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常用模块之subprocess模块
當我們需要調用系統的命令的時候,最先考慮的os模塊。用os.system()和os.popen()來進行操作。
但是這兩個命令過于簡單,不能完成一些復雜的操作,如給運行的命令提供輸入或者讀取命令的輸出,判斷該命令的運行狀態,管理多個命令的并行等等。這時subprocess中的Popen命令就能有效的完成我們需要的操作。
subprocess模塊允許一個進程創建一個新的子進程,通過管道連接到子進程的stdin/stdout/stderr,獲取子進程的返回值等操作。
這個模塊只一個類:Popen。
簡單命令:
import subprocess# 創建一個新的進程,與主進程不同步 if in win: s=subprocess.Popen('dir',shell=True) s=subprocess.Popen('ls') s.wait() # s是Popen的一個實例對象print('ending...')命令帶參數:
########in Linux import subprocesssubprocess.Popen('ls -l',shell=True)#subprocess.Popen(['ls','-l'])控制子進程:
當我們想要更個性化我們的需求的時候,就要轉向Popen類,該類生成的對象用來代表子進程。
s.poll() # 檢查子進程狀態 s.kill() # 終止子進程 s.send_signal() # 向子進程發送信號 s.terminate() # 終止子進程s.pid:子進程號子進程的文本流控制:
可以在Popen()建立子進程的時候改變標準輸入、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并可以利用subprocess.PIPE將多個子進程的輸入和輸出連接在一起,構成管道(pipe):
import subprocess# s1 = subprocess.Popen(["ls","-l"], stdout=subprocess.PIPE) # print(s1.stdout.read()) #Python學習交流群:725638078#s2.communicate()s1 = subprocess.Popen(["cat","/etc/passwd"], stdout=subprocess.PIPE) s2 = subprocess.Popen(["grep","0:0"],stdin=s1.stdout, stdout=subprocess.PIPE) out = s2.communicate()print(out)subprocess.PIPE實際上為文本流提供一個緩存區。
-
s1的stdout將文本輸出到緩存區,隨后s2的stdin從該PIPE中將文本讀取走。
-
s2的輸出文本也被存放在PIPE中,直到communicate()方法從PIPE中讀取出PIPE中的文本。
注意:communicate()是Popen對象的一個方法,該方法會阻塞父進程,直到子進程完成
快捷API:
subprocess.call() 父進程等待子進程完成 返回退出信息(returncode,相當于Linux exit code)subprocess.check_call() 父進程等待子進程完成 返回0,檢查退出信息,如果returncode不為0,則舉出錯誤subprocess.CalledProcessError,該對象包含 有returncode屬性,可用try…except…來檢查subprocess.check_output() 父進程等待子進程完成 返回子進程向標準輸出的輸出結果 檢查退出信息,如果returncode不為0,則舉出錯誤subprocess.CalledProcessError,該對象包含 有returncode屬性和output屬性,output屬性為標準輸出的輸出結果,可用try…except…來檢查。結尾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教程,希望對你學習Python有幫助!
Python基礎入門教程推薦:更多Python視頻教程-關注B站:Python學習者
【Python教程】全網最容易聽懂的1000集python系統學習教程(答疑在最后四期,滿滿干貨)
Python爬蟲案例教程推薦:更多Python視頻教程-關注B站:Python學習者
2021年Python最新最全100個爬蟲完整案例教程,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記得收藏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常用模块之subprocess模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常用模块之configpar
- 下一篇: python基础:try...ex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