學佛的人,剛剛初入門的人,給他做個好樣子;真正功夫得力,不是那個,這個一定要懂得。真正功夫得力是放下。所以你沒有放下,那都叫世間法,放下才叫出世間法。我們在《華嚴經》上講得很多,諸位要細心去體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酒往心中留下一句是什么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韩语歌曲推荐 浮生若梦,夜伴伤感男声
- 下一篇: 书包一般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