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需求函数和边际收益_边际收益
(重定向自邊際收入)
邊際收益(Margina revenue / Marginal Income)
[編輯]
邊際收益的定義
邊際收益(德文:Deckungsbeitrag)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任何廠商的產量變化都不會影響價格水平,需求彈性對個別廠商來說是無限的,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邊際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價格。在非完全競爭(壟斷競爭)條件下,廠商的銷售量同價格成反比。如果需求彈性大于1,即售量的增加的百分比,快于價格降低的百分比,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而增加,盡管不是同比例增加,平均收益下降,邊際收益為零;如果需求彈性小于1,這時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而減少,平均收益更快下降,邊際收益為負數。
[編輯]
邊際收益的計算公式
邊際收益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邊際收益=售價-變動成本
單位邊際收益(Unit Contribution Margin,C)等于單位銷售收入(Unit Revenue or Price, P)減去單位成本(Unit Variable Cost,V):
單位邊際收益 = 單位銷售收入 ? 單位成本
邊際收益率(Contribution Margin Ratio)是反映銷售收入后所得到的利益比率, 比率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邊際收益率 = 總邊際收益/總銷售收入= 單位邊際收益/單位銷售收入
[編輯]
邊際收益的幾種情形
這一部分收入可以用來補償生產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過固定成本,為企業帶來利潤.邊際收益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當銷售收入低于保本點時,收益不足以補償固定成本.
當銷售收入等于保本點時,收益剛好補償固定成本.
當銷售收入高于保本點時,收益除補償固定成本外,產生利潤.
[編輯]
平均收益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
邊際收益是指增加一個單位的銷售量所引起的總收益的增加,邊際收益MR=△TR/△Q。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由于不管銷售量怎樣增加,單位產品的售賣價格始終不變(需求曲線是水平線),因而每一單位產品的邊際收益始終等于固定不變的銷售價格,并等于平均收益。即MR=P=AR,所以如下圖的需求曲線既代表平均收益曲線也代表邊際收益曲線。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由于廠商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因而邊際收益總是等于平均收益,從而邊際收益曲線可以由需求曲線來表示。
[編輯]
參考文獻
↑
↑ 陳良政 ,文玉菊.經濟學基礎.科學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08
賞
MBA智庫APP
掃一掃,下載MBA智庫APP
分享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反需求函数和边际收益_边际收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doc: 错误 - 格式错误的语
- 下一篇: maven获得dom4j_在maven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