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见闻(转自王重合原创)
這個國度,既有馬士基,又有美人魚。
幾乎每個成年人心中都有一個童話情結。
那年坐船去丹麥,進哥本哈根港正是清晨,我憑風站在船舷,只見岸上城堡、宮殿掩映在綠蔭中,到處洋溢著浪漫的氣息。
一切都似曾見過,直到遠遠看見礁石上美人魚雕像才驀然想起,兒時睡的小鐵床噴繪的就是“海的女兒”,每晚都是童話故事催入夢鄉,而現在則是多年前虛幻縹緲形象的再現。
丹麥王國誕生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阿美琳王宮里珍藏著鑲有鉆石的王冠和權杖,還有王子的寶劍和公主的水晶鞋;
御座上換過許多國王與王后,也有不少娶了灰姑娘的白馬王子;
方形石塊鋪成的彈格路上還跑著王室的巡邏馬車。
丹麥全境有800多座城堡、要塞和莊園,田野上矗立著色彩鮮艷的木房子,還有很多風車和磨坊。
從任何一座城市中心出發,幾分鐘內就能到達野生動物的領地,這里有陸上跑的狐貍和小鹿,有天上飛的云雀和天鵝,還有水里游的海豹與鯨魚。難怪人們說,到了丹麥,滿眼都是童話元素。
丹麥人稱童話王國,到哥本哈根的人都會去安徒生故居追尋那些美麗童話的源頭。故居在一條僻靜的街巷里,陳設簡單,臥房里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書桌上放著一套《安徒生童話文集》。
著名的《丑小鴨》就是在古樸的壁爐前構思寫就的。這篇童話其實也是安徒生童年境遇的寫照,他出生在歐登塞一個窮人家里,長相怪異,經濟窘迫。
14歲那年他懷揣13個銀毫子來哥本哈根闖蕩,當過學徒,做過裁縫,在濟貧學校讀書,挫折和冷遇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還是專心執拗地朝自己的目標攀援。
在丹麥,這樣的丑小鴨還有很多。
木匠克里斯蒂森開了一家店鋪,專售自己原創的木制品。經濟大蕭條時,因接不到訂單,他辭退了工人,失去了妻子,只剩下四個孩子與他相依為命,真正成了丑小鴨。然而克里斯蒂森堅毅樂觀,他決心在困境中重新創業,為全世界的孩子生產一種全新的木制玩具。
克里斯蒂森把精細手藝和天才靈感運用在玩具創造上,首先推出木頭拼砌,后來改用塑料件接插,還提出學習與玩耍同步進行的理念,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樂高玩具。樂高現今擁有200萬名會員,曾被《財富》雜志冠以“世紀玩具”的稱謂。
筆者有個朋友在哥本哈根開中餐館,雇了個當地廚工。廚工年齡不大,是音樂發燒友,一心想攢錢買套B&O音響,這種世界頂級品牌要價10多萬克朗,對他來說絕不是小數目。
現在他努力打工掙錢,下班研究音樂并嘗試寫一些樂曲。他崇拜卡爾?尼爾森,也聽麥克學搖滾樂,家里收藏了各種唱片、盒帶和碟片。
他有一個夢想:在吸收丹麥傳統音樂和當代時尚音樂的基礎上,創作新穎的音樂作品。沒人會嘲諷他,因為丹麥面包師的兒子庫柏克能成為藝術家,裁縫安徒生能成為作家,誰說今日廚工明天就不能成為音樂家呢?
丹麥地處北域,資源匱乏,數百年來連續遭遇大瘟疫、大火災、外敵入侵轟炸、世界大戰折磨,種種災禍使丹麥經濟遭受重大破壞。
也許因為這些,丹麥民族性格中有一種丑小鴨情結,閱讀丹麥書籍或觀看丹麥電影,你會發現丹麥人筆下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不幸的,安徒生童話故事也是開頭總不好,而結尾也不一定總是好的。
丹麥人說,我們不避諱給孩子們講悲劇故事,他們需要了解這些,從而感受到生命不一樣的層次。如果孩子們只知道真善美,當他們接觸社會,知道真實的社會與童話中說的不一樣,那談何融入社會?
丹麥人認為,真正的英雄主義應該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努力打造自己的童話。他們說,只要你曾經在天鵝蛋里待過,就算生在鴨窩里也沒有關系。
丹麥三面環海,由日德蘭半島及西蘭、菲英等406個島嶼組成,丹麥人習慣在海中劃艇沖浪、捕魚曬鹽,自古以來就有征服海洋的夢想。
維京時代丹麥人駕著一種長桅平底、時速可達11節的快船出海去尋夢,常南下歐洲諸國以琥珀、燧石等換取谷物和其他用具。
在哥本哈根逗留期間,我隨貿促會拜訪了馬士基公司,公司大廳里掛著一幅巨大的海圖,圖上密密麻麻插著馬士基標識的小旗,他們已經在125個國家設有辦事機構。
1904年馬士基以一條二手貨輪起家,今天已發展成擁有6萬多名員工、470多艘集裝箱貨輪、總裝載量超過1800萬噸的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船運公司。
丹麥民族世代對海的夢想竟然在馬士基身上實現了。
在發展綠色能源上,丹麥也走過了從丑小鴨到天鵝的道路。丹麥冬季漫長,潮濕寒冷,取暖用煤炭長期依賴進口,巨額外匯支出迫使他們開發風力資源。
現在哥本哈根機場四周都是風車,計有超過5000臺風力發電機在日夜不停地運轉,單機容量已達到2000千瓦,為全國提供了20%的電力。海上風電場也遍布海岸線,預計不久風力發電即將占據丹麥能源結構的相當份額。
雖然上世紀70年代北海地區發現了巨量石油和天然氣儲藏,但這并沒有阻礙丹麥發展清潔能源的腳步。
為了給后代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丹麥政府運用法律和稅收杠桿,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故意提高燃料價格,用收入資助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
丹麥設想2030年以前,憑借可再生資源為本國提供35%的能源,這個目標或可提前實現。
童話中的丑小鴨是一覺醒來變成天鵝的,但丹麥人心里清楚,生活不是童話,不會一夜暴富,只有奮斗才能改變現狀。丹麥農民吃苦耐勞,除了種地還搞副業,一個農民可養活140個城里人。
即便在富裕后的今天,緊張認真依然是大多數丹麥人的工作作風,當地機關上午九點上班,沒有午休習慣,下午四點半下班;每天清晨天還沒亮,就可看到哥本哈根清潔工人跑著小步挨家挨戶收取垃圾。
丹麥人常說:“我們沒有資源,沒有人力,但我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
丹麥實施從小學到大學全程免費教育,1/4成年人就業后還堅持上夜校充電。當地每年都要出版一萬多種書籍,國民人均購書量名列世界前茅。歐洲各國數丹麥人口素質最高,技術人員最全。
20世紀丹麥已有12位科學家榮獲諾貝爾獎,馬士基集裝箱船運、B&O家用電器、樂高玩具、嘉士伯啤酒等都是世界著名品牌,他們用勤奮寫了許多丹麥童話。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丹麦见闻(转自王重合原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不同国别的买家,谈判方式竟有如此大差异!
- 下一篇: 老外听到哪些中式英文是崩溃的?(转自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