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下架360的硅谷解读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苹果下架360的硅谷解读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為什么80%的碼農都做不了架構師?>>> ??
2月6日,奇虎360線下產品幾乎在App Store全軍覆沒。2月7日,奇虎360聲明,下架原因系蘋果方面發現部分產品被刷票,出現異常的用戶好評和差評,疑似競爭對手所為。不過,這一竇娥冤式的公眾說辭,并未得到硅谷應用程序開發商們的認可。“從技術角度分析,如果只是被刷,一般不會導致全部產品下線。”硅谷一位很早就致力于App Store應用開發的開發商仍然認為:這應該是一個結構性錯誤,被懲罰方很有可能違背了蘋果有關發布應用程序的規定。
在針對應用程序開發的許可條例中,App Store有多項明文規定,其中兩項被認為最有可能與此事相關。首先,蘋果不允許開發商在App Store發布與蘋果核心功能有競爭關系的應用程序,如當年蘋果對Google Voice的禁止,這項業務直接與蘋果的智能手機業務沖突;其次,蘋果不允許開發商在App Store發布可能對蘋果核心功能進行某些修改和替代的應用程序。
“91助手對消費者來說很好,但與蘋果的iTunes構成競爭關系。”上述開發商認為:“此外,奇虎 360旗下其它產品有可能觸犯第二條。如在iPhone中出現電話號碼,點擊會顯示直接呼叫該號碼,這個過程有可能被其它應用篡改到其它瀏覽器。”但他強 調,這只是一個功能修改的案例,不代表奇虎360已經這么做。
奇虎360可能涉及的隱私問題被多名硅谷應用程序開發商反復提及。“有關隱私的話題在美國一直非常敏 感,這也正是Google、Facebook被反復質疑討論的原因。”辦公室設在舊金山的一位應用程序商指出,與中國不少企業相比,Google已很重視 用戶隱私的保護,但即便如此,它仍在面對種種壓力。
每天,數十億人對著計算機屏幕上的Google主頁白色背景、色彩簡潔明快的搜索界面傾訴自己的渴望、 恐懼以及各種意圖時,對互聯網稍微世故的用戶就應該對自己的隱私問題傷腦筋。不久前,為融合多款服務的用戶信息,Google剛剛修改了用戶隱私政策,開 始融合電子郵件、視頻和社交網絡等服務的用戶信息,以便在一款服務中收集的信息可以被應用在另外一款服務中。從產品邏輯和公司整體戰略而言,Google 這樣做非常合理,但這件事也已經在美國掀起了軒然大波,歐盟已開始針對此事重新展開調查。
“事實上,無論Google怎么改,都會在隱私問題面臨各種壓力。這是一個文化問題。”上述開發商指出:“如中國不少公司常用的‘自動導入地址本’等功能卻沒有通知用戶讓用戶對這一行為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在美國的法律中是不允許的,而這種做法在中國并不罕見。”
但問題是,當互聯網越來越表現出它的特性,本地化的也成為全球化,各種服務風馬牛不相及的公司在一個數字平臺撞到一起,中國公司還沒有到海外運營就和海外公司的商業模式捆綁在了一起。一切都在加速,中國公司準備好了嗎?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dtec/blog/40210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苹果下架360的硅谷解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杂谈--通过DDMS实现电
 - 下一篇: C# 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