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不等于一个字符串_更正一个观念:“积食”不等于“吃多了”
在給小朋友推拿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我看了看孩子的舌苔,然后告訴寶媽們孩子有些積食了。有些寶媽會很不解的說:“寶寶這幾天吃的很少了啊,怎么會積食呢?”我也就很無奈的再解釋一遍“積食并不等于吃多了!”
積食是在兒科中一個常見的癥狀,之所以稱為癥狀而不是病癥,有兩個原因,一是積食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癥狀出現,當一個孩子有積食的癥狀是,他可能有比較明顯的身體表征,如胃口不好,厭食,口臭等癥狀,也可能沒有明顯的體征,可能只是有些舌苔增厚的現象,并無其它表現;再就積食可以作為一些疾病的伴隨癥狀出現;所以一般積食現象,我們會當作一個兒科診斷的一個重要體征和疾病的前兆,但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當做疾病處理。
為什么要強調“積食”不等于“吃多了”。因為在我工作的過程當中,很多寶媽寶爸們一聽積食,首先的反應是餓兩頓或者吃幾頓清淡的就好了;當然這么說也沒錯,但這只是針對是因為吃多了引起的積食。但另一類情況引起的積食就沒那么簡單了,寶媽們遇到更多的情況可能是明明這幾天孩子吃的沒那么多,可是舌苔就是很厚,明顯的積食之象。那是因為積食的另一個原因是脾胃的動力不足,造成消化過程變慢,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還是會讓孩子吃飯或者用零食之類的自認為可以吊起孩子胃口的食物,誘導孩子吃東西,雖然用意是好的,但這無形中加重了脾胃的負擔,造成舊食不去,新食不斷的局面——胃里一存著一些消化未盡的食物,而形成了積食的征象。這個時候,要做的是重新激發脾胃的推陳出新的動力,把存在胃底的舊的腐食去掉,這樣才能有新的食物進入消化循環。(食物消化的簡單流程:胃是一個中空的囊袋,食物進入胃里經過2~4小時的研磨腐化,進入小腸二次消化吸收,再進入大腸進行三次消化吸收,最后剩下的殘渣排出體外。)
至于為什么脾胃的動力會下降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孩子的情況就相對簡單一些,如受涼、吃味道厚膩的食物、情志刺激(這種情況在孩子比較少見)都有可能引起脾胃動力下降。好在積食有一個重要體征是必有的,無論哪種情況引起的積食,都會舌苔都會變厚的現象,所以寶媽們要養成經常觀察小兒舌苔習慣,最好是早起沒有進食的情況下觀察。
積食是一個兒科診斷的重要指征,它常常是孩子生病的前兆或者起因,所以不要因為不是疾病就忽略了它的重要意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正则不等于一个字符串_更正一个观念:“积食”不等于“吃多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lement显示true或者false
- 下一篇: 83998 连接服务器出错_新生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