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微信:花 8 小时列举微信功能
即便是每天都在使用微信的產品經理們,也并不見得認真想過這些問題:
- 找到你的二維碼名片,最快需要點幾下?
- 如何清除某個對話中的存儲?
- 發圖片到朋友圈時,如何自定義我的位置?
我們睡醒了用微信,馬桶上、公車上、上班時、睡覺前也在用微信,但我們對它究竟了解多少?我們都知道它提供哪些功能服務嗎?說實話,我從未思考過,就好像家門前長了一棵小樹,自己卻視而不見。
于是上周跟兩位同事發起了一個挑戰,比比誰列舉的微信功能最多。不列不知道,一列嚇一跳,前前后后花了 8 個小時梳理竟然也沒搞定,慚愧不已。
感興趣的話看看 思維導圖,雖然漏了很多功能 :D
一些亮點(基于 Android)
設置朋友圈權限時,文案中的「他」和「她」是有明確區分的,因為微信可以讀取用戶的性別。但如果是普通產品,肯定偷懶寫成「TA」 或「他/她」了。
當聯系人同步了 LinkedIn、微店時,聯系人詳細資料頁面「更多」處會直接放出 LinkedIn、微店的圖標。然而,即便聯系人沒有開通 LinkedIn 或微店,這里也不會直接展示「個性簽名」和「添加來源」,需要點擊進入才能看到。這樣做,是為了強化 LinkedIn 和微店,促進用戶點擊查看?
朋友圈有新消息通知時,點擊進入消息列表頁面,與這次消息無關的過往消息被折疊到「查看更早的消息...」,很明確地就告訴用戶最新消息是什么。
當發布私密照片時,會提醒「已保存到個人相冊」。這是因為,發布的私密照片是不會進入到朋友圈 Feed 中的,如果沒有提醒,會讓人誤以為沒有發布成功。
點擊聊天中的某張圖片時,左下角出現定位文件位置的圖標:
第一次點擊圖標時會提示這個功能的用途,往后則無。定位圖片位置時,進入 的是「對話記錄」頁面而不是「聊天窗口」,這樣讓你快速了解圖片上下文是什么,又不至于要錨定到「聊天窗口」中圖片的實際位置。
打開一篇文章處在加載狀態時,點擊右上角的「更多」,僅會出現「收藏」這一項。而完全加載成功后,則出現「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等所有功能。為什么這樣設置?
我想,當我等了很久還沒打開時,面對的選擇有:
a. 放棄等待,返回上一層
b. 放棄等待,稍后閱讀
c. 繼續等待
在情景 b 中,讓用戶先收藏后閱讀合情合理。(但是話說回來,如果除了「收藏」之外還提供其他功能,又有何妨?不得而知,另外 iOS 情況下也稍有不同。)
還有平時并未留意的
隨機紅包的發放個數可以遠遠大于群內人數
發在 A 群的紅包可以轉發至 B 群,且 A 群的人可以看到 B 群中誰領了紅包
在群內編輯公告保存后,公告會被群發(當然,只有當你是群主的時候才有這個權限)
雙擊 Top Bar 返回頂部這樣的快捷功能,不僅出現在一級頁面「微信」中,在「文章詳情頁」和「查看歷史消息」中也同樣可用。還有,雙擊「通訊錄」,也可以返回通訊錄頁面的頂部
如果在設置中選擇了「消息免打擾」,則聊天頭像中只出現紅點而無數字;如未選擇,則出現數字(當然也是紅色的)
發布朋友圈,選擇「誰可以看」時,「公開」、「私密」及「部分可見」的單選框綠色的,但是「不給誰看」的單選框卻是紅色的
手機系統及微信語言為英文時,可同步至 Twitter
當某條內容是包含多張圖片時,會顯示當前看的照片是第幾張(如 1/9)
選擇「用回車鍵發送消息」后,聊天窗口中輸入內容的「加號」不再變為「發送」按鈕,而是由輸入法鍵盤自帶的回車鍵發送;同時,當發送表情時,表情鍵盤右下角新增「發送」按鈕
原來在「錢包/生活繳費」中是有充值公交卡的功能(當然前提是你的手機支持 NFC ,并且在設置中打開了 NFC)。以后再也不會跑到便利店或者充值機前面去了 :D
原來修改昵稱的文案這么淡然有力:「好名字可以讓你的朋友更容易記住你。」
「二維碼名片」中,點擊右上角后為什么會出現一個「掃描二維碼」?如果兩個人同時打開二維碼名片的話,那其中一人轉成掃碼就很方便
劃動切換一級頁面時時,圖標的綠色填充會漸變
……
我沒有逐個統計微信到底有多少個功能,想來已無必要。能認認真真花上 8 小時來分解好剖析(YY),本身就是一種莫名的享受和挑戰。如果非要說點什么總(zhuang)結(bi)的話,可能是這樣的:
當我們熟視無睹,便會失去捕捉新機的敏銳。當我們懶于思考,便會喪失「發現更大的世界」的好奇。沒有了敏銳和好奇,我們還怎么做產品經理?
你見過哪些平時沒有留意到的微信亮點?說說唄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重识微信:花 8 小时列举微信功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优秀产品经理(CEO)必须get的财税知
- 下一篇: 搜索引擎基本原理,产品知识普及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