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4 IP协议) 路由控制表(Routing Table)
1. 定義
發送數據包基于網絡層,需要目標端的IP地址,還需要類似于“指明路由器或主機”的信息,以便真正發往目標地址。保存這種信息的就是。實現IP通信的主機和路由器都必須持有一張這樣的表。
1.1 形成方式
-
靜態路由控制
管理員手動設置 -
動態路由控制
路由器與其他路由器相互交換信息時自動刷新。為了讓動態路由及時刷新路由表,在網絡上互連的路由器之間必須設置好路由協議,保證正常讀取路由控制信息。
1.2 “路由協議”
有別于IP,IP協議始終認為路由表是正確的。然而,IP本身并沒有定義制作路由控制表的協議,該表是由一個叫做(這個協議)的協議制作而成。
1.3. IP地址的網絡地址部分用于進行路由控制
eg. 主機A發給主機B
2. 路由種類
2.1 默認路由( Default Route)
默認路由是指路由表中任何一個地址都能與之匹配的記錄(如果一張路由表中包含所有的網絡及其子網的信息,將會造成無端的浪費)
- 默認路由一般標記為0.0.0.0/0或default’。這里的0.0.0.0/0并不是指IP地址是0.0.0.0。由于后面是“/O”,所以并沒有標識IP地址’。它只是為了避免人們誤以為0.0.0.0是IP地址。
- 也被標記為default,但在計算機內部和路由協議的發送過程中還是以0.0.0.0/0進行處理。
2.2 主機路由(Host Route)
它的意思是整個IP地址的所有位都將參與路由。格式為“IP地址/32” 。eg. 192.168.153.15/32
- 要基于主機上網卡上配置的IP地址本身,而不是基于該地址的網絡地址部分進行路由。
- 多被用于不希望通過網絡地址路由的情況’。
2.3 環回地址
在同一臺計算機上的程序之間進行網絡通信時所使用的一個默認地址,計算機使用一個特殊的IP地址127.0.0.1作為環回地址。
- 與該地址具有相同意義的是一個叫做localhost的主機名。
- 使用這個IP或主機名時,數據包不會流向網絡。
3. 路由控制表的聚合
利用網絡地址的比特分布可以有效地進行分層配置。對內即使有多個子網掩碼,對外呈現出的也是同一個網絡地址。這樣可以更好地構建網絡,通過路由信息的聚合可以有效地減少路由表的條目。
-
在聚合之前需要6條路由記錄,聚合之后只需要2條記錄。能夠縮小路由表的大小是它最大的優勢。
-
路由表越大,管理它所需要的內存和CPU也就越多。并且查找路由表的時間也會越長,導致轉發IP數據包的性能下降。如果想要構建大規模、高性能網絡,則需要盡可能削減路由表的大小。
-
路由聚合可以將已知的路由信息傳送給周圍其他的路由器,以達到控制路由信息的目的。
eg. 路由器C將已知192.168.2.0/24與192.168.3.0/24的網絡這一信息聚合成為對“192.168.2.0/23”公示。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hap4 IP协议) 路由控制表(Routing Table)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hap4 IP协议) 路由控制( R
- 下一篇: (chap4 IP协议) IPV6(IP